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一部最不走尋常路的「特工」電影。
文/王中中
2005年,韓朝進行了一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合作,金正日特準朝鮮萬壽臺藝術團舞蹈演員趙明愛赴韓與韓國頂級明星李孝利合拍三星手機廣告。
那一年在上海,來自北韓的趙明愛和南韓的李孝利在廣告中一起唱著笑著,正如這個系列廣告的名字。她們《相見》、《同唱》,代表著朝韓年輕人雙方團結的《希望》。
在當年廣告拍攝期間,李孝利數次感動得眼含淚花。/ YouTube
「希望通過南北年輕人的相聚,能夠生動地展現出擺脫過去的對決格局,認可相互間不同性質的文化,並團結在一起的景象。」當年製作廣告的第一企劃常務劉正根在接受採訪時說道。
這個對朝韓關係破冰意義非凡的廣告,13年後在一部電影裡再次重現。為了這一幕,導演尹鍾彬特意把退隱已久的李孝利請出山作為特別客串。
13年過去了,凍齡女神李孝利依然不老。/ 《特工》截圖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特工》。它有可能是你看過最不走尋常路的「特工」電影。
一個特工的至暗時刻
成為一個特工需要多少個步驟?
首先需要改頭換面拋棄過去,從一個有機會高升前途無量的軍人漸漸墮落,酗酒賭博借錢不還跑路出國,成為一個唯利是圖滿嘴生意經的銅臭商人。
然後需要對掌握朝核機密的物理學家利誘下套,從他口中套出核武器的研發是最高級別權力核心才能掌握的機密。
最後定位能夠接觸到朝核研發機密的關鍵人物,對朝鮮對外經濟委的審議處長李明雲下手,他是唯一能直達朝方最高「BOSS」的人。
特工不易,潛伏之前得先學會賺大錢。/ 《特工》截圖
這三個步驟完成後,《特工》的主人公樸哲映正式擁有了他的秘密代號——黑金星。The Spy Gone North,北上的特工偽裝成商人與朝鮮進行貿易往來,這是電影開頭前十分鐘的信息量。
從傳統意義上的諜戰片來說,《特工》並不是一部典型的特工電影。沒有寶馬香車,沒有美人在懷,甚至連最基本吸睛的打鬥動作戲都沒有,但這依然不妨礙它是一部優秀的諜戰片。
貫穿《特工》全片的文戲,每一場對話都值得思考回味。在這部電影裡,話術才是一個特工最有用亦是戰無不勝的利器。
比如樸哲映和朝鮮諜報機構「保衛部」的鄭武澤處長的第一場對手戲。樸哲映需要取得對方的信任,而「特工熟手」鄭處長則需要識別樸哲映是不是他的同行。
誰能一眼看出來反派處長是韓國大火偶像劇《宮》裡的王子朱智勳呢。/ 《特工》截圖
為了處理這個場景,電影選擇了讓鄭處長問樸哲映一個問題。「既然你只是為了賺錢,不如你直接賣韓國軍方的情報給我吧」。
如果樸哲映答應提供情報,那麼對方就會判斷他是間諜。如果他粗暴拒絕提供情報,談判破裂,對方也會判斷他是間諜。
樸哲映的反應非常精彩。他當場就發飆,表明自己只是來賺錢的不是來當間諜的,罵罵咧咧著「毫無誠意的赤色分子」然後拎包走人,最後被李明雲的約飯電話喊回。
樸哲映和李明雲的關係變化,也是《特工》的最大亮點。/ 《特工》截圖
在《特工》裡,每一場文戲都經過細思熟慮的精心推敲,沒有無意義的對話。樸哲映就這樣過五關斬六將,用資本主義的龐大利益打開了朝鮮的交流大門,用拍攝廣告為由包裝著他的「特洛伊木馬」,甚至跟朝鮮最高領導金正日會面。
「朝鮮人一旦開始信任你,就會信任到底。」像臺詞所說取得了朝鮮核心權力信任的樸哲映,很快就一步步接近目標,借搜集文物之名深入寧邊核試驗軍事區。然而他並沒有見到核設備,只看見了朝鮮底層人民的慘烈現況。在朝鮮,有300萬人民因為飢餓和寒冷只能走向死亡。
於是他開始思考,選擇了特工這條路的他,究竟是為政客而戰,還是為國家和人民而戰?
僅憑著「阻止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危機的朝鮮核武器計劃」一句話就奉上身家性命的樸哲映,此刻才發現他的特工故事遠遠沒有這麼簡單。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朝韓關係反正在過去40年來一直是凍結著的。冰的厚度本來就厚,稍微再凍結一點,你覺得會有什麼影響嗎?」
《特工》最重要的轉折點,是樸哲映監聽朝韓雙方高官談判的一場戲。韓國適逢大選,安全部要員人心惶惶,如果李會昌輸給金大中,那麼他們的地位將不保,安全部也將變為國家情報院。
為了執政黨的權利和一己私慾,安全部向朝鮮方高層行賄讓其在非軍事區域武裝示威,進行軍事行動幹預,阻撓金大中當選。
政客的嘴,騙人的鬼。/ 《特工》截圖
他們給出400萬美元的「酬勞費」,要求「不要單純進行武裝示威,只要看到新聞的一個場面,就能讓國民們驚醒過來」。
上一次讓金大中競選失利的「板門店行動」,安全部只用大米白面就獲得了朝鮮高層的幫助。現在,這種示威方式在他們眼中「國民已經看膩了」。
朝鮮真的有核武器嗎?
