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直轄之前被耽擱引發的爭議:直轄市就一定要搞金融中心?

2020-12-22 城市把脈

重慶直轄之前被耽擱引發的爭議:直轄市就一定要搞金融中心?一種觀點認為,城市發展受地勢影響很大,重慶山地居多,本來就受到了一定限制。雖然發展起始靠政策,地勢卻會決定一個城市發展的上限。

重慶

看歷朝歷代,發展比較好的區域大多是平原,無論重慶有沒有被耽擱,抑或就算現在剛脫離四川,重慶也會花很短的時間恢復到現在這個狀態,因為這是他應有的狀態,而至於重慶的天花板,也要且行且看,換句話說,就算重慶很早就脫離了四川,他應該也衝不進全國前三……

對此觀點不敢苟同,重慶直轄之前,一定程度上確實是被耽擱了,97年以前的重慶並不是不行,但客觀原因造成城市發展滯後,明明很有錢,卻不能有效支配用,掙著全國前幾的錢,過著全國中下的日子。

因為沒錢修橋,重慶主城(請注意,這是主城)被兩條大江和四座大山分割,在中國大型城市中,包括世界大中型城市中,比重慶更難建設的怕是找不出來了。

重慶在97年之前,總共只有三座公路橋,石坂坡長江大橋、嘉陵江大橋、石門大橋。另外有兩座在建(其中黃花園大橋還是96年12月底規劃的,李家沱大橋是91年開工,97年完工,整整被拖了6年,李家沱大橋並不是很高規格的橋)。

重慶

好在直轄之後,重慶基建快速跟進,但突然發現,如今工業似乎不吃香了,快經濟時代,工業無法像金融、網際網路這樣的爆炸式增長,所以有業績壓力的地方很難沉下心來辦實業。所以會很老火的發現,重慶也開始搞金融了,江北嘴金融中心。

重慶直轄之前被耽擱引發的爭議:直轄市就一定要搞金融中心?當然,不是說金融就真的不好,但要看情況,重慶這個地方真的適合搞金融?實業才會興國,雖然慢一點,但是踏實,發展穩定可持續,除非遇到像今年這種大規模不可預見和控制的天災,否則抗壓能力是真的強。

人類可以沒有金融,但是不可能沒有工業和農業,重慶農業不行,山地太多,無法聯合作業,只有工業有基礎,製造實業才是重慶的立世之本,不是每座直轄市都是北京上海。

重慶

以上觀點你有異議嗎?

