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網絡水軍」強迫交易勒索,脅迫「網紅主播」帶貨,7人被抓

2020-12-20 北京日報客戶端

在「掃黃打非·秋風2020」專項行動中,「掃黃打非」部門著力查處各界強烈反映的假媒體假記者假記者站幹擾基層社會秩序、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並針對利用自媒體從事虛假新聞、有償新聞等行為開展集中整治,查辦了一批典型案件,從嚴懲治不法分子。近日,全國「掃黃打非」辦梳理並對外通報8起典型案件。

江蘇常州張某某等假冒記者敲詐勒索案

2020年6月至8月,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判處「假記者」張某某、王某等13名被告有期徒刑五年至九個月不等,並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至四千元不等;判處陳某某、項某某等3名被告有期徒刑九個月至七個月不等,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四千元至二千元不等。

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常州市公安機關開展偵查工作。經查,2018年11月以來,張某某、王某等人以南京紫悅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為依託,架設「人民日報市場報中國零距離」「中華時報社」「中國黨風廉政網」等3個假網站搜集負面輿情,假冒新聞記者從事敲詐勒索活動,先後作案40餘起,涉案金額數十萬元。

河北邯鄲李某某等假冒記者敲詐勒索案

2020年6月29日,大名縣人民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和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判處「假記者」李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以敲詐勒索罪判處陳某某有期徒刑九個月一天,並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元。

2019年7月,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大名縣公安機關開展偵查。經查,2018年至2019年6月,李某某偽造新聞記者證,夥同陳某某等以輿論監督為幌子,利用「燕趙焦點」「邯鄲校園通」「河北太行網」等自媒體平臺從事敲詐勒索活動。

河北石家莊郭某等假冒記者敲詐勒索案

2020年6月,根據工作中發現的線索,贊皇縣公安機關開展偵查工作。經查,2019年11月底,郭某、馬某某等人加盟非法組織北京「國際援助法治中國」欄目,招募多名人員開展敲詐勒索活動,先後作案30起,涉案金額50萬餘元。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目前,案件已提起公訴。

黑龍江齊齊哈爾「12·10」假記者敲詐勒索案

2020年8月,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分別判處「假記者」朱某某、曹某某有期徒刑四年三個月、二年三個月,並分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二萬元。

2019年6月,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富拉爾基區公安部門開展偵查。經查,朱某某、曹某某假冒「中國新聞播報社」記者實施詐騙活動,先後作案6起,騙取他人錢款12萬餘元。

山西朔州「5·16」紀某團夥假記者敲詐勒索案

2020年10月,朔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判處「假記者」紀某、劉某某等5名被告有期徒刑十一年六個月至一年六個月不等,並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至五千元不等。

2019年4月,朔州市公安機關根據工作中發現的線索立案偵查。經查,紀某、劉某某等人建立「時代紀實新聞網」「時代紀實網」等網站,並建立多個自媒體平臺,以炒作負面新聞為手段對多家企業及個人實施敲詐,先後作案5起,涉案金額37.5萬元。

江蘇揚州「網絡大V」劉某某等人非法經營案

近期,案件已提起公訴。2019年4月,根據工作中發現的線索,揚州市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經查,劉某某單獨或夥同黃某某,通過「陽光微視」等網絡平臺,先後發布虛假負面文章及視頻1197篇(個),文章閱讀總量2.8萬餘次,視頻播放總量85萬餘次,先後對全國158起社會負面敏感(案)事件進行炒作,對38起(案)事件有償編稿、製片,非法經營額59萬餘元。

遼寧丹東邢某等組織「網絡水軍」強迫交易勒索案

2020年4月,根據群眾舉報,丹東市公安部門開展偵查工作。經查,邢某等人以開展「影視製作策劃」「經紀服務」等業務為掩護,糾集多名網絡大V組成「網絡水軍」,長期在自媒體平臺進行負面炒作,並以發起負面「集群炒作」和在直播平臺發起惡意「人海投訴」等手段相要挾,迫使「網紅主播」加入邢某組織的所謂「主播工會」,為邢某團夥「直播帶貨」牟利。目前,公安機關已抓獲7名犯罪嫌疑人,案件在進一步偵辦中。

