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Manta、魔鬼魚和蝠鱝有什麼區別?

2021-02-18 海岸線假期

海洋是幽深靜謐的天空

自中生代侏羅紀

他們披著各自獨特的燕尾服

沉默無聲的飛翔了一億年

後來我們這樣的外來之客

闖進了他們的世界

他們用驚異、善意的眼光打量著

這幫張牙舞爪的來自外太空的「星星」

Manta--會飛的善良魔鬼

在海洋浩瀚無邊的世界裡,它無聲的飛過夜空,扇動著巨大的羽翼,像自帶光環的禮服俠,Manta在西班牙語中翻譯過來是「披肩、鬥篷」的意思,它們真的是一種巨大的魚。當Manta張開兩翼,跨度能達到7米,體重2噸以上,也會被稱為海洋巨人。

這種成天在海洋裡優雅飛翔的魚,得益於它們巨大的羽翼,真的像鳥類一樣,比身體還要長2倍多。

而且Manta以海洋中最小的生物(如糠蝦、箭蟲)為食,靠它的翼式體型滑翔遊動,張開大口一邊呼吸一邊進食,一下子省了好多事——既省能量又省時間。有點類似於鯨鯊的生活方式。

它們還被稱為「魔鬼魚」,其實只是形狀可怖,事實上沒有那麼可怕。相反他們性格可是非常活潑呢,常常搞些惡作劇,他們會故意潛遊到小船底部,用體翼敲打船底,發出「呼呼」聲,使船上的人驚恐不安;

或者它們跑到停泊的小船旁,用肉角把船上的小鐵錨拔起來,雖然它們並沒有攻擊性,但是一旦受到驚擾發起怒來,只需用那強有力的巨大雙翼一拍,就會碰斷人的頭骨,擊毀小船。尾巴有微弱電流卻沒有毒,不像待會出場的Stingray那樣尾部有致命劇毒。

它們是海洋中飛翔的舞者,偶爾會作出旋轉狀的舞蹈,隨著旋轉速度加快,甚至可以飛躍出水面1.5——4米,在空中旋轉跳躍閉著眼,落水時發出「砰」的巨響,像奇蹟炸裂的聲音。

男孩子會追隨著自己心儀的女孩,在她身後排起長隊穿梭在珊瑚礁之間,而眾星捧月的那個女孩就像它們的領舞者,身後的追求者們精準的模仿女孩的每一個動作。女孩子則在這個過程中打量他們的身形、對它們的體能和持久力進行考量,因此男生們都會激烈爭取隊伍排頭的位置,就形成了「求偶列車「。

女生經過一番篩選,最終會選定一位Manta王子作愛侶。他們會腹部貼著腹部,同遊到海域中間,男生會緊緊咬住女生的左翼,以確保他們不會分開。在雌雄Manta在一起過後的一年左右發育完全的小Manta就誕生了。

Sting Ray 魔鬼魚--你好毒(請勿靠近)

我們接下來出場的這位兄臺和Manta長得很像,他是我們在西澳行程裡介紹過的StingRay。還有個土土的名字叫「草帽魚「,正應了它的外形,像個大圓盤,這是因為它屬於魟魚(注意啦,這個字不念「缸」,念「紅」哦)。我們將它倒過來,看看它的背面是這個鬼樣子

它雖然不是魔鬼魚,但是它們很毒。尾部帶有劇毒的毒刺,歷史上有很多Stingray把人毒傷的案例,最著名的事件是2006年「鱷魚獵手」史斯夫歐文在大堡礁拍攝一部水下紀錄片,不幸遭到一條StingRay的襲擊,刺穿胸部而亡。(就是下圖這個倒黴的傢伙~

它們喜光,喜歡溫暖的水域,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它們就出來曬太陽。正因為常常出沒在淺水海域裡,所以人們不用浮潛就可以看到它們,很多人會和它們合影,給它們餵食。在大溪地也有這種活動。但是建議還是請勿靠近。

打重點:但記得千萬不要激怒它們或者不小心踩到它們的尾巴喲,不然它們可會給你好看。

下面用美圖來洗洗眼睛,一組Stingray與美女共遊的攝影圖集:

2018 年觀賞馬爾地夫蝠鱝最佳日期:(這是芭環礁)

