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高考英語不公平,建議降低英語難度!網友:看這份成績單

2020-12-27 贏在高中

一位農村小學老師,在社交媒體上上傳了一份四年級的成績單,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在這份成績單中,這個擁有9人的班級,學生的語文平均分是67.61,數學的平均分是71.89,英語的平均分是35.77,從及格率看,語文的及格率是88.89%,數學的及格率是77.78%,而英語的及格率卻是0%。

一個班級只有9人,語文和英語成績又這麼差,根據這兩個信息,可以判斷這個學校應該是落後地區的學校,生源嚴重流失,師資力量薄弱,多半學生很可能是留守兒童,考這個成績,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但是,其中英語成績還是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如果不是英語成績「扯後腿」,這裡面也有兩三個學生成績是很有希望的,尤其是第一個學生,數學成績已經很棒了,語文成績勉強還可以,但是英語卻只考了55分,這個同學不可謂不努力,但是這樣的英語成績,將會嚴重製約他以後的發展,能不能考上高中都很難說,更不要說考上大學了。

在語數外三科中,資本的力量能發揮最大作用的學科,是英語!數學,學生可以通過做題解決,語文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提升,而英語則很難,因為英語考查聽寫東西能力,又不是我們的母語,學生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老師,根本不可能學好,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如果小學階段,連一個正了八經的英語老師都沒有,怎麼可能學好英語?

而且,這些孩子的聽說能力,更是嚴重薄弱!我所在的重點高中,有不少農村學生通過層層選拔考上來的,但是他們的口語,一張口就帶著濃厚的鄉音,這讓他們不好意思說英語,也因此影響了背誦,這些學生的數理化成績是非常棒的,但是英語嚴重製約了他們的發展,有的學生會因此無緣985、211大學,至於北大清華這種頂尖的985大學,從我任教以來,似乎就沒有農村的學生考出來,而學校每年都會有幾個北大清華的學生。

關於英語是否退出高考的問題,近幾年討論越來越熱烈,其中支持的聲音和反對的聲音同時存在,但是主張將英語退出高考的聲音,優勢在擴大。

主要把英語退出高考,理由主要有這麼幾個:

第一,多數人用不到英語!不可否認,層次越高的人,對英語的需求越高,因為這些人會和世界頂尖的技術或者學術打交道,而這些尖端的東西,往往都掌握在西方人手裡。即便是中國人自己研究出來的, 能熟練掌握一門語言,也會方便不少。但是,大多數人畢業後,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英語,用那麼多時間學習一門以後用不到的語言,確實在浪費青春。

第二,當今的英語教學存在缺陷!英語本質上一門工具,工具就是用來使用的,但是中國人把它當成了考試提分的工具,還總結出「三長一短選一短,三短一長選一長」這樣可笑但又實用的做題技巧,多數人的聽說能力很弱,即便是大學四級或者六級水平,也無法和外國人進行交流。

第三,科技發展會降低英語的重要性。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用高科技來打破語言壁壘,看來不是什麼難題了,這個技術很快就能成熟,既然人工智慧能創造出同聲翻譯,還要花這麼多時間、金錢和精力去學一門自己很難學好的語言嗎?

第四,高考英語不公平!高考英語是主科,滿分150分,而各地教育資源不平衡,使得英語成績差距巨大,在城市,不僅公辦教師水平較高,而且很多學生都會上英語興趣班,有些學生小學畢業,英語就能達到中考水平,初中畢業之後,就能掌握高考所有詞彙。而很多農村的學校,師資都成問題,有的學校的英語老師,甚至需要依賴支教教師,這種差距是非常大的。

在這四個原因中,我認為第四個原因是最重要的,說服力最強!高考,是最公平的事情,高考命題者,也在極力追求公平,命題的時候會盡力考慮城鄉差距問題。但是,即便這樣,也無法彌補英語的資源差距。

對此,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這位靠輔導英語起家的教育巨無霸,也認可高考英語存在著不公平的問題,但是他同時反對將英語退出高考,他認為這個建議有點倉促,甚至有些魯莽!他認為解決的方式是降低英語的難度!

但是,降低英語難度,真的能彌補這種不公平嗎?顯然不能,那個時候,城裡的學生更會把英語當成一塊「肥肉」,成為必爭的學科,他們會通過大量的輔導,讓英語成績接近或者達到滿分,而農村的孩子,和城裡孩子的差距,會進一步加大!就如同現在的體育考試一樣,城裡的孩子都去輔導體育,正確中考考滿分,農村的孩子,身體素質好,也未必能比過人家吧?

有一種觀點認為,取消高考英語,受害最大的窮人家的孩子,因為他們要想發展,必須通過大量的課外輔導提升英語,而農村的孩子沒有這種資源或者會加重經濟輔導,城裡的孩子則會輕而易舉地實現,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不取消英語,農村的孩子可能連上大學的機會都沒有,還要什麼進一步提升?