天津侯某某假冒學術期刊詐騙案

2020年8月,天津市南開區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侯某某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

經查,2019年11月以來,侯某某通過網絡發布「代發論文」等虛假信息,以在相關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為由,先後騙取多名被害人錢款達13萬餘元。今年3月,根據群眾舉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來源:掃黃打非微信公眾號

編輯:高晨晨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27歲微博大V,竟然敲詐快手主播,法院判了
    「網絡水軍」強迫交易勒索多名快手網紅主播受害2020年9月11日,丹東市公安局振安分局官方微信同時,該團夥以發起負面「集群炒作」和在直播平臺發起惡意「人海投訴」等手段相要挾,迫使「網紅主播」加入邢某組織的所謂「主播工會」,為邢某團夥「直播帶貨」牟利,被害人涉及快手平臺多名主播。
  • 網紅主播帶貨 潛江小龍蝦線上銷量增長4倍
    人民網潛江10月13日電 (張沛)試水網紅經濟以來,湖北潛江蝦-稻產業拓寬銷售渠道,破解銷售難題。12日,記者從中國網紅經濟發展論壇獲悉,潛江今年以來累計銷售潛江龍蝦產品達16.5萬噸、銷售額65億元。其中,在網紅經濟和直播帶貨的拉動下,小龍蝦的線上銷量比去年增長了4倍。
  • 「網紅主播」一年為村民直播帶貨1200萬元
    魯應蔥在直播間為奉節特產帶貨。(受訪者供圖)  ■奉節本土的網絡主播「蔥花」,用直播帶貨的方式幫助貧困戶脫貧增收。這名奉節本土的網絡主播,正在用直播帶貨的方式幫助貧困戶脫貧增收。就在10個月前,被稱為「蔥花」的她還是奉節縣平安鄉一名扶貧幹部,負責貧困戶及扶貧項目檔案的收集和管理。隨著當地電商發展,魯應蔥成為了一名專職網絡主播,開闢了扶貧的另一戰場。
  • 僱人刪黑帖後水軍被抓,所賣食品曾被傳有刀片
    近日,有知名媒體爆料有兩名網絡水軍有償刪黑帖被抓,而水軍的首單生意來自大網紅李子柒。 據被抓的水軍交代,當時有一個專門負責李子柒負面輿論的負責人找到了他們,隨後這兩名網絡水軍開始尋找有關李子柒的負面新聞,不斷的幫忙刪帖。如今,這倆人也付出了法律的代價。
  • 直播帶貨掀起海鮮熱 小漁村變身網紅村
    緊扣「抓機遇、聚優勢、育產業、鑄品牌」發展思路。  全國首家海鮮直播基地位於贛榆區宋莊鎮,一間間直播間內的主播帶貨吸引大家的目光。隨著電商產業蓬勃興起,網紅電商如雨後春筍般異軍突起、紛紛湧現,他們通過抖音、快手等平臺進行海鮮交易,迅速走紅網絡。   全國海鮮直播基地日常管理負責人 王姍姍:我們這邊基地主要是給他們提供教學、產品的供貨,物流管理這部分我們全部給他們打通,我們需要他們提供的是他們想做電商的心,而且可以沉下心來跟著我們一起做。
  • 公安部發布打擊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經查,2016年以來,談某平等人利用新聞記者身份,以山西省市場信息報社為依託,以西安焦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為掩護,糾集多人假借輿論監督之名,有組織地濫用媒體監督權,通過負面線索採訪、有償刪帖等方式操控輿論,以網絡暴力為手段,以拍攝、採訪、曝光等方式相要挾,對多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實施敲詐勒索、強迫交易、非法經營等作案72起,非法獲利600餘萬元,在榆林市乃至陝西省輿論媒體界形成了重大影響,嚴重破壞了當地新聞輿論生態環境
