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屠呦呦

2021-02-12 理想微刊

呦呦鹿鳴 食野之蒿

1930年,屠家唯一的女孩兒降生,開堂坐診的父親摘引《詩經·小雅》中的名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蒿」,為家中小妹取名「呦呦」,意為鹿鳴之聲。而根據朱熹的注釋,這裡的「蒿」指的正是青蒿。屠呦呦的父親是一位開堂坐診的大夫。從小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屠呦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父親的影響。


醫學夢萌發的溫床 

屠家樓頂有個擺滿各類古典醫書的小閣間,每當父親去書房看書時,屠呦呦也會坐在他旁邊,裝模作樣擺本書看。雖然因識字不多且讀得磕磕絆絆, 但這裡卻是她醫學夢萌發的溫床。

做個像父親一樣的好醫生 


在這樣的環境下屠呦呦慢慢地長大,她開始跑下樓來給父親做幫手,看到四處求醫無果的重病患者喝下父親煎熬的湯藥後疼痛逐漸有所緩解,心裡不由得對中草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目睹了這一真實的事件之後,我越發覺得醫生這一職業的偉大。治病救人,帶給人新生,這樣的善舉,很讓人感動。我看著父親忙碌的身影,感覺特別崇高。我的眼前好像浮現出自己也穿上白大褂給別人醫治的模樣。我一定要做一個像父親那樣的好醫生。」在一篇回憶文章裡,屠呦呦這樣寫道。

初期的艱難歲月

屠呦呦入職中國中醫科學院時正值中醫研究院初創期,條件艱苦,設備奇缺,實驗室連基本通風設施都沒有,經常和各種化學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體很快受到損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實驗室內「搖瓶子」外,她還常常「一頭汗兩腿泥」地去野外採集樣本,先後解決了中藥半邊蓮及銀柴胡的品種混亂問題,為防治血吸蟲病做出貢獻。結合曆代古籍和各省經驗,完成《中藥炮炙經驗集成》的主要編著工作。

代號「523」的特殊使命  

1967年,一個由全國60多家科研單位、500多名科研人員組成的科研集體,悄悄開始了一項特殊的使命,代號「523」,志在幫助北越政府「打擊美帝」,研究的指向正是——防治瘧疾新藥。當時還是初級研究員的屠呦呦被任命為「523項目」研究組的組長。當時39歲的屠呦呦開始著手從中草藥中發現新的抗瘧藥。她查閱了大量的古代醫學書籍和民間的藥方,尋找可能的配方。幾年時間,她「幾乎把南方的老中醫都採訪遍了」,青蒿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進入了屠呦呦的視野。

190次失敗之後的成功 

「1971年10月4日,那是第191號樣品。」 在190次失敗之後,1971年屠呦呦課題組在第191次低沸點實驗中發現了抗瘧效果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該成果得到重視,研究人員從這一提取物中提煉出抗瘧有效成分青蒿素,後來被廣泛應用。而相比龐大的「523項目」,屠呦呦的名字卻從來不為人所知。而內心安靜的力量、淡泊名利的境界和追求真理的勇氣是支持屠呦呦的不停超越自己,去求真務實、艱苦探索、專注事業、勇於創新的力量。

拉斯克醫學獎 2011年9月24日2時,81歲的屠呦呦登上了2011年度拉斯克醫學獎的領獎臺,斬獲臨床醫學研究獎,那是彼時中國生物醫學界獲得的世界級最高獎項。在拉斯克獎評審委員會的描述裡,屠呦呦是一個靠「洞察力、視野和頑強的信念」發現了青蒿素的中國女人。而國人卻發現了這位被世界認可的卓越女科學家既沒有博士學位、留學經歷,也不是兩院院士,只是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員。 於是,一些針對「三無教授」的非議和爭論接踵而至。

高光下的爭議  

針對這一爭議,拉斯克醫學獎給出了解釋,屠呦呦是第一個把青蒿素引入523項目組,第一個提到100%活性,第一個做臨床實驗,這三點中的任何一點都足夠支撐她得這個獎。可見這個獎項注重科學發現的思維,而不在乎是誰做的。

諾貝爾獎  

四年後,並不認可集體成就的諾貝爾獎,再次把獎項頒給了在青蒿素研究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個人。「畢竟,個體才能作出發現,而不是組織。在組織和機構變得愈發重要和有權力的時代,從中辨識出真正具有創造力並改變了世界的個體也變得愈發重要。」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組委會秘書格蘭•漢森(Goran K. Hansson)說。

黃金時光   

「我在這個藥物上做了一輩子,非常希望它能物盡其用」屠呦呦說。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見的一種植物,鬱鬱蔥蔥地長在山野裡,外表樸實無華,卻內蘊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樣的屠呦呦,大愛在左,奉獻在右,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生命長途點綴得綠意盎然,將工作崗位上的每一刻都變成黃金時光。

