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愛看香港電影的朋友都知道,有一個搞笑不輸於周星馳的笑星陳百祥。
他是《唐伯虎點秋香》裡面的祝枝山;
他是《精裝追女仔》裡面的交通燈;
他是《鹿鼎記》裡面的多隆;
他不是主角,但卻是每一部喜劇裡面不容錯失的笑點。
差點成為了著名歌手
香港樂隊史上,有一個樂隊必定會留下濃重的一筆,那就是溫拿樂隊。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黃家駒還未出道的時候,溫拿樂隊曾在香港紅透半邊天。
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陳百祥算得上是溫拿樂隊的創始人。
1968年剛剛滿18歲的陳百祥與吉他手彭建新、鼓手陳友和低音吉他手葉智強四人組建了一個名叫「Loosers」的樂隊,由陳百祥擔任主唱歌手。後來陳百祥看到詠麟無事可做,於是邀請譚詠麟進入樂隊做了第二主唱。
兩人幾十年關係如一日,主要是兩人從小一塊長大,令人意外的是,那個時候的陳百祥唱歌水平甚至比譚詠麟還要高。
兩人曾一起參加過一個歌唱比賽,結果陳百祥拿了第一名,而譚詠麟屈居第二。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正值香港第一次band風潮時期,那時候的樂隊主要任務就是翻唱一些英文歌,Losers也不例外,他們大多翻唱的是Beatles和Rolling Stone的歌。
1970年Loosers樂隊取得業餘歌唱比賽冠軍,在次年更是打敗了許冠傑帶領的「蓮花樂隊」,取得了「香港青年音樂節」的冠軍。
在樂隊正值如日沖天的時候,由於經濟的緣故,陳百祥離開樂隊去了中東做生意,而譚詠麟也計劃前往新加坡進修讀大學,於是樂隊被迫解散。
兩年後,因為家庭問題輟學的譚詠麟找到Looser樂隊的一幫老友,陳百祥做生意未歸,找來了鍾鎮濤替代,這才有了日後名噪一時的「溫拿樂隊」。
陳百祥在後來的採訪中經常打趣,要不是當年出去做生意,譚詠麟現在歌壇的地位就是他的了,雖然世事難料,但陳百祥確實是譚詠麟歌唱事業的領路人。
從和海盜做生意到進入演藝圈
陳百祥第一份生意是開辦製衣廠,從六臺製衣機開始,三年內做到了三間製衣廠,身家超過千萬。
也許很多朋友會嗤之以鼻,切,才千萬而已,現在明星哪個不身家過億。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千萬身家已經是一輩子都花不完的錢了,當時的香港房價也只有1000元一方左右。
後來因為70年代的滯脹經濟危機,生意每況愈下,陳百祥的製衣廠很快就倒閉了,而這時候他手裡還有幾百萬件衣服。
沒有辦法陳百祥只能拉著幾百萬件衣服到中東,讓海盜幫他賣衣服,賣一件提成一美元,足足賣了四年才賣完。
賣完衣服的陳百祥,還完債手裡沒多少錢了,於是經譚詠麟介紹重新進入娛樂圈。
1978先是客串出演了由原溫拿樂隊主演的喜劇片《追趕跑跳碰》,在這部電影裡陳百祥釋放了他的搞笑才華,很快給導演陳欣健賞識,和陳嘉儀、汪明荃一起出演短劇《孖生姐妹》。
相識相愛到共度一生
陳百祥和黃杏秀合作的第一部電視劇是1978年的《青春熱潮》,但是兩人的關係在這之前早已確定。
1976年TVB藝人訓練班的同學談泉慶開生日派對,譚詠麟和談泉慶同住一個小區收到邀請,於是帶了喜歡搞怪的陳百祥一同前往助興。
在派對上,陳百祥對秀姑一見鍾情,於是不停找機會和她說話,百般獻殷勤。