  • 中國十大網紅帶貨主播
    快手粉絲量3713萬,2019年11月直播19場,創下7.41億元的銷售額,單個粉絲購買力達21.9元,堪稱快手帶貨大主播第一,且連續4個月蟬聯榜首。2019年9月2日,雪梨加入淘寶直播,21天的時間共直播3場,累計帶貨銷售額達到1.7億,並創下了單品銷售超過500萬的直播記錄。 5、散打哥
  • 鄭爽首次直播帶貨翻車,趕走同臺直播的網紅主播
    現在直播已經漸漸成為了明星們的一種曝光方式,直播帶貨的整個過程也能讓明星有不少的經濟收入和熱度,所以在各大網紅的直播間,比如曾經火遍半個娛樂圈的劉濤也出來直播帶貨,還有很多很多明星也出來助農賣貨。前幾天辛巴還請到了當紅明星迪麗熱巴一起直播帶貨。這緊接著鄭爽和辛巴公司的貓妹妹一起直播帶貨,貓妹妹呢是一個美食主播,帶貨能力也是特別強的,還有一個男主播一起直播賣貨。
  • 鄭爽ks網絡直播賣貨,與網紅帶貨主播產生分歧,當場翻臉
    ks平臺成就了一夜暴富的各大主播,主播一場直播可以獲利高達幾百萬,粉絲越多的主播,幫助刷客賣的貨就更多。8月22鄭爽也在她的直播間賣貨,並且邀請了ks網紅吃播達人貓妹妹協助帶貨,爽妹子在娛樂圈一直以直爽敢說話出名,在帶貨期間,鄭爽與前來邀請的貓妹妹吃播,因為一些帶貨敏感問題,產生了分歧,因而讓直播氣氛一度十分緊張,從鄭爽口氣可以看出,鄭爽的理念是,不希望自己以帶貨來消費粉絲,希望粉絲理性消費,喜歡產品如喜歡她的人一樣。能把自己對產品真實的感受告訴粉絲。
  • 「網紅直播售假被抓」等入選今年中國網絡誠信十大新聞
    12月7日,以「守信互信 共踐共行——攜手推進網絡誠信建設」為主題的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在山東曲阜舉行。會上發布了2020年度中國網絡誠信十大新聞評選結果。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秘書長趙暉表示,2020年度中國網絡誠信十大新聞評選活動通過大數據抓取、機構推薦等方式收集遴選,經過月度、季度等程序嚴格初評,並進行專家終審、徵求意見等階段,從3000餘條新聞中最終選出10條新聞,其中包含網絡內容生態治理、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網絡直播與直播帶貨、在線旅遊「大數據殺熟」等熱點話題,涵蓋從中央到地方、從宏觀到微觀、從正面到反面等多個維度
  • 談一談網紅主播和直播帶貨的渠道方式
    2020年,生意越來越難做,抖音、快手、淘寶直播發展迅速,各種暴富和帶貨的奇蹟每天都在上演。很多商人在考慮如何進入短視頻和直播領域,如何更好地提供銷售服務,作為資深網絡老手,我就分享一些相關經驗,讓你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直播和網紅。
  • 直播帶貨再次翻車,網紅販賣違禁藥,涉案上億25人被抓
    今年疫情的出現,對實體經濟造成沉重的打擊,但也將直播帶貨行業推上巔峰,不少明星、公司老總紛紛跨行做起「主播」。而新勢力相繼湧入,除了給市場帶來更大流量,也讓直播帶貨行業變得更混亂,近段時間,直播帶貨因屢屢翻車登上新聞頭條。
  • 淘寶百萬粉絲網紅女主播,直播中被抓!41人被批捕,因做這事... ...
    ,在浙江多地抓獲售假犯罪團夥5個,查處窩點8處,當場繳獲假冒多個奢侈品牌的箱包、服飾等各類商品3000餘件,抓獲正在直播帶貨的27歲女網紅廖某等犯罪嫌疑人50餘名,其中41人已被依法批准逮捕。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網紅女主播竟成為售假推手今年6月,虹口公安分局經偵支隊民警在大調研活動中,收到某服裝企業提供的一條舉報線索:有女網紅主播在直播間銷售假冒該企業品牌的服飾。經調查,這名網紅主播正是廖某。
