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聽眾,早上好!今天是12月6日,星期日,農曆十月二十二。北京晴,7℃到-5℃。以下是內容提要:
安徽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深入推進重點領域一體化建設,在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程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在軌樣品轉移;
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賽會志願者招募工作進展順利,申請人數已超96萬;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6日走進福建省東山縣,聚焦好生態帶來好生活。
以下是詳細內容:
安徽深入推進重點領域一體化建設 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央廣網北京12月6日消息(記者孫葉 張秋實 劉會民)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主持召開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時強調,要深刻認識長三角區域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結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相統一,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抓好重點工作,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成效。
安徽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緊緊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深入推進重點領域一體化建設,在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程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位於安徽、江蘇兩省交界的丹陽鎮,一部分屬於馬鞍山市博望區,另一部分屬於南京市江寧區。儘管「一腳踏兩鎮,雞鳴聞兩省」,但江寧、博望長年以來根本不像「鄰居」。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讓江寧和博望實現了從「面對面」到「手拉手」的轉變。
走進江寧-博望跨界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指揮部,「兩區人馬、一套班子」合署辦公的新機構正高效順暢運轉。
指揮部推進辦公室主任湯傑:南京市江寧區和博望區在過去的幾十年當中,一直有限高限寬架,所有的貨車和大客車都不能通過的。今年10月12日,博望區通往江寧區的省際道路上的7座限高限寬架全部拆除了。現在所有的江寧區和博望區兩邊道路是暢通無阻。通過一體化的建設,進一步加快實現兩地的互聯互通。
目前,由江寧、博望共同謀劃建設的「寧博創智谷」正在加快推進。同時,安徽還在著力打造滁州、南京間的頂山與汊河、浦口與南譙省際毗鄰新型功能區,聯合滬蘇浙建設「一地六縣」長三角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產業集中合作區。
此外,被稱為安徽「第一城區」的合肥市包河區,與杭州市經濟總量第一的餘杭區,正攜手共建「合杭夢想小鎮」。合肥市包河區還出臺了合杭夢想小鎮促進產業發展專項扶持政策。
包河區委書記葛銳:當前,我們正圍繞六大板塊,與餘杭區全方位開展經濟、社會、文化、人才、生態、政策合作,構造合杭兩地高端產業集聚發展示範區,努力形成2-3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打造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示範樣板區。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8月在安徽考察時指出,安徽要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現跨越式發展,關鍵靠創新。
安徽提出構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高起點推動與滬蘇浙的創新合作。從江北、江南產業集中區到G60科創走廊,滬蘇浙皖創新合作正以點帶面縱深推進,形成越來越寬廣的平臺。在安徽蕪湖市成立的長三角第一個產業聯盟——機器人產業聯盟,目前已經聚集了近200家企業和科研機構。
產業聯盟秘書長於曉東:通過G60科創走廊機器人產業聯盟這個平臺,發揮各個城市機器人研發製造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實現了資源共享,促進了合作與交流,推動了整個長三角機器人產業的深度融合與發展。
依託農業資源豐富的優勢,皖北與滬蘇浙共同打造「農業鏈長三角」。宿州市埇橋區通過推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與滬蘇浙共建長三角3小時鮮活農產品物流圈。阜陽市創建14個省級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
