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繁花一攬芳華
在充滿陽光和熱情的夏秋之交
菁英學子在成長營中
慶祝C位畢業
相聚又離別
總要說再見
八閩鴻雁,築夢啟航
福騰200,期待明年再相會
2020年8月16日至8月19日,由福建團省委、省委人才辦、省教育考試院主辦,漳州團市委、市教育局、市委人才辦、閩南日報社承辦的2020年「福騰200」福建省優秀青年人才成長營(漳州站)圓滿落幕。20名優秀學子在4天3夜時間裡,通過集訓與素拓、現場觀摩、交流學習、活動展示等方式,走漳州、看發展,了解漳州本土企業和特色產業;訪勝跡、悟人生,學習傳承「漳州五種精神」;深交流、話成長,進一步開闊眼界,堅定投身家鄉建設的信心和決心。
這是一場精神之旅
在毛主席率領紅軍攻克漳州紀念館和漳浦縣車本村,學子們現場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在重溫歷史中回望初心,立志傳承好紅色基因,當好「紅軍革命精神」的守護者、傳承者和踐行者。在中國女排騰飛紀念館,學子們被中國女排克服艱苦的訓練條件、堅持不懈刻苦訓練、努力為國爭光的精神深深打動,紛紛表示要學習女排拼搏精神,不負青春之名。在東山谷文昌紀念館和東山保衛戰紀念館,學子們認真聆聽谷文昌同志一心為民、艱苦奮鬥的感人事跡和革命戰爭年代英雄的東山兒女,不怕犧牲、保家衛國的壯麗史詩,並瞻仰谷文昌紀念碑,敬獻花圈,鞠躬致意。在「漳州110」事跡展覽館,學子們仔細觀看圖文並茂的事跡記載、實物陳列及視頻資料,探尋「漳州110」精神。
這是一場發現之旅
在閩南日報融媒體中心,學子們詳細了解融媒體新聞產品的採編流程,感受新媒體日新月異的發展,並在直播室裡過了一把「主播」癮。在片仔癀博物館,學子們在中醫藥文化之旅中,感受中華文明的光輝燦爛。遊覽海絲鐘錶博物館期間,學子們徜徉於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鐘表、配件和工具中,近距離了解世界鐘錶文化和中國鐘錶文化。在茶工廠和天福窯裡,學子們感受了一番中華茶文化的源遠流長,並動手DIY彩繪茶具。參與非遺互動時,大家掌握了剪紙和木偶表演技能,零距離感受漳州非遺文化的傳承魅力。
這是一場學習之旅
活動期間,主辦方為學子們精心安排了內容豐富的學習課程,讓大家收穫各種驚喜。學子們一起學習了主播禮儀,並體驗視頻直播,用新學到的拍攝技巧,通過手機記錄下成長營生活的點點滴滴。營員楊凱丞則參加了8月16日晚的優秀學子分享會,他和隊友林穎淇、趙嘉琦在直播現場與線上青年網友熱烈互動,分享學習心得、暢談青春理想,全網觀看量超10萬。學子們表示,活動期間的素質拓展、團隊建設、非遺文化學習以及《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講座等,都讓他們get到了新技能,也讓他們更好地走出自身格局來審視自己,並從中獲得內在提升。
這是一場友誼之旅
在4天的行程中,學子們在踏尋「漳州五種精神」,看漳州發展變化中,一起邊走邊交流,邊聽邊分享,尋找到了身邊志同道合的「好夥伴」。在紅色車本村的崎嶇小道上、燒紅軍飯的土灶旁,大家相互之間「搭把手」,尋找到了共克難關的「好同志」。在剪紙學習、木偶學藝、彩繪茶具活動中,大家積極出謀劃策分享好思路好方法,尋找到了彼此促進的「好同學」。在螢光派對時,大家互相鼓勵,積極展示出色的才藝,尋找到了趣味相投的「好朋友」。在成長營總結分享暨結營儀式上,學子們各自分享了連日來的感受和收穫,對這段始於盛夏的友誼倍感珍惜。
和團團一起來聽聽
營員代表們的活動感言吧!
