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耶:世界十大女高音之一的傳奇故事

2022-01-10 天籟迴響

卡巴耶:法國歌劇詠嘆調

沒什麼可說的,卡巴耶永遠是不可企及的。她講究的氣息控制、純美音色和音樂線條獨步天下,她也是這個世界上不多的幾個能夠從《露琪亞》這樣的花腔戲一直唱到《圖蘭多》這樣的戲劇戲,讓人不可思議。

這樣幅度的跨度大概只有瓊•薩瑟蘭,不過,薩瑟蘭除了那個名版的《圖蘭多》錄音之外,恐怕並沒有真正在舞臺上唱過公主吧,但卡巴耶有CBS/Sony現場錄音為證。

卡巴耶來過北京演唱,那是1989年的4月下旬在北京音樂廳連續兩天開獨唱會,這在今天肯定會被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這是真的。第一場正好趕上周末的大遊行,聽說只有幾十個觀眾,但如醉如痴。第二場,觀眾坐得相當滿,儘管頭一年在央視的連線節目「為修復長城威尼斯義演」中,已經顯老的卡巴耶一曲《諾爾瑪》的《聖潔的女神》頗有些力不從心,像是用手比劃出來的似的,但是翌年的這臺獨唱會還是著實讓人大呼過癮!特別是那首《為藝術,為愛情》在最後的結尾她竟然用了一個極弱的超常延長音,功夫之深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這張唱片正值卡巴耶的鼎盛時期,聲音年輕花腔和弱聲功夫實在太好,而《浮土德》的《珠寶之歌》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圓舞曲》都是能夠盡情展示地在完美音色下的超能力唱功的。不過,我更喜歡《路易斯》和《卡門》米開拉的詠嘆調,她在處理純抒情角色時,氣息的平滑勻整綿長部勝於他人。

(摘自李澄《黑膠木老唱片2006年CD再版系列》,《愛樂》第105期85頁)


蒙塞拉·卡巴耶:世界十大女高音之一的傳奇故事 


  蒙塞拉·卡巴耶(1933——)是戰後和瑪利亞·卡拉絲和瓊·薩瑟蘭齊名的傑出女高音歌手。她幾個重大演出——在《奧倫奇的音樂節》演諾瑪、在《巴塞隆納》中演薩樂美、早期演的《露克裡齊亞·鮑吉亞》、在考文特花園(倫敦中心劇院)演出《蘭斯之旅》、1992年夏天在倫敦舉行獨唱會。在巴塞隆納,卡巴耶是最有名的公眾人物,擁有西班牙的最高公民榮譽,當1987年巴塞隆納獲得下一屆奧運會的主辦權時,市長親自將奧運會的主題曲交由她來演唱。 


  在卡巴耶只有10歲時,她開始學習音樂,後來又學聲樂,她母親帶她到音樂學校去,虛報了她的年齡,謊稱她有15歲半,因為只有滿15歲才可以在音樂學校學習聲樂。 

  1954年,卡巴耶從音樂學校畢業,開始試演一些歌劇角色。她著迷於劇中所要求的不同的音樂技巧。1957年她最初得到的幾個角色之一就是裡查德·史特勞斯的「薩樂美」。10年裡,她出演了大量人物角色,訪問了歐洲各家次一級的歌劇院。最初她演唱的是德國劇目,後來她更多地演唱義大利作曲家像羅西尼、威爾第和貝利尼的抒情作品。 

  1963年她回到巴塞隆納,和西班牙男高音伯那比·馬第共同出演《蝴蝶夫人》,這對舞臺上的戀人後來真的陷入了愛河。 

  在她結婚一年後,她32歲,她的機遇終於來臨,她被要求即刻到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頂替瑪麗蓮·虹出演多尼採蒂的《露克裡齊亞-鮑吉亞》。 

