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過得太玄乎了
—
【嘮叨了3000字有點長】
一月
2018年是我第一次跟朋友們一起跨年,本來是1.1陪yyf一起過個生日,12.31吃完飯就神奇的在KTV待了一整年. 2017那一年很開心認識了高中這幫人. 也暢想著2019年跨年還能跟他們一起【然鵝2018 12.31晚正在趕literature作業.】
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好像本應是個沒什麼交集的隔壁班同學,緣分就是這麼突如其來吧.
二月
寒假去了上海,印象裡是第三次去上海了,只是前兩次去的時候年齡還小,沒什麼太多的印象. 12月31號的我在寫這篇公眾號的時候,還能想起2月14到2月19我在上海聽了什麼歌: Never Be the Same, Dear Boy, Dandelions…每次聽到他們的旋律就能回憶起在南方雨中散步的那份悠閒. 上海好像不是我小時候感覺到的大城市了: 豫園、海倫路、武康路…果然年齡越大越喜歡那些有歷史年代感的東西. 畢竟這些在我未來學業生涯的六年中,是在美國感受不到的.
三月
去澳門第二次考SAT. 第一次是2017.12.2在新加坡. 如果說SAT有什麼好處的話,就是可以讓我去一些我以前沒去過的地方吧: ).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三巴牌坊,周圍一篇區域很像是北京的南鑼鼓巷. 一家家小店印著繁體字,霓虹燈的光映在被雨淋溼的街道上,還能依稀辨別出西方建築物的痕跡. 酒店旁邊就是考場和一家賭場,只可惜年齡不到21歲不能進去呢.
3.29 打了第一對耳洞
3.22 學校的桃花
四月
四月有點悲傷,第二次戀愛結束. 只能說自己很盡力也很認真在維持一段感情. 所以能不能長久就靠緣分了唄. 緣分盡了就散了. 說不難過是假的,不過八個月後的我再看待那場分手,好像又覺得,嗯其實也沒什麼,說到底大家還不都挺過來了.
五月
準備AP考試的一個月. 回北航找初中最好的朋友,看了期待已久的復聯3...沒有太多的期望也沒有太多的失望,也知道了每個化成灰的英雄還會有自己的獨立電影,似乎也沒有那麼難過【甚至都沒有哭】. 只希望復聯4可以給初代們一個好歸途.
AP考完那天和同學一起去南鑼鼓巷. 初夏的時候在後海划船的日子舒適的不太真實,也不知道下次還可以這麼悠閒是什麼時候了.
5.31 飛去香港考SAT2
六月
6.2在香港考SAT2. 只有短短兩天,也沒出去轉,就在九龍區的酒店裡呆著. 沒有了銅鑼灣和維多利亞港的香港像是澳門,有一點擁擠有一點破舊.
6月8號,speech組的同學一起去798拍MV. 當時感覺好累好熱,大太陽下的還得跳舞. 冬天的我現在回想起來卻好羨慕. 申請季結束後要是還有機會,一定要再跟朋友們去一次798.
希望學長學姐們在美國前途無量呀.
六月,離開了ICC樓,在高中樓結束了最後一個月的高二生活. 一直都很喜歡在高中樓上課,可能是因為
那裡上課意味著一個學年的結束,也可能因為是在夏天,更方便照七點時的落日和晚霞吧.
末尾,在球場碰見了一個一直藏在心裡的人
「哎,高一下學期的五月,還偷偷喜歡他呢.」
「怎麼不早說,幫你追啊.」
七月
7月8號去了趟天津考託福. 天津已經記不清去了多少次了. 以前每年大年三十都要去天津,可能因為爸爸媽媽是天津畢業的所有對那個城市很有感情吧. 住的一樣的酒店,走的一樣的路,只不過可能因為是去考試,所以心情更壓抑一些吧.
7月13號,高二結束. 高二的一年啊,找到了自己的組織,過的不孤獨,偶爾小難過,沒有什麼大礙. 「渺小的控訴只是證明生活並不無聊.」
我忽然想起2013年的夏天,我接到北航的小升初面試,那是我第一次踏進一所中學的校門. 看見門口有幾個高個子的學長學姐,大夏天還穿著長袖長褲,書包肩帶調的很長一直到腰下,推著自行車,有說有笑的,心裡好羨慕. 我看不出他們多大了,當時的感覺他們可能也是高中生了吧,只是感覺好成熟. 面試完,和媽媽一起走進北航的一所小甜品店,買了個紅薯一樣的小點心. 還記著上初中後對自己的好朋友說,「哪天一定還要再吃一次」,只可惜那家店後來關門了.
2018年7月的我,一個準高三生. 2018年12月31號的我,一個準大學生. 我終於變成了準初一時的我眼中那些很 「社會」 的學長學姐們:我大夏天穿長袖長褲的校服,把書包肩帶調的很長,不再扎辮子,不再穿運動鞋,打了耳洞...我變成了小時候的我想變成的樣子,可我有沒有變成現在的我想變成的樣子呢.
八月
八月的我變成了十七歲的人. 總感覺16歲和15歲不太一樣,17歲又和16歲不太一樣. 15歲還是個孩子,16歲是青春少年,17歲步入成熟【可能18歲就老了】. 17歲,在八月時還沒啥夢想,就希望八月SAT能考好【失敗】.
