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石城詳解琵琶指法《曲終人不散》,與大師同行,提高的不僅僅是技藝!

2021-02-08 中國琵琶網


林石城。他是新中國系統總結研究傳統琵琶流派體系的第一人。是新中國推動琵琶藝術與西洋音樂融會貫通的第一人。他整理曲譜,編制新聲,統一計譜法,將工尺譜、簡譜整理為五線譜,是有史以來用五線譜為琵琶演奏記譜的第一人。


他致力於提高琵琶製作水平,制定統一製作樣式和標準,認為民族樂器的製作應該由演奏者和樂器製作者共同完成,並在這方面有精深的理論修養和豐富的製作實踐經驗,後來撰寫了《琵琶製作》(與高佔春合作)一書,是全國鑑定琵琶製作技藝的首屈一指的權威。


他根據中央音樂學院的決定開設江南絲竹合奏課,由於他精通琵琶、二胡、三弦、揚琴、京胡、簫等多種樂器的演奏,教學得心應手。他編寫了十多種江南絲竹樂曲每種樂器的演奏譜,是我國民族器樂合奏專業教學的第一人。


他培養了葉緒然、劉德海、李國魂、鄺宇忠、陳澤民、吳俊生、程俊明、潘亞伯、李文英、徐正英、吳葆娟等一批琵琶界的新星,後來都成為了新中國琵琶界的中流砥柱。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林石城先生視傳統為珍寶,視師承為根基,他不遺餘力地收集整理傳統琵琶曲譜,特別強調"原汁原味",堅決反對任意改譜的不良風氣。他在教學中對琵琶流派全面兼顧融會貫通,打破了一門一派的局限,劉德海先生曾感慨地說,是林師的全面兼顧的良好教學讓他逐步踏入琵琶之門。林石城先生是使琵琶藝術和民族聲樂真正走向世界的領軍人物,也是絲竹合奏的奠基人。



這套林石城:講解琵琶指法《曲終人不散》是林石城先生六十年的教學經驗的精華,科學、系統地講解了琵琶演奏中的各種指法以及浦東派富有特色的傳統精華指法,針對不同的指法,將示範與樂曲相結合,讓人耳目一新,終生受益。大師的教誨,如涓涓細流,與大師同行,提高的不僅僅是技藝!


這套專輯的內容有

DVD 1
01 序言 
02 彈挑、滾 
03 輪、圈輪、劃輪、拂劃輪 
04 按音、大開門、小開門 
05 吟 
06 「捺、帶、擻」 

DVD 2
01 把位 
02 斷音、虛按 
03 摭分、摭彈、摭掃、分彈、扣、鳳點頭 
04 泛音 
05 人工泛音 
06 滑音、「推、挽」、「推、拉」、「推、挽、縱起」、扳、撞、虛滑音、推覆、挽覆、縱起覆、拖、進、退、綽、注、虛綽、虛注 
07 絞弦、並弦 
08 「拍、提、摘」、彈扳面、扣、搖、夾掃 

DVD 3(非賣品)
01 林石城先生生平介紹 
02 林石城先生對著名琵琶曲目的精彩講解 
03 紀念林石城先生逝世周年浦東派「海曲之魂」精彩演出節選 
04 林石城琵琶演奏珍藏版 此版演奏中部分曲目源自林先生50年代錄音,是未曾出版的珍藏佳作,母帶經技術處理。

CD 1
01 原板三六 
02 高山流水 
03 青春之舞 
04 龍船 
05 六板 
06 陳隋 

CD 2
01 月兒高 
02 秋思 
03 飛花點翠 
04 昭君出塞 
05 夕陽簫鼓 
06 霸王卸甲 
07 虛籟 
08 海青拿天鵝


購買方式:

