答疑支招篇:國產鞋牌雙星和回力為啥越來越少?|安踏|運動品牌|李寧...

2020-12-27 網易

2020-12-23 05:38:25 來源: 深圳市三人行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舉報

  小時候,為了能穿一雙回力鞋要費很多心思。那個時候,回力、雙星是家喻戶曉的品牌鞋。在三十年代,一雙回力鞋的價格是10元/雙,相當於當時人們一個月的夥食費,絕對屬於奢侈品。在李老師小時候,也就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幾乎每個人都有一雙回力鞋。回力、雙星作為老牌運動品牌,現如今已經鮮為人知了。

  回力品牌是一個擁有八十年歷史的以球鞋起家的國產老運動品牌,是新中國成立之後風雲一時的潮流品牌。在其鼎盛時期,回力年銷額達到八億元,單款鞋一年賣出幾千萬雙的紀錄。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幾乎所有的中國體育賽事都穿的是回力鞋,1984年,老中國女排就是穿著回力排球鞋奪得二十三屆奧運會冠軍。

  青島雙星是擁有百年歷史的以鞋服、輪胎、機械三大集團的中國民族品牌。雙星從1980年初下海賣鞋開始,到2008年的年銷售收入105億元,是當時紅極一時的國產運動品牌。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雙星的球鞋已經成為了當時市場上一個重要的「風向標」。中國女籃鄭海霞、國家桌球隊蔡振華、國家羽毛球隊李永波等著名運動員都穿過雙星鞋馳騁賽場,並贏得比賽勝利。

  現在,在國產運動品牌的排行榜上,已經不能看見這兩個品牌的存在了,在2011年中國十大體育品牌排行榜中,這兩個品牌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入選的十大國產品牌依次是李寧、安踏、361、特步、匹克、喬丹、鴻星爾克、泰山、紅雙喜、雙魚。專賣店數量上也是驟減,雙星在輝煌時,全國有5000多家專門店,而現在幾乎看不到雙星的專賣店,回力則更少。

  曾經和回力、紅星等紅極一時的國產運動品牌,已經逐漸消失在大眾的視野,這些國產體育品牌到底去哪兒了,為什麼現在看不見他們的身影?

  一、改革開放之後,外國品牌嚴重衝擊國產品牌

  改革開放之後,國外的運動行業中阿迪達斯、耐克等外資企業大量進入中國。他們的介入對國產品牌形成了巨大的衝擊,讓國產品牌不得不開始尋求革新來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據美國一家專業調查公司的報告顯示,2007年耐克在國內市場佔有率上升到33%,而阿迪達斯則是28%。

  

  左一:著名品牌營銷專家 李華老師 左二:著名諮詢專家 許元德老師 右一:著名諮詢專家 王海兵老師

  數據顯示,近年中國市場三大品牌耐克、阿迪達斯、李寧市場份額分別在21%、20%、17%左右。國外品牌的強勢進入,市場佔有率一半以上都是外國品牌,而且他們無論從價格、質量、品牌等各個方面都明顯優於國產品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國產品牌紛紛倒閉或虧損,國產品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二、國內品牌增多,加劇競爭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體育用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除了國外品牌對傳統國產品牌的衝擊外,李寧、安踏等企業的崛起也讓回力、雙星等老牌運動品牌受到衝擊。人們對於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穿著雙星運動鞋長大的70後、80後,作為運動鞋市場的主要消費者。

  並沒有懷著深厚情感繼續選擇雙星,而是越來越熱衷於李寧、安踏、阿迪達斯、耐克等國內外運動品牌。從市場銷售額來看,李寧以2010年品牌價值高達142.52億元的成績奪魁,安踏緊隨其後,361度獲得亞軍。

  但是,近幾年李寧、安踏等品牌的市場份額也在下滑。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除「特步國際」營收小幅上漲外,安踏同比下降11.6%,,李寧在今年上半年的收入為38.80億元,同比減少9.5%,淨利潤為0.44億元,同比減少84.9%。從李寧、安踏等六大國內運動品牌的2013年訂貨統計數據來看。

  運動服裝類訂單金額大幅下降,特步的訂單金額同比下降15%至20%,安踏同比下滑約15%至25%,匹克則同比下滑20%至30%。李寧、安踏等市場份額下滑,可想而知,雙星回力等品牌市場份額被擠壓的更少。

  三、雙星、回力等品牌跟不上消費者的需求

  隨著我國居民人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於體育用品的消費需求也越來越多,對於運動鞋和運動服裝的高檔化、時尚化、專業化要求越來越高。雖然回力也在追求創新,但是以「復古」為主打概念的產品,只能俘獲小眾群體,對於大眾群體並沒有吸引力。根源還是在雙星、回力等品牌在創新性上面太差,而且產品檔次不高,品味不高,對於目標消費者的劃分也不是很清晰,缺乏品牌個性。

  雙星、回力等國產品牌消失在大眾視野,也給國產體育品牌一定的反思。國產運動品牌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品牌定位不準確,無法展現品牌個性。和國外知名運動品牌相比缺乏創新和求變的意識。在體育產業崛起的當下,國產體育品牌應該把握時機,找準市場定位,明確品牌個性,才能在眾多運動品牌中脫穎而出。

