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何時,蘋果手機一機難求,新機剛出時,黃牛黨能把價格炒到翻好幾倍。蘋果手機也曾一度成了「高逼格」的代名字,用iPhone似乎顯得高人一等,似乎更有面子。
然而沒過幾年,中國人似乎就開始拋棄iPhone手機了,如今看各大市場調研機構的榜單,如今iPhone手機的銷量都已經被國產的華為手機、小米手機、OPPO和vivo等甩下,只能屈居第5。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越來越少人用蘋果手機?國產手機真變好用了?
一方面是國產手機的絕大進步,最大的進步就是國產手機通過對安卓系統的深度優化,讓「卡慢醜」的標籤得以摘除。而且國產安卓手機還在全面屏、快充、摺疊屏等功能和體驗層面實現了創新,關鍵還跑在了蘋果前面。尤其是5G手機,如今佔據全球銷量前幾位的,都是安卓手機,因為至今為止,iPhone手機依然不支持5G。
其次是,相比國產手機,iPhone的價格還是偏高了,尤其是新發布的高配手機,價格都在萬元左右,甚至超過萬元,這樣的價格都可以買2部旗艦安卓手機了。
尤其是以前iPhone手機有很強的技術優勢的拍照,也逐漸被華為手機等拉平了再加上國產的安卓手機在拍照等方面,更懂得中國用戶的小心思,拍得更美,而不是強調拍得更真實,也讓很多愛美的愛自拍的用戶選擇了國產安卓手機。
但iPhone和國產安卓的手機的決戰尚未開始。
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原因在於,今年4月,蘋果公司發布了一部新品,新iPhone SE,把新iPhone的價格下探到了3000元的區間,再加上天貓、拼多多和京東等平臺的補貼,甚至價格變成了2000多,之後意味著後續的蘋果手機的戰略可能是中高端市場覆蓋,而不僅僅只是爭奪高端市場,往後蘋果也會看重市場佔有率。2000元的iPhone手機,這對於很多用戶來說,可能會覺得「真相」,在2000-4000的價格空間,也就是國產安卓手機的主力價格區間,迎來了強有力的競爭者。
最終到底是iPhone搶走部分國產手機的中端市場,還是自身的高端市場都自身難保,答案還得交給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