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開源量子機器學習函式庫,助力英特爾處理器性能最佳化

2020-12-28 十次方

Google、滑鐵盧大學、X(公司)和福斯集團合作,共同研發出量子機器學習的開源函式庫TensorFlow Quantum(TFQ),這是一個TensorFlow的擴充,讓開發人員可以利用量子電腦建構機器學習模型。

Google提到,機器學習技術雖然無法精確地模擬自然界的系統,但是可以透過學習系統模型,預測系統的行為,在過去幾年中,古典機器學習模型解決了許多科學問題,在醫學、天氣以及太空等領域皆有重要的進展,而隨著量子電腦的發展,新的量子機器學習模型,可能對世界上各種難題有著重要影響,但是目前卻缺乏工具,來建立可在量子電腦上執行的量子機器學習模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Google與多個組織合作出了TFQ,可以將量子運算和機器學習技術結合在一起。TFQ底層整合TensorFlow和雜訊中等規模量子(Noisy Intermediate Scale Quantum,NISQ)演算法框架Cirq,並且透過現有和TensorFlow API相容的量子運算原語,以及高效能量子電路模擬器,為判別性和生成性量子古典模型的設計和實作,提供高階抽象。

TFQ的關鍵功能,是可以同時訓練和執行許多量子電路,Google解釋,這是因為TensorFlow能夠在電腦叢集中平行化運算,並且能夠在多核心電腦上模擬相對較大的量子電路,進而實現這個關鍵功能。而為了要在多核心電腦模擬大型量子電路,Google開發了高效能量子電路模擬器qsim,經實驗證實,該模擬器可以在Google雲端節點n1-ultramem-160,花費111秒模擬14量子閘(Gate Depth)深度的32量子位元量子電路。

這個模擬器為英特爾多核心處理器最佳化,結合TFQ,Google雲端節點n2-highcpu-80可在60分鐘內,對20量子閘深度的20量子位元量子電路,進行100萬次電路模擬。Google提到,TFQ是一個在古典量子電路模擬器上執行量子電路的工具,未來目標是要讓TFQ能透過Cirq,在真正的量子處理器上執行量子電路,包括Google內部正在開發的Sycamore量子系統。

