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最前沿#
伴隨著質疑聲,《歌手·當打之年》於4月24日落下帷幕。最終華晨宇奪冠,拿下了新一季「歌王」稱號。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歌手》直播總決賽總算完滿結束,不至於失控,但表演還是慘遭翻車,網友吐槽聲一片。
首當其衝的還是華晨宇。他的表演曲目《西門少年》、《哥譚》被吐槽難聽,更有甚者說秦牛正威原來師從華晨宇李宇春,稱兩人才是樂壇reader鼻祖……雖然是調侃式的批評,但足見觀眾對華晨宇作品的不滿意。
儘管華晨宇水平遭受質疑,但仍登上「歌王」寶座,不免讓觀眾懷疑節目其實有「劇本」操作……
《歌手》「劇本」痕跡明顯?
首先,總決賽仍保留「奇襲」賽制讓人心塞。被復活的袁婭維、吉克雋逸,分別選擇奇襲米希亞和周深。當何炅宣布袁婭維和吉克雋逸奇襲成功,米希亞和周深止步被淘汰,無緣「歌王」候選時,大部分觀眾的心是往下沉的,以至於沉重的尷尬都要溢出屏幕了。
畢竟周深和米希亞可是華晨宇最大競爭對手。兩人一整季都沒人敢奇襲,臨決賽卻被雙雙奇襲,且雙雙淘汰,實在無法令人信服。更加讓人詫異的是,打敗了周深的吉克雋逸,總決賽票數竟然只有2.66%,太尷尬了!
華晨宇票數佔比為51.12%,袁婭維30.68%,蕭敬騰15.54%……如果把吉克雋逸換作周深,勢必會分走三人票數,到時華晨宇恐不會穩穩拿到「歌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就很有必要先淘汰掉周深和米希亞這兩個強有力對手。「劇本」操作痕跡明顯,那麼《歌手》為什麼寧願背負質疑,也要送華晨宇登上「歌王」寶座呢?
《歌手》如此操作在害怕什麼?
如果華晨宇再次和「歌王」失之交臂,《歌手》首先面臨的是來自粉絲的壓力。
圈內皆知華晨宇粉絲的強大。華晨宇演唱會門票開售即秒空,幾乎是一票難求,新專輯《新世界NEW WORLD》上線兩周,銷售額已突破9000w……「火星人」購買力強大,《歌手》怕是得罪不起。
其次,2018年華晨宇和「歌王」失之交臂,以微弱差距輸給了Jessie J,同年華晨宇在鳥巢連開兩場演唱會,幾乎萬人空巷,華晨宇由此登頂,成為華語樂壇領軍人物。
兩年後,華晨宇再來《歌手·當打之年》卻是救場。種種細節表明他來《歌手》並非完全自願。某種程度上,《歌手》欠華晨宇一個「歌王」稱號,如果不能控制局面,使華晨宇穩拿冠軍,將十分有損大家顏面,請來李宇春救場也是此目的……
沒有疑問,華晨宇的實力配得起《歌手》冠軍,只是這個冠軍來得有點遲,所以看起來尷尬。而《歌手》寧願口碑盡失,寧願背負質疑,也要堅持把「歌王」還給華晨宇,既是彌補遺憾、維持顏面,也是在向流量妥協的表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