阜陽市發改委主任高文軍:我們正在與上海蔬菜集團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到2023年建立20個符合要求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
國務院扶貧辦:我國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鞏固脫貧成果
央廣網北京12月6日消息(記者車麗 謝元森)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目前,全國832個國家貧困縣已經全部脫貧摘帽,剩餘的貧困人口正在履行退出程序。國務院扶貧辦表示,我國建立了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繼續鞏固脫貧成果。
38歲的劉淑平是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黃屋乾村村民,今年5月,他被檢測出患有鼻咽癌。6月,他的妻子因病去世,劉淑平的家庭陷入困境。村裡得知情況後,按程序將他納入低保救助範圍,並列為防貧保險對象。
劉淑平:這樣就可以減輕我一家四口的負擔,我也能安心去醫院治療。
江西探索構建防止返貧長效機制,解決政府邊扶邊增、群眾邊脫邊返的「沙漏式」扶貧難題。
于都縣扶貧辦副主任張楊青:為防止群眾返貧致貧,我們按照每人每年20元保費標準,安排保費190萬元,總保費預算為一年1690萬元的防貧保險,提高保障程度,避免農村家庭因意外情況致貧返貧。目前,確定了三家精準扶貧保險的承保機構,開展保險救助工作。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表示,我國建立了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以縣級為單位組織開展,通過農戶申報、鄉村幹部走訪排查、相關行業部門篩查預警等途徑,由縣級扶貧部門確定監測對象,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實行動態管理。未來,重點要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工作。同時,加強扶貧項目資金資產管理和監督,推動貧困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不斷健全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和救助制度,繼續強化各方面社會幫扶力量。
歐青平:對脫貧監測戶要繼續落實現有脫貧攻堅各項幫扶措施和政策,對貧困邊緣監測戶及時給予扶貧小額信貸支持,加強技能培訓,統籌利用公益崗位等多渠道安置,鼓勵各地籌措社會幫扶資金,為監測對象購買防貧保險,及時化解生產生活風險,切實防範出現系統性、區域性大規模的返貧現象。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在軌樣品轉移
央廣網北京12月6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6日5點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嫦娥五號任務要在月球軌道進行無人交會對接,此前世界上從沒有過先例。任務成功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彭兢:應該說就目前人類已經執行過的這種任務來看,只有阿波羅載人登月在月球軌道上做過交會對接,但是無人的交會對接,過去還沒有人實現過,這是第一次在月球軌道上做無人交會對接,這個難度也是非常大的。
從嫦娥五號上升器進入環月飛行軌道開始,通過遠程導引和近程導引,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在十分鐘左右時間逐步完成交會對接,將樣品轉移至返回器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查學雷介紹,與載人航天工程交會對接時的近地軌道交會對接不同,嫦娥五號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任務沒有採用碰撞式的對接方式,而是採用停靠抓捕方式,也就是採用了全新的輕型化的抱爪式對接機構,這使得它能夠在21秒的時間裡,「穩、準、狠」地完成任務。
查學雷:到了交會的走廊的時候,我是一個抓捕的狀態,我會抓住它,抓住它我就會把它先抱住,然後建了走廊它跑不掉以後,我會慢慢的再把它鎖緊。所以這個方案就是一個很大的特點,抱爪的過程一定要瞬時完成。
在月球上完成無人樣品轉移,在人類的航天歷史上也是首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軌道器主任設計師趙晨說,藉助軌道器的樣品轉移分系統,整個樣品容器在200-300毫米的狹小通道裡被抓取到返回器中,為了保障任務成功,他們有近20份故障預案。
趙晨:通過這個結構的精度來保證樣品轉移一定是一條直線的通道,我們的對接系統能夠適應一定的控制偏差。樣品轉移也是同樣,通過正常轉移通道的情況下,通過抱爪式的樣品轉移機構把樣品轉移過來,在故障的任務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噴氣式方式,補償的方式來進行樣品轉移,來保證萬無一失。
後續,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與上升器分離,擇機返回地球。
阿富準鐵路阿勒泰至富蘊段開通 攀大高速試通車
央廣網北京12月6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阿富準鐵路阿勒泰至富蘊段6日開通運營,至此北疆鐵路環線全線貫通,西部大開發將形成新格局。