現在來看,降低英語分數或者將英語改為選修,取消它的主科地位,也許是最合適的改革方向,你覺著呢?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如果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鄭強教授:降低英文的地位,俞敏洪:降低英文難度,誰更可行?
    曾經有人在網絡上發起了一個投票,名為:是否要將英語踢出高考?在最終這份調查問卷的結果中,有高達87%的人,都認可要將英語提出高考。支持要將英語提出高考的網友認為,英語之所以成為全國通用語言,是因為中國的綜合國力不強,實力也沒有受到很大的重視。而到現在為止,中國在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專家建議廢除高考英語科目,網友表示認同,俞敏洪為何堅持反對?
    ——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英語作為高考"爭議"最大的學科,無數的學生折戟沉沙,老師、家長為它苦惱痛苦。曾有專家建議取消高考的英語科目,網友普遍贊同但是俞敏洪卻極力反對。"爭議最大"的學科提到高考最難的學科是哪個,大部分學生表示英語最難。語文從會說話就開始學習,不可能考得太差。數學考慮到了不同學生的基礎不一樣,給出了不同難度的考試卷子。只有英語,是一視同仁的難,而且分數還特別的高。
  • 俞敏洪:高考不考英語,窮人家孩子損失最大!網友:睜眼說瞎話!
    近日,某位人大代表對於「高考要不要考英語?」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大致的觀點就是「建議取消英語成為必考科目,變為選修科目」。而我們的知名教育培訓機構的老總俞敏洪先生,在看到這位人大代表的此番言論之後,立馬說出了這樣一句話:「高考不考英語,損失最大的是窮人家孩子!」而不少網友再看到俞總的此番言論之後,給出了這樣的觀點:「睜眼說瞎話」!
  • 高考應加大數理化難度,降低語文英語分值,給男生更多機會
    在論壇上看到許多同學和家長,激烈抨擊現行的高考制度,大家甚至提出一個建議:高考應當加大數理化的難度,降低語文和英語的分值。為何?第一、相對於理科來說,文科用途並不廣。而現在的高考制度,必考三門中,文科就佔了兩門。許多網友詬病現在的語文和英語,不光逐年提升難度,還佔據著主要的位置。本身相比較,文科的用途,是不如理科的。
  • 不是所有天才都擅長學英語,降低英語分值,讓高考更公平一點
    網紅教授鄭強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他曾發表「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界」的觀點,得到很多國人的追捧。最近鄭強教授又把目光對準英語,引發準多網友的熱議。2,很多小孩和家庭利用英語來炫耀自己的地位和階層,我曾看到一則新聞:會英語的小孩不跟不會英語的小孩一塊玩,看外語電影的小孩不跟看喜羊羊和熊出沒的小孩玩,因為他媽媽告訴他不會英語的小孩太低級,沒資格。這在中國的土地上說這樣的話簡直讓人憤慨。
  • 高考外語都是150分,日語卻比英語簡單,是否影響高考公平?
    高考外語有英語、日語等6種語言,考生自由選擇。外語都是150分,但日語卻比英語簡單,有些成績原本不理想的學生,選擇日語後成績大幅提升,反而把英語生擠到後面去了。
  • 如果高考物理變成150分,英語變成100分,結果怎樣?聽老師怎麼說
    這種呼聲是有道理的,就連俞敏洪也提出當今高考英語不是公平,但是他提出的解決建議是降低英語難度,而不是減少英語分數。從現在的情況看,這個建議並沒用被採用,從小學開始,英語的難度,已經在逐漸增強。實話實說,現在英語退出高考,確實不太合適,一旦退出,中國容易和世界脫軌,優秀的人才也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對於農村學生而言,如果學校不重視英語了,要想取得優秀的成績,就要進行更多的社會輔導,這對於他們來說,是更不公平的。這方面日本就是例子,日本取消高考英語,改成社會考試,結果引發了很多反對聲。
  • 高考零分的蔣多多太蠢,痛批英語的鄭強太聰明,新東方的俞敏洪呢
    前段時間,浙江大學教授鄭強在一次演講中提到英語的作用被過度誇大,說英語學習耗費了孩子們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這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甚至有文章把這個觀點說成了「鄭強教授把英語踢出高考」,被鄭強教授怒斥。關於英語在高考中的地位合不合理,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討論過,這篇文章我想討論另一個問題,就是面對高考合不合理這個問題的時候,人們做出的回應。比如河南高考交白卷的零分女孩蔣多多,鄭州大學教授鄭強,以及新東方學校創始人俞敏洪。他們有些什麼故事呢?我們簡單來看一下。蔣多多,2006年河南省南陽市八中應屆高中畢業生。
  • 高考取消英語,這是人大代表李光宇在二會的建議,或將成為現實
    高考是否應該取消英語,這個話題由來已久,也一直爭論不休。近日,人大代表李光宇在二會上提議,高考取消英語。原因是全國中小學生每年在英語上花費的時間實在太多,而且投入大量精力,最終效果並不明顯,不僅不能交流,甚至連最簡單的語法都搞不清。更多的人在進入工作崗位後,基本上用不到英語,導致以前的英語知識很快被遺忘,白白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 高考科目應不應該剔除英語?浙大鄭強教授:過度追求英語是不自信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 英語作為三大主科之一,一直是重點學科。平時學生都花了很多時間來學習,不過很多人還是學不好。正因為這樣,大家經常會討論,高考科目應不應該剔除英語,或者是降低分值。支持學英語和支持取消的,各有各的理由。
