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5.8,6.0,6.2,隨著劇情發展,電視劇《上陽賦》的豆瓣口碑慢慢回升。網友因「少女感」引發的不適應,也跟隨劇中王儇的成長,轉移到章子怡、周一圍、于和偉等人的演技上來。再加上服化道、攝影、配樂的加持,「電影質感」、「良心劇」、「入股不虧」等評論聲不斷加強,不少網友紛紛表示:這部劇果然「真香」了。
作為章子怡「走下神壇」的第一部電視劇作品,《上陽賦》一經開播就引發了眾多吐槽,從劇中人物的年齡、人設,到服裝、演技,很多人的評價都離不開「翻車」二字。之後,《上陽賦》原著作者寐語者發文,她寫道:「書中阿嫵的人生重大事件很多都發生在她20歲之前,她和男主的相愛、失去母親和孩子等等,都發生在18-20歲期間。如果15歲時的戲用一位少年演員,18歲時的戲呢?子怡從18歲的阿嫵演起,就不會被批評年齡與角色不符了嗎?若用少年演員,能撐起這個階段生離死別的重戲嗎?或許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究竟怎樣處理更好,怎樣衡量取捨,恐怕每個人有不一樣的答案。」
在寐語者看來,章子怡做到了將少女阿嫵和後來的豫章王妃集於一身。「我不知道子怡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是怎麼想的,但是我相信,如果她不愛阿嫵這個人物,大可不必這樣去顧全,大可不必承擔這個壓力。一個演員,有她對角色的責任和擔當,也相應承擔著故事和角色本身設置局限帶來的壓力。或許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可,但在我眼中,她做到了將少女阿嫵和後來的豫章王妃集於一身。」
隨著劇情進入第八集之後,當章子怡飾演的女主王儇因種種原因,不得不嫁給寒門出身的蕭綦(周一圍 飾),在大婚夜上面對蕭綦藉口邊疆戰事跑路,王儇的控訴和怒摔鳳冠的情節,被贊「有那味兒了」。之後,兩人經歷了先婚後愛,從互相試探,到萌生好感,再到甜蜜熱戀,男女主角爆發出來的情感張力,吸引了眾多網友「嗑糖」,甚至「喧囂夫婦CP」甜度爆表。有網友建議,《上陽賦》乾脆改名叫「上頭賦」,因為「喧囂」婚後甜到上頭。
就連原著作者寐語者都說:「即使我已經提前看過片段,還是再一次磕CP磕到昏厥……三刷13、14集,睡覺前腦子裡都是高甜片段,居然閉上眼睛都忍不住嘴角上揚。」還有網友表示,自己曾 在《上陽賦》開播時發文嘲諷,但現在卻 「暗搓搓刪掉過去發的嘲貼。」也有的說:「我也沒想到能這麼上頭,看了上陽賦之後打臉真香!」更有網友開始主動安利:「不僅是喧囂夫婦,還有莫名讓我覺得可可愛愛的太子、一心搞事業的老父親王藺都好喜歡。上頭了,今年第一部使我zqsg(真情實感)到不行的劇出現了!聽我的,沒看的看起來,絕對不虧! 」
除了嗑糖,網友們對《上陽賦》的畫面質感也大加讚賞,稱「每一幀都能品出大片的味道,妥妥的電影質感,讓人分分鐘想截圖做背景。」
據了解,該劇製作團隊陣容相當強大:其總導演侯詠是張藝謀御用攝影師,也曾是幫章子怡拿下金雞影后的《茉莉花開》的導演;攝影是憑藉《一代宗師》提名奧斯卡的攝影大師菲利普勒索;造型是著名的美術大師張叔平和憑藉《臥虎藏龍》拿下過奧斯卡的葉錦添;配樂是日本配樂大師梅林茂;美術總監是《英雄》、《十面埋伏》的中國美術大師韓忠。
總導演侯詠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上陽賦》是一部具有中國古代文人畫與現代審美相結合的視覺畫卷。「希望每個人走進古人的世界,在中國古代繪畫中挖掘有意思的人物環境和生活道具,將其提煉升華,用現代人的審美標準二度創新和再現。場景和畫面中的每樣道具精簡極致,通過故事本身和背景隱喻,將觀眾帶入古人的環境,讓觀眾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和審美情趣,深深感受大中華文明的本源,寓教於樂,雅俗共賞。展現一個精美絕倫的中國畫卷和人文風情,讓美術風格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