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灣公仔

2021-02-19 華珍閣

石灣公仔是廣東省佛山市石灣出產的陶瓷工藝品。 陶瓷作為中國傳統文化領域舉足輕重的一部分,可謂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青花瓷、唐三彩等名陶早已享譽海外,蜚聲國際,而「石灣公仔」 以「石灣公仔」為代表的石灣陶藝品卻是傳統民間陶瓷藝術的一朵奇葩,早在明清時期就享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

石灣藝術陶器其產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數百年來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被稱之為「石灣公仔」。唐宋時期,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石灣公仔就開始遠銷日本、東南亞以及世界各地;明代以後石灣公仔的生產進入鼎盛期,產品種類繁多,逐步分支為人物、動物陶塑、器皿造型、園林陶藝及微塑五大類,成為獨具嶺南特色的工藝品。歷經千百年的傳承和錘鍊,石灣陶藝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深受國內外人士喜愛和讚賞。2006年「石灣公仔」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石灣制陶歷史悠久,陶瓷產業十分發達。據石灣 「河宕貝丘遺址」的考古證明,五千多年前就有當地居民開始制陶。經過唐宋時期的發展,石灣陶瓷生產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方圓幾公裡的小鎮有陶瓷107座,陶瓷行業從業人數達6萬多人,《明詩綜》有載:「石灣瓦,甲天下」,概括反映了當時石灣陶瓷生產的地位。清代,石灣出產大量各式日用陶瓷品的生產和風格獨特的陶塑瓦脊、園林用品、藝術人物以及花鳥蟲魚等美術陶瓷,其陶瓷產品不僅暢銷嶺南,而且還經「海上絲綢之路」遠銷至東南亞各國。南風古灶更是五百年薪火不斷,堪稱制陶界的奇蹟,先後被列為佛山市、廣東省和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載入世界吉尼斯大全。

「妙手匠心巧出神,泥沙水火見奇珍。藝精品美石灣瓦,名甲四方天下聞。」這是描述佛山石灣公仔的詩句。可以看出,佛山的石灣公仔早已名揚四海,那生動傳神的造型,那流光溢彩的風情,讓人深深地沉湎於泥土與水火所凝聚而成的藝術之中。俗稱「石灣公仔」的石灣藝術陶瓷,是在日用陶高度發展、商業流通活躍繁榮的基礎上產生的。每件作品充滿著渾厚、粗獷、質樸、率真的審美情趣。上釉別具一格,釉色渾厚斑斕,造型生動傳神。塑造人物則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現人體肌膚,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溫情和人性」的藝術效果。自距今幾百年前的明朝開始,「石灣公仔」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兼收並蓄、善仿善創的發展進程中,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陶藝史上的一朵奇葩。

石灣的陶塑技藝秉承了中國藝術的傳統特徵,經過長期的歷史演變,最大的特點是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以及獨特的地方性。石灣公仔是一種富有鄉土氣息的傳統民間藝術,它的題材跟一般市民的生活有關,直到現在,石灣人的生活依然跟陶瓷有著密切的關係。在石灣逛一下市場,你就可以發現很多跟陶瓷有關的攤檔。從日常所用的器皿,到一般家居擺設,都離不開陶瓷。這種傳統的陶瓷文化世世代代影響著石灣,如今,不少年輕陶藝家對於陶藝創作都充滿熱情,希望能夠掌握到這種傳統的工藝。 石灣的陶藝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注入了不少現代的元素。為了開創新路,有一些陶藝家會創作一些新的題材,另外還會在傳統石灣公仔的神髓中,加入一些新元素,希望讓陶藝發展有新的空間。

民族性

西方的陶藝多藉助裸露人體的每條肌肉來表達感情,石灣陶藝則秉承中國藝術的傳統特徵依靠線紋的飛動,借衣紋摺疊、線條流動去表達人物的情感,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地方性

