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祖國而澎湃,致時代的大夢想家們!——向全國8100萬科技工作者致敬

2021-01-18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新華社北京5月29日電 題:為祖國而澎湃,致時代的大夢想家們!——向全國8100萬科技工作者致敬

新華社記者胡喆、董瑞豐、馬劍

這是決定命運的關鍵一招,這是打開未來之門的神奇密碼。

「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要有強大科技。」

科技夢想為祖國而澎湃,創新之火因夢想而燎原。他們不僅是科技工作者,更是時代的大夢想家。

在5月30日首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在這屬於科技工作者的節日裡,向創新致敬、向夢想致敬、向全國8100萬科技工作者致敬!

精忠報國:赤子之心以身相許

2017年1月8日,一位享譽世界的地球物理學家、一個豐碑般的科技工作者,永遠離開了我們,年僅58歲,他就是時代楷模、傑出科學家黃大年。

「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2009年,他毅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到祖國貢獻力量。7年間,他帶領科研團隊勇於創新、頑強攻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補多項國內技術空白,部分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一息尚存,此志不懈。」7年間,他夜以繼日、忘我工作,為了國家事業奮鬥至生命最後一刻。

回顧黃大年同志的一生,始終澎湃著「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愛國之情,「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強國之志。他以實際行動讓人們更加對新時期以黃大年同志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肅然起敬。

一代接著一代幹,中國科技工作者精忠報國、求真誠信的赤子之心始終在傳承。

20世紀70年代,作為我國自主研製的殲8戰鬥機設計師,兩院院士顧誦芬當時已年近半百。在沒有受過特別訓練的情況下,為了給飛機找問題,他絲毫不顧過載的影響和潛在的墜機風險,乘戰機三上藍天,在萬米高空親自帶著望遠鏡、照相機拍攝飛機的動態,直接跟在試驗飛機後面觀察飛機的振動情況。

「將生命置之度外,只為將問題研究清楚。」顧誦芬用忘我的赤誠和鐵膽,在幾乎是一張白紙的新中國飛機設計領域創建了屬於中國人的氣動力設計方法,也在應用空氣動力學的研究和實踐方面登上了新的高峰。

開啟「刷眼時代」,讓全世界都用上「虹膜識別」這一先進的身份識別技術,是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歸國青年博士王曉鵬最大的心願。

7年前,他也曾和黃大年一樣,放棄了英國的高薪和舒適的工作環境,毅然回國創業,加入到「萬眾創新」的時代大潮之中。

「搞好科技創新,必須要有以身相許的精神。」王曉鵬坦言,「這是最好的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邁向科技強國的偉大目標。」

「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8100萬科技工作者正昂首闊步,走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宏偉徵程上。」中國科協有關負責人說。

敢為人先:勇於超越爭做時代先鋒

「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能有多大成就。」在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看來,當中國逐漸走向創新前沿、走向世界舞臺中央,如今要做的就是勇於超越,「幹別人沒幹過的,才是真正的領先。」

30年如一日,田偉始終懷揣著這一夢想,帶領團隊成功研製出全球首臺可用於人體多部位的通用型骨科手術機器人。他還創建了中國計算機輔助外科領域首家學術團體及國內首個醫用機器人專業學術組織,被推舉為國際計算機輔助骨科學會主席。

「20多年前,如果一篇國內的論文能登上國際學術期刊,就是不得了的事情。但時至今日,哪個國際學術期刊上沒有中國作者的名字,才是不得了的事情。」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認為,如今的中國科技工作者們,要更加習慣於從「追趕」向「領跑」轉變。

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三十一所副所長劉小勇認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但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而且還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用實實在在的創新成果,在世界科技舞臺上與國際同行爭高低、論伯仲。」過去一年,中國科協、科技部等部門進一步發揮科技工作的「戰鬥堡壘」作用。中國科協通過學會改革,做強學科交叉、溝通交往的「學會聯合體」,深化拓展「青年人才託舉」工程,吹響創新爭先集結號,成為8100萬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家園,匯聚了強大正能量。