  她還得了一個愛取消演出的名聲,事實上大多數時候她並非是無故取消演出,通常是病了或者有時還病得不輕,再或者是她熱愛的作曲家的作品被隨意篡改。比如,1973年在米蘭的拉斯加拉,她認為製片人的演出設計直接違背了貝裡尼的音樂風格。這對她來說,是對音樂的背叛。她想把音樂做得更完美一點,而製片人只是想隨心所欲地改變作品。在一次排練中,她對製片人說:「你真得覺得我們這樣演好嗎?」製片人說:「幾乎可稱得上完美。」她說:「那好,那好。」於是她就回到化妝室,拿起自己的東西,一句話也沒說就離開了劇場。因為不管她怎麼反對,製片人都是要按照自己的方式來設計演出,她覺得這是對貝裡尼歌劇的不敬,她永遠也不會這樣演。然後她跟平時一樣,我行我素,製作人最後只好讓步,按照她的方式來演出,她在《諾瑪》中扮演的主角再一次獲得成功。 

  卡巴耶還在教年輕的一代,她帶出來一位很有前途的男高音,就是西班牙著名的流行歌手——弗朗西斯科·岡薩雷斯。(人物) 

相關焦點

  • 盤點丨傳奇女高音卡巴耶的八段珍貴演唱資料
    自昨日世界歌劇界痛失泰鬥級人物、傳奇的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蒙特賽拉特 卡巴耶之後,昔日被英國BBC廣播公司評出的「20世紀十大女高音歌唱家」的入圍名單裡
  • 【藝術家的家】著名女高音卡巴耶逝世
    剛剛得到確切消息,著名西班牙女高音卡巴耶於西班牙時間2018年10月6日早上逝世,享年85歲。
  • 鑑碟 | 卡巴耶: 西班牙的「聖潔女神」
    然而,二十世紀下半葉卡巴耶、貝爾岡扎、多明戈、卡雷拉斯等歌唱家出現之後,慢慢改變了人們對於西班牙的這種偏見。這些歌唱家當中最為傑出的,也許應該算是女高音卡巴耶了。  蒙茨克拉特·卡巴耶(Montscrrat Caballe)1933年4月12日出生於西班牙巴塞羅納,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她以完美的音色讓觀眾動容,用令人嘆為觀止的氣息運用徵服了全世界。
  • 炫技神曲《風雨飄搖》卡巴耶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著名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卡巴耶的版本,雖然和芭託莉的版本對比,戲劇性少了一些,但是更加的輕巧,別有一番風味,請大家欣賞。《格裡塞爾達》是維瓦爾第歌劇中非常著名的作品之一,這部歌劇完成於1735年,首演於威尼斯的S. Samuele 歌劇院。該劇共三幕,講述薩利國王Gualtiero和牧羊女Griselda之間的婚姻故事.《風雨飄搖》在這部歌劇中的第二幕第二場。
  • 【今日歌唱大師】卡巴耶
    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蒙茨克拉特·卡巴耶 (Montscrrat Caballe),1933年4月12日出生在巴塞隆納。
  • 卡巴耶《Casta diva:聖潔女神》
    義大利女高音Renata Scotto曾評價《諾爾瑪》是「最完美的美聲歌劇,對女高音的要求非常高,不僅要具備紮實的聲樂技巧,還要有足夠的體力,此外,她還必須是一個很好的悲劇演員,能夠獨自控制舞臺氣氛及觀眾的情緒。貝裡尼充分運用樂隊與人聲去表現戲劇因素的人物的內心世界,對旋律的精雕細琢可謂巧奪天工,充分真實人物的情感世界,彰顯貝裡尼抒情戲劇的音樂主張。
  • 來看看1959年的卡巴耶原來也是位電眼大美女(附罕見視頻錄音)
    主編 | 楊迪   微信:(54757714)微博:唱歌劇那個楊迪        蒙瑟拉.卡巴耶
  • 立陶宛女高音Nomeda Kazlaus演唱《我很漂亮》