八月末,第一次去了LA. 儘管是去考試, 但能跟朋友們一起去西海岸彌補了這個小小的不足. 我們住在一個小別墅裡,白天四個人一起複習,晚上聊聊天就睡了,一直到考試的那天.
考完後就直接奔去了Santa Monica海灘. 吹海風,拍日落,想辦法把對方推進海裡…然後找了一家商場吃了點漢堡【依然記得商場的保安大哥,賊熱情,告訴我們哪裡有吃的、該怎麼走blabla,以及漢堡店的點餐員,也不知道是他理解的問題還是我們口語不好,四個人點的餐倆都上錯了】
倒數第二天去的環球影城。本來約著跟大海 jsj一起逛呢,誰知道那倆人前一天晚上打榮耀到早上六點,錯過了班車. 有點遺憾,因為自己一個人在遊樂園也沒有什麼興趣,就是不停的逛哈利波特的周邊店,在魔法世界裡砍了200多刀,有點蹩腳的跟售貨員老奶奶對話…最後等cnb【我們的領隊老師】帶著那倆人來接我,一起去LA的downtown.
不得不說,自駕遊在LA才有意思呀. 先是一起去的自然博物館,對面就是南加大【結果直到12月jsj才知道自己8月時路過了南加大】. 從博物館出來天漸漸變暗,就想去downtown找餐館吃飯. cnb說要帶我們吃個高級的,人均50刀,於是就一邊騙自己50刀=50rmb,一邊走進了那家位於頂樓露天陽臺上的小酒吧. 小小的餐廳裡布置著蠟燭沙發和吧檯,幾乎都是白人,穿著西裝和小吊帶裙,我們五個t恤牛仔褲感覺有點跟不上潮流. 結果進去了,告訴我們要預約,只好灰溜溜的又出來了. 臉有點發燙,不過過後的幾個月裡每想到這件事又會拿出來笑個不停. 最後我們去了一家很簡陋的墨西哥餐廳.
一路上,路過了一個露天演唱會,演唱會周圍站著一些穿著暴露的吸大麻的年輕人. 街邊長椅上總坐著黑人,不知道他們嘟囔的是什麼,也不知道他們在跟誰說. 沒有紐約的夜晚繁華,LA的夜晚有點靜,有點陰森,耳邊只有流浪漢們的爭吵和演唱會的吶喊. 可能這就是洛杉磯吧. 他沒有環球影城風趣,也不像星光大道耀眼,他有點危險有點荒蕪也有一點野性. 沒有紐約的快節奏,這裡只有自由.
晚上回到了住宿的小破別墅,半夜打遊戲的時候聽見了砰砰的聲響,不知道是不是槍聲.
九月
時間過得太快,我也是個高三學姐了,正式進入申請季.
十月
也是很無聊的一個月,唯一興奮的就是參加初中同學wyy的生日會啦. 好久不見初中同學,有些人已經不知道該聊些什麼了,而那些在心裡不會褪色的人,好幾個月不見不聊之後,居然第一句話都是在胡扯:
「哎你居然也長痘了哈哈哈哈哈哈.」
「你想考哪啊? 」
「我想上清華」
「我還想上哈佛呢」
「我tm是真的想上清華.」
一張我十月最喜歡的照片
十一月
交完了EA的申請,和朋友們一起去了頤和園划船. 老年生活又來啦.
十一月還被朋友們慫恿著,壯著膽子去跟他尬聊. 每次忐忑的看見回話後又開始費腦細胞想改怎麼回復他,斟酌每一個字,生怕他覺得我是個說話很隨便的人. 聊個天好累呀,但能說哪怕一句話都覺得很幸福.
一張11月最喜歡的照片
十二月
最後一個月,給jsj yky yyf過生日,跟大海 泡泡 yky&npy去大柵欄,收穫了一張又一張的defer,寫了一篇又一篇的文書.
十二月受了不少的打擊,心情一直也很壓抑,臉上瘋狂長痘. 但最後換來他的一句鼓勵的話還是很值的呀.
END
其實我的照相風格是根據春夏秋冬的變化而變化的.
年初時的冬天 我喜歡藍色調的照片,很冷,很暗淡,好比冬天的北京.
春天,喜歡粉色調的,校門口的桃花 早晨的朝霞..
夏天的時候喜歡高飽和度的照片,尤其是晚霞: 橘 紫 藍 粉..
秋天是飽和度很低的棕色調 為冬天做準備.
2018年的12月到了,又一個循環.
只是取景框裡的世界變了又變
我也越來越成熟直到成年
這不變中的萬變就是我平淡的日子裡
支撐我期待下一年的小驚喜吧.
現在是12.31晚10:34,早上提交完了1.1 due的那一波申請,心裡踏實了一點點. 說好的跟同學們一起跨年可能最後也只能是一句語音祝福了,算是2018年的一個小遺憾吧.
但我的2018年也有不少的美好呀. 我有一群隨叫隨到的朋友,有一個可以為之奮鬥的學校,還有一個一想起就會嘴角帶笑的人.
2019年
我要早睡不長痘
我要買一臺新的相機
我要一個月起碼做兩篇手帳
我要每周看一部電影
我要對自己的真心勇敢一點.
時光不停,步履不止. Hello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