 * 6 月 11 日 -- 15 日

* 6 月 26 日 -- 30 日 

* 7 月 11 日 -- 15 日 

* 7 月 25 日 -- 29 日 

* 8 月 9 日  -- 13 日 

* 8 月 24 日 -- 28 日 

* 9 月 7 日 -- 11 日 

* 9 月 23 日 -- 27 日 

* 10 月 7 日 -- 11 日 

* 10 月 22 日 -- 26 日 

* 11 月 5 日 -- 9 日

 * 11 月 21 日 - 25 日   

遊賞行程須視天氣條件而定,當然也要視乎這些溫和的海中巨獸的心情。

以上內容部分轉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性情溫和的蝠鱝,為什麼被稱為魔鬼魚
    人們對於海洋那片神秘蔚藍的探索從未停歇,通過不斷的努力,讓我們認識了許許多多風姿各異的海洋生物,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蝠鱝。可能說蝠鱝,很多人不知道,但要說到魔鬼魚,可能連小朋友都能想到它的形象。為什麼性情溫和的蝠鱝,會被稱為魔鬼魚呢?
  • 水下幽靈魔鬼魚的美與痛--你不知道的Manta Ray【附視頻】
    Manta Ray本身就是一個類別,對這個類別的細分還是有很多爭議,簡單的講可以分為兩個品種:Manta alfredi和Manta birostri,區別就是後者更大過前者,更為深居簡出,不如前者那麼容易看到-好吧,不得不承認,在東南亞其實能看到Manta Ray的地方也不算多,原因下面會講到。
  • 新加坡海底世界魔鬼魚殺人事件
    特別是新加坡,很多組屋區的食閣,就有燒烤魔鬼魚。果然人類作為萬物之長,再強大的飛禽走獸,無非也是人類餐桌上的山珍海味。不過說到底,什麼是魔鬼魚?魔鬼魚的的學名叫蝠鱝(manta)。之所以被人們喊作魔鬼魚,是因為它的古怪長相,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正經魚類,其實它們的資歷極其悠久。此外它時常會躍出海面,行為相當詭異。
  • 蝠鱝觀賞不完全手冊
    直到2009年,蝠鱝才被確認為兩個不同的物種:礁蝠(Manta Alfredi)和巨蝠(Manta birostris,即遠洋蝠鱝)。2011年,蝠鱝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定義為「易危」物種。因此,現在蝠鱝在夏威夷,墨西哥,厄瓜多,馬爾地夫,菲律賓,雅浦和紐西蘭得到了保護。
  • 弘明帶你英文看展——雙吻前口蝠鱝 (上)
    With an average body width of 4.5 meters, manta rays resemble a giant diamond-shaped blanket, and larger individuals can weigh up to 5,000 pounds.
  • 究竟有多少魔鬼魚?
    (Narkidae)電鰩科(Torpedinidae)注意下,這個電鰩科的學名,就是魚雷這個名字的起源哦——西方人發現電鰩時對它有許多傳說,因此發明水雷後,水雷的英語名稱是根據電鰩的拉丁種名起的torpedo(發音為:託比多)。
  • 蝠鱝:我飛翔的理由
    這件事情被大肆報導以後人們發現,這種大魚便是蝠鱝。而在中國福建、浙江和黃海一帶可見某些種類的蹤影。因為它們有洄遊的習慣,所以在一個地方不會常年見到它們。每年6~7月在福建、浙江沿海,8~9月又到黃海。10~11月再回到浙江沿海,12月到來年2~3月沿原來路線洄遊南下。
  • 國家地理- 神奇的海洋生物,蝠鱝
    準備好潛入海洋深處,在斯庫巴·山姆的世界裡了解一些關於魚類和海洋棲息地的有趣事實吧!有一種難以捉摸的溫柔巨人,它在深海中遨遊,長著翅膀,還能在空中高高地跳躍!Can you guess what it is?
  • 魔鬼魚的真相
    魔鬼魚,聽起來好嚇人的名字。每一個潛水員聽到都會腎上腺素飆升,不是害怕逃跑,而是趕緊穿裝備套腳蹼跳下去追啊!
  • 西工大的「魔鬼魚」長大了!將來還會「長」出「耳朵」和...