周宣杉
在此次活動中,我們參觀了閩南日報融媒體中心,親身體驗了新媒體的運營機制;在芝山紅樓、谷文昌紀念館、東山保衛戰紀念館和車本村,我們沉浸在漳州的紅色歷史中;片仔癀藥業、恆麗鐘錶博物館、天福茶博物院分別帶我們走近了漳州的中醫藥文化、鐘錶文化與茶文化;剪紙課與木偶課呼喚著非遺文化的傳承;豐富的團隊拓展拉進了同學們的距離;每一節體驗課都帶給我們課堂之外的有趣知識......通過這幾天的活動,我更加了解了家鄉文化,也認識到漳州的發展需要我們每一位學子盡一份力。
黃哲濤
四天三夜的成長營已經接近尾聲了,在這短暫的研學旅行中我們感受科技力量,接觸傳統文化,學習團隊合作,追尋紅色記憶,參與了許多不乏趣味而意義深刻的活動。我感到我的眼界更加開闊,精神也得到了錘鍊。除了各種各樣的體驗,我還有幸認識了許多優秀的同齡人。他們出色的實踐能力,豐富深刻的思想,流暢的語言表達使我意識到自己的渺小與不足,讓我能更好地走出自身的格局來審視自己,認識自己,從而更好地獲得提升,加速成長。
李欣宸
每當我試圖回憶起我們共同度過的時刻,總覺得時光仿佛彈指而過,有一種莫名的虛幻感,這種感覺一方面可能來自於人腦對時間的反應方式,也可能來自於陌生而優秀的各位學子。可是,儘管歷史飛快地逝去,我們共處的光陰也如白駒過隙,甚至於有些人彼此還沒有說過一句話就要分別,但無論是那些烈火烹油的革命年代,還是我們相處中的點滴細節,都真實地存在過。我認為有許許多多原本微不足道的東西,是因為特定的人才有了真實的意義。因為你們,我會永遠記得和學霸們一起回家鄉的驕傲,記得車本村的小橋,剪紙的每個弧度和縷縷茶香,還有那個總是笨拙地試圖與優秀的人事物產生某種關聯的自己。總之,謝謝主辦方和各位同學帶給我的回憶和動力,祝福同學們萬事勝意,夢想成真!
朱聖銘
非常感謝團市委、市教育局、市委人才辦和閩南日報社給我們組織的這一次四天三夜的活動,這次活動給了我很大的收穫,讓我認識了來自不同地方的優秀學子,收穫了寶貴的友情;讓我認識到很多道理,比如勇於嘗試,團結一致等等,這些都會成為我未來人生道路的指明燈。
通過與同齡學子們的接觸,我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比如組織能力比較欠缺,口才有待提升。經過這次活動後我將不斷反思不斷提升自己,讓自己成為可以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青年!
趙嘉琦
再次參加成長營,感受到了自己一年內的成長,也很期待和學弟學妹們一起繼續成長。四天三夜的相聚是短暫的,平臺的搭建卻是永久的。有限的參觀只能窺見家鄉的一角,卻足以在學子的內心留下探索家鄉的渴望。我們的相遇只是成長的開始,有幸相遇,未來可期。
何宇辰
感激團市委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們有幸參加這個充滿驚喜的活動。在這個四天三夜的活動中,我們參觀報社,遊覽博物館,瞻仰谷書記,探訪革命老區,我收穫頗豐,感觸頗深。本活動使我得以認識各位優秀的同學。同行的是全市範圍內最優秀的同學,在活動過程中我收穫了新知,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我想,這也是自我提升的契機。本活動使我得以開闊視野,片仔癀博物館、鐘錶博物館、剪紙和木偶的學習處處皆驚喜,是視覺和精神的盛宴。本活動令我更加堅定了信念。我認識到前路漫漫,還有很多未知的挑戰,唯有視當今為新的起點,堅持不懈,才能有所收穫,為國家作出貢獻。大美漳州,精彩紛呈。漳州的美也在這個貫穿大半漳州的行程中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中。
祝願漳州越來越好!
經過四天三夜的成長營
學員們順利畢業啦
即將踏上新的徵程
乘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來源:青春漳州
編輯:趙露佳
審核:王葉青
監製:黃瑞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