人物塑造的身形和衣褶具有飄逸流暢的特點。釉料方面石灣公仔採用的是一次燒成的顏色釉,以不可重現的無窮變化而形成石灣藝術陶鮮明的特色。施釉上石灣公仔不在人物的臉、手部上釉,以泥胎的產色使肌理表現更加真實,同時由於石灣公仔所使用的泥料較粗且含砂,就需要上一層較厚的釉來掩蓋,從而使產品的藝術風格顯得特別古樸厚重。

人文性

由於石灣公仔是民窯生產,製作方式不受約束,構思上不拘一格,題材廣泛,具有濃厚的鄉土生活氣息,它以老石灣喜聞樂見的形式出現,更貼近普通民眾的生活,具有較強的人文性。

地方特色

由於石灣公仔在手法上充分吸收了國畫寫意筆法的精髓,強調概括和誇張。重神似,具有造型生動傳神,釉彩渾厚樸實的特點。其陶塑題材,既有源於現實生活的,又有取材於神話傳統的表現形式,有寫實和誇張的不同手法,陶質運用上有素胎和上釉兩大類型,是極具地方特色的藝術品種。


《花月春風》

《借東風》

《蓮生福地》

《普賢菩薩》


《施露菩薩》

相關焦點

  • 石灣公仔賞析
    石灣公仔,即石灣藝術陶瓷,產於「中國陶瓷名鎮」——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的石灣鎮,是在日用陶高度發展,商業流通活躍繁榮的基礎上產生的。石灣公仔上釉別具一格,釉色渾厚斑斕,造型生動傳神。在技法上,塑造人物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現人體肌膚,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溫情和人性」的藝術效果。自明代以來,「石灣公仔」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兼收並蓄、善仿善創的發展進程中,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陶藝史上的一朵奇葩。
  • 石灣公仔與傳統人物畫的融匯
    藝精品美石灣瓦,名甲四方天下聞」這是世人描寫石灣公仔的妙句。石灣陶塑自新時期時代以來,歷經幾千年歷史的錘鍊和沉澱,形成今天釉色斑斕,造型生動,形象傳神的藝術風格,成為了中國乃至國際別具一格的藝術旗幟。石灣公仔形神兼備,氣韻生動,與傳統人物繪畫雖然在藝術的載體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卻有著共同的藝術追求和審美觀念。古代謝赫在著作《畫品》中對繪畫提出有六法,其中:「氣韻生動、形神兼備、骨法用筆。」
  • 石灣公仔的派系之戰
    >        那日,與湖南籍青年陶藝家趙淋閒扯,談及當下石灣公仔的現狀,他微微一笑:「石灣公仔一直在做加法,到今天已經到了不堪忍睹的地步了。」        我們不妨細細理順一下,傳統派中有重要的三個體系:劉門體系、潘氏體系、鍾氏體系,他們在石灣幾成三足鼎立之勢。        先說劉門體系,古有劉輝勝、劉佐潮父子,今有劉澤棉、劉炳及其子孫五代,他們將石灣公仔進行不同層面的創新,在種類、題材、技藝、釉彩等諸多方面皆有建樹,影響深遠。
  • 石灣公仔:充滿生命力的形狀
    石灣陶瓷的一大特點, 是人物的皮膚按照男女老少、身份職業,都有明顯的區分,並且清透細膩,宛若鮮活, 這正是本土崗泥與外地高嶺土搭配的結果。還有一種「 仿舒」 工藝, 借用的是宋代制瓷高手舒翁婦女的製作工藝,這一點石灣的藝人們從不諱言。
