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 | 石猴出世

2021-02-08 聽故事學知識



講述者:孫敬修


小朋友,你們都知道西遊記這部小說吧?西遊記是咱們中國特別有名的神話小說,寫這部小說的人是誰呢?叫吳承恩。姓吳,叫吳承恩。


這部小說說的是唐朝有一個姓陳的和尚也就是唐僧,和他的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他們一塊兒到西天去取經,在路上遇到了好多的妖魔鬼怪。他們把這個妖魔鬼怪全都給打敗了。到了呢?取回經來了。


小朋友,現在我跟你們說石猴這個故事。石猴這個故事就是西遊記裡邊的一段。也就是說孫悟空是怎麼來的?現在我就跟你們說了啊!


說在大海裡邊有一座花果山,這個山頂上一大塊石頭柱子。三丈多高兩張多粗,有這麼一天,這塊石頭忽然哄的一聲裂了,嘣,從裡邊蹦出一個大石頭球來,這個石頭球,咕嚕咕嚕咕嚕一滾,風一吹,你說怪不怪呀?這個是頭球啊,變成了一個石頭猴了,哈哈!工夫不大呀,這個石頭猴啊,不大一會兒,眼睛睜開了,他活了,往地下一跪。朝著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他就拜開了,拜完了,「騰」一蹦,他就跳下山去了,多逗啊!他一看山下,哇,有好多好多的猴子,在那又蹦又跳,他就過去了,哎,我跟你們一塊玩啊!大夥一看見他呀都挺高興,一塊兒就玩開了。成了好朋友了,他們就天天一塊摘果子吃一塊兒揪著樹枝子打鞦韆玩兒。大伙兒過得,別提多高興啦!


有這麼一年夏天,這天啊特別熱,石猴他們啊就在河裡頭洗澡,洗著洗著有一個猴子就說:「哎,你們看哪,這條河譁譁譁地這麼流水,這個水是從哪兒流來的呀?是哪,哎,咱們順著小河往上走,看看這個水到底是從哪兒流來的,你們說好不好呀?」好,好,好。這石頭猴啊把手一舉:「走,咱們瞅瞅去。」說著這些猴子們啊,呼嚕呼嚕呼嚕地,你揪著我我拽著你,就像一窩蜂似得順著河就往上邊走去了。他們走啊走啊走啊,走了好遠,忽然聽見譁譁譁譁的聲音,什麼呀?抬頭一瞧啊,前邊有一個大瀑布,瀑布就是從山上往下流的大水就像一條白布似得,譁往下流。又像個帘子,好看極了!猴子們越看越高興,高興地又拍巴掌又拍腦袋。


這個時候有個猴子說:「哎,那個水帘子後邊是什麼呀?這麼著好不好?誰要是有本事敢鑽進去,瞧瞧裡頭有什麼,然後再出來,咱們就拜他為大王,你們說好不好?」「好,對,誰要敢進去瞧瞧,然後再好好地出來,咱們就拜他為大王,誰去?」大夥一瞅這水譁譁譁譁地往下流,誰也不敢去。他們愣了半天哪。猴子們歪著脖子,你瞧瞧我我瞧瞧你,沒有一個敢進去的。忽然從這個猴子們中間,噌,跳出來一隻猴,大喊了一聲:「我敢進去。」大夥一瞧,誰呀?原來就是那隻石猴,你瞧吧,這個石猴眨巴眨巴眼睛,晃了晃身子,噌,一下他就跳到那個瀑布裡面去了。


猴子們站在那兒直愣愣地瞧著,都為他擔心。哎呀,他掉到那水裡頭還出的來嗎?這個石猴噌的一下不是鑽過去了嗎?他站在一個地方,低頭一瞧是個鐵板橋,原來這個瀑布是往橋下流的,可是這個橋洞子,那會兒有些個大石頭水往上一衝就濺起老高的浪花,這麼一來,這個瀑布就像一張大帘子掛在那兒了。把這個橋給擋住了。這石猴看了看裡面還有個大洞,他就朝洞裡面走去了。一瞧,好傢夥,太棒了!前邊有一所大石房子,兩邊長著好些個花還有樹,當中還有一塊兒石碑。這碑上還刻著一行字。石猴連忙蹦過去一瞧,上面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好哎,這是個福地呀。他就這兒瞧瞧那兒看看,又用力一跳,從橋上跳出來了。猴子們正等得著急呢,一看石猴出來啦,呼地一下就把他給圍上了。「哎,裡邊是什麼樣?裡邊有多深啊?對啦,那水深嗎?」石猴把頭一搖「別 ,著 ,急,聽我慢慢地說,那裡邊根本就沒有水。原來是瀑布把一座鐵板橋遮住了,鐵板橋那邊有一座石頭房子,裡邊有石頭床、石頭桌子,石頭凳子、還有石盆石碗,石這個石那個,可寬敞了。咱們老的小的胖的瘦的都能夠住得下,這是個好地方啊,」猴子們一聽可高興了,高興地直蹦。「走,咱們進去,咱們進去」「好,你們就跟我來。"說著石猴把頭一低,噌,帶頭一跳,就帶著猴子們都跳過瀑布去了。過了鐵板橋來到了石頭房子裡邊,猴子們一看,「哎呀,這兒可真是個好地方呀!」猴子們一個個抱盆子搶碗的,挪桌子的搬凳子的,就折騰開了。挪過來挪過去,折騰了半天這才安靜下來了。