  • 主播別樣「帶貨」,沒商量,抓!
    主播別樣「帶貨」,沒商量,抓!您通過主播買過貨麼?近日李先生向一主播買貨時花錢打了個「水漂」李先生加了對方後,發現主播的朋友圈多是賣各種商品的信息,而且優惠幅度非常大。其中,網上售價7千多元的iphone 11 Pro Max手機,在主播這僅要3399元。面對這麼大的優惠幅度,李先生心動了,並主動聯繫主播。主播向李先生保證手機是正品,因為有專業團隊運作,還說如果不滿意可以退貨後,李先生按對方要求付了款,滿心歡喜的等著收貨。
  • 網紅主播直播間賣假貨當場被抓 每場收入可達3至4萬元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網紅最新資訊 > 正文 網紅主播直播間賣假貨當場被抓 每場收入可達3至4萬元
  • 頻頻「翻車」的網紅帶貨如何重回正軌?
    多位頭部主播帶貨遭消費者投訴,虛假宣傳等問題暴露選品把關短板 頻頻「翻車」的網紅帶貨如何重回正軌?閱讀提示去年以來,直播帶貨迅猛發力,頭部主播展現的帶貨效應尤為強勁。但近期,多位頭部主播帶貨遭到消費者投訴,直播帶貨虛假宣傳等問題已引起社會和監管部門的關注。
  • 尋找「網紅女主播」帶貨,沒想到對方是兩個17歲的男生
    如今網絡直播賣貨在各大網絡平臺可謂風生水起,強大的「帶貨」能力讓很多商家都想合作,不過要提醒大家,網紅主播可沒有這麼多,真的要合作,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今年4月份,無錫宜興市一名茶壺銷售商卓某到丁山派出所報案,稱自己被一位網絡平臺上的網紅騙了一萬多。
  • 直播帶貨頻「翻車」,帶貨主播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而就在前不久,擁有7100萬粉絲的快手頭部網紅辛巴,承認所售的燕窩產品存在誇大宣傳,並提出先行賠付方案,並表示深刻反省,嚴抓品控,成立質量監督委員會,誠邀粉絲用戶積極參與。如火如荼的直播電商行業為何接連發生帶貨翻車事件?帶貨主播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
  • ...直播帶貨,還需法律領航(一):帶貨還是「帶禍」——網絡直播帶貨...
    網紅主播日成交額過億,村官、總裁親自下場直播帶貨,中廣協發布《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作為上半年的話題C位,直播帶貨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但作為新興行業,其中的一些亂象也需要引起注意。針對網絡直播帶貨中出現的不規範甚至涉及違法犯罪的行為,我們邀請到知名學者和實務專家,在兩期沙龍中,分別從刑事和民事角度對此展開討論。今天是第一期,探討網絡直播帶貨中涉及的刑事犯罪問題。
  • 「全網最低價」「史上最低價」?明星、網紅這樣帶貨,有風險…
    針對主播在直播過程中喊出絕對化用語,劉承祖和高雅解釋,如果網紅或明星直播帶貨的行為是替商家宣傳商品並因此獲利,他們宣傳的內容可能受到廣告法規制約。我國《廣告法》第九條第三項明確規定:廣告不得適用最佳用語。根據該條法律規定,廣告語不得使用「最高級」「最佳」等用語,當主播在直播過程中說出這些絕對化用語時,已經違反了《廣告法》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