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古董羹」:火鍋研究分析之一:火鍋行業概況

2020-12-25 騰訊網

2018年我國餐飲市場規模已達到42716億元,火鍋歷史悠久,口味多元,為消費者所喜愛,是餐飲行業份額最大的細分領域,年複合增速保持10%以上,發展速度超過其他品類。在火鍋行業中,大眾火鍋市場份額最大,但中高端火鍋市場增速最快。本報告內容由火鍋行業研究及市場分析預測,火鍋行業主要玩家與主要模式,消費者調研三部分內容構成,力求展現市場發展現狀,並基於合理假設作出預測與判斷。

1、我國火鍋行業概況

1.1 我國火鍋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戰國時期

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火鍋是中國的獨創美食,歷史悠久,遠可考究至戰國時期。據《韓詩外傳》記載,古代祭祀或慶典時常「擊鐘列鼎」而食,即眾人圍坐在鼎邊,將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這便是最原始的火鍋吃法。

據考證,西漢時代已經出現火鍋,在漢代出土文物中,東漢文物「鑊鬥」(青銅火鍋)當列其中,此外在海昏侯墓中也發現了火鍋爐陪葬品。三國時期出現五熟釜,是鴛鴦火鍋的鼻祖。唐代稱火鍋為「暖爐」,唐三彩被用於火鍋器皿。到了宋代,火鍋在民間已十分常見。到了元代,火鍋流傳到蒙古一帶,煮食牛羊肉。在明代,辣椒傳入中國,辣椒火鍋出現。至清代,火鍋不僅在民間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宮廷菜,用料是山雞等野味。

1.2 我國火鍋派系眾多,川渝火鍋是現代火鍋的代表

依據火鍋的地域、工藝和口味不同,通常將火鍋分為六大派系,以麻辣著稱的川渝火鍋,以銅鍋、炭火和牛羊肉為招牌的北派火鍋,以海鮮和清淡湯底為特色的粵系火鍋,以簡單快捷為特點的臺式小火鍋,以天然食材和酸辣口味為精髓的雲貴火鍋,以及海南椰子雞火鍋和韓式火鍋等。

現代火鍋發展以成都和重慶兩地為引領,以川渝火鍋為代表,其兼具麻和辣的特點,聲名遠揚。正宗的重慶麻辣火鍋,出現於清末民初,最先發現麻辣吃法的為川江流域的縴夫,以毛肚等動物內臟為食材。可以說,毛肚火鍋是川渝火鍋產生之初的雛形。

1.3 火鍋兼具口味、文化及運營優勢,是餐飲優質賽道

火鍋呈多派系分布,口味在全國範圍內接受程度較高。火鍋口味的精髓在於底料和調料,鍋底尤為重要。在川渝火鍋中,重慶火鍋常使用牛油,口感突出麻和辣,較為火爆;成都火鍋則傾向於使用清油,利用大料提味,口感比重慶火鍋稍顯緩和。獨特的辛辣口味,悠久的歷史傳承,兼容並包的文化內涵,豐富多樣的食材,讓火鍋成為人們社交聚餐的常見選擇。

此外,火鍋對烹飪要求不高,與其他菜系相比標準化程度更高,經營效率及利潤率更好,有利於連鎖拓店,規模化經營。火鍋因其口味獨特豐富,文化內涵深厚適宜社交,易於標準化經營與規模擴張等優勢,成為餐飲行業優質賽道。

1.4 火鍋是餐飲行業最大細分品類,市場規模穩定增長

隨著經濟發展、城鎮化建設及消費升級,中國餐飲市場正在以10%年增速穩健發展。中國餐飲市場由三部分構成,中式餐飲、西式餐飲和其他,中式餐飲約佔80.5%份額。中式餐飲又可分為中式正餐(含火鍋、四川菜、廣東菜等),中式快餐及其他(含快餐、美食廣場、燒烤等),中式正餐約佔70%中餐份額。在餐飲行業所有細分領域中,火鍋是最大細分品類,市場規模穩定增長,增速超其他品類及行業平均增速。