  以上內容希望能夠幫到您,感恩生命中的每一次遇見。信任源於關注,如果您信任我們,請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國產品牌怎麼樣,安踏斐樂是一家?穿特步的人怎麼少了?
    在外面真的是人手一雙耐克鞋和阿迪鞋,遍地都是aj和椰子,都已經見怪不怪了!國產品牌怎麼樣,安踏斐樂是一家?穿特步的人怎麼少了?說一說我們國產品牌到底怎麼樣!安踏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港交所:2020),簡稱安踏體育、安踏,是中國領先的體育用品企業,主要從事設計、開發、製造和行銷安踏品牌的體育用品,包括運動鞋、服裝及配飾。安踏:安踏是定位於大眾的專業體育用品品牌,專注於為最廣大的普通消費者提供最高性價比的專業體育用品。
  • 安踏、李寧業績剎車線上狂促 你會支持國產品牌嗎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頡宇星)新冠肺炎疫情不只影響了國外運動品牌阿迪達斯、耐克,也影響到了國產運動品牌。據悉,安踏、李寧等運動品牌在今年一季度庫存增加,業績下滑。近日,這些品牌開啟了線上促銷活動,部分服飾價格低至50元左右。
  • 從膠鞋到國際潮牌 國產運動鞋走向世界
    除此之外,無論是購物渠道,還是品牌的推廣方式,在幾十年間,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今,回力等老品牌已經成了國外的潮品牌,李寧、安踏等國產運動品牌也越來越受到國外消費者歡迎。一雙雙運動鞋正踏出國門,丈量世界的每個角落。
  • 回憶曾經的童年記憶雙星球鞋,如今為何很少見到了?
    雙星、回力和飛躍,國產運動品牌的三大老字號,在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十分受歡迎,可謂「三分天下」,穿上它你就是「貴族」。而後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國人的消費觀念開始發生變化,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對外在形象有更高的追求,新一代國民運動品牌——安踏、特步、李寧或NIKE、adidas等國外名牌成為不少人新的選擇。在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曾經輝煌無比的經典國牌逐漸退出了市場,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 國產運動、戶外品牌好感度排行榜:李寧最受歡迎
    然而隨著國貨「自我修養」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受到消費者青睞。過去的一年,國貨牆內牆外開花,中國消費者對於國產品牌的印象、消費情況等都悄然發生著變化。為深入了解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認知度,2017年環球網聯合環球輿情調查中心就國產品牌相關話題展開網民對國產品牌好感度的調查。本次調查於2017年2月20日-2月26日通過環球網、一點資訊、UC、百度、鳳凰、搜狐和今日頭條以在線調查的方式展開。
  • 國產運動品牌的「科技革新」之路
    2020年,在遇到重重阻礙的國產運動品牌來到了新的舞臺,以科技定局。其實,諸如安踏、李寧這樣的頭部國產運動品牌都有著深厚的品牌積澱,正在經歷著從專業運動裝備到國潮品牌的轉型之路。但打造國潮品牌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隨時而動」,因此大家都難分伯仲。
  • 從李寧、安踏重新崛起,看國產運動鞋服新品牌如何破局?|投資者說
    除此之外,從2012年開始,國外龍頭品牌的市場份額就一直在急劇提升,除了李寧、安踏近幾年又重新崛起,大部分國產品牌的表現仍然低迷。如何理解國內運動鞋服市場的市場格局?從安踏、李寧的復甦,如何看國產品牌的變革路徑?站在當下的節點,新品牌的機會是什麼?
  • 一步步走向運動品牌的頂端,安踏到底有何能耐,能否超越耐克
    說起運動品牌的崛起,沒人能比80後,90後的的朋友們更有共鳴,我們見證了他的崛起,也見證這運動品牌的大洗牌,那時候擁有一件運動品牌的衣服或是鞋子,已成為一種驕傲。運動品牌中,國際代表的就是耐克(NIKE) 、阿迪達斯(adidas),而國內的代表就是李寧(LI-NING)、安踏(ANTA),特步(XTEP)、361度、喬丹、海爾斯、回力。
  • 安踏是國產第一運動品牌,那排在第二的是誰?排名令人意外
    自從安踏在21年前打響自主品牌的第一槍開始,國產運動產品行業獲得快速發展。這麼多年下來,安踏已經成為全球僅次於耐克、阿迪達斯的體育運動品牌。除此之外,鴻星爾克、李寧、361°、特步等本土品牌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 安踏和阿迪達斯哪個好 安踏和阿迪達斯籃球鞋尺碼一樣嗎
