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節目中,主持人問梅豔芳的特型演員張麗:「你覺得自己和梅豔芳差什麼?」張麗特別狂傲地說:「什麼都不差,幾乎一樣。」主持人說:「你只是在模仿她,但取代不了她,你這是竊取了梅豔芳的成功。」
張麗卻說:「我不是在竊取,我就是梅豔芳。我能體會到她的內心,她就在我身邊。」2003年,梅豔芳因病去世。沒過多久。一個叫張麗的人因神似梅豔芳而走紅。此前,張麗只是一名普通的鐵路工人。
她也是梅豔芳的粉絲,周圍許多人的口中她經常聽到一句話:「你和梅豔芳長得有點像。」不得不說,張麗是真的和梅豔芳有3、4分相似,也就是這樣契機,讓她開始走上了一條模仿梅豔芳的路。
張麗去到整形醫院,經過十幾次的整容之後,她和梅豔芳有了8、9分相似。模仿梅豔芳卻改變了她一生的命運。2005年,在深圳舉辦了一場「梅豔芳模仿秀」活動,張麗獲得了冠軍。來自哈爾濱的張麗是第一次來到深圳,第一次參加選秀活動。這次的成功讓她嘗到了當「明星臉」的甜頭。
第一次演出效果很好,收入很高,差不多一場下來有40w的經濟。她都快趕上明星了,張麗非常開心,她決定把模仿梅豔芳當作自己今後的事業方向。從那以後,她一舉手一投足都刻意的模仿梅豔芳,她每天開始幻想:「我就是梅豔芳!」
為此,她還整了容。張麗跟親戚朋友借了不少錢,前前後後經歷了不下10次的手術,終於換了一張臉,成了梅豔芳。其實遠遠達不到一模一樣的程度,但是上了妝,造了型,確實十分相似。
臉搞定了,張麗就開始模仿梅豔芳的嗓音,唱腔,音容笑貌,甚至意識上,就把自己當成梅豔芳,下了一番苦功之後,還真的是卓有成效。之後張麗上了一檔採訪節目,當主持人說:「我沒見過梅豔芳,你見過她嗎?」張麗卻相當自信的說:「我要說我每天都見到她,你會怎麼想?我可以體會得到她。體會到一個人非要見過她嗎?」
主持人說:「那你為什麼不把自己的名字乾脆改成見『梅豔芳』?」沒想到張麗竟然說:「所以說,我覺得你叫我阿梅更好一些。如果戶籍部門可以給我辦的話,我就改了。」不少人在聽到她說這樣的話時,也是表現的很是意外,沒想到她會這麼說。
主持人卻直接戳到了她的痛處:「雖然你外形,穿著上看起來很像梅豔芳,但如果她坐在這裡,她不會這麼高調,不會有你態度這麼張揚。你的張揚,給人有一點反感。」張麗說:「這完全是我的真情流露……」
主持人又問她:「你說你愛梅豔芳對吧?那你還愛你自己嗎?你的內心還有你自己嗎?」張麗說:「我愛梅豔芳就夠了……我愛梅豔芳大過我!」在聽到張麗這麼說,主持人也瞬間沒了脾氣。可能此時他現在的想法,肯定會說:頭一次見過這麼厚顏無恥之人。
在過去的10多年裡,她每半年整容一次,一個月就去漂洗一下頭髮,只為了離梅豔芳能更進一步。她與梅豔芳越來越像,就連一次節目中,劉德華見到她都流下了眼淚。但她的付出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每個月的商演差不多能達到40萬左右。這不得不說,這也是太厲害了。
現在的張麗熱度已經消失不見了,似乎不怎麼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了。有人說張麗不過就是混完飯吃,長得像也是一種天賦,沒必要上綱上線。但也有人說,張麗這種做法,其實缺乏對死者的一份尊重,真的不應該這樣。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不相同的答案,但是在張麗這裡,已經表現得非常明確了。但是張麗自己心目中的那份答案才是最重要的,她到底心中有沒有懷著對死者的那份敬意在做事情?一味靠著僥倖心理坐享其成,確實容易招人怨恨。
或許是因為張麗對於梅豔芳的崇拜,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選擇。不管是就她個人而言,亦或是站在自己偶像的角度而言,她都做到了自己的分內分外的努力,對於她來說身上的擔子也是非常重的。張麗現在所做的一切,對她而言這是一種驕傲,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
但是對一些觀眾來說的話,這就有點不合適了。用他們的話來說,那就是:皮像肉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