1.5 川渝火鍋是火鍋行業主要細分領域,一線城市增速較快

回顧近年來火鍋行業發展歷程,具有一定周期性。2013-2014年資本爭相進入火鍋行業;至2015年因供過於求,行業進行淘汰與洗牌;2018年隨著海底撈於港交所IPO,火鍋連鎖模式被市場驗證,2017H2-2018年行業再次引發投資熱潮,新增火鍋店數量大幅增加。在火鍋行業中,川渝火鍋為最大細分領域,佔據64%市場份額。從地域維度來看,一線城市市場增速較快,其他城市消費潛力有望在未來五年被激發。

1.6 毛肚是川渝火鍋點擊率最高菜品,深受消費者推薦與喜愛

目前火鍋市場正在發生一些新的變化,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餐飲行業新的風向與機會。精準定位、差異化細分、聚焦特色招牌菜成為火鍋行業新的發展趨勢。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毛肚在全國川渝火鍋中點擊率超過80%,成為川渝火鍋中點擊率最高的菜品。同時毛肚也是消費者心中最喜愛、最推薦、最在意的火鍋單品,在大眾點評平臺被推薦次數超過150萬次。

1.7 火鍋行業中大眾市場份額最大,中高端市場增速最快

按照人均消費價格,火鍋可分為大眾、中端和高端三個層次。2013-2017年火鍋中高端市場增速最快,超過大眾市場,預計未來仍將保持較高增速。這主要受益於城鎮化進程及消費升級,消費者擁有更高消費能力,更加關注食材品質與服務質量等。此外,社會節奏加快,人們更傾向於外採就餐以節約自主烹飪時間。2018年中端市場強勁爆發,人均消費金額及消費人次均大幅提升,以川渝、北派和粵系火鍋為主導。

1.8 火鍋外賣業務增速較快,有望成為新的業務增長點

隨著外賣平臺APP日漸普及與年輕人生活方式改變,中國外賣市場近年來快速發展,維持高達38.3%的年複合增長率。外賣市場滲透率逐年提升,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80%,外賣將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據中國飯店協會數據,2018年在火鍋行業營收結構中,火鍋外賣佔據行業5.7%市場份額。同時,從2018年火鍋關鍵模塊營業額增長情況來看,火鍋外賣業務的增長速度遠高於其他模塊,有望成為新的業務增長點。

1.9 火鍋市場格局高度分散,行業集中度正在逐漸提高

火鍋行業由於進入門檻低,家庭作坊多,導致市場格局高度分散。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及消費升級,消費者愈加注重火鍋品質與服務體驗。大型連鎖火鍋品牌因具有資金充沛、規模化成本控制、供應鏈成熟穩定、管理經驗豐富等優勢而具有較強競爭力。

在此背景下,火鍋連鎖品牌積極拓店,擴大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逐漸提高。2017年CR5僅為5.5%,而到2018年則提升至7.3%,我們預計2022年將超過10%。

1.10 火鍋產業鏈日趨成熟,上遊火鍋食材原料市場較為穩定

隨著火鍋經濟不斷發展,火鍋行業產業鏈也日趨成熟。

火鍋產業鏈上遊是火鍋食材原料的生產、加工與配送,常用原料包括肉製品、動物內臟製品、海鮮、蔬菜類、辣椒、香油等,品類豐富,市場規模在萬億級別,市場基數大且增速較慢,發展成熟。火鍋原材料產地和運輸管控能力直接關乎火鍋口味與品質,因此海底撈等大型火鍋連鎖企業積極建立自有生產基地,保證食材口感品質,降低採購與配送成本。

