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達蒙魅力如何?就看票房了
昨晚,《諜影重重5》的男女主角馬特·達蒙(左)與艾麗西亞·維坎德向影迷揮手致意。 本報記者 徐顥哲攝
如同阿湯哥是系列電影《碟中諜》男主角伊森·亨特的化身,馬特·達蒙等同於《諜影重重》男主角傑森·伯恩的代名詞。曾出演前三部的「硬漢」馬特·達蒙這一次強勢回歸,保羅·格林格拉斯也第三度擔任《諜影重重》系列導演。為了這一天,影迷足足等了9年。《諜影重重5》將於本月23日登陸內地院線。
昨天,扎著馬尾的馬特·達蒙現身北京,除了臉龐稍稍顯胖外,身材與他14年前在首部《諜影重重》裡時區別並不大。當年29歲的達蒙還有些青澀,這一次終於和原著中的那個中年男人同歲了。
只不過,這回他更加惜字如金。片中,傑森·伯恩的臺詞只有45句,共計288個單詞。「我喜歡不動聲色也能有表現力,因為它誠懇真實。」他希望以動作戲和快節奏吸引觀眾。
相比前作,新片裡眼花繚亂的打鬥戲明顯減少,代之以驚險追車戲。開場不久伯恩騎上警用摩託在雅典街頭飛速穿梭,片尾他又在拉斯維加斯大道上飆車。場景拍得超燃,且兩段時長都超過了5分鐘。據了解,後一場戲共動用200輛車,排練了4周。最後,臨時演員駕駛的150輛車和特技演員駕駛的50輛車,在真正的拉斯維加斯大道上,前後拍攝了15次。
被問及再度演繹傑森·伯恩這一角色遭遇的最大困難是什麼時,達蒙表示角色不是問題,因為自己和伯恩有著多年的心靈感應,但以45歲的年齡還原29歲時的身體狀態,非常艱難。他現場傳授自己重新練就好身材的秘籍:「在拍攝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我每天運動兩次,還制定了非常詳細的節食計劃。」
片中背景設定在後斯諾登時代,中情局系統被黑客入侵,多項特工計劃面臨被洩露的危機,主題依然圍繞國家安全和個人隱私之間的矛盾展開。在馬特·達蒙看來,這個話題是當下時代的核心矛盾,而且比前三部拍攝的那個年代更嚴峻。「拍攝第三部時,社交類媒體還不發達,如今我們在擁有便捷數字生活的同時,也越來越觸碰到個人隱私。」達蒙說,在國家安全和個人隱私之間,伯恩是百分之百選擇隱私的那種人,「在這一點上,他一直沒有變。」
善於觀察和思考讓達蒙總能接到不錯的角色,他說:「我拍的電影越多,越認同導演就是一切,你要知道,我身為編劇說出這話可不容易。對的導演能讓枯木回春,但錯的導演卻能把一手好牌打臭。比如,《火星救援》劇本很好,但原定是編劇執導,我就選擇觀望,當雷德利·斯科特一加盟,我立馬兒跟上,答應參演。」
無論是《拯救大兵瑞恩》,還是《火星救援》,馬特·達蒙似乎永遠是被救的對象。面對有人問:「為了救你,花了納稅人不少錢,你怎麼看?」頑皮的達蒙輕鬆化解:「那我下回省著點花。」
影片出品方環球影業曾傳出今後將把這一系列一直拍下去,直到達蒙拍不動了。達蒙沒有正面回應這個說法:「我們當然不會無視人們對這部影片的熱情,不過,再厲害的人一次也只能拍一部,不需要太早考慮未來。」
影片已在四十多個國家上映,截至目前攬獲2億多美元的票房。不少人在肯定其節奏感的同時,認為其與第二、三部有差距,新意不足。不過,這些根本阻擋不了國內鐵粉們的熱情。「無論如何,對於達蒙與保羅·格林格拉斯的再次聯手,依然值得一看。」有影迷說,他們鍾愛的正是它有別於其他諜戰片毫不花哨的動作戲,以及手持攝影製造出的紀實感,一切還是熟悉的味道。
囉嗦一句
特工拳腳打鬥難免黔驢技窮
特工電影是好萊塢商業片的一大類型,「碟中諜」系列、「諜影重重」系列都已經拍到了第五部,「007」系列更是拍了二十多部。很顯然,在拍續集方面,好萊塢特工電影樂此不疲。
不過,即便是經典特工系列電影,也屢屢陷入「炒冷飯」的質疑,讓這些自帶龐大粉絲群的老IP遭遇尷尬。這類影片的劇情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超級特工接受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或遭到各種組織的追殺。身為一名孤膽英雄,超級特工最後一定克服重重險阻取得勝利。如同即將上映的《諜影重重5》,依然是老套的劇情:CIA輪番想轍除掉傑森·伯恩,而他只需要展現比其他人更突出的特工天分即可化解。
在劇情上難以突破,好萊塢特工電影就想方設法在動作打鬥上玩兒新花樣。像《碟中諜》系列中的湯姆·克魯斯,從早期的徒手攀崖,發展到攀爬杜拜塔,第五部更是攀爬高空飛機。這也致使有人開玩笑道,再這麼玩兒下去,阿湯哥下一部只能爬太空火箭了。「諜影重重」系列也是如此,前三部的動作風格硬朗寫實,但到第四部表現開始疲軟,第五部即使馬特·達蒙回歸,動作場面也不再驚豔了。
在影評人韓浩月看來,只要是系列電影,都難免陷入黔驢技窮的境地。「特工電影尤其容易無計可施,因為它很難融入更新鮮的元素,它只能是密戰、動作、槍戰、追車等,想要加入魔幻色彩都很難。」他認為,但凡是系列片,越往後越會走向衰竭,這是正常規律,因為系列電影最初的創意核心已經被透支殆盡,最後只能勉為其難地在它殘存的看點上做加法,來吸引長期以來培養的粉絲群體。
電影人蔣勇也認為,如今特工片越來越雷同,連特工也長得越來越像超級英雄,「只不過他們沒戴鬥篷,沒有終極武器。」他認為,多年累積起來的系列電影已形成非常高的品牌價值,不單是鐵桿兒粉絲,很多人都願意買單。「前提是不斷有新花樣,只是越往後能發掘的新意必然越來越小。其實『見好就收』是不錯的決定,只是面對如此賺錢的IP,有幾人捨得放棄?」而在影評人杜娟看來,系列電影踏步狀態也是一種倒退,層出不窮的老口味兒只會讓觀眾審美疲勞,最終連粉絲也會失去。(記者 陳濤)
(責編:宋心蕊、燕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