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傻白甜暗藏壞水——《太空部隊》
今天聊聊美劇《太空部隊》。
片名Space Force (2020),別名太空軍 / 航天軍 / 空天軍。
這部Netflix出品的喜劇美劇聚焦美國太空部隊。男主角馬克·R·內爾德是一名剛剛晉升為四星上將的資深軍官,他滿心歡喜地以為自己可以擔任司令掌管美國空軍,沒想到國防部長對他另有他用。
內爾德被安排到新組建的太空部隊擔任司令,任務就是率領美國航天部隊重返太空,在月球建立新基地。
在內爾德的團隊裡,有來自世界各地各種膚色各種人種的科學家,各自角色符合其刻板印象;內爾德本人又面臨著全新的中年危機,事業感情都遇到全新挑戰,多重笑料匯聚在一個人身上。
在劇中,角色設定均按照美國政壇人物量身定做,喜歡發推特的總統、標誌性顯著的國會議員、畫大餅哄騙投資人的網紅女商人……熟悉時政的人可以輕鬆認出這些角色對應的現實人物。
美國政壇的特點就是讓各方利益集團在明面上爭奪利益,撕下臉皮搶資源,僅僅根據這些政客們爆出的猛料,就已經足夠支撐一部諷刺美劇了。
甚至主角本身就有足夠的戲劇衝突,完全足夠撐起一部喜劇。
比如內爾德的妻子毫無緣由地進了大牢,直到本季結束都沒個解釋。按照主創團隊的解釋,妻子坐牢僅僅是因為「有趣」。如果想要進一步的解釋,估計要等第二季了。到現在也沒聽到Netflix續訂《太空部隊》第二季的消息,會不會有第二季還是未知。除了夫妻線,父女線索也有大量挖掘空間。
你看,為了一個「有趣」的設定,人物角色都可以在監牢內外反覆橫跳,說明這部劇並不缺少戲劇衝突。
其實單純地將故事內容限定在美國發展太空力量方面,吐槽吐槽美國政壇,拿各種人群宗教開涮的話,《太空部隊》完全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做成一部很不錯的小製作喜劇短劇。畢竟現實中的素材太過於豐富,隨便選幾個點就可以編一集。
但Netflix的野心可不止於此,他們一定要製造敵對恐慌情緒,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輸出意識形態。
表面看起來,《太空部隊》是借著美國太空事業發展大潮,講述各種老油條的職場故事,骨子裡是向觀眾們潛移默化地灌輸美國依舊是人類文明燈塔形象。
帝國主義總會需要一個外部假想敵來轉移國內矛盾視線,根據他們幾百年的經驗,只要這個假想敵樹立地足夠逼真,就可以裹挾民意,繼續作威作福。
以前冷戰期間,假想敵毫無疑問的就是蘇聯,現在中國國力強盛,假想敵就是中國。而美國本身則一直是人畜無害的傻白甜小白兔形象。
正所謂來自敵人的認可是最高評價。
毛主席曾說過:「如若不被敵人反對,那就不好了,那一定是與敵人同流合汙了。如若被敵人反對,那就好了,那就證明我們同敵人劃清界限了。如若敵人起勁地反對我們,把我們說得一塌糊塗,一無是處,那就更好了,那就證明我們不但同敵人劃清了界限,而且證明我們的工作是很有成績的了!」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短暫的中美蜜月期,美國影視作品裡中國可以是正面形象,雙方互幫互助,一片歡樂祥和的景象。後來中東吸引了美國的注意力,中國韜光養晦,美國影視作品的敵人都是蓄著鬍子帶著頭巾的恐怖分子。現在實力藏不住了,一家中國公司就能讓美國進入緊急狀態,撕下遮羞布。這正是我們一代代人努力的成果。
毛主席還說過:「輿論的陣地,你不去佔領,敵人就會去佔領。」
我們拍了兩部《戰狼》,一群精美如喪考妣患上強烈的戰狼PTSD ,看不得人家說假想的「主子」一點不好。我評了一下《前哨》是美帝洗白侵略者形象的宣傳片(http://22j.co/dDSU),後面無數精美哭天搶地地為「主子」申冤,生怕別人看不到他們為美國意識形態搖旗吶喊。
《太空部隊》裡製造矛盾對立的手法極為簡單粗暴,簡直就是毫無變化的同樣套路,甚至顯得十分荒誕。
劇中但凡出現中國形象時,國旗是能做多大就做多大,生怕觀眾們眼神不好看不清楚中國國旗。中國在美國面前做事態度強硬、毫無規矩,出爾反爾、不講道義,倒是美國表現地溫文爾雅,宛如一隻溫順的小白兔。
《太空部隊》想用自嘲的方式樹立美國是人類文明燈塔的形象,但在現實生活中,懂王早已經幾百年意識形態統治成果消耗地七七八八。如果能認清這些,《太空部隊》的確拍得挺好玩的。
過於荒誕會讓有的人覺得是藝術加工,並不是意識形態鬥爭。那就大錯特錯了,三人成虎、眾口鑠金,當謊言說一千遍就成了真相。你一眼就看出荒誕的事情,偏偏會有很多人當作真理。劇中的中國形象可是極為符合白右和精美的胃口,我們會當做笑料一笑而過,他們則會誘發顱內高潮。
美國的電視劇服務於美國的意識形態無可厚非,我們只要認清其中背後的關係就行。懂王反向教育了這麼多年,如果還有人認不清,那只能說不是壞就是蠢了。
美國都敢將插上柏林國會大廈的蘇聯紅旗P成美國國旗,還有什麼無下限操作做不出呢。
說到底,我們還是《戰狼》《紅海行動》《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一類的電影拍得還是嫌少。其實不僅要多拍,還要多去美國放映。
看似傻白甜暗藏壞水,
認清潛臺詞取其笑料。
這裡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注:妙看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