  • 俞敏洪:2000個高考必考短語,列印給孩子背,開學英語一飛沖天!
    俞敏洪:2000個高考必考短語,列印給孩子背,開學英語一飛沖天!學習英語的關鍵就在於是否對詞彙和語法進行了熟練的掌握,對高考而言,英語佔據著非常大的分值比例,是不能忽視的一門學科,英語的學習重在積累,特別是對基礎知識點的積累,同時也要牢記學習英語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尋求一蹴而就,而且也沒有「一口吃成一個胖子」的捷徑。
  • 今年高考日語上熱搜,居然是因為「太簡單」,英語差生還來得及學
    吃瓜群眾見這瓜越吃越大,聽完後瞬間坐不住了。動漫愛好者表示:就這也算高考?我看了幾年動漫都能聽懂很多。日語大學生表示:這難度太低了吧,滿分肯定沒問題。早年的日語高考生表示:這難度越來越低了,學幾個月就夠了。有人居然提建議:日語這麼簡單,對英語考生不公平,建議加大難度。(不知道會不會被日語生暴打)但是,高考日語難度小是政策規定的!
  • 中國的英語教育是把雙刃劍,本意是獲取,無意中流失
    眾所周知,英語是世界官方語言,也是中國高考必考科目之一。中考、高考、考研必考,甚至國家公招時,一些招考單位也明確要求英語必須通過四六級。但是,我們中大部分人一輩子連跟老外交流的機會都沒有,出國留學的可能也小,生活中用到也少,只有少數專業和領域用得多,比如翻譯和外貿。
  • 浙大教授鄭強:建議把英語踢出高考,浪費中國年輕人的大好時光
    以俞敏洪為代表的派系,他們支持英語作為高考主科,他們主張重視英語,他們認為英語一旦被踢出高考主科,最大的受害者就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學校不再重視英語,他們接觸英語的機會會越來越少,那麼也就意味著他們要花更多的錢去上培訓班學習英語。
  • 俞敏洪宣布將退休,這份絕版英語學習資料務必要領取!
    前段時間,俞敏洪宣布自己即將退休,俞敏洪透露自己會更加希望投身於公益事業,企業的事情打算留給後人去做。作為英語教育行業的先鋒者,他宣布退休無異於馬雲當年宣布退休一樣,讓大家震驚。說到英語一直以來都是家長操心的科目,不管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英語都是作為一門主科出現在孩子的課程表中。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英語在我們工作生活中的作用也是越來越大了,會說英語這項技能也成為了一項加分技能。
  • 降低英語高考權重,以等級制呈現,你支持麼?
    而且不少學生學習英語的典型特點是「啞巴英語」,閱讀能力較強,但是寫作、聽力、口語是大部分學生的弱項,縱然能考高分,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仍然很難熟練地運用英語。日前,來自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校長劉維朝代表提交了《關於縱深推進高考改革的建議》的議案,他建議:調整高考考試科目及內容設置。
  • 日本高考將取消英語、中國英語一年兩考,英語扮演怎樣的角色?
    因為疫情的發生,引發了大家對我們高考改革的思考,很多人在呼籲強化物化生學科的同時,建議降低英語學科的分值,甚至提出要取消高考英語。但是,現實的情況是,英語的地位在新高考中被提高,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英語高考由一次變成了兩次。
  • 取消英語,改為選修,還是降低權重,到底哪個更靠譜?
    有人呼籲應該把英語從神壇上拉下來,有人呼籲應該持續加強,有人呼籲降低權重難度,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時難分高下。前一段時間,人大代表李光宇提出「高考取消英語、中小學英語改必修為選修」引起熱議。其實,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俞敏洪也曾提出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比重,或者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難度。最近,安徽出中考新政,從2020年開始,英語從150分下降到120分。圍繞著英語的話題,爭議總是那麼多,大家都有話說。
  • 要不要將「英語」踢出高考?鄭強教授觀點犀利引共鳴,獲眾多掌聲
    並且高考考英語對於農村孩子來說太不公平,本來農村孩子就指著通過高考鯉魚躍龍門,但由於有英語的存在,這個願望已經成為了奢望。而另一部分人則是認為不應該將英語踢出高考,認為英語如今是全球通用語言,學好英語對於生活工作都是有好處的,如今所有學生都學英語,可還有人英語不好。
  • 高考中增加英語口語,是否會導致教育不公平
    如無意外,北京方案中的考試方式、錄取方式,將成為未來3-4年高考改革的方向,影響每個高中生。對於這則消息,慨文非常感慨,也非常擔憂,一則是擔憂增加英語口語考試將更為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二則擔憂這種對英語層層加碼的重視,會使學生輕忽本國語言、歷史及理科科目的學習,三則是擔憂增加口語考試會進一步加劇教育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