這時候石猴往大石頭上一坐,就跟猴子們說:"哎,你麼剛才可說過,誰要有本事敢先進來,還又好好地出去,就拜他為大王,對不對?我現在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給你們找了個這麼個好地方,你們還不趕緊拜我做大王嗎?」猴子們一聽啊,就喊開了:「對對對,咱們說就得這麼辦,來來來來,咱們拜他為大王。」猴子們就排好隊,石猴坐在當中間,他們就跪下了,給他磕頭,石猴就當了他們的大王了。


從那以後,石猴就帶著猴子們在花果山水簾洞過起日子來了。日子過得挺快,有一天,石猴忽然不高興了,猴子們慌了。「大王大王,咱在這兒過得挺快樂呀,挺幸福的,您為什麼不高興呢?「」是啊,咱們的日子過得多好啊?您為什麼不高興啦?」「咳,你們不懂,我當了你們的大王,可是我自己什麼本事都沒有,往後要是碰上什麼麻煩,我不能保護你們,那怎麼行呢?我想我的下山找個師傅好好學點本事。你們看怎麼樣?」猴子們都不願意讓石猴走,可是又覺得石猴說的對,只好含著眼淚答應他了,給他送行。這個石猴走出花果山,來到了海邊上,找了一個木筏子,木筏子就是把幾根木頭弄到一塊當個小床似得。這個石猴就坐著這個木筏子離開了花果山,他到外地找師傅學本領去了。


這個石猴來到了一個叫靈臺方寸山的地方,山上有個大洞,洞裡頭有一位很有名的老師傅,這個石猴就拜這位老師來學藝。這位老師給他起了個名叫孫悟空,這個孫悟空很聰明,他又勤奮學習,他不貪玩。他就跟老師學呀,他學了好多的本事。有這麼一天,這個老師教孫悟空和別的徒弟們一塊兒學本領,不知道怎麼回事,這個老師用一個尺子在孫悟空的頭上,嘣嘣 嘣敲了三下,倒背著手啊出去了。孫悟空啊眨巴眨巴眼睛他想:「啊,想著想著,他笑了。」到了給黑天半夜三更天的時候,他悄悄地下了床,從後門兒進到老師的臥房裡頭去了。一看,老師正睡覺呢。他等著,他不驚動老師,過了一會兒老師醒了,一看孫悟空在床前那跪著,就問他:「哎。你不睡覺,到我這兒來,半夜三更地幹什麼?」「師父,不是您老人家叫我來的嗎?」「嗯,我什麼時候叫你來的?」「哎,您不是打我三下嗎?不就是叫我三更天來嗎?您倒背著手走出了門兒,不就是叫我從後門兒進來嗎?」「哈哈哈哈,哎呀,你這個猴子真聰明,我的心思你全都懂啊,好,現在,我就教你七十二變和跟鬥雲。」就這麼著,孫悟空學會了七十二變,想變什麼變什麼和跟鬥雲。他一個跟鬥啊就能翻出十萬八千裡那麼遠。


孫悟空他的本領好是好,可是他有一個毛病就是好誇口,好顯示自己,閒著沒事的時候,老師不在,他就把老師教給他的本事使出來瞧瞧。


有一回,孫悟空正叫別人看他的本事呢,一下子讓老師看見了,這個老師立刻就把它教訓了一大頓。然後問他:「悟空,我不多說你了,現在你的本事學好了,學的不少了,不過,你要千萬記住,不要再別人面前賣弄。你走吧。」「啊?您叫我走?」「嗯,記住,往後不論到什麼地方,千萬不要仗著你有本事就胡鬧,記住了嗎?」「是,師父,我一定不胡鬧。」「好,你走吧!」孫悟空一聽師父要讓他走,心裡頭很難過呀,可是他知道老師的脾氣,讓他走就得走,只好含著眼淚拜別了老師,走下了靈臺方寸山。一扭身,噌,跳上了雲彩。翻了幾個跟鬥,嗯,就到了花果山了。


進了水簾洞。水簾洞裡的猴子一看大王回來了,哎吆,那個高興啊!這個石猴孫悟空回到了花果山水簾洞以後怎麼樣了呢?


