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年之前,1997年10月14日,張雨生推出個人全新專輯《口是心非》。
在這張專輯發售之前,通過連續為張惠妹製作《姐妹》和《Bad Boy》兩張專輯,張雨生已經確定自己業界一流音樂製作人的地位。張惠妹更是在張雨生的協助之下,從默默無聞的酒吧歌女,一躍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歌手。
此時的張雨生,正處於自己音樂生涯最為美好的一個階段。
他不僅為張惠妹保駕護航,還雄心壯志地打造由張惠妹親妹與表妹組成的「阿妹妹」組合,並為她們製作首張專輯《我要為你做飯》。另外,張雨生還為動力火車創作《除了愛你還能愛誰》,為劉愷威創作《新引擎》,這些作品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更為重要的是,張雨生始終沒有停下對個人音樂的探討。經過一番長期的準備,他終於在10月14日推出全新原創專輯《口是心非》。
從專輯封面的匹諾曹,就能看出張雨生對於這張專輯的厚望。
出道至今,張雨生的個人錄音室專輯基本都是真人上鏡,只有這張《口是心非》專輯採用了卡通造型。估計張雨生是想通過說謊的匹諾曹來突出「口是心非」的創作主題,而這張專輯也成為他出道以來寫愛情最多的一張專輯。
從音樂角度而言,張雨生的表現也令人尊敬。他不僅完成專輯的全部詞曲、編曲、製作與吉他彈奏,還為每首歌曲都附上親自選擇的文案。整張專輯以西方古典音樂為核心,加入不少藝術搖滾的成分,具備的人文色彩更為濃厚。
只是雖然說了這麼多稱讚的話語,我們也必須承認:張雨生近期最為突出的一些創作都給了張惠妹等人,相比他上三張專輯,《口是心非》專輯的耐聽度較差一點。從某種意義而言,這張專輯更像是張雨生在出道十年之後,對個人音樂的一次回顧與總結,以及與一幫熟悉音樂人的大狂歡。
正是因為如此,在專輯的宣傳文案當中,張雨生也欣喜地說道:陳復明老師從《口是心非》專輯當中聽出了每一個人的進步,他也覺得自己與錄製專輯的樂手們確實達到了音樂質感的統一。
不過,張雨生也指出,錄製《口是心非》專輯當中,受到了許多幹擾。例如果陀的音樂劇,他的唱片,其它人的唱片,都是相互混亂,相互影響。所以針對「張雨生只顧著擔任製作人,而不做個人音樂」的猜測,他也在專輯文案裡信誓旦旦地做出回應,強調說這張專輯當然不會是最後一張……
估計專輯上市的時候,就算沒有這句強調,也沒有多少人會真心懷疑《口是心非》會成為張雨生的最後一張專輯。因為大家都知道,以張雨生的創作才華和他對於音樂的熱愛,絕沒有可能會在31歲這年就退出歌壇。
豈料,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口是心非》推出的幾天之後,1997年10月20日晚上,張雨生在回淡水途中發生車禍,最終搶救無效,在11月12日晚23時48分,不幸逝世。
天妒英才,四年之前,黃家駒與陳百強都是因為意外而英年早逝,張雨生也與他們一樣,成為港臺乃至華語音樂史上又一顆令人感到遺憾的隕落行星。
此時回頭再看《口是心非》專輯的封面,張雨生猶如做出承諾卻毀約的匹諾曹,只是樂迷們已經沒有機會看到他長出長鼻子的那一幕。
哪怕第二年的第九屆臺灣金曲獎,《口是心非》專輯眾望所歸地獲得「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唱片」的獎項,但是永遠停留在31歲的張雨生,已經成為天上遙不可及的一顆星星,就此與我們永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