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亢
連日來,張玉環殺童冤案當事人張玉環被無罪釋放一事,牽動著億萬網友們的心。而面對這樣的熱點事件,竟有人打起了煽動情緒收割流量的算盤。
一自稱是「張藝謀導演小舅子」的微博用戶「陳劍導演」發文喊話張玉環:「不要再哭訴了,國家賠你幾百萬也夠了。27年冤獄,700萬國家賠償,平均每年收入25.9萬,每個月2.1萬,每天700人民幣進帳!張玉環何許人也?博士?碩士?白領?江西農民,你27年的收入比博士還高!」
後張藝謀導演工作室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消息,澄清與該用戶並無親屬關係,且根本不認識該用戶,證實是惡意「碰瓷」。
既「碰瓷」著名導演,又發表令人不忿的怪論煽動情緒,該用戶的來意很明顯,就是衝著收割流量來的,他也如願得逞:該微博閱讀量一天內就超過182萬;截至目前,微博帳號「陳劍導演」的粉絲量已超過239萬。
這種故意挑動網民情緒蹭熱度、借憤怒換流量的人,輸送的內容充斥奇葩且卑劣的價值觀,是一種不折不扣的「毒流量」。這類「毒流量」通常故意與主流輿論背道而馳,當大眾都同情受害者的遭遇時,他就偏要說受害者就是在博取同情以達其他目的,站在大眾情緒的對立面,顯得自己格外突出,語不驚人死不休,藉此騙取流量和關注。
張玉環含冤入獄27年終得平反,但他27年未陪伴家人、家人多年飽受此事牽連、出獄後難以融入社會……這一切都使得他的生活再也回不到從前。該用戶卻簡單地用「江西農民」的身份來衡量張玉環的人生價值、自由價值、青春價值,大放厥詞稱700元一天的賠償金不虧,不懂將心比心,算術學得挺好,但心術卻極壞。
此外,他還將國家賠償等同於工資,妄圖曲解國家賠償的真實意義。就像張玉環接受採訪時所說,「一千萬也換不回我27年青春年華」。國家賠償是一個國家為公平正義、倒逼國家機關少犯錯所支付的成本,是錯誤已經釀成後的一種賠償,但卻不能等價彌補錯誤已經導致的後果。
面對這樣的「毒流量」,網民就不應該給他眼神。他們非常善於蹭熱點事件和知名人物的熱度,總是能快速找出熱點事件中的敏感點,發表偏激的言論來煽動網民的情緒。他們不在乎受害者可能因言論而受到的傷害,也不在乎自己說的話站不站得住腳,只要能引發人們的關注,就已經贏了。
對於這些奇葩的言論,網民越是給眼神,越是正中他們的下懷,越因他們的言論而憤怒,他們收割流量就越成功。「毒流量」們秉承被罵也是關注、黑紅也是紅的心理,什麼人都碰瓷,什麼事都惡炒,毫無社會公德心,價值觀扭曲,早應該被清理和整治。
8月10日晚間,「陳劍導演」帳號已被微博平臺註明「該帳號因發布惡意營銷內容已被永久禁言」。
平臺的確需要做好審核和懲治工作,不給惡意碰瓷的人提供機會。及時處理一個這樣的帳號,就能夠打擊其他「毒流量」帳號的生長勢頭,在平臺樹立抵制「毒流量」的規則,在網民間形成一種共識——共同抵制惡意碰瓷、煽動情緒來博取關注的行為,絕不給「毒流量」生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