等以後有機會,我再跟你們說啊!

相關焦點

  • 新主播安思穎:西遊記-石猴出世
  • 原來這裡就是86版西遊記石猴出世的取景地
    後來才知道,原來這裡就是86版西遊記石猴出世的取景地哦!不知道是誰把話題聊到了文昌航天發射基地,這樣我們來到文昌發射基地所在地龍樓鎮,對發射基地懷有敬畏之心,在我們眼中文昌這幾年才發展為中國航天基地的重要地點,其實很早,文昌就在為建設為航天城努力。進入龍樓鎮,隨處可見賣航天模型的紀念品店。
  • 成語連載 |《一鬨而散》西遊記之石猴出世
    一米姐姐:嗯,好呀,就用你剛才說的一鬨而散這個成語,給你講一集西遊記,如何?一得:好呀,好呀。一米姐姐:講西遊記之前,先給你說說一鬨而散這個成語,它呀,是出自明朝沈德符寫的《萬曆野獲huò編·壬戌rén xū科 罷選吉士》這一篇文章中,意思是用來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為了加強你對這個成語的印象,說個小故事給你。
  • 英文版西遊記 Chapter 1 The Monkey(石猴出世)
    Journey to the west 西遊記Chapter 1 The Monkey(石猴出世)Journey to the west西遊記From the beginning of time, a rock had sat high on top of a mountain
  • 「西遊記」第一集 石猴出世
    石猴能上天,能入地,本領可大了。一天,天氣非常炎熱,石猴正和群猴在一條小河裡洗澡。不一會兒,石猴突然大叫起來:「這小河清涼解暑,那源頭肯定會更涼快。」大家聽他這麼一說,都想去看看。他們一路跋涉,來到一道瀑布前。一隻老猴子指著瀑布說:「誰能衝進瀑布打探,又不傷身體,我們就拜他為王。」石猴一聽,趕緊站出來叫道:「我進去!我進去!」
  • 生活中孫悟空這類靈明石猴是哪一種猴子呢?
    其實孫悟空究竟是不是靈明石猴這件事情都十分難說。因為這本來就是西遊記裡的一個疑問,西遊記裡並沒有說過西遊孫悟空是靈明石猴。在西遊記第1回,孫悟空出世這一章節中對於孫悟空出世的描寫是:有一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一卵,見風化一石猴。
  • 石猴出世 大鬧天宮OL一路殺到南天門
    西遊記(微博)中孫悟空因酒醉大鬧天宮,攪亂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偷吃太上老君的萬年金丹,練得金剛之軀,陰差陽錯間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中煉就火眼金睛。與天庭較量中打敗十萬天兵天將,然與如來佛祖鬥法中失利,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悔過自新。
  • 石猴出世始末2
    這種情節不能用作者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去解釋,因為後文玉帝給猴哥兩次安排的工作,一個弼馬溫,一個蟠桃園主管都非常符合猴子本身的特質——避馬瘟和喜歡吃桃,這說明作者在創作西遊記時並沒有脫離基本的常識。 事出反常必有妖,所以如果不是預謀則完全無法理解。
  • 西遊記第一回第1節:石猴出生
    石頭裡有了一個仙胎,這一天突然仙石崩裂,從裡面產出一個石卵,風一吹,這石卵就化成了一個石猴。這石猴也有五官,也有四肢。只見他一邊學爬一邊學走,朝東南西北拜了拜,睜開眼晴,眼裡射出兩道金光,那金光直射天宮,正好驚動了天上的玉皇大帝。玉帝看到這兩道金光,就命千裡眼和順風耳到南天門去查看是怎麼一回事。
  • 《西遊記》總導演楊潔:這裡是一部西遊記全書,為嵖岈山揚名
    年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遊歷嵖岈山,看到天造地設的石猴,高興地耍起了猴拳,說這才是猴輩的祖先,當年拍電視連續劇《西遊記》時走遍了全國各地,類似猴子的石頭也找了不少,但像這尊體量這麼大、形象那麼逼真的石猴在全國絕無僅有,雖然拍《西遊記》時沒用上,但將來再有機會拍《西遊記》時一定到這裡來拍。
  • 《天真派西遊記》劇組走進「大地之眼」
    在風神洞拍攝「石猴拜師」的現場畫面2015年10月,風神洞-天坑所在地的回龍寺鎮雙獅村成為國家旅遊局定點幫扶村。威風八面的石猴孫悟空。天真派團隊供圖《天真派西遊記》由潘禮平團隊的小演員們實力演繹,全劇共有石猴出世、拜師學藝、大鬧天宮、唐僧收四徒、偷吃人參果、三打白骨精、智激美猴王、奪寶蓮花洞等8集,在風神洞-天坑景區拍攝的是石猴出世、拜師學藝、唐僧收徒等劇情。
  • 孫悟空到底是不是靈明石猴,是,也不是
