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做噩夢、哭,別再說:沒事,別哭了,夢是假的

2020-12-22 蘇菲聊育兒

昨天晚上,朋友藍藍在微信上著急地問:

我家小傢伙說不想睡覺,怕做噩夢怎麼辦?

跟他說「不用怕,夢是假的」沒有效果,愁人!

在回復了她之後,我又想起女兒在4歲多那段害怕睡覺、擔心做噩夢的經歷。

也許,很多孩子也會有這樣的階段,作為家長,告訴孩子「別怕」並沒有用,去接納孩子的情緒永遠是最好的辦法。

1.面對女兒噩夢困擾,「別哭,不怕」沒有用

我家女兒4歲多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晚上經常做噩夢。

記得有一天晚上,睡到半夜,聽到她在抽抽搭搭地哭。

意識到她做噩夢了,我拍著她的背說:沒事的寶貝,那只是在做夢,不用害怕。

可孩子依然哭,一會哭得更大聲了。

我只好抱她起來,把她搖醒,然後告訴她:不用怕,夢都是假的。醒了就好了。

睜開眼的孩子並沒有止住哭,而是雙手緊緊地抱著我:我怕~有怪獸在追我~

我一直安慰著,直到快2個小時後,她才在困頓中睡去。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兩三個月。

那段時間,因為擔心她睡前都會跟我說:我不想睡覺,我怕一睡覺就做噩夢。

每次我都耐心安慰她:夢都是假的,不用害怕。

但安慰過後,孩子還是很害怕,每次晚上都到很晚太困了才勉強睡著。

2.接納情緒,睡夢中的孩子安心了

再後來,學習了育兒知識才我明白,只有接納孩子的情緒,孩子才會放鬆下來。

不久前的一天,因為晚上看了《哈利波特》,睡到凌晨女兒嘴裡小聲叫著「伏地魔」,很久不做噩夢的她一下就哭了起來。

被驚醒的我意識到她又做噩夢了。

我起身拍著她:寶貝做噩夢了,不怕。

看到依然在哭的孩子,我突然想到要接納孩子的情緒。

不確定孩子在夢裡是不是管用,我決定試試。

我輕輕地對哭著的孩子說:寶貝做噩夢了,有點害怕是吧?害怕了就哭吧,媽媽陪著你。

說了兩遍,孩子的哭聲停了下來。

我這下才肯定並放下心來。

我一邊說「媽媽在這裡陪著寶貝,陪著你」,一邊用手輕輕撫摸孩子的背。

一會兒,孩子靠在我身邊睡著了。

前後不過5分鐘。

3.不被接納的情緒,意味著不被理解

作為成人,我們工作生活中也會有情緒。

可以試想下,如果你工作時被領導誤解了,你覺得很委屈。

同事小王安慰你說:沒什麼好委屈的,接著好好做事。

你會怎麼感覺?

自然是沒被理解。

如果同事小李跟你說:領導沒有看到你的付出,確實會感到有些委屈。好好做,下次他應該就明白了。

你是不是會覺得被理解了?也會願意接著好好做。

因為,當我們的情緒被肯定,被看見,我們心裡才會覺得被理解。也就更願意去合作。

孩子也是如此。

結語: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孩子哭時,比如做噩夢、難過、生氣等,

我們會告訴孩子「不要哭」,還會跟孩子說:

沒事,不用害怕......

別難過了......

不值得生氣......

我們以為是在安慰孩子,但卻沒意識到,我們並沒有接受孩子的情緒:害怕、難過、生氣......

