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徠卡望遠變焦鏡頭記錄老法師聖地霞浦

2021-02-07 愛活網

在今年松下發布了最後一隻徠卡標大三元鏡頭LEICA DG VARIO-ELMARIT 50-200mm/F2.8-4.0 ASPH./POWER O.I.S(H-ES50200GK),該鏡頭等效135畫幅100-400mm視角,是一支典型的風光鏡頭。


日前,愛活小編攜帶了松下G9、50-200mm F2.8-4鏡頭前往福建霞浦,用老法師視角去記錄灘涂。


▲ G9與LEICA DG VARIO-ELMARIT 50-200mm/F2.8-4.0 ASPH./POWER O.I.S


 霞浦:小皓 


霞浦是一個坐落在福建省東北部的小縣城,屬於寧德市內,距離福州長樂機場約2小時車程,鏡內有高鐵車站霞浦站。它不算是一個知名旅遊地,卻是一個深受老法師歡迎的拍照聖地,據說一年有六七十萬遊客前往。



霞浦沒有什麼名人故居,或是宏偉的建築,它吸引老法師前往的是日落/日出與海洋牧場、灘涂構成了一幅幅色彩鮮明、光影強烈的畫面,非常迎合老法師的口味,更重要的是拍攝難度非常非常非常的低!


那到底有多低呢,這個我們會在下文分解。先說明一下霞浦攝影點分布,霞浦有四條最經典的攝影線:東線、西線、北線、南線,南線又可分為兩條線路。


東線有小皓、北岐、東壁、花竹、三沙漁港、大嵛山島多個攝影點,其中大嵛山島位於海上,沒有大橋相連,必須乘坐前往,更受驢友而非老法師歡迎。


南線有沙塘裡、沙江、圍江、東安島魚排、涵江、北兜、大京、文岐、傳臚城堡多個景點,5天的行程主要集中在東線與南線之上。



在到達攝影點後會發現前人已經幫你挑好拍攝位置,拍攝角度,設計好如何構圖,需要做的只是在合適時間,攜帶合適的器材到達合適的攝影點。


霞浦的攝影點一般位於半山腰或是建築上,最遠的地方下車步行10分鐘即可到達,可放心攜帶重型攝影器材,攝影點距離被攝目標相機甚遠。


28mm鏡頭即可捕捉整個大場景,捕捉細節、人物最好是使用100-400mm之類風光鏡頭,因此松下50-200mm F2.8-4在霞浦非常好用。假若你只有720之類望遠鏡頭,建議帶上一塊2X增距鏡。


▲ 在半山腰觀景臺拍攝的小皓,使用25mm F1.4鏡頭拍攝,等效135畫幅50mm,霞浦是一個對廣角要求很低的攝影點


在到達第一天拍攝點小皓時,已過了下午4:30,距離日落時間只剩半小時,時間緊張,更要命的是遇上陰雨天氣,陽光沒法為灘涂、海洋牧場帶來任何造型,在拍攝時只好使用黑白模式去突出海洋牧場的線條。


▲ 使用松下50-200mm F2.8-4鏡頭200mm端拍攝的養殖海帶,霞浦對長焦需求非常強烈


隨著時間越來越接近日落、光線變暗,對相機AF性能要求越高。我們知道,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有工作亮度範圍,G9最低工作亮度是-4ev,但這個最低工作亮度是建立在ISO 100以及最大光圈為F1.4的鏡頭上。


而望遠變焦鏡頭光圈難以做F1.4,松下50-200mm F2.8-4光圈為F2.8-4,比同類型鏡頭大1-2 stops,同樣場景能帶來更好對焦性能。


愛活小編在松下50-200mm F2.8-4安裝上Tiffen ND1.2中性灰濾鏡以及幹擾對焦的Digital Diffusion FX 2濾鏡後,G9對焦系統仍能正常工作,拍攝長曝光照片。G9雖只有對比對焦,但在風光攝影不比相位差AF遜色。