    作為古典四大名著,西遊記一直是中國人喜愛的小說,尤其是排成影視劇後更是火遍亞洲,現在一到寒暑假,不光中國,東南亞各國韓國日本都會播出西遊記,記得小時候總是和小夥伴們爭論誰誰誰更厲害,爭個面紅耳赤也樂此不疲,不得不佩服西遊記的魅力之大,而其中又有混世四猴,不歸十類之中,不入兩間之名。
  • 為什麼西遊記中老猴想急於擠走孫悟空,老猴究竟想幹什麼
    眾所周知,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想必大家也都看過現代文學把它歸類成神魔小說拍成電視劇,供小孩觀看娛樂。這其實是古代文學中的一大損失,西遊記能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因為它是一部人生大百科。作者吳承恩用隱喻的手法在揭示著人性與現實,其中的權謀與智慧,天天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不斷上演,而我們又能從西遊記中挖掘出什麼?又能從中學到些什麼?我與大家一起一幕一幕揭秘西遊記中權謀與智慧碰撞。吳承恩老先生在《西遊記》中這樣敘述,承蒙天地之造化,花果山山地綠谷孕出一塊石卵,每日受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忽一日天崩地裂,地動山搖產出一隻猴子。
  • 西遊記裡的千裡眼與順風耳,原來就是孫悟空與唐僧!
    西遊記裡的千裡眼與順風耳,原來就是孫悟空與唐僧!《西遊記》第一回,石猴孫悟空出世,驚動了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也就是玉帝,玉帝下旨,讓命千裡眼、順風耳開南天門觀看。千裡眼與順風耳,看的真,聽的明,於是回報導:「臣奉旨觀聽金光之處,乃東勝神洲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一卵,見風化一石猴,在那裡拜四方,眼運金光,射衝鬥府。」有趣的是,《西遊記》的孫悟空,也有千裡眼的眼界,而孫悟空的師父唐僧,一介凡夫,居然有順風耳的聽力。
  • 石猴,你這麼蹦躂,你爸媽知道不
    這石猴自出生後儼然成了一個代表,此後大多作品的主人公漸漸地成了「無父無母」的孤兒,至不濟也是單親或與父母離居。沒有父母的束縛和管教,他的成長更自然更率真。真是這樣嗎?起碼在《西遊記》裡的一開始是這樣的。
  • 卷耳 | 姜石猴
    然後藏在衣服下面的那隻手,就在其他地方神出鬼沒的出現,嘴裡需要伴之以這樣一句吆喝:我有一個小猴來,我有一個小猴來,以此吸引孩子注意,討得他們的喜歡。此外,長相古怪的小魚,高陽人叫做趴地猴;令人氣惱、歡喜參半,哭笑不得的人,高陽人稱之為現眼猴;帶有賊腥子氣、十分有趣的上天鞭炮,高陽人叫做鑽天猴;好玩的陀螺,高陽人叫做皮拉猴;樹上爬來爬去、憨態可掬的知了幼蟲,高陽人叫做知了猴,凡此種種,不可勝數。
  • 為什麼孩子一看《西遊記》,就停不下來?
    很多人對孫悟空的印象來源於各類影視作品,其實,原著《西遊記》裡面的刻畫更為深刻,作者用趣味盎然的文字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奇幻的西遊世界。現在,《西遊記》被列入教育部2020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教育部統編教材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選了西遊原文節選。
  • 如果將悟空認為是靈明石猴的話,孫悟空加上六耳獼猴基本上是完勝
    「混世四猴」在《西遊記》中只出現了六耳獼猴、赤尻馬猴和通臂猿猴,孫悟空並不是靈明石猴。如今,普遍人認為孫悟空就是「混世四猴」中的靈明石猴,其主要是因靈明石猴和孫悟空的特徵很像。如來道:「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鬥。……」儘管如此,但書中卻從未說明孫悟空就是靈明石猴。或者說,你可以認為孫悟空是靈明石猴中的一個,但不能說靈明石猴就是孫悟空。
  • 《西遊記》故事新解1:如來佛祖妙安排,靈明石猴得神通
    在筆者看來,《西遊記》 是寫佛祖為了把真經傳與世間,善化人心,安排了唐僧取經,同時讓唐僧在這一路的過程中修煉的故事。並且告訴人間修煉成佛才能真正長生。而修煉人必須有堅定的信念,還得有神佛的保護,雖然會有千難萬險,只要修煉人一心不二,堅定信心,就會走到圓滿。
  • 03、石猴卵生的合理性解釋
    那仙石「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石猴。」孫悟空生出來不是猴子,卻先是個蛋,再由蛋轉化成猴。孫悟空是猴子,該是獸類,為什麼卻是卵生呢?解釋西遊記不應憑直覺感受,還是要從它的象徵意義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