1、直接在微店中購買

2、聯繫客服pipa2100

3、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進入購買

4、掃描下方二維碼購買


相關焦點

  • 947獨家報導 | 琵琶大師林石城與高虹師徒專輯獲全球音樂獎
    947獨家報導 | 琵琶大師林石城與高虹師徒專輯獲全球音樂獎 2021-01-06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教師節專輯1 | 《追憶集》與林石城先生的琵琶人生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追憶集》與林石城先生的琵琶人生。林石城先生(1922—2005)是我國著名的琵琶演奏家、教育家,是琵琶「浦東派」的傳人,也曾是中央音樂學院的民樂系教授。但蒼白的文字和頭銜無法體現出林先生對琵琶藝術發展的重要作用。2016年,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了由我校教授章紅豔老師主編的《追憶集——紀念林石城先生誕辰90周年》一書。
  • 《曲終人散》原來這就是曲終人散的寂寞
    《曲終人散》是出自中國臺灣著名歌手張宇之手,收錄於張宇同名專輯《消息》。
  • 10月,愛情無果,分分合合,最終曲終人散,緣盡此生的四大生肖
    生肖兔內心通透的生肖兔,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特別是在愛情裡,絕不會委曲求全。攢夠了失望,就放手。很果斷,並不會走回頭路。過往的傷痛,算是經驗與教訓。10月,愛情無果,分分合合,最終曲終人散,緣盡此生,對過往徹底的心灰意冷,不再期待,也不會回頭,有信心會遇見另外的春天。生肖虎10月,愛情無果,分分合合,最終曲終人散,緣盡此生,生肖虎愛情事業亨通,大富大貴擋不住,靠著自己的努力以及貴人的提拔,他們有望在這一年內有所成就。
  • "天下第一琵琶"的故事,從清朝年間說起……
    浦東派是我國南方琵琶四大流派之一。 林石城是上海浦東人,少年時既隨父親學習二胡、三弦、琵琶、揚琴、笛簫等樂器,尤以琵琶為精,曾拜當代浦東派琵琶演奏家沈浩初先生專攻琵琶。林石城全面繼承了浦東派的演奏技藝,其獨具一格的演奏風格和嫻熟技藝早在四十五十年代已在江南一帶聞名遐邇,享有盛譽。林石城手裡有一把浦東派先師陳子敬生前使用過的百年老琵琶——「天下第一琵琶」。
  • 林石城先生逝世十五周年:著名琵琶演奏家高虹講述《我與恩師林石城先生的恩緣》
    當時只有18歲的我正在河北省藝術學校音樂科上學,師從琵琶教育家樊華麗老師。我們音樂科民樂班的全體同學都趕到濟南市觀摩學習此次比賽。活動期間樊老師帶著我拜訪了很多如陳重、秦鵬章、吳俊生等琵琶演奏家、大師,到他們下榻的酒店房間上小課。因樊老師是林先生的學生,所以我也有幸能夠跟林先生上小課。當時內心的激動之情無法言喻,不敢相信如雷貫耳、大名鼎鼎的浦東派傳人林先生就在我眼前。
  • 張宇的這首《曲終人散》,唱出了愛情的荒涼和無奈
    比如《雨一直下》、《囚鳥》、《用心良苦》,當然還有這首《曲終人散》。              歌手張宇(圖源:百度圖庫)作為中國臺灣著名的歌手,張宇的歌幾乎都是由一個叫做十一郎的人作詞。十一郎寫給張宇的歌,不僅在商業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與張宇的個人氣質和嗓音條件都非常契合,所以,有人說:張宇的好,只有十一郎知道。
  • 張宇一曲經典,終於知道《曲終人散》的寂寞,真的只有傷心人才懂
    一首《曲終人散》,聽懂的人,都會覺得心碎。
  • 琵琶演奏水平如何提高
    因此,初學者不存在把握樂曲風格問題,只有達到一定的演奏水平後,風格問題才能提到訓練日程上來。因此,我們要通過各種渠道不斷擴大自己的音樂視野,豐富音樂知識,提高音樂修養及藝術鑑賞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音樂綜合表現能力,成為一名出色的琵琶演奏者。  二、要強化樂曲二部創作的專業訓練。
  • 鋼琴指法比你想像的重要:千裡之行,始於「指法」!
    指法是鋼琴最基本的技巧,也是鋼琴練習中不可或缺的。蕭邦曾說過:指法是彈好鋼琴的基礎。在練琴過程中,運用正確的指法,可以充分利用每個手指,發揮每個手指的特性,也能鍛鍊每個手指的獨立性,學琴效率也會隨之大大提高。 在練琴的時候,很多琴友會忽略指法,覺得它不重要。其實恰恰相反。正確的指法能幫助我們順利彈出樂曲的音符,所以指法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 《曲終人散》
