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獨孤天下》和《獨孤皇后》雙雙上映,關於南北朝的歷史在被影視界重新重視和解讀,獨孤伽羅是歷史上頗具傳奇的人物之一。
作為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皇后,兩人一直恩愛到老,並且在開皇年間被尊為「二聖」,合葬陝西泰陵。
「帝星未明,然獨孤天下。」這是《獨孤天下》小說裡的一句話。
其實獨孤信確實是三朝皇后的父親,長女獨孤伽蘭(影視劇叫般若)嫁與寧都王宇文毓,成為北周明敬皇后;四女獨孤伽彩(影視劇叫曼陀)嫁與隴西郡公李昺,生了李淵,成為大唐元貞皇後;七女則嫁與隋國公楊堅,成為隋朝開國皇帝的文獻皇后。
而獨孤信兒女親家串起來的北周-隋-唐三朝,則統治中國將近400餘年。
所以小說中的這句話也不無道理,獨孤天下,唐高祖李淵幼年也是在隋宮中長大,和楊廣是兩姨表兄弟。
伽羅是佛教詞彙,Tagara,意為沉香木、奇楠香。
而他老公楊堅的鮮卑名為那羅延,也是梵語,Nryana,意為金剛不壞。
此二聖在隋初大興佛寺,今天通州的燃燈寺以及薊縣的獨樂寺等,都始建於隋朝開皇年間,更有大運河、科舉制、三省六部等各種開創性的舉措影響中國千年。
結束了中國300年亂世的楊堅,是劍橋中國史裡最有作為的中國皇帝,甚至超過秦始皇、漢高祖的地位,因為同時代的歐洲因為缺少了這樣一位帝王而陷入了一千年的黑暗時代。
楊堅在農耕文明被遊牧民族取代的全球化運動中,逆潮流而取締鮮卑風俗和胡人姓名,恢復漢姓和恢復漢家傳統,對於華夏文明的繼承和發揚光大而舉足輕重。
如果說秦始皇開創了華夏第一帝國(秦漢),那麼隋文帝便開創了華夏第二帝國(隋唐),朱元璋則開創了華夏第三帝國(明清)。
楊堅為弘農楊氏後裔,楊震十四世孫,楊氏「清白傳家」的家訓到楊堅一代發揚光大,夫妻二人刻求節儉,並身體力行,皇宮裡連沒打過補丁的衣服都很少。這也是物極必反,隋煬帝被後世稱為「驕奢淫逸」「好大喜功」的父輩對比。
作為堅守一夫一妻制的婦女典範,獨孤氏影響了楊堅一生。
當然後期當陳國滅亡後,宣華夫人、容華夫人等因為各種因素雖然進了隋宮,楊堅一直扔把獨孤氏作為唯一的髮妻對待,可見二人相愛之深。
不羈於傳統,不迷於浮華,不亂於變局。
「一衣帶水」、「騎虎難下」、「十羊九牧」、「破鏡重圓」、「一箭雙鵰」等多條成語,包括「目的」、「潤筆」、「腦子進水」等各類詞語也都是出自這個歷史時期,隋唐實際是南北朝的英雄時代集大成的階段,各類人才輩出,群星閃耀。
而女詩人(謝道韞)、女豪傑(如婁昭君)、女將軍(如木蘭)、女丞相(如陸貞)、女帝(如武則天)等層出不窮的時代,自然也就誕生了如獨孤伽羅這樣偉大不凡的女性。
支撐起大隋大唐的不只是傑出將相如韓擒虎、賀若弼、楊素、李靖、蘇定方、薛仁貴、王玄策、高熲、房玄齡、李績,也有一些簡單平凡的人物如劉焯、李春、閻立本、宇文愷、玄奘、一行、袁天罡、李淳風等,英雄時代也即集智時代,知識創造新的價值和貢獻,也在改變著第一帝國時貴族士族的社會結構。
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又一新階段,《獨孤天下》、《獨孤皇后》這類電視劇的誕生,如同之前的《蘭陵王》等都在回顧中國歷史上這個最變亂卻又最閃耀的英雄時代,也在啟迪著新時代的人們去繼往開來,開拓事業。
說不好也會像華夏第一帝國時期出現班超投筆從戎、華夏第二帝國出現王玄策那樣建功一帶一路的英雄,出現幾個如張騫、玄奘一般遠徵星辰大海的勇士。
紀念楊堅、獨孤伽羅這對史上最甜伉儷,也是在紀念偉大不凡的改革精神,紀念為民族和人民開創新時代的引路者。
「日月麗天,群陰懾服,百靈來朝,雙羽四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