相關焦點

  • 英特爾AIDC2018:神經計算棒二代從天而降,軟硬生態合作圈盡露鋒芒
    工具英特爾人工智慧產品事業部全球數據科學負責人劉茵茵介紹了面向開發者的軟體工具產品,一共四種。第一,MKL-DNN:開源性能庫,為深度學習軟體框架提供優化內核,支持眾多AI基本運算單元,例如卷積、矩陣乘法、批量歸一化、激活函數等等,幫助開發人員發揮出英特爾硬體的最大性能。
  • 發布新一代NNP晶片外,英特爾AI軟體和應用更透露其AI野心
    雷鋒網消息,美國時間5月23日,會議上,英特爾副總裁、AI事業部(AIPG)負責人Naveen Rao介紹了英特爾AI的最新進展:英特爾至強處理器的性能有了進一步的提升,發布了新一代專為機器學習設計的神經網絡處理器(NNP)晶片——Nervana NNP-L1000 (Spring Crest);介紹了nGRAPH平臺、BigDL大數據開源平臺、OpenVINO等開源軟體工具;展示了用
  • Jax 生態再添新庫:DeepMind 開源 Haiku、RLax
    近日,DeepMind 開源了兩個基於 Jax 的新庫,給這個生態注入了新的活力。 Jax 是谷歌開源的一個科學計算庫,能對 Python 程序與 NumPy 運算執行自動微分,而且能夠在 GPU 和 TPU 上運行,具有很高的性能。
  • 英特爾推第11代移動PC處理器,AI性能提升5倍,官宣新品牌Logo
    芯東西(公眾號:aichip001) 文 | 心緣 芯東西9月3日報導,今天,英特爾推出新一代移動PC處理器——第11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處理器,代號Tiger Lake,搭載英特爾銳炬Xe顯卡
  • 英特爾計劃年底推出首款神經網絡處理器Nervana;Mobileye提出驗證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性的公式;英特爾推更簡便FPGA
    1.英特爾計劃年底推出首款神經網絡處理器Nervana;英特爾在本周的WSJDLive全球技術座談會上揭露首款Nervana神經網絡處理器,代號為Lake Crest,是英特爾專為機器學習打造的處理器,且英特爾也提出新數字格式Flexpoint,以增加Nervana工作吞吐量。 另外,Nervana處理器預計今年年底正式上市。
  • 英特爾最強工具包oneAPI Gold交付,為下一個十年鋪路
    性能、圖形處理、AI 計算、內存帶寬、安全性能等方面實現系統性提升。 英特爾 GPU 的競爭優勢在於能和英特爾 CPU 更好地協同,搭載其他獨立顯卡的輕薄筆記本電腦,很少對 CPU 進行性能優化,而英特爾銳炬 ® Xe MAX 獨立顯卡處於空閒狀態時,可將所有電源和散熱資源專門用於 CPU,在創作者持續實施任務(如執行高級渲染)時可將 CPU 性能提高多達 20%。 筆記本電腦 GPU 之外,英偉達還發布了其首款數據中心獨立圖形顯卡。
  • 處理器發力平板電腦 英特爾Z3000全解析
    1發力平板電腦 英特爾Z3000全解析  英特爾近期正式推出9款新Atom移動平臺處理器核芯,而這9款無一例外都是針對平板電腦而推出的,從而再一次看到英特爾在平板電腦市場上的發力趨勢。
  • 阿里巴巴發布「量子開發平臺」並開源 支持量子算法和糾錯探索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2月23日晚間消息,阿里巴巴發布阿里雲量子開發平臺,開源自研量子計算模擬器「太章2.0」及一系列量子應用案例。阿里表示,這將有力地支持從業人員設計量子硬體,測試量子算法,並探索其在材料、分子發現,優化問題和機器學習等領域內的應用。阿里方面透露,過去幾年量子晶片的進步使得量子計算通向實用之路的不確定性進一步減小。而隨著系統規模的增大,對量子系統及量子算法的測試與驗證變得越來越有挑戰性。基於經典模擬的方法是一個基本工具,但有其內在的瓶頸。
  • 最好的Python機器學習庫
    引言毫無疑問,神經網絡和機器學習在過去幾年一直是高科技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這一點很容易看出,因為它們解決了很多真正有趣的用例,如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甚至是樂曲譜寫。因此,在這篇文章,我決定編制一份囊括一些很好的Python機器學習庫的清單,並將其張貼在下面。
  • 量子糾纏上 AI,韓電商巨頭Coupang擬收購eBay韓國分公司
    扭曲,當量子計算機日趨後浪推前浪千夫視野時,也需要更加智能的機器學習算法來「適配」。「但是至此,俺們還缺失有效的切磋家什可知窺見有用的量子機器學習模型(力所能及拍賣量子多寡,並在現在可用的量子計算機上推行拍賣職責)」,Google AI 博客中劃線。
  • 【星際每周關鍵詞】谷歌發布會&引力波&英偉達GTC&麒麟970&量子通信
    Pixel 2和Pixel 2 XL是谷歌最新推出的兩款智慧型手機。Pixel 2採用5英寸16:9比例屏幕,大猩猩五代玻璃;擁有4GB+64GB/128GB存儲組合;處理器為驍龍835移動平臺;採用正面雙揚聲器,並且支持IP67級別防塵放水,擁有壓感邊框。
  • 阿里巴巴發布雲量子開發平臺,開放研究有利於加速量子時代來臨
    > 今日,阿里巴巴發布阿里雲量子開發平臺(Alibaba Cloud Quantum Development Platform,ACQDP), 開源自研量子計算模擬器「太章2.0」及一系列量子應用案例。
  • 2020 OpenInfra Days China 圓滿落幕,100+ 全球大咖共話開源基礎...
    演講者——練麗萍:英特爾雲計算軟體全球高級總監議題:開放之路 創新之源英特爾在開源基礎設施社區裡致力完善並豐富OpenStack功能,推出英特爾精選開源雲解決方案,助力業界合作夥伴最大化發揮英特爾硬體能力並實現性能優化
  • 英特爾的鍊金術 奔騰處理器要化身聖鬥士?!
    奔騰家族的英雄和狗熊多年來,奔騰一直被英特爾定位在入門級市場上,也就是桌面端低於600元的處理器、移動端低於3000元的筆記本。無論身處何地,這個品牌只能讓人聯想起「將就」的性能。但如果你深入探究,會發現奔騰家族也有兩個熊寶寶。
  • 「開源」江湖前景廣闊,百度一馬當先推動人工智慧共同發展進步
    作為國內AI開源的扛把子,百度飛槳集深度學習核心訓練和推理框架、基礎模型庫、端到端開發套件和豐富的工具組件於一體,並根據本土化特點將開源框架與應用層面做了更好的結合,旨在打造自主可控的人工智慧作業系統,持續賦能廣大開發者,這意味著個人開發者也可以利用飛槳提供的平臺部署自己的深度學習模型。
  • 百度成立量子計算研究所 巨頭爭搶賽道
    今年1月,英特爾CEO Brian Krzanich在CES開場演講中透露,英特爾已向研究合作夥伴QuTech交付了首個49量子位量子計算測試晶片。這距離英特爾宣布開發出新的17個量子位超導晶片僅三個月之久,也宣告著量子計算從實驗室向實際生產邁出重要一步。
  • RISC-V硬碟處理器?希捷發布!令機械硬碟性能暴漲3倍!
    RISC-V架構處理器憑著開源沒有IP糾紛的優勢,得到了全球各大廠商的青睞,國外有IBM,谷歌等,國內有阿里等都推出了自己的RISC-V處理器晶片,近日,又傳來國際硬碟製造大廠發布自己的RISC-V架構處理器,基於此處理器的硬碟性能提升達到3倍!
  • 全球20家量子計算巨頭名單出爐!百度阿里上榜【附下載】| 智東西...
    2014年,為了減少機器學習與人類智能之間的鴻溝 – 並在新興的人工智慧領域處於領先地位,Google開始利用其在D-Wave機器上的經驗,並專注於開發自己的量子硬體。在2018年,谷歌宣布它已經建立了一個新的量子處理器,代號為Bristlecone。這款72比特的設備在谷歌此前最好的9量子比特機器取得了重大進步,當時最接近的競爭者是IBM的實驗室50比特的機器。
  • 數十億次數學運算只消耗幾毫瓦電力,谷歌開源Pixel4背後視覺模型
    而 Pixel 4 的強大性能表現在很大程度上還要歸功於其背後用到的黑科技——基於終端設備的機器學習。前段時間,谷歌發布了 MobileNetV3 和 MobileNetEdgeTPU 的原始碼,讓我們一探究竟吧!基於終端設備的機器學習(On-device machine learning)是實現具有隱私保護功能、能夠時刻運轉、快速響應的智能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