▲ 安裝ND 1.2 + Digital Diffusion FX 2濾鏡後拍攝的照片,焦距179mm(最大光圈為F3.9),曝光時間6s,感光度為ISO 100。


 霞浦:圍江 


霞浦拍攝時間只有兩個,一是日出,二是日落,在結束了第一天拍攝後小編早早休息,為迎接第二天日出養精蓄銳。第二天日出拍攝點選擇在圍江,它最出名的地方是在退潮時,會露出一條道路通往小島「饅頭山」。


▲ 圖中心的小島是「饅頭山」,漲潮淹沒了道路


在拍攝饅頭山最佳位置上當地人修建了一座海旭酒店(又稱海釣之家、攝影之家、海旭攝影樓),攝影師只要睡醒,走到攝影臺之上即可掏出長槍大炮拍攝,對老法師極為友好。


只是導遊在一個錯誤時間——潮漲時帶我們到海旭酒店,結果漲潮淹沒了道路,只剩下海洋牧場,失去了圍江最大特色。


這故事告訴我們到霞浦拍攝必須研究清楚潮漲潮落時間,以及每個景點是什麼潮位下拍攝的,若是選擇導遊帶隊,最好聯繫當地攝影家協會,他們非常熟悉攝影時間以及每個景點特色。


在圍將拍攝時遇到另一個問題是三腳架不夠給力。為了方便,此次出行攜帶的是曼富圖Befree摺疊三腳架,使用球形雲臺。


球形雲臺優勢在在於輕便,調節角度靈活,豎拍無需任何附件,但缺點是調節精度不足,非FLM、RRS級別球檯超過200mm視角時穩定性差。


在圍江時當天還遇上大風,結果把G9與50-200mm F2.8-4架在Befree上晃動不止,無法長曝光,只能手持相機,靠著G9出色雙重防抖拍攝。


▲ 在狂風重手持拍攝,焦距179mm,快門1/30s


因此,建議各位前往霞浦拍攝時,最好攜帶中/重型腳架以及三維雲臺/液壓雲臺,這樣才能在狂風吹襲下進行長曝光。


而對於M43這種輕便相機來說,像烈龍LTS3等產品是不錯的選擇,腳管、雲臺分別由碳纖維、鎂合金製成,全重為2.347KG,5KG承重的液壓雲臺足以支撐任何M43相機,腳架上整合了一球碗,解決了液壓雲臺微調不便的問題。


▲ 安裝在烈龍LTS3上的G9&200定


 霞浦:半月裡 


相比皖南眾多的古村落,霞浦值得一去的古村落實在不多,半月裡算是其中一個。


半月裡曾名「半路裡」,坐落在福建省霞浦縣溪南鎮白露坑行政村,是一個畲族聚居村落。它被群山包圍,東望玉兔山,與白露坑村有一山之隔,背靠狀如彎月的彌勒山山麓,南臨雙福橋水庫。



半月裡被譽為「畲族歷史文化民村」,村落裡以青磚青瓦的畲族古民宅為主,甚至部分房子為夯土製造,保留了較為原始地生活氣息,不少人家仍採用土灶燒飯,在村落中還能看見養蜂箱。


▲ 半月裡的土房與養蜂箱,50mm焦距,f/5.6光圈拍攝,M43畫幅雖小,但好處使用長焦鏡頭更好控制景深


 霞浦:東壁 


在霞浦5天時間裡是天氣糟糕的5天,只有小半天看到太陽,在東壁拍攝時更是遇上狂風暴雨!