相關焦點

  • 重慶直轄,四川工業大洗牌
    1997年3月初春那個萬物復甦的季節裡,重慶再次離開四川成為直轄市,重慶直轄有人歡喜有人愁,重慶因為直轄發展進入新時空,而四川失去重慶後許多產業一度重新開始,四川諸多工業進入大洗牌,重慶直轄給四川帶來的影響是深刻的,給西部乃至全國帶來的影響都十分深遠。
  • 至少十大城市曾陷直轄傳聞,專家論辯增設直轄市利與弊
    儘管這只是一篇學術論文的觀點,但增設直轄市的觀點還是引發廣泛爭論。自1997年重慶成為直轄市後,民間關於增設直轄市的呼聲一直不少,至少有深圳、南京、西安、青島、武漢、廈門、大連等十個左右城市曾傳出直轄的消息。
  • 「山城」重慶為什麼會總被設立為直轄市?
    這也能一定說明,重慶的地理因素是能通過當地方言體現出來,語言會被當地的地理環境所影響。 重慶地理上山河相間,多山、多水、多霧,很少有大晴天,經常陰雨連綿。李商隱詩有言「巴山夜雨漲秋池」, 重慶的常年降水量達1000毫米一1450毫米。
  • 論:把南京升格為直轄市如何
    一、為什麼要把南京升格為直轄市南京,現為江蘇省的省會城市,別名很多,金陵、建康、建業、江寧、應天、天京等,歷史上的南京也多次成為國都,可以說是自古以來,南京就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南京不僅經濟實力不俗,南京還是我國重要的科教中心,高等院校林立,光是雙一流高校就有12所,還有眾多的兩院院士,在國內僅次於北京和上海。南京作為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城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地理位置優越。
  • 區號由「0811」變「023」 ,重慶地位提升了
    1997年3月8日之前,重慶的區號還是0811。從那以後,重慶人有了新的區號。而區號的變化,也代表著重慶的政治和經濟地位發生改變。區號四位變三位 城市地位提升了現年40歲以上的應該對0811這個號碼不陌生。因為20年以前,重慶主城市民家裡的座機,都是以0811開頭,這是重慶的區號。變化發生在1997年的3月。
  • 曾經的「直轄市」,俗稱「六朝古都」,未來或有望重歸直轄!
    要說直轄市大家第一反應肯定是北京,其次是重慶天津上海。這個直轄市不隸屬於任何一個省,但它的繁榮程度不亞於一個省。作為直轄市,不僅地域廣闊,而且經濟比任何省會城市都要高。但事實上,在我國之初,不僅有這四個直轄市,而且曾經有過另一個直轄市,但最終被撤銷了。
  • 成都和重慶,兩座中心城市的「中間點」在哪裡?
    現在中國有9個國家中心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和重慶是國家明確提出計劃和定位的5個國家中心城市, 成都、武漢、鄭州和西安是國家有關部門支持建設的國家中心城市,可以成為國家的中心城市,國家對這些城市現在的地位和未來發展的肯定和戰略計劃,它們的未來一定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 重慶憑什麼:一座多山的城市竟然成了西部中心
    重慶是西部中心,很多人還會質疑。特別是和成都相比較,認為成都在很多方面都超過重慶,憑什麼說重慶是西部中心。其實,就憑一點,重慶是直轄市,而成都僅僅是一個省會城市,你說誰是中心?本文到這裡似乎就該結束了,不,筆者還不想結束!重慶自古以來就是區域中心。重慶在一段時間內稱為江州,大概這裡是兩江交匯的緣故。
  • 我國非常沒存在感的直轄市,曾就是第五大經濟城市,如今很少聽到
    我們今天想說的是,除了這四個城市,還有四個具有特殊地位的城市,就是中國的四個直轄市,所謂的直轄市,是和省一級,直轄的獨特城市。因為依靠中央,這四個城市在經濟建設和教育方面都處於全國前列。我想這四個城市中最了解,即北京和上海。隨著重慶旅遊熱的興起,重慶已經成為許多達人明星打卡的網紅地。
  • 繼重慶之後,江蘇一城市有望晉升「直轄市」,被譽為「天下文樞」
    江蘇南京很可能會成為繼重慶之後,又一個升格為直轄市的城市。長期以來,南京就是一座崇尚文化、重視教育的城市,有「天下文樞」之稱,與西安、北京、洛陽並稱「中國四大古都」,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南京都承載著許多人的記憶,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理想之地,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南大學等大學都是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大學。
  • 重慶這一縣城「熬出頭了」,「天賜」一座高鐵,當地人跟著沾光!
    重慶這一縣城」熬出頭了「,」天賜「一座高鐵,當地人跟著沾光!重慶是我國西南地區的直轄市,也是國內發展最快的直轄市。 那是國家的中心城市,也是國內的超大城市。 它位於長江的中上遊地區,是長江上遊地區整體經濟、政治、文化和藝術等多方面的中心。
  • 繼重慶後,遼寧一市有望成「第五位直轄市」,號稱「北方明珠」
    繼重慶之後,遼寧一個城市有望成為「第五個直轄市」,被稱為「北方明珠」直轄市,在經濟發展方面有更大自主權,也能得到更好的資源扶持。我國各直轄市在發展經濟方面都做得風生水起。重慶和上海的發展非常好。除了重慶之外,遼寧省的一個城市被認為是第五個直轄市。這個城市確實很優秀,它只是號稱「北方明珠」一般的存在。這個城市就是大連,19年的GDP達到7001.7億美元,經濟發展水平非常高。儘管只是個地區性的地級市,但很出色。
  • 中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直轄市,美女比例最高,遊客眼中的網紅城市
    說到重慶大家都不陌生,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重慶這個城市在最近幾年,可謂是在網絡上紅紅火火,也正是在旅遊業的帶動下,重慶的經濟取得了快速發展。重慶的佔地面積不僅是我國四座直轄市中最大的,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這裡有眾多的旅遊景點,其中位於渝中區解放碑滄白路的洪崖洞,是重慶魔幻建築最著名的的代表。
  • 新重慶第一高群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項目開工啦!
    但今天要給大家再帶來一個重磅消息! 新重慶第一高群開工啦! 4月20日,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項目 開工儀式在重慶舉行!
  • 「第五直轄市」真要來:4大城市已開始發力,到底花落誰家?
    眾所周知中國現在有四個直轄市,分別是天津、重慶、上海、北京, 直轄市字面上是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建設城市,直轄市往往需要大量居住人口,通常在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飛速發展的時代,各大城市你追我趕,近年來也一直有傳言,國家準備設立第五個直轄市,那麼第五個直轄市究竟花落誰家呢
  • 中國下一個直轄市,南方這三座城市最有希望,北方城市有點懸
    直轄市是中國行政區的一部分,行政水平與省、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相同,是中國的省級行政區,直轄市一般是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佔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都是中國的發達地區,現在是中國的直轄市只有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這一次的城市,有很多城市,人在預料是否有第五個直轄市,如果有的話,在哪裡最有可能?
  • 我國史上的第一個直轄市:如今為國家中心城市,GDP達1.2萬億!
    眾所周知,現在中國有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個直轄市,其實有南京、瀋陽、鞍山等很多直轄市,但是為了城市更好的發展,很多直轄市都被撤銷了,你知道我國最早的直轄市是哪個城市嗎?既不是北京也不是上海。這個城市就是武漢,1927年4月16日,國民政府將武昌、漢口、漢陽合併為武漢,成立武漢市政委員會,直屬武漢國民政府,成為中國史上第一個中央直轄市,成為湖北省省會後,武漢經濟迅速發展,現已成為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11912.61億元,居全國第8位。
  • 著名作曲家劉振球去世,代表作包括重慶直轄獻禮劇目《巫山神女》等
    歌劇《巫山神女》劇照據了解,劉振球擔綱作曲的歌劇《巫山神女》系重慶市歌劇院為慶賀重慶直轄的獻禮劇目,張昌達、柯愈勱、曹憲成編劇,劉振球作曲,陳薪伊導演,1997年5月首演於重慶。1998年獲文華新劇目獎; 1999年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2007年獲中國戲劇獎優秀劇目獎、優秀表演獎,2009年再獲梅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