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愛分享的小廝
◇名詞解釋
巨行星:一般指太陽系中四顆最大的行星,即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在太陽系中,按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木星排在第五位。木星是一個扁球體,它的赤道直徑約為142800千米,是地球的11.2倍;體積是地球的1316倍;而質量則是太陽系所有行星、衛星、小行星和流星體質量總和的1.5倍,也就是地球質量的318倍。因此,木星又被列入「巨行星」之列。
從17世紀中葉起,人們就開始對木星進行觀測。1973年12月,美國宇宙飛船「先鋒10號」拍下了木星表面的彩液態氫氨晶體色照片。在此照片中,人們發現在的南半球有一個色澤鮮豔的大紅斑,與水汽1664年在天文望遠鏡中觀察到的橘紅斑很像,也同1831年留下的木星照片上的大紅斑一致。也就是說,木星上的大紅斑至少已經存在了300年,並且位置也沒有太大變動。
這塊大紅斑是怎麼形成的呢?
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是,大紅斑可能是巨大的風暴,從外面看,像是一團沿逆時針方向迅速旋轉並猛烈上升的強氣旋。由於氣旋中含有紅磷化合物,因此呈紅色。這一說法目前得到較多天文證據的驗證。但是風暴為何持續幾百年而無甚變化,這還要進一步地觀測。
小夥伴們,學完木星的知識有什麼想說的就在下方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