默默無聞的堅守 

屠呦呦分配到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工作之後的55年裡,除參加過為期兩年半的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她幾乎沒有長時間離開過東直門附近的那座小樓。直至今天,85歲的「三無科學家」屠呦呦依舊在那座小樓的一間辦公室帶著項目……也許正是這內心安靜的力量、淡泊名利的境界和追求真理的勇氣是支持著她不停超越自己,去求真務實、艱苦探索、專注事業、勇於創新的力量。

她的夢想 

讓中醫幫助人類去徵服全世界威脅生命的重大疾病,願全球沐浴在中醫陽光下的人們健康幸福。也希望國家和社會能更加重視女性人才的成長,期待社會各界合力營造有利於女性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

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對防治瘧疾等傳染性疾病、維護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義。青蒿素的發現是集體發掘中藥的成功範例,由此獲獎是中國科學事業、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榮譽。我的夢想是用古老的中醫藥,促進人類健康,讓全世界的人們都能享受到它。

相關焦點

  • 鍾南山成為共和國勳章建議人選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名單
    共和國勳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勳章)共和國勳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榮譽勳章。《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草案,於2015年8月24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十六次會議審議:草案規定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為國家最高榮譽,由國家主席向獲得者授予。2016年1月1日正式設立。
  • 央視發布人物宣傳片《致敬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屠呦呦》
    2019年9月29日,黨和國家舉行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向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授予獎章。他們是千千萬萬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貢獻的傑出人士的代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英雄楷模。
  • 赫赫無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的秘密往事
    共和國勳章功勳卓著 星耀中華9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授予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決定,授予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共和國勳章」。
  • 國士無雙——致敬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獎章獲得者
    我總想表達一下自己對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獎章獲得者的崇敬崇拜之情,但每當想說的時候,總是感到語言無比的匱乏,沒有什麼可以來讚揚和歌頌他們的成就與貢獻,但是澎湃的心情總是久久無法平靜。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獎章的含義我就不用過多贅述了,這幾位獲得者真的是以一己之力擔負了國家發展壯大和繁榮昌盛的使命,他們是國家的功臣,我想再高的榮譽也不能詮釋他們做出的貢獻,因此報導中經常出現了國士無雙這個詞語,用來形容獨一無二的人才,有傑出貢獻的人物。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國家的領軍人物,是真正的人民偶像和國家偶像,是要記入中國歷史史冊的人物。
  •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的「山東奇緣」:不只是在山東入黨
    鍾南山獲頒「共和國勳章」,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女)榮膺「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是國家最高榮譽。「共和國勳章」授予為黨、國家和人民的事業作出巨大貢獻、建立卓越功勳,道德品質高尚、群眾公認的傑出人士;國家榮譽稱號授予在各領域各行業作出重大貢獻、享有崇高聲譽,道德品質高尚、群眾公認的傑出人士。
  •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敢醫敢言 國士無雙
    除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白求恩獎章獲得者、「改革先鋒」「最美奮鬥者」外,2020年,鍾南山的榮譽簿上又添一枚共和國勳章。  「身著白衣,心有緞錦」,這位年過八旬的醫者,至今仍在一線出診,面對滿滿的讚譽,他卻謙遜依舊,「我不過是一個看病的大夫。」
  • 周迅飾演屠呦呦!作為我國唯一科學諾獎得主,周迅駕馭得了嗎
    近日,拍攝《甄嬛傳》《羋月傳》等國產大劇的鄭曉龍導演已經立項開拍《功勳·屠呦呦》。從片名中包含「功勳」二字可以看出來,該部電視劇應該重點介紹屠呦呦先生的科研生涯,重點講述屠呦呦先生對國家對人民的貢獻。屠呦呦先生主要從事中醫藥抗瘧疾的研究,於1972年發現了對各種瘧疾都有療效的青蒿素,並在今後的歲月中一直致力於青蒿素的研究,減少青蒿素的成本,提升青蒿素的效果,拯救了很多飽受瘧疾影響的落後國家的生命。屠呦呦先生因此於2019年成為首批「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而電視劇《功勳·屠呦呦》的「功勳」二字應該就是指的「共和國勳章」。
  • 周迅飾演屠呦呦,是科學家高攀名演員還是名演員攀附科學家?