幸好的是,G9與三支徠卡標大三元鏡頭LEICA DG VARIO-ELMARIT 8-18mm f/2.8-4 ASPH.、LEICA DG VARIO-ELMARIT 12-60mm/F2.8-4.0 ASPH./POWER O.I.S、LEICA DG VARIO-ELMARIT 50-200mm F2.8-4/F2.8-4.0 ASPH./POWER O.I.S均具備防塵防水滴功能。


冒著小雨時拍攝不用擔心器材受損,每一支鏡頭均配備了一個足夠大的金屬遮光罩,即使8-18mm也沒有例外,能有效遮擋雨點。


在冒雨拍攝後需要做的只是及時擦乾留在機身、鏡頭上的雨水,並放進防潮箱。


▲ 冒雨修補漁網的漁民



 霞浦:楊家溪 


楊家溪是霞浦中少數的非灘涂景點,有著閩東小武夷的稱號,它在1988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與太姥山之景並列於第二批國家重點旅遊風景區之「太姥山名勝區」,景區裡有純楓葉林,以及古榕樹群,其中「榕樹王」樹齡已有800多年。



但真正讓楊家溪揚名全國的是一張魔幻現實風格的風景照——在太陽高掛之時,一個身披蓑衣的農夫,在煙霧中牽著一頭耕牛穿過樹根、亂石堆,走向榕樹林深處。



這張照片陽光被丁達爾現像塑造成一縷縷,榕樹林的造型、色彩豐富,更重要是極容易拍攝。


在楊家溪有非常專業專業專業的民間模特,隨時準備換上蓑衣、牽牛拍攝,邊上還有「工作人員」幫你營造煙霧效果,只要陽光到位、人民幣到位,隨時拍攝大片,老法師怎能不愛呢!(PS:該場景推薦使用標準變焦鏡頭,不適合50-200mm F2.8-4這種望遠變焦)


▲ 楊家溪的楓葉林,拍攝時閩北尚未入秋,葉子只略微變黃


▲ 50-200mm F2.8-4拍攝的蝴蝶,無裁切,該鏡頭在同類鏡頭擁有極佳放大率,可以當作「準微距」使用


 霞浦:鹽田彎紅樹林 


鹽田彎紅樹林算是霞浦灘涂攝影的另類,因為它以鹽田鵝灣村附近的灘涂上的小小的紅樹林出名。錯落有致的紅樹林將灘涂、水面分隔成一條條蜿蜒曲折的水道,漁船行走在當中時起到畫龍點睛作用。



最為重要的是,這裡也有專業民間模特幫你完成大作!你可以花錢僱兩個漁民以及一艘漁船到水上,用大喇叭指揮它們划船到哪裡,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撒網,一副大作隨手而得。



要拍攝這種場景,除了要有50-200mm F2.8-4等望遠變焦鏡頭外,相機連拍速度必須夠快,連拍張數必須夠多。


G9最高連拍速度為20FPS,使用機械快門(或電子前簾快門)、連續對焦、實時取景下最高連拍速度為9FPS,可連續拍攝60張以上RAW格式,對付這種場景實在是手到擒來。


▲ G9 9FPS連拍下的撒網,32張照片組成。


 再見霞浦 


霞浦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一個非常適合老法師的地方,一個幾乎為長焦鏡頭而生的地方,假若你想輕鬆拍攝,只要挑對時間天氣、帶好人民幣,拍攝成功率幾乎是100%!


若是使用G9+LEICA DG VARIO-ELMARIT 50-200mm F2.8-4/F2.8-4.0 ASPH./POWER O.I.S輕量化組合,更是會讓整個拍攝過程變得非常輕鬆,無需三腳架即可完成90%照片創作。