當他知道秀姑當天沒有開車過來的時候,便自告奮勇地說要把所有沒駕車過來的人送回家。
為了能和秀姑有更多的相處時間,他耍了個心機,不惜跑遍香港把其他的人先送回去,然後再送黃杏秀回去。
對於陳百祥的心思,大家都不看好,甚至譚詠麟也曾勸陳百祥別痴心妄想。
黃杏秀1976年的時候參加的無線藝員訓練班,當時她還一併考取了大學,後來因為同年主演的電視劇《阮玲玉》一炮而紅,因而放棄了大學。
因為當時黃杏秀已經是TVB力捧的一線花旦了,而陳百祥還只不過是一個「茄叻啡」,這種舉動在旁人看來無疑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陳百祥信心沒有因此動搖,也沒有理會閒言碎語,對黃杏秀展開熱烈的追求,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感動了秀姑,抱得美人歸。
相戀三年後,兩人就開始談婚論嫁,因為秀姑的父母都是菲律賓的華僑,所以兩人前往菲律賓舉行了婚禮。婚禮非常低調,甚至圈中好友都不知道,一直到30年後才被香港的媒體所踢爆。
兩人興趣其實大相逕庭,陳百祥性格高調張揚,秀姑低調沉穩;陳百祥喜歡賭馬,曾經幾百元賭馬贏了幾十萬,但是秀姑卻喜歡打麻將。
兩人相處幾十年靠的是相互理解和忍讓,因為陳百祥喜歡賭馬,秀姑就專心研究馬經甚至養了馬,最後自己成了半個專家,陳百祥也要轉過頭向她討教。
秀姑打麻將的時候,陳百祥就自動化身為「小跟班」,給牌友們斟茶倒水,說笑話活躍氣氛,讓秀姑備有面子。
為了家庭放棄事業
說到為家庭犧牲,秀姑付出的遠比陳百祥要高。
黃杏秀自從電視劇《阮玲玉》之後,演藝事業一路順風順水,拍了無數經典電視劇。包括《十三妹》、《天龍八部》、《楚留香》、《陸小鳳》、《一劍鎮神州》等等,塑造了無數經典俠女的角色。
曾經有記者問秀姑,為什麼都拍武俠片,是夢想做一位女俠嗎?秀姑表示不是,並透露了原委。
原來在1978年的時候,秀姑曾經和張國榮參演了一部電影《紅樓春上春》,拍到一半才知這是一部限制級電影,回頭一問才了解,原來她和張國榮都是不知情,被人騙了。
那時候香港電影正值電影三級風潮,所有言情電影導演都會做一個擦邊球的拍攝,為了票房就會瞞騙一些當紅影星參演。
秀姑深痛惡覺,為了不再重蹈覆轍,她決定只參演武俠電視劇,雖然辛苦點,但是心裡踏實。
兩人結婚四十多年,一直沒有兒女,其實源至一場大病。
1985年秀姑因為拍戲時因盲腸穿孔而進了醫院,醫生檢查後懷疑她有腹膜炎和婦科病,建議她住院檢查。但是因為當時趕著拍《十三妹》,秀姑就婉拒了醫生的建議,處理了盲腸炎就回去拍戲了。
直到一個月後再次腹部劇痛時候回去檢查,才發現左腹有一個雞蛋那麼大的腫瘤,並且下腹多個器官受到感染,包括一邊的輸卵管和卵巢。
一個月內秀姑動了三次手術,好幾次醫生都下了病危通知書,這段時間裡陳百祥沒日沒夜堅持在床邊照顧妻子。最終在兩人堅持下,秀姑從鬼門關逃了回來。
事後醫生診斷說,秀姑以後很大機率懷不上孩子了,陳百祥笑笑說,一直兩個人世界不是更好嗎,躺在病床上的秀姑感動地熱淚盈眶。
經歷這次風波之後,秀姑決定放棄事業,回歸家庭,在最紅的時候退出了娛樂圈,對陳百祥也更加愛護和信任。
後來陳百祥因為和鍾麗緹傳出緋聞,有記者問秀姑怎麼想。秀姑說,我對阿叻百分百信任,即使兩個人躺在同一張床上,我也相信他是清白的。
事實也證明秀姑沒有看錯人,四十載風風雨雨,兩人一直相扶前行,恩愛有加,令人羨慕,成為圈中恩愛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