矢志拼搏:創新爭先當以人民的名義

心有大我,人民至上。科技不僅僅是第一生產力,也是推動人類社會走向文明與進步的終極力量。

腫瘤的治療與研究,是人類醫學事業挑戰的最高峰之一。

多年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石遠凱和團隊創建了一系列我國自主研發的一類抗腫瘤新藥的臨床試驗方法、抗腫瘤新藥臨床藥代檢測實驗室以及腫瘤內科治療新方案。

腫瘤內科的傳承和發展、癌症診療規範的建立和推廣、抗腫瘤新藥臨床試驗評價技術體系的創建和完善……一系列研究成果,為人民健康造福,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山區的電網建設,是百姓安居樂業的基礎。國網浙江杭州市富陽區供電公司的技術團隊,不論寒冬或酷暑,始終拼搏奮戰在一線。

他們用「土辦法」自主研製出的「E路小黃蜂」,將電網「尋址」和「檢修」兩大功能融為一體,體積只有「巴掌大」,卻可以用於檢修各種晶片、通用於多種型號的採集器終端,大大提升了電網線路檢修的效率。

正是無數像他們一樣的基層科技工作者,用小草般的韌勁,以實際行動譜寫了新時代的科技工作者之歌。

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秘書長、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二部研究員楊宇光認為,未來,中國將在科學探索與工程實踐中面對更多前所未有的新問題,需要提出和實現更多首創性的解決方案。