評測 |

相關焦點

  • 霞浦松港沙頭昭賢寺
    該寺緊鄰同三高速公路的霞浦互通口旁,與霞浦縣遊泳館(福建省第十六屆運會指定遊泳場館)僅一牆之隔。它是霞浦縣福寧公園主要景點之一。昭賢寺所處的地理位置,目前是霞浦境內最優越區位的寺院之一。該寺始建何年,現已無史料記載難以考證。據寺志記載,於1966年間由福鼎市悟園大師到此結廬為棲身之地,而後擇址建寺。因寺右邊有叢白蕉樹,故稱為「蕉靈寺」,俗稱「招賢寺」。
  • 這臺新徠卡...有點便宜
    很多老司機一聽到CL,估計會小顫抖。年輕的朋友可能有所不知,這裡面是有段小故事。作為徠卡史上最小的膠片旁軸相機,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而這次徠卡CL的重出江湖,我覺得吧,並非偶然,是來致(賺)敬(錢)的。
  • Leica 徠卡 R 系列鏡頭回顧
    同時跟徠卡R系列組合式的望遠鏡頭一樣,Apo-Summicron-R 1:2/180mm的對焦環特別輕,只要用手指就可以輕輕推動,可以更快速的找到焦點,有這樣的優點都要歸功於這支鏡頭所擁有的內對焦結構,九片鏡片中只有三片會前後移動負責對焦,即使是由最近對焦距離到無限遠,鏡頭的長度都不會有所改變,以望遠鏡頭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優點,它可以保持整支鏡頭的平衡效果。
  • 《霞浦摩尼教研究》出版
    楊富學也對元先生的研究做了中肯的評價:「元文琪是最早研究霞浦摩尼教文獻《摩尼光佛》的專家,但是在他2011年的論文中,引用材料不全不說,就是其用以作論據的材料,標點斷句也有很多錯訛之處,乃元先生掌握文獻過少所致也。然而,元先生大作也提示我們,包括《摩尼光佛》在內的霞浦摩尼教文獻必須要有一個較為完善錄文和校注的底本,才不至於在以後的研究中發生以訛傳訛的事情。
  • "成功攝影俱樂部戰隊"榮獲霞浦攝影「群英會」團體第六名
    霞浦灘涂被冠以「中國最美灘涂」的美譽,位居「中國十大風光攝影聖地」之首,中國最美灘涂攝影品牌實至名歸。為豐富霞浦「全國灘涂攝影文化旅遊周」內容,創新影賽的參與方式,吸引更多海內外攝影人,特別是省外、海外攝影人走進霞浦、記錄霞浦,霞浦縣人民政府、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和福建省攝影家協會共同主辦中國·霞浦攝影「群英會」——「我心中的那片海」第七屆霞浦國際攝影百團大賽,並於今天在霞浦隆重舉行頒獎活動。
  • 徠卡鏡頭中的不得不提的焦段——90mm鏡頭
    當然Leica APO-SUMMICRON-M 90mm f/2 ASPH.在進行一些遠景的記錄和抓拍,毒德味也是非常濃厚的。APO-SUMMICRON-SL 90 f/2 ASPH. APO-SUMMICRON-M 90 f/2 ASPH. APO-SUMMICRON-M 90 f/2 ASPH.
  • (投稿)全程跪看 徠卡X-pro1魔改攻略
    >不提倡,不反對,本著共享精神發出來,魔粉們共同觀摩一下(不知道這篇發出去,二手Xpro價錢會不會應聲而漲)(壯哉我入魔法師)這是一個用富士偽裝成徠卡旁軸的攻略,話不多說,先上成品圖。首先,找來了模仿對象徠卡M9的圖看到徠卡小紅標和取景窗之間的那個採光窗沒(可惜現在的徠卡M240和M10都取消了這個窗了)?
  • 徠卡 V-LUX 世界是一本打開的書
    其連續拍攝模式的速度同樣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因其全解析度下也可獲得高達 12 幀 / 秒的連拍,讓 V-lux成為體育和野生動物攝影的絕佳選擇。刀鋒般銳利的 4k 錄像這意味著4倍的清晰圖像質量-如此優質的錄像的單幀畫面是可以作為照片圖像保存的。它成了活的記憶。感謝大尺幅傳感器為我們帶來的優異畫質