    》選自伯恩斯坦音樂劇《西區故事》。    《西區故事》是音樂劇史上另一部裡程碑式的作品,由20世紀最傑出的指揮大師之一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作曲的,桑德海姆作詞,羅賓斯編舞。故事取材於莎士比亞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美國白人青年「託尼」與波多黎各姑娘「瑪麗亞」在紐約西區相愛,兩人分屬不同幫派,擁有不同信仰,最終瑪麗亞只能看著託尼在幫派武鬥中喪生,淪為紐約街道幫派鬥爭的愛情犧牲品,作品反映了生活在充滿暴力、憎恨以及偏見世界中的人性掙扎。根據音樂劇改編的同名電影還曾捧得奧斯卡獎。    西區是紐約的貧民窟集中地。那裡有兩個少年流氓集團。
  • 【碟薦】告別一代傳奇歌劇女王、美聲女神卡芭葉
    【大師系列46】卡芭葉美聲女神極精選蒙特賽拉特·卡芭葉(Montserrat Caballé),當代十大女高音之一、是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籍歌劇女高音演唱家、一代傳奇歌劇女王、世界著名聲樂大師當年,傳奇女高音歌唱家瑪麗亞‧卡拉絲被問到:「有誰最有實力可以超越她的歌劇演唱成就?」時,卡拉絲不假思索地直接回答:「只有卡芭葉….」。
  • 卡巴耶《我哭泣,為我的命運》
    卡巴耶(Montserrat Caballe,1933-),西班牙女高音。在巴塞隆納師從E·吉尼和N·安諾瓦奇學習聲樂,1954年榮獲裡西奧金質獎章,同年在卡薩爾斯的清唱劇中首次登臺。1956年加入巴塞爾歌劇團,先飾演一些小角色,頂替唱主角的演員飾咪咪後,開始積累歌劇角色。
  • 【「氣功大師」卡巴耶Caballe 專場4】和Freddie Mercury演唱《巴塞隆納》Barcelona
    幸運之神眷顧著她,一路以獎學金與競賽金得以順利深造完成學業。1965年,她在大都會歌劇院以多尼採蒂的歌劇「愛的甘醇」中一口氣在臺上20分鐘而震驚樂壇,從此平步青雲。當年,女高音瑪麗亞‧卡拉絲被問到:「有誰最有實力可以超越她的歌劇演唱成就?」時,卡拉絲不假思索地直接回答:「只有卡巴耶….」。沒錯,卡巴耶不只是一位歌手,而且是一位貨真價實、唱作俱佳的歌劇紅伶「the Diva」!
  • 卡拉斯、普契尼、卡巴耶 | 皇后樂隊主唱佛萊迪的歌劇之戀
    許多人都知道他與蒙特塞拉特·卡巴耶(Montserrat Caballé)就歌曲「巴塞隆納」(Barcelona)的合作,這是這位著名搖滾明星崇拜西班牙女高音的得意之作(這張同名專輯在英國唱片榜單中曾位列前茅。在佛萊迪1991年去世後,這首歌在1992年夏季奧運會上亮相,紅遍全球)。
  • 【歷史珍藏】卡巴耶演唱:《我親愛的》(Caro Mio Ben)
    【歷史珍藏】卡巴耶演唱:《我親愛的》(Caro Mio Ben) 《我親愛的》(Caro mio ben)是一首義大利古詠嘆調,作詞者不詳,作曲者通常被認為是吉賽貝·喬爾丹尼(Giuseppe Giordani, 1743-1798),但也有人考證說,作曲者為同姓但無親戚關係的託馬索·喬爾丹尼(Tomasso Giordani,
  • 聲音最完美的女高音卡巴耶走了
    卡巴耶(Montserrat Caballé),繼卡拉斯之後的新一代歌劇女神,世界著名的美聲女高音歌唱家
  • 那些曾經唱響世界的奧運主題曲你還記得嗎?
    本號昨天專門發布了一篇文章,詳情介紹這一屆奧運主題曲的故事,請點擊閱讀:東京奧運開幕!卡巴耶《巴塞隆納》在奧運會尚未開幕時便紅遍了世界。1988 年,墨丘裡和卡巴耶合作的《巴塞隆納》問世,並很快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同,成為排行榜上的又一首長勝歌曲。說起這首歌,還有一段小故事。歌曲的演唱者是英國的墨丘裡,和西班牙卡巴耶,後者不僅是西班牙著名女高音,而且還曾提攜過 22 歲的卡雷拉斯。
  • 槍手購卡巴耶被索2000萬鎊 本特納或投奔查馬克
    紐卡斯爾足球總監金尼爾稱,已經告訴了阿森納收購卡巴耶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