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阿勒泰至富蘊至準東鐵路阿勒泰至富蘊段6日開通運營,阿富準鐵路是一條以貨運為主兼顧客運的區域幹線,線路全長419公裡。
阿富準鐵路阿富段的開通運營也標誌著北疆鐵路環線全線貫通。北疆鐵路環線將烏魯木齊、奎屯、克拉瑪依、北屯、阿勒泰、富蘊、準東等地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口」字形鐵路環線。
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哈密鐵路建設指揮部綜合部副部長王健:北疆鐵路環線區域為民族地區,沿線金屬礦石、原煤、石油等資源豐富,分布著喀納斯、烏倫古湖、可可託海、五彩城等眾多景區。阿富準鐵路阿富段開通運營和北疆鐵路環線全線貫通後,進一步完善了新疆鐵路網結構,將極大方便沿線群眾出行,提高礦產資源外運能力,對推動旅遊資源開發,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攀枝花到大理(四川境)高速也將在6日下午6點(簡稱攀大高速)試通車,攀大高速的試通車對推動川滇兩省脫貧、促進沿線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今天18:00點起試通車。攀大高速全長約41公裡,設計時速80公裡/小時,採用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
四川鐵投攀大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明生:施工難度非常大,我們44個月順利貫通。目前攀大高速四川境內,它主要是和麗攀高速,G5京昆高速,包括攀大高速形成攀枝花的繞城高速,為攀枝花的交通運輸、旅遊、礦產提供了交通通道。
攀大高速是連接成都平原經濟區和攀西經濟區、推動四川「五區協同」新發展格局的重要紐帶,同時又是四川、雲南之間重要的旅遊通道,對推動川滇兩省脫貧攻堅、促進沿線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也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和區域扶貧之路。建成通車後,對改善川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助推我國與東協國家互聯互通將起到積極作用。
另據報導,格爾木至庫爾勒鐵路(以下簡稱格庫鐵路)新疆段(茫崖鎮至庫爾勒)將於12月9日開通運營,格庫鐵路這條大漠新動脈實現全線貫通,我國新增一條進出南疆鐵路大通道。
國家發展改革委:三大區域五年將新建鐵路約1萬公裡
央廣網北京12月6日消息(記者王逸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表示,未來五年,我國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新開工建設城際鐵路和市域市郊鐵路約1萬公裡。
國家發改委表示,未來五年,三大區域計劃新開工建設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約1萬公裡,到2025年基本形成區域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骨架網絡,形成城市群1-2小時交通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國家發改委區域戰略研究室負責人張燕表示,加快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建設,是推動實現三大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是促進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力抓手。
張燕:在三大區域加快建設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骨架網絡,符合三大區域發展條件和實際需要,也是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這三大戰略的重大舉措,有利於進一步促進區域要素流動,暢通內部經濟循環,支撐形成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從而提升三大區域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全國多地舉辦志願服務活動 弘揚志願精神 傳遞公益力量
央廣網北京12月6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12月5日是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全國多地舉辦志願服務活動,弘揚志願精神,傳遞公益力量。
5日上午,一場以「燃情冰雪 志願相約」為主題的北京冬奧會賽會志願者申請人代表座談會在北京大學舉行。自去年12月5日北京冬奧會賽會志願者啟動全球招募以來,共有來自全球168個國家和地區的志願者報名,人數超過96萬。北京冬奧會志願者部部長滕盛萍表示,其中35歲以下的年輕人佔到了96%。
在江西省鷹潭市日月星頤養中心,南丁格爾志願者們有的一對一教老人做手指操,有的一邊為老人量血壓、剪指甲,一邊與老人親切交談。
老人歐迪金:很好,很關心我們,問這裡問那裡,高興、快樂。
鷹潭市南丁格爾志願服務隊由200名具備護士資格的高、中、初級護士組成,他們積極走進社區、學校等場所,把「為人民群眾做實事、辦好事」落到實處。