  • 最貴石灣窯公仔拍賣價格高達28萬,石灣公仔是啥,值得收藏嗎
    石灣窯的歷史可分為四個時期:唐至明初形成,明中期至清達到鼎盛,民國時期衰落,新中國建立之後恢復生產。由於石灣窯的仿鈞窯瓷器比較差,在市場上很難有競爭力,在明清時期石灣窯憑藉著生產一些日用陶器和瓦脊存活,建國之後因為建築風格的改變,瓦脊的市場需求急劇減小,石灣窯為了能生存下去,獨闢蹊徑,主攻陶塑,被稱為石灣公仔。
  • 「石灣公仔」拍了拍你!來嶺南九遺藝術中心,和我們見面吧
    「石灣瓦甲天下」石灣公仔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生動多彩的造型蜚聲國際廣州的朋友也可以一睹「石灣公仔」的風採了10月17日-11月8日日月經天——黃志偉師生藝術作品展在廣州市越秀區署前路8號越秀圖書館首層嶺南九遺藝術中心展出
  • 【匠心築夢】龐文忠:石灣瓦脊公仔第一人 | 鍾禮豐:誓做陶瓷行業「領風人」
    實習期間,他被安排到石灣美術陶瓷廠學習,這個時候,他才對石灣公仔產生濃厚的興趣。「那時安排了劉澤棉大師給我們授課,他的課程非常生動,有石灣的陶瓷歷史、藝術創作手法,到石灣陶的表現力等,我至今仍記憶猶新。」龐文忠說。劉澤棉仿佛他陶藝路上的一盞明燈,一下子給他指明了發展方向。
  • 石灣公仔街
    第88篇原創文章歡迎點讚、轉發和分享石灣公仔街街道兩邊,店鋪林立,讓走進來的人,眼睛都不夠用,看啊看啊,看到滿眼的都是陶瓷公仔。要想淘換一個中意的小公仔?那好,衝到店鋪裡面選吧!去哪家店,選哪個,真的是最費心的事情。這費心倒不是因為不好玩,是因為看上的太多。太多讓你眼亮的小玩意兒,往往都不知道選哪一個才好呢!2有朋友遠來,我便幫忙選個小公仔做紀念。
  • 年輕陶藝師的石灣「文創夢」
    設計生力軍讓陶都煥發青春  在石灣,一方面是本土出生成長的陶藝人,既在祖輩身上吸收了傳統陶藝的精髓,又擁有專業學歷、系統的知識結構和更開闊的眼界。另一方面,石灣的土壤也吸引著不同地方、不同領域的設計力量,陸續來到石灣,紮根石灣。  「以前廣州美術學院畢業的學院派很少願意留在石灣。」
  • 小可愛 唱公仔
    先戳視頻「萌萌的眼睛,圓溜溜腦袋,家住南風古灶邊,小名叫公仔……」11月14日中午,千燈湖畔,清澈的歌聲洋洋盈耳。為了能在晚會中表現得更好,小歌手許媛以及青年作曲家董麗君成為了千燈湖的常客。「小媛你要記住,幾個拖長的位置不要唱成跳音,還要時刻注意眼神的變化。」
  • 趙淋陶藝賀歲作品《豬得意》,來南風古灶把萌味十足的豬公仔趕緊帶回家!
    趙淋作品《豬得意》不同於大部分石灣公仔的寫實逼真這隻豬被創作者給擬人化了它像人一樣昂首挺立、闊步向前身披紅色披風,似乎要迎風沖天帶著得意、傲嬌、瀟灑的步伐跨向即將要到來的幸福豬年如果你多看些這位創作者的作品
  • 「塑志·心傳」——黃志偉師徒石灣陶藝作品聯展在東莞石龍博物館...
    「塑志·心傳」——黃志偉師徒石灣陶藝作品聯展開幕 據了解,黃志偉是東莞石龍人,1966年出生於陶藝世家,1983年起在佛山石灣從事陶藝和研究工作,2004年創立「石灣公仔黃」品牌, 2018年獲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開創的陶塑新法「線塑」,為石灣陶塑帶來了創新的藝術表達方式。
  • 【230個公仔大放送】最近"炸爆"票圈的糖兄妹開業啦!聽說吃冰還可送公仔?
