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農村小學老師,在社交媒體上上傳了一份四年級的成績單,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在這份成績單中,這個擁有9人的班級,學生的語文平均分是67.61,數學的平均分是71.89,英語的平均分是35.77,從及格率看,語文的及格率是88.89%,數學的及格率是77.78%,而英語的及格率卻是0%。
一個班級只有9人,語文和英語成績又這麼差,根據這兩個信息,可以判斷這個學校應該是落後地區的學校,生源嚴重流失,師資力量薄弱,多半學生很可能是留守兒童,考這個成績,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但是,其中英語成績還是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如果不是英語成績「扯後腿」,這裡面也有兩三個學生成績是很有希望的,尤其是第一個學生,數學成績已經很棒了,語文成績勉強還可以,但是英語卻只考了55分,這個同學不可謂不努力,但是這樣的英語成績,將會嚴重製約他以後的發展,能不能考上高中都很難說,更不要說考上大學了。
在語數外三科中,資本的力量能發揮最大作用的學科,是英語!數學,學生可以通過做題解決,語文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提升,而英語則很難,因為英語考查聽寫東西能力,又不是我們的母語,學生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老師,根本不可能學好,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如果小學階段,連一個正了八經的英語老師都沒有,怎麼可能學好英語?
而且,這些孩子的聽說能力,更是嚴重薄弱!我所在的重點高中,有不少農村學生通過層層選拔考上來的,但是他們的口語,一張口就帶著濃厚的鄉音,這讓他們不好意思說英語,也因此影響了背誦,這些學生的數理化成績是非常棒的,但是英語嚴重製約了他們的發展,有的學生會因此無緣985、211大學,至於北大清華這種頂尖的985大學,從我任教以來,似乎就沒有農村的學生考出來,而學校每年都會有幾個北大清華的學生。
關於英語是否退出高考的問題,近幾年討論越來越熱烈,其中支持的聲音和反對的聲音同時存在,但是主張將英語退出高考的聲音,優勢在擴大。
主要把英語退出高考,理由主要有這麼幾個:
第一,多數人用不到英語!不可否認,層次越高的人,對英語的需求越高,因為這些人會和世界頂尖的技術或者學術打交道,而這些尖端的東西,往往都掌握在西方人手裡。即便是中國人自己研究出來的, 能熟練掌握一門語言,也會方便不少。但是,大多數人畢業後,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英語,用那麼多時間學習一門以後用不到的語言,確實在浪費青春。
第二,當今的英語教學存在缺陷!英語本質上一門工具,工具就是用來使用的,但是中國人把它當成了考試提分的工具,還總結出「三長一短選一短,三短一長選一長」這樣可笑但又實用的做題技巧,多數人的聽說能力很弱,即便是大學四級或者六級水平,也無法和外國人進行交流。
第三,科技發展會降低英語的重要性。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用高科技來打破語言壁壘,看來不是什麼難題了,這個技術很快就能成熟,既然人工智慧能創造出同聲翻譯,還要花這麼多時間、金錢和精力去學一門自己很難學好的語言嗎?
第四,高考英語不公平!高考英語是主科,滿分150分,而各地教育資源不平衡,使得英語成績差距巨大,在城市,不僅公辦教師水平較高,而且很多學生都會上英語興趣班,有些學生小學畢業,英語就能達到中考水平,初中畢業之後,就能掌握高考所有詞彙。而很多農村的學校,師資都成問題,有的學校的英語老師,甚至需要依賴支教教師,這種差距是非常大的。
在這四個原因中,我認為第四個原因是最重要的,說服力最強!高考,是最公平的事情,高考命題者,也在極力追求公平,命題的時候會盡力考慮城鄉差距問題。但是,即便這樣,也無法彌補英語的資源差距。
對此,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這位靠輔導英語起家的教育巨無霸,也認可高考英語存在著不公平的問題,但是他同時反對將英語退出高考,他認為這個建議有點倉促,甚至有些魯莽!他認為解決的方式是降低英語的難度!
但是,降低英語難度,真的能彌補這種不公平嗎?顯然不能,那個時候,城裡的學生更會把英語當成一塊「肥肉」,成為必爭的學科,他們會通過大量的輔導,讓英語成績接近或者達到滿分,而農村的孩子,和城裡孩子的差距,會進一步加大!就如同現在的體育考試一樣,城裡的孩子都去輔導體育,正確中考考滿分,農村的孩子,身體素質好,也未必能比過人家吧?
有一種觀點認為,取消高考英語,受害最大的窮人家的孩子,因為他們要想發展,必須通過大量的課外輔導提升英語,而農村的孩子沒有這種資源或者會加重經濟輔導,城裡的孩子則會輕而易舉地實現,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不取消英語,農村的孩子可能連上大學的機會都沒有,還要什麼進一步提升?
現在來看,降低英語分數或者將英語改為選修,取消它的主科地位,也許是最合適的改革方向,你覺著呢?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如果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