1.10 中遊火鍋調味料市場增速較快,2C和2B端增長動力充足

火鍋產業鏈中遊的火鍋調味料行業,含底料(佔比80%)和蘸料(佔比20%)兩大細分領域。行業發展迅速,保持15%複合增速,其中底料增速更快。

火鍋調味料以2C家庭食用和2B餐廳食用為主要消費場景,二者各佔一半份額。2C端火鍋調味料因難以替代的剛性需求而發展。2B端市場連鎖火鍋需求旺盛,推動中高端底料份額提升。海底撈、巴奴毛肚火鍋等企業自建調料生產基地,從而提升口味品質及產品標準化。

1.10 中遊火鍋料製品行業集中度較高,頭部企業優勢明顯

火鍋產業鏈中遊的火鍋料製品,以速凍魚糜製品和速凍肉製品為主。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及魚糜製品營養價值逐漸被消費者認可,魚糜製品日趨普及。同時,消費方式的多樣化使魚糜製品不僅局限於火鍋食材,也用於關東煮、麻辣燙等多種消費形式,行業增長空間打開。

火鍋料製品是整個速凍市場最大細分領域,佔30%以上份額。火鍋料製品行業集中度較高,2018年CR5約為17.6%,安井食品等頭部企業優勢較明顯。

1.10 下遊火鍋餐飲行業百家爭鳴,火鍋外賣與自熱火鍋興起

火鍋產業鏈下遊的火鍋餐飲行業,主要包括傳統火鍋門店、火鍋外賣和新興方便火鍋三大板塊。在我國傳統火鍋門店中,75%為單體門店,但連鎖品牌集團因其資金和供應鏈等優勢,積極拓店以擴大市場份額,將促進行業集中度提升。根據鯨準數據,截至2019年9月共有28個項目涉及火鍋外賣業務,除海底撈和呷哺,其餘均處於早期融資階段。自熱火鍋近三年走紅電商,增速較快,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130億元。