    福利一▼▼▼為慶祝糖兄妹純手工暖心甜品順利進駐石灣糖糖和龍灣君攜手為各位石灣的大小朋友準備了230個公仔送給大家馬上回復「公仔」,再按>提示完成操作,即有機會獲得精美公仔。
  • 粵菜師傅帶你打卡石灣美食
    佛山日報訊 記者馮棟 通訊員戎耀報導:當你拿起手機刷抖音時,刷到「石灣粵菜師傅」可不要錯過。昨日,由禪城區石灣鎮街道主辦的「『粵菜師傅』工程之——粵菜師傅帶你打卡石灣」線上活動正式啟動。網友在一覽石灣高品質城市面貌的同時,還可向石灣粵菜師傅學習烹飪技巧,更可跟隨視頻到線下打卡石灣美食口碑好店。
  • 鍥入早期中國攝影史的石灣陶器(之二)——粵籍攝影師鏡下親王府的石灣陶
    據1950年代的統計數據,粵人在北京的會館主產、附產計有八十餘處,由此可以想見清末旅居京城的粵籍人口之多,這些廣東人的公所或私人宅邸出現石灣陶這類嶺南產物合乎情理,而內府與官家也不乏零星石灣陶器藏品,另外,當時也定有照相館用石灣陶作布景道具,總而言之在京城見到石灣陶器不足為奇。
  • 巴啦啦能量:石灣公仔街「全身變」!
    ,計劃全面提升公仔街的運營管理水平,將公仔街打造成為真正體現石灣陶藝文化特色,體現石灣陶的品位和水平。為此,4月初,石灣城管部門安排一組城管執法人員常駐石灣公仔街,專門負責公仔街及周邊的市容環境秩序工作;同時,石灣鎮街道聘請第三方成立專門的「公仔街秩序維護隊」,協助城管執法人員開展城管執法工作。
  • 末班車 | HOD神秘聖誕&新年石灣陶作品亮相
    在藝術工坊裡,包括國家級陶瓷藝術大師、德國紅點獲獎設計師代表作,展覽地點有中國石灣和臺灣,還有德國柏林、日本神戶、美國亞利桑那州、澳洲等地。霍嘉俊,臺灣輔仁大學碩士研究生,德國紅點設計獲獎者,現任石灣陶設計師。其獲獎有臺灣金典新秀入圍獎,廣東省陶瓷藝術精品展金獎,廣東石灣賀年生肖陶藝大賽創意生肖獎等,分別在中國石灣和臺灣、德國柏林、日本神戶等地展示。
  • 緬懷石灣陶塑發聲者!​胡博毛桂珍回顧展開幕,周末來看→
    3月28日下午,回顧展在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舉行。/本文圖片均由佛山日報記者王曉丹 攝本次活動由禪城區石灣鎮街道宣傳文體局指導,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主辦,胡博、毛桂珍的廣州美術學院同事、學生及石灣的舊同事、陶藝家等百餘兒女出席了開幕式。此次展覽展出胡博、毛桂珍伉儷的藝術作品及相關資料等共100餘件,包括陶塑、書畫、文獻、大雕塑等不同的藝術媒介,全面展示胡博毛桂珍二人的藝術成就。
  • 石灣望江靚地低價成交,比張槎還低是什麼梗?
    其中佛山中心禪城區,截止今天,禪城2020年已經出讓了8宗地塊,其中石灣三宗、南莊三宗,祖廟和張槎各一宗。由上表我們不難發現,石灣今天拍的望江地,樓面價是石灣出讓的三宗地塊裡面最低的,價差竟達到5000元/㎡。而上個月出讓的張槎海倫堡地塊,樓面價也比今天的石灣地塊高些。為什麼石灣這塊望江地塊會出現比張槎地塊還便宜的情況呢?
  • 【鯉魚門石灣大酒樓】今個新年食乜好,任性君話你知......
    石灣大酒樓今年精選上好食材,由星級大廚精心配搭,通過燜燉煮煎炸燒等多種烹飪方法,包你全家食到lum lum脷,快D介紹埋親戚朋友,齊齊盆滿缽滿過肥年啦! ❤石灣大酒樓用心製作,真情回饋,讓大家吃到暖暖的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