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sharethemovie」
來源:影視黑板報
恐怖片,自從電影藝術誕生以來便是重要的一個類型題材分支。不管是電影技術起步的百年前,還是如今發達的科技時代,它始終能博人眼球。
而我們人類也是喜歡追求並且享受刺激的一種生物,這也產生了一種「惡循環」:
今年是恐怖電影的「大年」。
北美有《寂靜之地》、《潛伏4》、《科洛夫檔案3》、《湮滅》;
國內有《中邪》;
日韓等恐怖片大國也是佳片頻現,引發一波又一波的恐怖觀影潮。
今天帶來的這部恐怖片它有一個響亮的稱號——韓國十年來最嚇人的恐怖片。
因為該片不僅是韓國近十年來最快突破百萬觀影人次的本土恐怖片,同時刷新了歷屆恐怖電影史上最高的單日票房記錄。
來了—
《昆池巖》곤지암千呼萬喚,韓國熱門恐怖片《昆池巖》資源終於現於網路,隨即引爆國內社交網絡。
韓國觀眾看了之後,一個嶄新的詞彙"爆米花雨"出現在大家面前。
就是電影恐怖到大家不受控制的將手中的爆米花向空中扔去。
如果夠膽你可以自己去看,如果想分手可以拉著女朋友去看;
也有節目組把韓國偶像團體MonstaX請去看這部片,還專門挑在廢棄的遊樂園地下室放映。
一開始激動不已,最後漸漸放棄掙扎……
已經沒時間管理自己的表情了。
一時間,去看《昆池巖》成了全民挑戰。
所以,《昆池巖》到底恐怖在哪?
第一招,就是把故事放到真實事件裡。
2012年,CNN曾選出世界最毛骨悚然的七大場所,其中包括烏克蘭的車諾比遊樂園、捷克人骨教堂、日本的青木原森林、西非巫術市場、墨西哥玩偶島和日本端島。
而《昆池巖》中的昆池巖精神病院,榮登榜首。
這座醫院的位置原來是一個監獄,很多犯人在此死亡,後改建為醫院。
但解釋不清的事也接連發生——
有人在醫院被殺;42名病患集體自殺;院長也下落不明……
1996年精神病院正式關閉,無人管理,也沒錢拆除,荒廢至今。
「2016最佳韓劇」的《信號》,第一集男主前去搜查的醫院,就在這裡取景。
因為常在影視劇裡出現,所以吸引不少試膽的探險者,經常在夜間前來體驗。
但在電影裡的,是花兩個月找的一所相似中學,劇組自己都沒種去現場,卻要來嚇我們哼!
第二招,電影始終圍繞一個字展開——
真。
劇情模擬了一檔恐怖視頻節目的整個製作過程—
為了100百萬點擊量,「恐怖時代」實景直播體驗秀策劃人河俊決定涉險探秘昆池巖。
3人的節目組,召集了4位粉絲,一同前往昆池巖精神病院進行探險。
全程分兩個陣地:
隊長獨自在後方操作直播,其餘三男三女進入昆池巖實地拍攝。
為了達到真實,《昆池巖》創下一個韓國商業電影史上的壯舉。
首次電影裡99%的畫面,都由演員親自拍攝。
每個演員都有一臺拍臉的FACE CAM和捕捉他們視角的POV CAM,身上掛著兩臺,手裡還得拿著一臺再拍。
GoPro、可攜式攝像機、Osmo、VR、無人機等多種攝像機投入使用,拍攝期間最多19臺攝像機同時進行拍攝。
創造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恐怖感。
比如這些:
每一個鏡頭,都是在暗示你:
你就在昆池巖,你就是那個見鬼的人。
身臨其境,直面恐懼。
各種詭異現象接連發生:
比如男主正對著鏡頭說話,背後的房門「砰」一聲自動關上。
比如在牆上發現院長和病人的照片。
乍一看像是普通的合照,仔細看卻非常詭異——除了院長目視前方,其他每個人都看向別處。
還有原本畫著塗鴉的牆上,血紅的「活著」變成了「自殺」。
種種跡象都表明了這個精神病院非同一般,但幾個主角們還是選擇繼續深入,甚至在屋子裡玩起了「招魂儀式」。(恐怖片的主角都喜歡作死)
結果可想而知,儀式進行到一半,蠟燭突然熄滅,屋裡的鈴鐺響個不停。一群人被嚇得大驚失色,四處逃竄起來。
兩名女成員準備離開,但是為時已晚,兩個人猶如鬼打牆般,怎麼都走不出去。
並且其中一名成員已經被鬼附身了,這正是這個部分,特!別!嚇!人!
請把手機離眼睛遠一點,高能預警!
以下圖片高能預警!
以下圖片高能預警!
以下圖片高能預警!
以下圖片高能預警!
以下圖片高能預警!
重要的事情說五遍,請慎往下拉。
雖然平常盯著網紅照片久了,那深邃如星辰宇宙的瞳孔,也讓人有類似感覺。
但和這一幕比,充其量是個鋪墊。
最後他們到底有沒有逃離這個鬼屋,就不給大家劇透了,只能說,接下來的情節一個比一個高能!!
除了拍攝,聲音也下了不少功夫。
這片幾乎沒有刺耳的配樂,而是選擇現場收音。
場景、畫面、音效,拒絕一驚一乍,不斷用真實感渲染氛圍,讓觀眾徹底沉浸在故事裡。
因為真實,所以擔心主角的命運。
再小的動靜,都可能變成擊垮心理的最後稻草。
最後,我個人的建議是別一個人看!別一個人看!別一個人!尤其是在夜晚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