    歌詞你讓他用戒指把你套上的時候我察覺到你臉上複雜的笑容那原本該是我付予你的承諾現在我只能隱身熱鬧中我跟著所有人向你祝賀的時候只有你知道我多喝了幾杯酒我不能再看你多一眼都是痛即使知道暗地裡你又回頭我終於知道曲終人散的寂寞
  • 琵琶大師劉德海逝世,一曲《十面埋伏》曾技驚四座
    劉德海1937年8月13日出生於上海,從小就開始學習琵琶、二胡、笛子、三弦等民族樂器,打下了堅實的功底,並表現了突出的音樂才能。1957年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他在浦東派演奏技藝的基礎上廣採博納,以後又向崇明派的曹安和先生、上海汪派的孫德裕先生和平湖派代表人物楊大鈞先生等學習請教,採各家之長,兼收並蓄,大大發展了琵琶演奏的基本功,並具備了深厚的傳統音樂修養。
  • 王婷 | 琵琶古曲《海青拿天鵝》研究
    琵琶獨奏曲《海青拿天鵝》是目前可知有歷史記載和傳語的最久遠的琵琶獨奏曲之一,在我國琵琶音樂藝術中佔有重要地位,對後世研究琵琶音樂歷史以及傳統音樂溯源均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文章對該曲進行系統的梳理與研究,從歷史溯源、版本特點以及浦東派傳譜的演奏版本分析等方面對其進行闡述,旨在挖掘其表演內涵與價值。
  • 琵琶大師劉德海銅像落成儀式12月18號在「上海陽剛民間音樂館...
    琵琶大師劉德海銅像落成揭幕儀式暨上海陽剛民間音樂館建館10周年活動隆重舉行時逢上海陽剛民間音樂館建館十周年之際,琵琶大師劉德海銅像落成儀式12月18號在崇明「上海陽剛民間音樂館」隆重舉行!演奏者以絲竹音樂向劉德海大師致敬!上午,來賓們參觀了楊氏文化樓,一起唱童謠,共同敲響具有100多年歷史的楊家學堂古學鍾,再啟由琵琶大師劉德海先生所倡導的「回歸江南文化搖籃」的鐘聲、螺號聲!來賓們還參觀了江南絲竹與琵琶藝術博物館。上海陽剛民間音樂館成立於2009年,由企業家楊剛先生創辦。
  • 預告 | 陳奕好琵琶獨奏音樂會
    :陳奕好《瀛洲古調》為一部琵琶曲集,最早的版本見於江陰舊抄本,題名《文板十二曲》,1916年出版了海門沈肇州所編的《瀛洲古調》。2《龍船》傳譜:張步蟾記譜:林石城改編:張正秋琵琶:陳奕好《龍船》這首民間琵琶獨奏大曲,是清代浦東派琵琶演奏家陳子敬以端午節賽龍舟這一風俗為背景
  • 琴譜沒有標指法怎麼辦?鋼琴指法的安排方法與原則!
    鋼琴大師魯賓斯坦說,學好鋼琴的秘訣就是用正確的指法,在正確的地方,彈奏正確的琴鍵。
  • 周潔瓊畢業歌會彈奏琵琶,曾用高超技藝驚豔一眾韓國網友!
    近日周潔瓊彈琵琶的視頻刷爆網絡,周潔瓊在湖南衛視的畢業歌會上展露了自己的一項絕技,那就是彈琵琶,表演中周潔瓊穿著一身紅色古裝長裙,梳著非常古典的髮型,坐在一個紅色懸空的吊椅上,五官明豔大氣,非常美豔。配合著美妙的琵琶聲,簡直驚豔四座,真的是太美了,古典氣息非常的濃厚,非常有意境,琵琶聲既清脆又空靈,感覺特別像是古代的那種俠女,會彈這種古典樂器的女孩子真的好有魅力。周潔瓊本人是在韓國出道的,近一年才剛剛回國發展,之前是在《偶像練習生》裡做舞蹈導師,舞蹈能力非常突出,重點是周潔瓊本身也是韓版101節目出道的練習生,當時還拿到了第六名的好成績。
  • 鋼琴的5種基本演奏指法講解,超級簡單明了
    有的學生在練琴時,總是會忽略指法,覺得指法對演奏來說不大重要,怎樣把曲子彈得好聽才是練琴的重點。 其實不然,指法是鋼琴演奏最基本的技巧,在練習中,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正確的指法能讓我們充分利用每個手指的特性,更好地去鍛鍊手指的彈奏能力,幫我們減輕技巧上的困難,做到有規律、有邏輯、有條不紊的進行彈奏,大大的提高學琴效率。
  • 大型琵琶組曲《樂鳴東方》將世界首演
    《樂鳴東方》為浦東度身定製《樂鳴東方》是浦東區委宣傳部於2018年委約著名琵琶演奏家趙聰創作的大型琵琶與交響樂組曲。琵琶的浦東派發源於浦東,是琵琶重要的代表派系。浦東派大師林石城先生生前曾說,演奏浦東派琵琶首先要有「似海一樣的胸懷」。由琵琶演奏家趙聰領銜創作的琵琶協奏曲《樂鳴東方》,選取最具浦東代表的人文、歷史及新時代精神,追求大氣、海納百川、博採眾長,努力使之兼備深厚歷史文化及世界音樂語彙。樂曲通過《為儂詞》《夜上海》《樂鳴東方》三個樂章向傳統致敬,向大師致敬,向祖國致敬。
  • 古箏譜 | 《青花瓷》(帶指法版)
    1、形成年代與名稱上:在古代「琴」就是指古琴,也稱「瑤琴」「七弦」,而「箏」就叫箏,也稱「秦箏」;古琴有文字可考的至少有四千多年歷史,據《史記》記載琴的出現不晚於堯舜時期。而箏的出現要晚於琴,約在春秋戰國時期,距今二千五百餘年。       2、體積上:琴更小方便攜帶,而箏要比琴大很多;比如長度:古琴一般長為1.2米,而古箏的統一規格為:1.6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