5日,河北省石家莊市的最高氣溫只有四五度,近百名無償獻血志願者從河北省血液中心出發,身穿統一的紅馬甲徒步宣傳獻血知識,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
石家莊市無償獻血志願者任志康:大家的熱情非常高漲,為了帶動更多的人參加到無償獻血活動中來。
安徽省淮北市則組織志願者開展安全宣傳「五進」活動,公安、消防和紅十字會等單位和社會團體走進鄉鎮農村,為當地群眾送去冬季安全用電、消防、急救等方面的知識,進一步加強農村群眾安全教育力度,築牢安全防護線。
淮北市應急管理局政策法規科馬永華: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開展安全宣傳教育,通過進鄉村活動,進一步提高我們市民的安全意識,提高他們防範化解風險的能力。
民政部:建立易流浪走失人員信息庫 集中對長期滯留人員進行落戶安置
央廣網北京12月6日消息(記者車麗)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為加強流浪走失人員救助力度和精準度,民政部建立易流浪走失人員信息庫,防止其反覆流浪。併集中對長期滯留人員進行落戶安置,全國批准落戶安置1.7萬多人。
針對一些流浪乞討人員因個人或者家庭原因不得已反覆流浪乞討的情況,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副司長徐建中表示,我國建立返鄉人員信息臺帳,對送返回鄉的流浪乞討人員由民政部門或救助管理機構幫助對接當地村(居)民委員會,銜接社會保障政策,加強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幫扶。同時,建立易流浪走失人員信息庫,將轄區內精神障礙患者、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等易流浪走失群體納入信息庫,並通過定期回訪的方式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態。
徐建中:目前,全國有2126個縣級民政部門或者救助管理機構建立了返鄉人員臺帳,2006個縣級民政部門或救助管理機構建立了易流浪走失人員信息庫,幫助2568名有流浪乞討經歷的建檔立卡人員對接當地扶貧部門進行幫扶,源頭治理初見成效,有力服務了脫貧攻堅大局。
在救助管理過程中,一些受助人員經過反覆甄別也無法查明其身份戶籍,長期滯留在救助管理機構內。徐建中表示,全國集中開展一次長期滯留人員落戶安置行動。
徐建中:天津、河北、福建、廣西等地會同公安機關聯合印發流浪乞討人員落戶安置政策文件,並細化了落戶安置程序。目前,全國批准落戶安置1.7萬餘人,其中辦理戶口登記將近1萬人,是近年來安置落戶人數最多的一年。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福建東山:厚植生態底色 賦能富美海島建設
央廣網北京12月6日消息(記者彭建軍 漳州臺記者陳細慧)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近年來,福建東山縣把生態環境治理作為放在統籌全縣發展的引領位置,結合行業發展和民生改善,探索走出一條獨具東山特色和海島實際的綠色發展之路,好生態帶來好生活。
走進東山縣杏陳鎮磁窯村,一幢幢農家小院掩映在綠樹叢中,清風拂過,撲面而來的清新空氣讓人神清氣爽。村民曾麗賓告訴記者,眼前的愜意還得歸功於去年4月份建成投用的生活汙水處理站,將全村產生的汙水經雨汙分流管道進行收集,改變了過去村莊汙水橫流、臭氣燻天的面貌。
曾麗賓:以前沒有修整,會比較不好,現在不會了,整條路特別乾淨,因為這邊有排水道(水管)過去,現在都不會有那個味道,確實好太多了。
2016年,東山縣提出全島汙水收集處理一體化思路,隨即編制全島汙水處理專項規劃,先後投資5.14億元,切實搭建好全島汙水管道「骨架」。
東山縣住建局高級工程師林曉斌:我們在明年就會啟動全縣的農村汙水治理項目,項目完成以後,整個東山近海岸水環境會得到一個明顯提高,對近海岸赤潮現象,還有水質汙染造成水體缺氧的現象基本就消除掉了。養殖成活率,海洋捕撈的產量都會從另一方面一種提升。
織就全域一體的汙水處理網的同時,東山縣還弘揚植樹造林改變東山的生態理念,堅持每年投入5000萬元,綠化1萬畝,同時發展果業幫助村民致富。在前樓鎮葉厝村圓發水果專業合作社的種植基地裡,一株株蓮霧鬱鬱蔥蔥、長勢喜人。合作社理事長葉元發介紹,如今葉厝村靠高優水果脫貧致富,400畝蓮霧年產值可達800萬元以上。
葉元發:我們這邊漂亮,長相好,又很甜,我們這一塊真的是跟氣候條件真的有關。你看我們這個防風林帶都長得很好,保持這個土壤,這個環境氣候。
綠色發展之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賦能加力,如今的東山縣,正探索走出一條獨具東山特色和海島實際的綠色發展之路。
東山縣生態環境局局長李結生:下一步我們主要就是優化生態空間格局,不斷探索海島兩山轉化的體制機制,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和民生改善的水平。
天津市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央廣網北京12月6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記者剛剛從天津市疾控中心獲悉,12月5日22時10分,天津市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天津市第144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之女,此前一直在隔離觀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