    這幾年我們的國產安踏崛起,也讓很多國外的人看到我們的新科技,在選擇品牌的時候也喜歡糾結對比了,目前安踏全新的kt5和阿迪全新的boost,你會選擇哪一雙呢?下面就和趣流網的小編一起看看吧。安踏和阿迪達斯哪個好我們來看一下大家的看法吧,大家折中考慮就行了哈:A:感覺安踏的運動領域真不咋地,技術差極了,無法與阿迪相抗衡。安踏只是看著像運動品牌,實質只是低端的潮流品牌罷了,運動性能比真正的運動品牌差遠了。就像是suv的外形看起來很像越野車,但越野性能拼不過奔馳g系列。拿跑鞋領域來說,耐克是最好的。
  • 從晉江幫的草根到市值遠超李寧,安踏做對了什麼?
    此外,2019年安踏集團的經營利潤和毛利潤分別達到了86.4億元、186.6億元,毛利率達55.0%。 從1994年的初建到2001年安踏第一家專賣店成立,再到2007年融資31.68億港元在香港上市,安踏早已不再是跟在老大哥後面亦步亦趨的草根。 國產運動品牌的頭把交椅,安踏一坐就是八年。
  • 國產運動、戶外用品品牌排行榜:李寧最受歡迎,喬丹反感度最高
    【環球網綜合報導】隨著國民消費能力的提高和市場上商品的多樣性日益提升,各類品牌或大放異彩,或備受爭議。國產品牌的發展歷程,一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而近年來,民眾心目中國產品牌的質量如何?國產品牌是否受到了民眾的認可?是否讓民眾願意為其消費?這些疑問都需要通過社會調查進行了解。
  • 追字母哥蔡恩均失敗,李寧目標NBA國產頭牌,安踏退位讓賢!
    隨著NBA逐漸向著商業化發展,無數的體育品牌都決定和NBA中的熱門球員籤訂合約,試圖來擴大自己的市場,作為我國的龍頭品牌,李寧也是一直在嘗試進入NBA,開啟國外市場。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李寧品牌在NBA之中的合作情況。
  • 運動品牌排名 中國體育用品十大品牌榜
    為實現從生產大國到品牌強國的華麗轉變,近幾年,國產品牌紛紛強勢崛起,並憑藉各自的主打產品在運動服飾、運動鞋、體育器械等主要領域蠶食洋品牌耕耘多年的市場存量,改變洋品牌「一統天下」的市場格局。「中國排行榜?2011中國體育用品十大品牌」榜單充分顯現了國內體育用品市場「國進洋退」的趨勢,入選的十大國產品牌依次是李寧、安踏、361、特步、匹克、喬丹、鴻星爾克、泰山、紅雙喜、雙魚。
  • 國產運動品牌紛紛披露上半年業績 折扣、庫存仍是擋路高山
    原標題:運動品牌上半年業績初探:銷售回暖,折扣、庫存仍是擋路高山伴隨著夏日的蟬鳴,國內運動裝備市場也在逐漸回溫。7月中下旬,國產運動品牌紛紛披露了二季度的部分零售表現。整體從品牌維度橫向對比,二季度各品牌銷售增速差別不大,大都處於單位數下滑區間。但安踏除外,安踏集團旗下FILA品牌從中單位數下滑拉回到提升10%-20%,而迪桑特增長超60%。
  • 安踏VS李寧:中國鞋王爭霸史(下)
    這是消費戰爭系列的第五期,也是安踏大戰李寧的(下)。上一期,我和大家講述了李寧與安踏在2010年之前的發展史,整體來講就是弟弟品牌安踏採用各種激進策略,收編老大哥李寧無暇顧及的各類贊助資源,逐漸蓄力,等來了李寧的戰略失誤。
  • 如今滿大街的阿迪、耐克,那些曾經流行的國產運動品牌去哪了?
    而這一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發現,現如今走在大街上,不管是運動鞋或是運動衣褲,甚至是手環、帽子等配件,大多數人穿的都是阿迪達斯和耐克這兩個品牌的產品。那麼,諸如特步、361度、李寧等這些曾經風靡一時的國產運動品牌去哪了呢?
  • 「95後」眼中的體育「潮」 體育國貨品牌日益受青睞
    每個年代都有自己的潮流裝扮,那麼在「95後」的眼裡,什麼樣的運動「潮」服受歡迎呢?6月22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發布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95後」對國產運動品牌服飾頗為青睞,相關消費增長可觀,而跨界營銷等玩法也深受「95後」喜愛。
  • 鞋底暗戰,國產運動品牌正在打響的「翻身仗」
    (圖片來自愛燃燒) 2019年李寧推出了一款定價2099元人民幣的跑鞋「䨻」,一下子拉高了國產運動品牌的定價天花板,動搖了消費者關於「國產品牌就是便宜」的固有印象。(延展閱讀:國產品牌真能把跑鞋賣到2000+元嗎?
  • 品牌資訊:耐克、安踏、Puma、李寧、斯凱奇、亞瑟士、特步、三夫戶外
    瓊臺書院附近的一家「折扣店」裡,該店分別銷售各類鞋子、雙肩包、服裝和襪子,乍看品牌的風格、商品、店內的裝潢和擺設也和正版如出一轍,商品全場2-6折的打折標語直接貼在大門口。店內有2間試衣間,員工3個,規模不算少。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鞋子、服裝上的進口標籤、產品合格證均有,連執行標準、產品登記、安全技術類別均一應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