    科研人員介紹,這條「魔鬼魚」叫蝠鱝,是一種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的底層的軟骨魚類,因其恐怖的外形而被稱為「魔鬼魚」。西工大遊泳池裡正是一條仿蝠鱝智能水下航行器。之所以仿蝠鱝,是因為它具有流線型的扁平軀體,這種形態不僅有利於遊動推進,還有利於下潛滑行,且在航行器滑翔運動時,能有效藉助流體的能量實現更高效率的滑行運動。
  • 新加坡水族館發生致命意外 魔鬼魚刺死6旬潛水員
    海洋世界的母公司虎豹企業發聲明,形容這是一場悲劇,並稱陳錦榮自海洋世界開幕以來就一直照料動物,員工和管理層對他離世感到痛心。▌什麼是魔鬼魚?魔鬼魚又叫蝠鱝是鰩魚中最大的種類。它的個頭和力氣常使潛水員害怕,因為一旦它發起怒來,只需用它那強有力的「雙翅」一拍,就會碰斷人的骨頭,致人於死地。蝠鱝的習性也十分怪異。它性情活潑,常常搞些惡作劇。有時它故意潛遊到在海中航行的小船底部,用體翼敲打著船底,發出「呼呼,啪啪」的響聲,使船上的人驚恐不安。
  • 最高冷的潛點,蝠鱝的原鄉,世界前三的潛水聖地
    電影的片頭 「 男孩兒看著大海,問我:海洋是什麼?」這就是影片的開篇語。這片礁石的所在地,就是雅浦~雅浦島英文稱Yap ,在太平洋接鄰菲律賓板塊。所以我們團隊之前有個龐大的計劃,開帆船從菲律賓途徑帛琉,最後到達雅浦,為期30天。
  • 去年大火的西工大「魔鬼魚」長大了,胖了90公斤,還多了很多新技能
    「魔鬼魚」即蝠鱝,是一種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的底層的軟骨魚類,因其恐怖的外形而被稱為「魔鬼魚」。西工大的這條「魔鬼魚」其實是仿蝠鱝智能水下航行器。為什麼要仿蝠鱝,而不是仿黑魚、巴沙魚、江團魚、草魚、鯨魚、鯊魚……呢?
  • 澳一水域驚現粉紅色品種魔鬼魚,體寬3米,在群體中異常明顯!
    在海洋世界中,蝠鱝又稱為魔鬼魚,並不是這種魚個性兇猛,而是它們的遊姿與夜裡飛行的蝙蝠有些相似而得名,實際上它們也是一種美麗魚類,由於蝠鱝的體型呈不規則的橢圓形,最大可達8米以上,當它們遨遊海底時,就像是一隻「海上風箏」在飛翔,非常美麗。
  • 一年時間,這條 「魔鬼魚」長大10倍!啥來頭?
    本文轉自【第一新聞】;去年八月的時候 西北工業大學友誼校區的遊泳館裡 出現了一條「魔鬼魚」 它在遊泳池裡撲動、滑翔、急停、它又是什麼來頭呢?當你去某引擎搜索「魔鬼魚」的時候,會出現「蝠鱝」的答案。我知道你跟小編一樣,只認識第一個字,沒關係,小編剛剛查了,它讀作「福分」。蝠鱝是一種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的底層的軟骨魚類,因其恐怖的外形而被稱為「魔鬼魚」。
  • 澳大利亞海域的魔鬼魚:體型可長達8米,如同飛毯卻性格溫順
    澳大利亞海域的魔鬼魚:體型可長達8米,如同飛毯卻性格溫順大家都知道,在海洋當中,生活著許許多多非常奇怪的生物,它們往往形狀各異,看起來也是特別的讓人感到害怕,而我們今天要說的蝠鱝就是其中之一,蝠鱝有著極其獨特的外形,
  • 西工大「魔鬼魚」研究再獲新進展
    其實,這是該校科研團隊模擬「魔鬼魚」(學名「蝠鱝」)外形,製造出的一一款特殊水下航行器——仿蝠鱝智能水下航行器。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底層的軟骨魚類蝠鱝,因外形恐怖而被稱為「魔鬼魚」。它具有流線型的扁平軀體,不僅有利於遊動推進,還有利於下潛滑行。
  • 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魔鬼魚,擁有亮眼粉紅色,美得仿佛童話生物
    蝠鱝又叫毯魟,是軟骨魚綱、蝠鱝科魚類的統稱。軟骨魚中的魟魚和鰩魚們,由於長相特別奇怪,又有個俗稱叫魔鬼魚。在澳大利亞的大堡礁附近,有一條翼展接近7米,重量在2噸左右的蝠鱝特別出名,因為它擁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粉紅色外觀,是目前為止全世界唯一一條粉紅色的蝠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