所以孩子通常並不會止住哭,消化掉情緒。

而當我們試著接納孩子的情緒,肯定孩子的情緒時,孩子才會感受到被理解、認同。

願我們都有雙善於觀察的眼睛,看到孩子背後的情緒,去接納它,相信孩子會更願意和我們合作。

相關焦點

  • 沒事!別哭,你找交警蜀黍撒!
    沒事!別哭,你找交警蜀黍撒!當日晚高峰17時40分許,長沙縣交警大隊星沙中隊根據工作部署在北鬥路東二路口執勤、疏導交通,中隊輔警李旺發現路口有名約六、七歲左右的小女孩等了幾個紅綠燈都沒有過馬路,甚至開始哭了起來,李旺看了看四周,發現「萌娃」的身邊並無家人陪伴,路上車來車往,他擔心小女孩的安全,立刻上前查看情況。
  • 孩子做噩夢了?這裡有一些親測有效的方法
    另外,孩子想像力在發展的同時,他們的各種情緒也在發展,「恐懼」和「害怕」也不例外,所以有時候孩子會對夢境有比較強烈的反應,會感到恐懼,也就是我們說的「做噩夢」了。Alan Greene博士建議媽媽們不要焦慮,因為不管是好的夢還是噩夢,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經歷的,也是他大腦和情緒在逐漸發育完善的標誌。
  • 晚上睡覺時,寶寶突然哭?不是做噩夢了,這6個原因家長要了解
    勞累一天的媽媽聽到孩子哭了,以為是餓了或者做噩夢了,趕緊餵奶,怕哭聲打擾了其他家人的休息,也為了讓孩子儘快睡著。可是,經過研究發現,孩子半夜醒來的原因遠不止餓了渴了或者像成年人做噩驚醒那麼簡單。媽媽餵奶行為忽略了查找哭鬧的根本原因,可能會害了孩子。
  • 當孩子哭的時候,有智慧的家長從不說「別哭了」,而會說這兩句話
    「別哭了!」面對孩子哭泣時,有多少家長說過這句話?但大家可知,就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句子,有可能會毀掉一個孩子。「哭什麼哭,別哭了,閉嘴!」簡簡單單一句話,究竟害了多少孩子?看到這個情況,浩浩的母親也陷入了不知所措,但當她得知孩子是因為和別人發生了矛盾,頓時覺得可笑,甚至直接不耐煩地斥責孩子:「就這點小事哭什麼哭?別哭了。」孩子白天忍了一天,晚上看到母親,壓制不住委屈,情緒瞬間爆發,本來是想尋求安慰,可面對母親的這一呵斥,突然覺得自己以為的依靠不是依靠,心瞬間涼到了極點。
  • 孩子哭鬧只會勸「別哭」?懂得3個止哭小技巧,孩子頃刻大雨轉晴
    /忒咪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為人父母的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孩子哭鬧現場」!而有些家長,遇到孩子哭鬧,一時之間,就不知道該如何做,只會嚴肅的要求孩子「不要哭」,不過呢,往往沒有什麼效果,還會讓孩子更加的委屈。
  • 允許孩子哭比哄孩子笑更重要!
    當孩子哭時,大人通常會有如下這樣一些反應:1、不許哭!不要哭!別哭了!(制止)2、哭什麼哭?哎呦,哭得煩死了!(厭惡、反感)3、這麼點小事有什麼大不了的?有什麼好哭的?(否定)4、就知道哭,哭有什麼用?(埋怨)5、你看看你怎麼搞的?還好意思哭?(斥責)6、你再哭,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 寶寶上幼兒園後總是做噩夢?家長做好這些事,孩子睡覺更香甜
    案例:小夢的兒子上幼兒園已經有段時間了,從一開始到學校就哭,到現在也慢慢適應了,每天放學回來,小夢都會問他開心不,孩子也表現得很快樂。但是最近小夢發現,兒子晚上總是會被驚醒,有時甚至會哭醒,嘴裡嚷著:「這是我的!」「別搶我玩具!」原來兒子是做噩夢了,但是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怎麼以前不會這樣呢?其實發生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孩子做噩夢不是壞事情。
  • 當媽的最怕就是看見孩子打針了,孩子沒哭,媽媽心就痛了
    就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奶奶跟小孫女在檢驗區排隊等著扎手指,在長長的隊伍前頭,就有那麼一個孩子,在大聲的叫喊著:媽媽,我怕疼!!啊~~~!我不扎手指啊!另一邊,一個中年老母親,以高几度的聲音回應著孩子:痛啥痛!一下就好了!怕痛的就不是好孩子了!坐下!
  • 常做噩夢咋辦?關於夢與健康的秘密全在這
    呼,幸虧這只是一場夢,總算是結束了。夢醒後,我們都會在心裡安撫自己:「噩夢而已,沒什麼好怕。」而這些恐怖的、悲傷的或詭異的噩夢,都可能令人感到緊張不安,甚至帶來一整天的壞情緒。人為什麼會做噩夢呢?噩夢和健康有關係嗎?人們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現代腦科學及睡眠醫學證實,只要有睡眠就有夢。夢是通用的「心理語言」,它以豐富的圖像隱喻我們的情感世界和身心狀態。
  • 孩子哭鬧只會吼「別哭了」?高智商家長用這句話代替,趕快學起來