  • 霞浦網紅打卡店,90年代萬金發港式茶餐廳!
    霞浦終於有了正宗的港式茶餐廳!「萬金發茶餐廳」來霞浦啦!終於不用再羨慕電視裡的茶餐廳了!店內復古的裝修風格,格局方正,布置偏向六七十年代的港式風格,採用大膽撞色的設計,現代中又不失老香港的韻味。▍圖文編輯:霞浦微生活(轉載須註明) 感恩編輯:微小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請聯繫刪除 )— END —「霞浦人的世界 慢慢讀懂」
  • 徠卡瞎說大實話 E卡口不配做全幅
    在Photokina2018上,松下、徠卡、適馬組成列入L卡口聯盟,合力打造全畫幅微單相機。自從L卡口聯盟成了相機圈熱門話題,最近Reddotforum採訪了Stephan Schulz,看徠卡是如何看待L卡口聯盟以及全幅微單相機現狀。
  • 霞浦——與最美灘涂不期而遇
    霞浦的美是屬於膠片或是繪畫的,因為那種光與影、點線面的構圖、赤橙彩練當空舞的畫面
  • 徠卡M系長距離拍攝的理想選擇|LEICA M 135mm f/3.4
    徠卡135mm這個焦距有著悠久的傳統歷史,第一支是在1931年出廠的Elmar 1:4.5/135mm。在最近的十多年中,M系列135mm這個規格不斷改良,也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Apo-Teleyt-M 1:3.4/135mm是現今M系列最長的焦距,能很好的強調主體的細節。這款鏡頭是長距離拍攝的理想選擇。
  • 徠卡M系列50mm鏡頭的選擇
    對於徠卡迷,若被問「最想擁有的徠卡鏡頭」,十有八九會答「夜神」—Leica NOCTILUX-M 50/0.95,更有人稱,「毒德的毒,夜神就佔了四分之一」。作為徠卡夜之眼系列的代表,這隻鏡頭融合了精密工藝、至臻品質及永恆價值,廣受爭議。
  • 徠卡鏡頭是如何研發的
    電腦的高速運作計算功能使現今的我們能研發出比以前更加卓越的高品質鏡頭,變焦鏡頭的改革就是明顯的例子,而徠卡早在1951年就已經著手開始以電腦來輔助設計,解決複雜的光學計算問題,徠卡公司是第一個用電腦解決複雜光學計算問題的製造商。
  • 「直播霞浦 雲享生活」霞浦網紅直播大賽正式啟動
    「直播霞浦·雲享生活」網紅直播大賽正式啟動啦!!!
  • 【君峰·徠卡】這個世界就是35mm焦距的世界
    在一機一鏡的定義中,不存在變焦鏡頭的內容。人文領域的拍攝,一般來說,主要以三枚鏡頭為主:28、35、50。35毫米鏡頭人像與環境兼顧,28毫米鏡頭主要以環境介紹為主。象寇德卡拍攝吉普賽人,介紹吉普賽人的生活環境,是襯託主題主要手法,所以他選擇25毫米鏡頭的廣角。一機一鏡,開始的時候和訓練自己的鏡頭感有關。
  • 走在中國海帶之鄉霞浦,我找到了大海最美的「飄帶」
    霞浦, 一座美麗的海濱小城 又有霞浦山,海中有青、黑、元、黃四嶼,日出照映,江水如霞彩,這是山以江名,縣以江名。」
  • 布列松用過的徠卡八枚玉鏡頭
    喜歡布列松的人,大多數都鍾愛他手中的那種徠卡。喜歡徠卡的人,有玩家、用家、也有藏家。能夠收藏到布列松用過的鏡頭的人,恐怕在這個世界上實屬鳳毛麟角。然而在2016年11月的一次世界頂級拍賣會上,有位中國廈門的布列松鐵桿粉絲---「MP-298」,拍到了一支布列松使用過的鏡頭。這支鏡頭就是著名的「八枚玉」,被後人稱之為「布列松版八枚玉」。
  • 終於等到你:文藝範兒大殺器 徠卡拍立得LEICA SOFORT
    擁有一臺徠卡,是多少人的夢想,但是它不菲的價格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尤其是年輕人,想玩徠卡,又承擔不起它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