    周迅飾演屠呦呦,是科學家高攀名演員還是名演員攀附科學家?有鑑於此,有人又盯上了屠呦呦。同一天,周迅還去了屠呦呦的研究所參觀,準備開機事宜。不少網友透露,在研究所二樓見到了周迅,科研人員都非常冷靜,大家根本不為所動,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周迅即將飾演屠呦呦,又掀起了不小的浪頭。
  • 周迅拍攝《功勳》首度曝光「屠呦呦」造型,端莊樸素年代感十足
    屠呦呦在1969年接受任務,1973年合成出了雙氫青蒿素,周迅主演的《功勳·屠呦呦》講述的就是這段時期的故事。,妻子專注研究,李廷釗負責照顧孩子、買菜做飯,既能照顧家庭又可以幫太太查閱資料,氣質儒雅,是屠呦呦最好的精神伴侶。
  • 周迅現身屠呦呦研究所,網友:她演屠呦呦,我放心了
    但關於屠呦呦是誰來演這個問題,答案已經顯而易見了——是周迅!但如果你了解了《功勳》裡《屠呦呦》的人物小傳,你會發現她們在其他方面的契合度也很高。可以說,周迅簡直就是整個娛樂圈裡最適合演屠呦呦的不二人選。
  • 能夠參演都是幸運兒,史上最強大導演陣容,《功勳》講述8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的華彩篇章
    該劇分為八個單元《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講述8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的人生故事;屬於那個年代的特色糧油小本本;其他的單元也在陸續開拍屠呦呦單元,鄭曉龍執導,王小平編劇,周迅、靳東主演;申紀蘭單元,林楠執導,鞏向東編劇,蔣欣主演;袁隆平單元,閻建鋼執導,
  • 刷爆朋友圈的黃金工藝 「共和國勳章」
    前幾天各大平臺都在被同一件黃金工藝品刷屏,那就是鍾南山教授獲得的「共和國勳章
  • 熱評丨鍾南山成為「共和國勳章」建議人選,網友為何集體致敬?
    「鍾南山成為共和國勳章建議人選」的話題,在今天「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開始公示後,迅速成了網絡上備受熱議的「絕對頭條」。網友們紛紛向鍾南山致敬,只因這份「國家最高榮譽」不僅是抗疫英雄的個人榮耀,還凝結著全國人民的一份欽佩與感恩,並記錄著中國人民圓夢路上的艱辛與堅強。
  • 【新華縱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敢醫敢言 以行證道
    敬請關注本期節目——《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敢醫敢言 以行證道》【解說】由於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進程中做出傑出貢獻,84歲的鐘南山榮獲「共和國勳章」。「共和國勳章」建議人選的公示稱,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鍾南山「敢醫敢言」,提出存在「人傳人」現象,強調嚴格防控,領導撰寫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為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關做出了傑出貢獻。
  • 周迅新劇造型曝光,飾演「屠呦呦」一角,網友連連稱讚
    據了解這部新劇《功勳》是為了獻禮2021年建黨100周年,以8位獲得 「共和國勳章」的傑出人士作為題材的電影。其中周迅扮演中國首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藥學家屠呦呦,這也是第一次被曝光造型。中分的齊肩短髮搭配紅棕色大眼鏡,看起來像像極了那個時期的文藝女青年,還真有點青年屠呦呦的味道了。網友也紛紛稱讚周迅演什麼像什麼。
  • 致敬共和國最美勞動者!上海普陀區舉行中小學生職業體驗創意海報展
    致敬共和國最美勞動者! 10月1日,上海市普陀區青少年中心一樓展廳,出現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創意海報,「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人民教育家於漪老師、新中國第一代勞模楊富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葉其懂以及曹楊轄區內領軍人才王雄彪等人的形象躍然紙上
  • 周迅新劇屠呦呦造型
    此次的新劇是《功勳》,為獻禮2021年建黨100周年,廣電直接將8位獲得 「共和國勳章」的傑出人士作為題材。周迅在其中扮演的是藥學家屠呦呦,這也是第一次被曝光造型。中分的齊肩短髮搭配紅棕色大眼鏡,看起來十分像文藝女青年,真有青年屠呦呦的味道了。網友也紛紛稱讚周迅演什麼像什麼。
  • 網傳周迅出演屠呦呦,以《功勳》獻禮,網友:必須是真的
    這八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當然名副其實的真英雄,他們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略有耳聞。但是,既然是要他們的故事改編成電視劇,必然會進行一定的藝術加工,並且會找一些演員加盟。那麼,如何拍攝,才能保證劇情最不失真、人物角色最貼合?
  • 屠呦呦:不是兩院院士的諾獎得主,被評為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之一
    直到現在,屠呦呦教授都還不是中國兩院的院士。她沒有留洋背景,不是博士,發表的論文數量也不夠。然而,英國某大媒體發起的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中,屠呦呦是與物理學家居裡夫人、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以及數學家艾倫·圖靈並列的巨人。她入選的理由是:「如果用拯救多少人的生命來衡量偉大程度,那麼屠呦呦無疑是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 周迅在《功勳》出演,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敬每個可愛的人
    >周迅屠呦呦是中國諾貝爾醫學獎首位獲得者,也是一位平凡的醫藥工作者,她既不是博士,也不是院士,更無留洋經歷,卻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一心科研,發現青蒿素,這種治療瘧疾的良藥。屠呦呦周迅雖是非常火的明星,也熱心公益事業,作為一個演員也經常成為各類形象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