1.11 火鍋經營效益較好,成本管控與門店擴張是關鍵

火鍋餐飲商業模式可簡單概括為門店經營及門店規模化擴張。隨著網際網路滲透率提高,火鍋餐飲收入來源日趨多元化。從成本費用端看,原材料、房租和人力成本合計佔比達66.7%。火鍋各項成本除稅費外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蔬菜肉類等食材成本同比增加1.39%,房租成本同比增加1.73%,人力成本同比增加2.87%,倒逼企業內部成本管控與經營管理優化。經營效益方面,火鍋數據綜合來看優於正餐和快餐。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古董羹」火鍋研究分析之三:火鍋行業消費特點
    2018年我國餐飲市場規模已達到42716億元,火鍋歷史悠久,口味多元,為消費者所喜愛,是餐飲行業份額最大的細分領域,年複合增速保持10%以上,發展速度超過其他品類。在火鍋行業中,大眾火鍋市場份額最大,但中高端火鍋市場增速最快。
  • 「火鍋舌尖上的中國」2021上海國際火鍋食材展
    「火鍋舌尖上的中國」2021上海國際火鍋食材展 「火鍋舌尖上的中國」2021上海國際火鍋食材展 2020-12-04 15:11:29  來源:網際網路:中國烹飪協會          四川火鍋協會承辦單位:上海高登商業展覽有限公司展會主題:火鍋舌尖上的中國同期舉辦:中國火鍋產業發展大會暨中國火鍋爆品上海大賽上海國際火鍋展:
  • 火鍋咕嚕咕嚕,我心撲通撲通~
    冬至之後 進入數九寒天 重慶周邊不少地方都下了雪 銀妝初上,白雪皚皚 「貧雪症」的小巴甚是激動啊 但是 雪是真的雪,冷也是真的「冷」 這個越來越冷的冬天 大家該如何禦寒 當然是「火鍋」走起
  • Fun享清邁 囍火鍋:舌尖上的麻辣誘惑
    而位於12巷巷口的囍火鍋,一個醒目的大「囍」字以及一列排開的大紅燈籠,讓正苦苦尋找中國味道的海外遊子感到異常暖心。吃膩了泰北風味,沒有什麼比用舌尖上切實的麻辣感受來拯救那顆思鄉的中國胃來得更實際。文/周鋒在寧曼路12巷Kantary Terrace酒店2樓上的囍火鍋,每天5點開始,濃鬱的麻辣鮮香便從這裡飄出,在小城裡演繹舌尖上的麻辣誘惑。
  • 2020年火鍋行業將迎來怎麼樣的趨勢?
    如果非要說一個冬天必備的美食,那火鍋一定是很多人心中的首選了吧。這個季節,最好的禮物就是跟火鍋來一場約會。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它是中國獨創的美食,歷史悠久,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食物。火鍋一般而言,是以鍋為器具,以熱源燒鍋,以水或湯燒開,來涮煮食物的烹調方式,同時亦可指這種烹調方式所用的鍋具。
  • 舌尖上的中國美味——全國各地特色火鍋你都知道嗎?
    火鍋(英語:Hot Pot,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它是中國獨創的美食,歷史悠久,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食物。據考證,戰國時期即有火鍋,時人以陶罐為鍋,到宋代,火鍋的吃法在民間已十分常見,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譜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鍋的介紹。元代,火鍋流傳到蒙古一帶。到明清時期,火鍋不僅在民間流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宮廷菜」,用料是山雞等野味。
  • 《沸騰吧火鍋》:看在火鍋的面子上
    自從2012年陳曉卿推出的《舌尖上的中國》後,美食就成為紀錄片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它有市場,題材上非常安全,因此每一年都有那麼幾部美食紀錄片上線。只是,鮮有出圈的,有經典化潛質的也不多。中華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美食紀錄片不愁素材,製作門檻也不高,拍得中規中矩並不困難。
  • 助力傣妹火鍋雙十二營業額進入三甲 開通口碑門店就找客如雲
    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火鍋是中國獨創的美食,歷史悠久,老少皆宜,也是冬季人們聚餐的首選。數據顯示,2017年餐飲行業的整體收入中,火鍋行業佔22%,由此可見,火鍋是餐飲行業的第一大品類,食材類火鍋相對於其他類火鍋佔比較多。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作為中國特色餐飲之一的傣妹火鍋是如何經營以至於廣受眾多年輕人青睞的。
  • 家庭火鍋食材大全菜單有哪些?
    火鍋成為我們日常中的飲食, 各種各樣的火鍋滿足著人類的需求。 朋友聚會、家庭聚會、公司聚會都會選擇到火鍋店裡聚一聚,