「切莫忘了仰望星空。」楊宇光說,「中國科技人應做永遠的夢想家。」

相關焦點

  • 江海這位基層工作者獲全國表彰!向他致敬!
    江海這位基層工作者獲全國表彰!向他致敬! 為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充分激發全國民政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和城鄉社區工作者幹事創業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民政部日前決定授予田立萍等498名同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稱號。
  • 致敬了不起的她|李玲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姐妹們,向榜樣看齊~
    致敬了不起的她|李玲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姐妹們,向榜樣看齊~ 2020-11-25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鐵力市文藝工作者向抗疫一線的英雄們致敬(詩詞二首)
    鐵力市文藝工作者向抗疫一線的英雄們致敬(詩詞二首) 2020-03-23 2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醫生》十一開機 獻禮祖國向醫務工作者致敬
    1905電影網訊近日,演員張涵予在網上透露電影《中國醫生》已於10月1日國慶節開機,稱該片是一部「向祖國獻禮、向中國每一位醫務工作者致敬的電影」。《中國醫生》開機合影《中國醫生》由《中國機長》團隊製作,將聚焦以鍾南山院士為代表的一批醫生群像,彰顯中國抗疫精神。
  • 理事長修龍2020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寄語
    值此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我謹代表中國建築學會向廣大建築科技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和美好的祝福。        新中國成立七十餘載,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和關懷下,一代又一代的建築科技工作者,胸懷大局、心有大我,將追求真理、服務國家、造福人民作為畢生追求,紮根於祖國各地。
  • 「藝」起戰疫(一) | 藝傳團員在行動,向一線工作者致敬!
    本期精選作品的創作主題為向一線工作者致敬!團員青年們將自己對防疫工作者的關心與支持凝結在形式多樣的作品中,為前線的工作者送去真摯的祝願。(作品排序不分先後)有這樣一群人疫情蔓延,他們逆流而上毅然奔赴漩渦中心只留給世界一個堅定的背影他們是與死神奮力抗爭的英雄向身處一線的廣大工作者致敬!
  • 湖北省武漢市盲童學校天籟童聲致敬祖國,致敬抗疫英雄
    湖北省武漢市盲童學校天籟童聲致敬祖國,致敬抗疫英雄 2020-10-16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5月30日,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我的節日 我來說
    大家一起來聆聽我省科技工作者代表的節日寄語(一)「作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作為隧道及地下工程領域的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們有幸處於這個偉大的時代。改革開放四十年滄桑巨變,我們見證了祖國的崛起。在科技日益發達、生活日漸美好的背後,曾經也將繼續承載千千萬萬名科技工作者強國夢奮進前行。」
  • TA們榮獲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稱號
    TA們榮獲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稱號 2020-12-18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致敬!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致敬!」今天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市委書記蔡麗新一行來到市公共衛生中心和市四院,看望慰問一線醫師代表,感謝他們的辛勤勞動、大愛奉獻,並通過他們向全市醫務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與祝福。今天,我市還以「抗疫之路踐初心」為主題,在市文化館舉行慶祝2020年「中國醫師節」大會暨「最美逆行者」風採展。
  • 全國僅10人! 次旦央吉獲評「最美科技工作者」
    次旦央吉獲評「最美科技工作者」。  近日,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等6部門,在北京向全社會發布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全國10人,其中,西藏眼科研究領域學科帶頭人次旦央吉入選。
  • 中國科協致信女科技工作者:勇做排頭兵—新聞—科學網
    3月8日,在國際勞動婦女節來臨之際,中國科協常委會女科技工作者專門委員會致信全國女科技工作者,向廣大女科技工作者,特別是戰鬥在抗擊新冠肺炎一線的女科技工作者
  • 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曉,吳凡、林寶軍等十人入選
    誰是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這份名單裡有抗疫專家、援鄂領隊、北鬥系統建設者等。作為先鋒人物,他們照亮上海科技發展之路。9月2日,2020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揭曉,10名科技工作者入選。,最終確定10名2020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
  • 致敬醫護工作者,上堡梯田景區各民宿對全國醫護人員免費入住!
    他們,就是堅守在疫情一線的醫護工作者。 萬長山 萬長山茶園地處全國三大梯田--上堡梯田之內 海拔1360米,年平均氣溫16度
  • 我院葛均波院士榮獲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 今天在京接受表彰!
    我院葛均波院士榮獲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 今天在京接受表彰! 11月24日,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 澎湃呈現2.5萬在鄂抗疫醫護名字:家人寫家書,網友送祝福
    「願每個為抗擊疫情竭力付出的人,都能平安歸來!加油!當你脆弱倦怠時,希望這些祝福能給你溫暖和力量。」這是3月3日下午,一名網友通過澎湃新聞向在湖北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寫的」平安信「。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2月23日發布H5新媒體互動產品《H5|給他們寫封平安信!
  • 玉溪開展「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動
    5月29日,玉溪市開展「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動,大力弘揚和踐行「愛國、創新、求是、奉獻、協同、育人」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慶祝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的到來。為廣泛宣傳一批我市優秀科技工作者典型,努力營造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
  • 以歌獻禮 深情告白我的祖國
    由中省直機關幹部、省級以上勞模、科技工作者、人民軍隊、民主黨派等各界代表組成的現場觀眾隊伍心緒隨著嘹亮的歌聲一同澎湃……這次匯演,恰逢我省重振雄風再出發揚帆啟航之際,千人合唱,用歌聲吹響奮進的號角。萬眾高歌,將龍江人民對祖國的熱愛激情唱響。
  • 啟動「向英雄致敬,與祖國同行」徵文大賽
    即日起,《西海都市報》和省教育廳共同啟動「向英雄致敬,與祖國同行——全省學生寒假同做一篇作文」徵文大賽,寫下高原青少年的赤誠仁愛、家國情懷。 為什麼要寫這一篇作文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眾志成城、戮力同心,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充分體現了黨的領導堅強有力,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萬眾一心的強大凝聚力。 社會即課堂、生活即教育。
  • 《中國醫生》國慶正式開機,張涵予、李晨向醫務工作者致敬
    10月2日,演員張涵予在微博透露電影《中國醫生》已於昨日開機,稱該片是一部「向祖國獻禮、向中國每一位醫務工作者致敬的電影」。於冬此前接受採訪,稱《中國醫生》源自有關鍾南山院士的許多相關報導,此次將鏡頭對準鐘院士和以他為代表的一批醫者,2021年可以完成創作,計劃在建黨百年的暑期檔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