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古典時代的好萊塢有著所謂「系列劇」化的電影實踐,但是把旗下電影人物歸納總結到一個系列電影中的「宇宙化」,卻是從漫威開始的。
林林總總的不同人物,從分散的電影裡走到了一起,確實是一個電影化的奇觀。而且,在形成了宇宙之後,影片之間所產生的關聯,又產生了奇妙的化學變化,讓人看完一部,便對另一部——而非下一部——產生了興趣。
《奇異博士》的彩蛋裡,雷神出現,提到了洛奇。與之一起的,就是雷神的故事、復聯的故事——一整個龐大的故事框架,背景,人物性格,角色關聯,都會一一浮現出來。所以,這就讓人產生了一種欲罷不能的情感。
《奇異博士》擴寬了漫威宇宙的範圍
於是,按照漫威所開創出來的車轍,DC和華納也在躍躍欲試打造自己的「宇宙」。
而另一個希望打造出宇宙級別電影世界的,則是環球電影公司。
在1920-1940年代,環球以一系列講述怪力亂神的「怪獸影片」在好萊塢闖出了一片天,甚至是開創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但是,這個時代到了新好萊塢運動之後,旋即結束。這次結束,非常徹底,環球方面也是幾乎終止了旗下所有怪獸電影的創作和開發。
到了1990年代之後,環球的怪獸電影偶有上映,但是相對於諜戰劇的精良,漫威電影的絢爛與DC電影的暗黑風格,環球怪獸電影的B級片質感,顯得脫離時代,粗糙而又沒有明確的受眾群體。
環球公司的《範海辛》幾乎囊括了環球擅長製作的所有怪物,狼人、吸血鬼等齊聚一堂
但是,守著這麼一個巨大的IP寶庫,環球不做點什麼,會顯得「不思進取」。所以,在2014年,環球第一次提出了所謂的「怪獸宇宙」的設想。這個設想雖然很美好,但是實踐起來卻非常困難。
首先,環球的怪獸電影年代久遠,1990年代的新版本又沒有名氣,這就讓環球需要先將所有的怪獸電影重啟一遍,然後才有組建起宇宙的可能性。其次,環球的怪獸電影,所吸引人的就是「怪獸作怪」。換而言之,這些影片裡的怪獸都是反派,並沒有正面人物。如果要將這些怪獸全部匯集到一部電影裡,那麼只有兩種改編的可能性。
2014年拍攝的《侏羅紀世界》是環球「怪獸宇宙」的第一步棋
首先是怪獸作為反面角色,和人類組成敵對關係。這樣的故事會顯得慌亂而又雜亂;那麼第二種可能,是怪獸團隊中有怪獸皈依了人類,並站到了怪獸的對立面。這麼一來,故事雖然好看了,但是對於怪獸的單行片來說,卻是致命的——因為無論是吸血鬼德古拉、科學怪人、科學怪人的新娘、狼人、隱形人、木乃伊、黑湖魚怪並沒有與人類交好的傳統。
要改變怪獸的屬性,其實就是在改寫這一類電影的創作規律。《德古拉元年》在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嘗試,只可惜這種嘗試並不算成功。在為吸血鬼注入了人性之後,故事似乎更加無趣,並且走進了一個死胡同。
光看劇照,你能猜到《德古拉元年》是講吸血鬼的嗎?
這部影片失敗的原因就在於,要為怪獸作怪找到合理的理由和藉口的話,那麼消除這個理由和藉口,怪獸就可以不再作怪了。再進一步說,怪獸並不是一個必須殺死的東西,它只是一個可憐蟲。那麼人類佔據了上風,怪獸電影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法寶。雖然《新木乃伊》的編劇克裡斯·摩根希冀在自己的劇本中讓「怪物出來見見陽光」。但這種改編的難度和風險,可想而知。
好萊塢的大型製片廠,對於「宇宙化」的態度一直是曖昧的。一方面,宇宙化之後所呈現出來的票房潛力,令人著迷;而另一方面,宇宙化的難度,也可想而知。作為最有宇宙化前景的《星球大戰》,一直遲遲沒有「宇宙化」的動作,除了影片的時間跨度巨大、物種繁多、物理設定複雜、難以操作之外,這套電影有沒有「宇宙化」的必要,依舊是問號。給每個人人物單獨列傳,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很難想像以楚巴卡為主角的影片,會是個什麼樣子。
《星球大戰》雖然不宇宙化,但人家有外傳呀
此外,《哈利·波特》系列沒有宇宙化,一樣是出於這種考慮。
或許對於格林德沃、斯卡曼德、鄧布利多、伏地魔、斯內普和詹姆斯·波特的年代和世界來說,宇宙化是可行的;但是在哈利·波特的故事序列裡,並沒有宇宙化的必要。所以,好萊塢的編劇非常智慧地選擇了外傳、前傳的方式來講述「正傳」電影裡的謎題,並且擴大了原版影片的框架,用關鍵性的道具、臺詞、人物來穿綴起整個系列(《神奇動物》裡的死亡聖器,《星戰外傳》裡的原力等等)。
當年,有多少《哈利·波特》影迷希望能出個悲情英雄斯內普的外傳啊……
宇宙化,需要一個極其宏大的框架和觀念來統領故事的創作。超級英雄和超級反派,是一對無窮無盡的矛盾載體,保護世界和毀滅時間之前,永遠有無數的故事可以創作。加上此前幾十年的漫畫的積累,人氣的聚集,漫威和DC,的確有著「宇宙化」的底氣和勇氣。
可是對於那些原本就各自為政的影片來說,「宇宙化」並非一個絕佳的選擇。作為探路者,《德古拉元年》在結尾,讓德古拉穿越到了現代社會,並且留下了一個由頭。而作為實際意義上的怪獸宇宙第一片,《新木乃伊》則直接把故事安排到了現代。接下來,環球所希冀打造的是《隱形人》和《弗蘭肯斯坦》兩部電影。如何在現代社會開啟「怪獸模式」,如何讓怪獸「拉幫結派」,至今還是一個未知數。
環球對《新木乃伊》寄予厚望
關於這三部怪獸宇宙的先行片,環球方面也沒譜沒底,因為時間過去了大半個世紀,觀眾的審美和口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除了有著極強《碟中諜》風格的《新木乃伊》被放在了暑期檔之前的6月上映之外。剩下兩部電影,被環球放在了2018年的4月和2019年的2月——這種春季檔的上映時間,足以說明,怪獸宇宙,並不是環球計劃中的「核心項目」,環球也缺少一定要將其做大做強的,放到暑期檔硬碰硬的信心和決心。
《新木乃伊》裡的阿湯哥,是一個雙保險
☉ 尊重原創,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 合作請聯繫微信 menglu-white
☉ 投稿郵箱 tougao@moviebas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