    尤其是當孩子哭泣時,家長的反應很重要,一旦處理不好,後果真的很嚴重。孩子哭鬧只會吼「別哭了」?「哭哭哭,就知道哭,別哭了,長這麼大一點出息都沒有。」當時孩子哭泣的時候,想要傾訴的時候,自己用不耐煩的態度制止孩子。等到孩子不敢說了,不願意說了,又埋怨孩子為什麼不跟父母訴苦,有多少這樣的同款父母?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千萬別只會說「別哭了」,哭是孩子的正常情緒宣洩表現,我們一定要展現出強大的共情能力,讓孩子感受到安全和溫暖,這才是王道。
  • 「媽媽別哭,我抱不到你.」
    有個媽媽跟我說,2018年諸事不順,結束了4年的婚姻生活,獨自帶著兒子過,前段時間她得了重感冒,害怕傳染孩子,所以把他送到了父母家。有次跟兒子視頻聊天,他說了句讓自己一輩子都忘不了的話——「媽媽別哭,我抱不到你……」聽到這裡的時候,我差點淚崩了。最真實平凡的瞬間,往往是最動人的。
  • 一曲難忘 朋友別哭
    有沒有一扇窗 能讓你不絕望看一看花花世界原來像夢一場有人哭 有人笑 有人輸有人老到結局還不是一樣有沒有一種愛 能讓你不受傷這些年堆積多少對你的知心話什麼酒醒不了 什麼痛忘不掉向前走 就不可能回頭望朋友別哭 我依然是你心靈的歸宿朋友別哭 要相信自己的路紅塵中 有太多茫然痴心的追逐你的苦 我也有感觸有沒有一種愛 能讓你不受傷這些年堆積多少對你的知心話什麼酒醒不了 什麼痛忘不掉
  • 《朋友別哭》英文版,聽哭了,親愛的朋友,你最近還好嗎?
    「拾荒哥」最純粹的歌聲演繹《朋友別哭》,只為一個美麗的夢,全場評委都被震撼哭了!
  • 成為困擾的夢~
    我做的夢你們可能都沒有夢見過,反正就是恐怖,嚇人,而且很多時候都和古代的事物有關。過去已經很久的夢,已經回想不起來了。屆時我把我做的夢告訴了我的朋友們,個個都說好驚悚。我記得最清晰的一個場景就是我夢見自己在雜草叢生的地方,黑燈瞎火,前方有一座墳墓,突然一輛馬車飛奔而過。我當時是被嚇醒的。我把我做噩夢的事告訴了我外婆。
  • 男子街頭崩潰大哭,孩子安慰:別難過,我馬上就好了
    鄭州一男子在街頭街頭崩潰大哭,只聽他邊哭邊喊:"為啥不能讓我承擔,為啥要折磨我兒子……"據了解,他的六旬老父和三歲小兒都患上了癌症,巨大的噩耗讓男人在深夜壓抑不住自己的悲痛,只能在無人的街頭髮洩痛苦。因為孫子重病,做完手術本該繼續治療的薛爺爺主動放棄了治療,把治療費用留給了孩子。他說自己年齡大了,不化療也沒事,但是孩子那麼小就受罪看著難受,說著說著這個六旬老人就開始眼含熱淚。
  • 為什麼有的夢能記住,有的夢卻記不住?什麼樣的人,容易做噩夢?
    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很多人晚上睡覺的時候都會做夢,第二天起床後還能完整的敘述出夢境的內容。不過有些人卻很少做夢,就算是做夢也記不得自己夢見了什麼。其實每個人睡覺的時候都會做夢,只不過有些人忘記做夢這件事,以為自己睡得很深沉。
  • 孩子越愛哭,長大後情商越高?聰明的父母從來不說「別哭了」
    所以當孩子哭泣的時候,父母最常說的話就是「別哭了」,然而孩子並不會因此停止哭泣,相反的還會哭的更厲害,事實上,當孩子哭的時候,最沒有的一句話就是「別哭了」。在現實生活中,孩子的哭泣總是令家長感到非常的煩惱,通常情況下,家長都會非常不耐煩的說:別哭了,吵死了,這種話來抑制孩子的哭泣。
  • 經常做噩夢,別不當回事,其實是身體發出的這種信號
    那為什麼會做噩夢呢?噩夢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當你在夢裡受到一定的驚嚇,難免會胡思亂想:難道我真的見鬼了?還是,我將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嗎?白天受到驚嚇:如果白天受到某件事或某人的驚嚇,容易晚上做噩夢。特別是小孩子,心理素質較差,更容易做噩夢。精神過度緊張:晚上睡覺前,如果精神仍然十分緊張,在想著很複雜的事,容易做噩夢。因此睡前儘量避免過於緊張,最好聽聽輕音樂。睡姿不良:有人睡覺用手壓著心臟,或者被子拉得過高,壓迫了呼吸道。時間長了容易引發做噩夢。因此睡前要保持良好的睡覺姿勢。
  • 常做噩夢咋辦?關於夢與健康的秘密全在這
    呼,幸虧這只是一場夢,總算是結束了。夢醒後,我們都會在心裡安撫自己:「噩夢而已,沒什麼好怕。」而這些恐怖的、悲傷的或詭異的噩夢,都可能令人感到緊張不安,甚至帶來一整天的壞情緒。人為什麼會做噩夢呢?噩夢和健康有關係嗎?
  • 呂方 - 朋友別哭
    《朋友別哭》曲:莫凡詞:陳樂融 有沒有一扇窗能讓你不絕望看一看花花世界原來像夢一場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輸有人老到結局還不是一樣有沒有一種愛能讓你不受傷這些年堆積多少對你的知心話什麼酒醒不了什麼痛忘不掉向前走,就不可能回頭望朋友別哭我依然是你心靈的歸宿朋友別哭要相信自己的路紅塵中有太多茫然痴心的追逐你的苦我也有感觸有沒有一種愛能讓你不受傷這些年堆積多少對你的知心話什麼酒醒不了什麼痛忘不掉向前走就不可能回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