有沒有不重要,只要在韓國總統大選結束前,讓韓國民眾認為朝鮮有核武器就可以了,而朝鮮外部也要有敵人才能挺下去。
政治陰謀下,樸哲映意識到自己也不過是一枚棋子。/ 《特工》截圖
暗通款曲的朝韓雙方高層達成共識,笑稱這一切都是為了「朝韓雙方的共同利益」。
被安全部高官打上「共產主義者」標籤的競選對手金大中,原來在朝鮮也不得到支持。「共產主義政權為何反對共產主義者?」在和上司的爭吵中,樸哲映無力而又憤怒的質問,他心知肚明這個問題的真相。
竊聽的樸哲映無法接受,有底線的李明雲也無法接受。在這二人心中,花費了3年時間心血的廣告生意不再單純是賺錢的問題,而是要以廣告為契機,證明韓國和朝鮮有必要接觸,也有必要尋求改變。
他們在乎的是半島局勢穩定,民族的統一,於是他們選擇了聯手。在金正日的會客廳裡,他們抓住委員長的心理要害火力猛攻,成功勸阻朝鮮對韓國大選的軍事行動。
電影裡經常有金正日喝酒的鏡頭,可以算是打趣網上流行的一個段子「金正日是全球最大XO消費者」。/《特工》截圖
另一邊,金大中順利當選,成為韓國歷史上評價最高的總統,積極開啟了朝韓雙邊一系列的破冰行動。
2000年金大中成功促進朝韓首次領導會談,獲得當年諾貝爾和平獎。別名「忍冬草」的金大中,一生致力於民主鬥爭,在韓國人心中是堅忍不拔意志的象徵。當然這都是電影外的題外話了。
在《特工》這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裡,沒有人知道最終的那隻黃雀究竟是誰,又躲在了哪裡。樸哲映和李明雲最後都選擇跳出這個弔詭的框架,這正是他們的「隱秘而偉大」。
從一開始的「我相信你是別無選擇」到最後的相贈信物,把他們變成生死之交的是他們為人民而活的使命感,是一腔浩然之氣。
特工背後其人其事
扮演樸哲映的黃政民說:「我在接觸電影前,根本不知道有這樣的事,然而拍這部電影激起了我的使命與責任感。」
朝韓之間的特殊關係為韓國影視界提供了近乎無窮的題材庫。從比較早的《生死諜變》、《雙重間諜》,到現在的《嫌疑人》、《柏林》、《仁川登陸戰》、《鐵雨》等,可謂層出不窮。
自1954年《命運之手》至今,描述韓朝關係的電影在表達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初期韓國拍攝的韓朝關係電影,片中朝鮮人的形象陰險狡詐,機械地執行著各種反人類的工作,只有目的沒有情感。
最近韓國大火的《愛的迫降》,簡單來說就是朝鮮羅密歐與韓國朱麗葉的愛情故事。/ 《愛的迫降》截圖
從1999年《生死諜變》起,韓朝關係電影開始了由冷戰時期濃烈的意識形態向民族情懷轉變。曾在朝鮮半島製造分裂和對立的重要一極蘇聯已解體近十年,遺留的影響力消散殆盡,韓朝不再受大國綁架,得以片刻喘息並思考去向。
《特工》的原型「黑金星」事件正發生在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
現實中的「樸哲映」是前韓國陸軍少校和代號"黑金星"的特工樸採書,是1992年最早得知朝鮮研製出兩枚低級別核彈頭的幾個人之一。
當時,他參與了韓國軍方情報機構搜集朝鮮核武能力情報的行動,期間曾與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特工共事。
現實中的「樸哲映」。/ BBCNews
樸採書回憶當年自己去朝鮮時的感受:「每次進入朝鮮,就等於把自己的一切交到了他們手裡。他們隨時可能識破你的偽裝,割開你的喉嚨。」
2010年「黑金星」受到指控,稱他脫離韓國情報部門後向朝鮮出賣韓國軍事情報,樸採書被判監禁6年。
法庭裁決他是雙重間諜,即使樸採書聲稱自己是從未做過這樣的事。在情報界,雙重間諜是最骯髒的一個詞。
出獄後接受BBC採訪的樸採書說,他無怨無悔,對祖國沒有憤恨之情。"我愛我的國家。我勤奮工作。」
《特工》裡的很多主要角色現實中其實並不存在,比如李明雲。/ 《特工》截圖
「跟敵人作交易,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民眾的願望之上,太荒謬了。」他不後悔,他只是做了正確的事。
現實中的樸採書並沒有像電影一樣去說服金正日,而是將消息透露給金大中陣營,他還說服了朝鮮官員不要在非軍事區搞武裝行動。
最後,金大中以微弱多數當選總統,實施頗具爭議的「陽光政策」,開啟了朝鮮半島南北關係的新局面。
而在《特工》的結尾,正是李孝利和趙明愛拍攝廣告的現場。現實中廣告的結局是兩個女孩手牽手奔跑著,畫面從黑白變成彩色。
電影裡闊別多年的樸哲映和李明雲再度重逢,李明雲借著解領帶的動作舉起手,露出了樸哲映當年送他的高仿勞力士。樸哲映解開西裝的紐扣,向對方展示他領帶上的領帶夾,那正是當年李明雲送他的「浩然之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特工》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