  • 四川火鍋出名有哪些?這幾家都是舌尖上的誘惑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飲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火鍋便是餐飲界中的一匹黑馬,尤其數川渝火鍋在餐飲行業中發展如此迅速。那麼,四川火鍋排名前十強有哪些?那麼在四川有哪些好吃的火鍋品牌呢?小編整理了一份名單!沿用祖輩傳承重慶火鍋古法熬製技藝,堅持原產地採購食材,32餘道工序,保證自家壟斷,其味口感香醇、麻辣適中、油而不膩、回味無窮,被評為「開創渝味火鍋歷史,引領渝味火鍋潮流」。是一家傳承20餘年的經典火鍋老店。味蜀吾老火鍋:味蜀吾的知名度很高,在全國都有分店。
  • 《舌尖上的中國》《沸騰吧火鍋》《老廣的味道》每一部都超下飯
    除了舌尖上的中國,還有這些美食紀錄片讓人垂涎,每一部都超下飯作為一名資深吃貨,每次看《舌尖上的中國》都會感嘆祖國廣袤疆域的豐富物產、食物與季節演變、廚房的烹飪技術、不同菜系的味型調和、各個民族的食物追求。
  • 沸騰的火鍋,「滋味」綿長
    作為一種應景菜餚,火鍋一直是冬日的最佳搭檔。中國的飲食文化脈絡萬千,你知道火鍋的前世今生嗎?不同流派有哪些各異的特點? 新石器時代已有火鍋燒爐 火鍋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餐飲形式。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
  • 正經吃貨:執劍麻辣江湖,火鍋是最最最最最必不可少的
    >在成都幾天不吃火鍋就渾身不舒服對於愛吃火鍋的吃貨來講一天不吃就難受想到辣鍋就不停的分泌口水想念那又麻又辣的激情碰撞享受鮮嫩的美味從舌尖滑到胃裡的過程我的最愛麻辣牛肉牛肉上撒著漂亮誘人的辣椒聞著味兒一邊擦著口水一邊等待煮好過油後放入嘴裡嗯~~~不要太滿足又麻又辣,還香氣四溢怎麼吃都不覺得夠毛肚最主要的就是嫩,跟Ta嚼著的韌勁兒沒有任何加工的毛肚
  • 海底撈也開「火鍋食材超市」了!餐飲行業再現掘金新賽道?
    瓜分「到家消費」市場,海底撈已經不滿足於火鍋外賣、到家小炒,雖然食材超市目前只有一家店,但想迅速「鋪天蓋地」對海底撈也不是難事。這樣的戰略野心是否會帶來一波行業大洗牌?  外賣配送站對外營業  海底撈分羹食材超市有4大優勢  據內部人士透露,食材超市10月份開業,暫無布局其他區域的計劃。
  • 《舌尖》導演新片曝光:南北方網友,又因為「火鍋」懟上了?
    現在的我只想問:或許是聽到了網友們的心聲,前不久《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帶來了一部美食紀錄片。整個紀錄片圍繞著「火鍋」展開,共10集,每集12分鐘。用年輕化的方式,像人們介紹中國不同地區的風味火鍋。
  • 為火鍋行業賦能 傳統火鍋擁抱網際網路 重慶火鍋公益宣傳片《渝味...
    ,感動中國十大民族人物、重慶十大影響力公益人物、原市殘聯副主席傅強,《火鍋英雄》七哥飾演者、獨立電影人陳諾,青年新銳電影導演、製作人官俊兵,百集人物傳記微紀錄片《渝味人生》總製片人王立文,重慶百宗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白裕成,以及多位火鍋行業嘉賓出席發布會,人民網、大渝網、中新網、鳳凰網、網易新聞、新浪新聞、上遊新聞、華龍網以及各大餐飲自媒體參與。
  • 新石器時代已有火鍋燒爐 沸騰的火鍋「滋味」綿長
    作為一種應景菜餚,火鍋一直是冬日的最佳搭檔。中國的飲食文化脈絡萬千,你知道火鍋的前世今生嗎?不同流派有哪些各異的特點?上海的火鍋文化有哪些故事?  新石器時代已有火鍋燒爐  火鍋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餐飲形式。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
  • 年輕女性是消費主力,《2020—2021中國火鍋行業發展報告》發布
    原創 餐寶典研究院 餐寶典 收錄於話題#研究報告15#火鍋9#海底撈8#小龍坎4#椰妹2第一部分:火鍋行業整體發展情況1.火鍋行業2020年度熱點事件盤點2.2013—2020中國餐飲市場總收入
  • 「舌尖」總導演陳曉卿這部火鍋紀錄片讓人饞到窒息
    還記得《舌尖上的中國》嗎?沒錯,我說的是2012年的「舌尖1」和2014年的「舌尖2」,大中華美食讓人人都成了老饕,也讓一個黑胖子好吃的聲名遍布全國。他就是「舌尖」系列的創始人和總導演陳曉卿。雖然後來離開了「舌尖」系列,但陳曉卿和美食紀錄片的緣分並沒散。
  • 線上線下做好火鍋生意
    閃送數據顯示,早在9月份,全國火鍋同城配送訂單總數已突破13000單,自今年4月份至今,北京已連續6個月佔據全國火鍋類訂單數量第一。  火鍋歷來就是冬季餐飲市場上的一把「火」,火鍋不僅是各類食材「濟濟一鍋」的合聚,也是一群人「熱騰騰、暖洋洋」的寫照。在冬日的凜冽寒風中,一句「火鍋吃起來」,喚醒的不只是味蕾,還有可能是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