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直轄之前被耽擱引發的爭議:直轄市就一定要搞金融中心?一種觀點認為,城市發展受地勢影響很大,重慶山地居多,本來就受到了一定限制。雖然發展起始靠政策,地勢卻會決定一個城市發展的上限。
看歷朝歷代,發展比較好的區域大多是平原,無論重慶有沒有被耽擱,抑或就算現在剛脫離四川,重慶也會花很短的時間恢復到現在這個狀態,因為這是他應有的狀態,而至於重慶的天花板,也要且行且看,換句話說,就算重慶很早就脫離了四川,他應該也衝不進全國前三……
對此觀點不敢苟同,重慶直轄之前,一定程度上確實是被耽擱了,97年以前的重慶並不是不行,但客觀原因造成城市發展滯後,明明很有錢,卻不能有效支配用,掙著全國前幾的錢,過著全國中下的日子。
因為沒錢修橋,重慶主城(請注意,這是主城)被兩條大江和四座大山分割,在中國大型城市中,包括世界大中型城市中,比重慶更難建設的怕是找不出來了。
重慶在97年之前,總共只有三座公路橋,石坂坡長江大橋、嘉陵江大橋、石門大橋。另外有兩座在建(其中黃花園大橋還是96年12月底規劃的,李家沱大橋是91年開工,97年完工,整整被拖了6年,李家沱大橋並不是很高規格的橋)。
好在直轄之後,重慶基建快速跟進,但突然發現,如今工業似乎不吃香了,快經濟時代,工業無法像金融、網際網路這樣的爆炸式增長,所以有業績壓力的地方很難沉下心來辦實業。所以會很老火的發現,重慶也開始搞金融了,江北嘴金融中心。
重慶直轄之前被耽擱引發的爭議:直轄市就一定要搞金融中心?當然,不是說金融就真的不好,但要看情況,重慶這個地方真的適合搞金融?實業才會興國,雖然慢一點,但是踏實,發展穩定可持續,除非遇到像今年這種大規模不可預見和控制的天災,否則抗壓能力是真的強。
人類可以沒有金融,但是不可能沒有工業和農業,重慶農業不行,山地太多,無法聯合作業,只有工業有基礎,製造實業才是重慶的立世之本,不是每座直轄市都是北京上海。
以上觀點你有異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