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2 2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最近,在威海人的朋友圈裡,「北方小三峽」下石硼村的美景成為大家爭相轉發的熱點。五一期間,由威海市委宣傳部、威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尋找「精緻城市·最美打卡地」活動,首站就推出了乳山市諸往鎮下石硼村,這個長在深山人未知的小山村,一舉成為網上爆紅的「最美打卡地」。對此,《大眾日報》做了詳細報導。
「4月底,我們剛剛與山東正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籤訂了全面合作協議。這次『最美打卡地』推介,又給我們的鄉村旅遊添了一把火!」5月17日,下石硼村黨支部書記王守起高興地告訴記者。
乳山是革命老區、膠東抗戰重要的革命根據地,聞名全國的「馬石山十勇士」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紅色乳娘們哺育了1200多名革命後代,擁有膠東特委、膠東兵工廠、膠東軍區衛生部四所等紅色遺址。這些紅色遺址大多集中在乳山偏遠山區,當年對敵鬥爭的地理優勢卻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羈絆。
為了讓老區人民共享發展成果,乳山啟動了「紅色沿線」振興工程,通過修建高標準公路、提升村莊宜居指數,帶動文旅產業發展,實現富民強村。威海市派駐乳山市諸往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進入以來,依託馬石山膠東黨性教育基地和諸往鎮「山裡五村」(東尚山村、中尚山村、西尚山村、下石硼村、上石硼村)紅色旅遊資源,促進多產業融合發展,紅色旅遊品牌效應初顯。服務隊圍繞「鐵血丹心馬石山,紅色密營下石硼,世外桃源東尚山」精品紅色旅遊路線,規劃建設「山裡五村」農副產品一條街,開通乳山至「山裡五村」紅色旅遊專線,培育「山裡桃子」「尚山小米」等農產品品牌,大力發展「後備箱工程」。
「紅色密營」下石硼村地處馬石山腳下,是省旅遊扶貧重點村、美麗鄉村創建示範村。村裡將革命戰爭年代的紅色遺址進行了原址復原,建成展館;市、鎮兩級加大投入,對全村進行綠化亮化美化,全村總動員對原先基本淤塞的河道進行疏通,把河床上的石頭全部刷洗乾淨,「臭河溝」成為新景觀。
重現綠水青山,再現紅色文化,如何提高「含金量」?當前的下石硼村如同一塊「調色板」,要想把「綠色」「紅色」調成「金色」,還需引進外來力量。威海市派駐乳山市諸往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與諸往鎮黨委牽線搭橋,今年1月4日,山東正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與下石硼村委作為全資股東的乳山市石泉櫻谷旅遊有限公司籤訂了合作協議,共同在鄉村「調色板」上謀劃最美圖景。
「我們公司的主要業務是中小學研學遊,孩子們來這裡,能呼吸新鮮空氣,重溫紅色歷史,學習農事勞動,體驗民風民俗,是一處很好的研學基地。」山東正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國法說。籤約當天,鄉村「小搗蛋」主題冬令營正式開營。兩天時間裡,40多位小朋友在教官的帶領下聽故事,吃野菜,看風景,結束時,每個小學員都意猶未盡,戀戀不捨。
「研學遊讓我們開了眼界,沒想到我們這窮鄉僻壤的小山溝,家長們花錢也要帶孩子們來。孩子們住在農民家中,食宿交費,家長們還會購買我們的蜂蜜、雞蛋、地瓜等產品,這是直接收益;孩子和家長發朋友圈交流,也產生很好的廣告效應,很多遊客慕名而來。」王守起說。
疫情期間,研學遊受到影響,而陳國法卻沒有絲毫的擔心,「我們現在正好趁疫情期間進行員工培訓,開發新的研學項目,提高孩子參與的興趣。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後,我們組織了幾次小規模的親子遊,探索出溜索、溯溪、定向等新的活動,孩子們都很喜歡,待到暑假,我們一定能迎來一次爆發。」
正是對下石硼村的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陳國法與村裡籤訂了全面合作協議。「充分利用政府搭建的魅力鄉村平臺,立足青少年素質教育的專業技能,依託『紅色+綠色+教育+運動+民宿+休閒+有機食品』等資源,與下石硼村深度融合發展,真正讓大山外面的人走進來、讓村民腰包鼓起來。」陳國法信心滿滿地說。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看乳山市下石硼村如何玩轉「調色板」:用「綠色」和「紅色」調出「金色」》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