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以為自己的觀念是真知灼見,習慣性高談闊論,自以為自己的「見解」高人一等,其實不過是無知……
7月16日,馬伊琍轉發了一篇文章引熱議。這篇文章是:《我買了一盒陰道啞鈴》。
有網友表示:
馬伊琍的微博是否被盜號了?
馬伊琍轉發這些不害羞嗎?
名人轉發這些文章不考慮後果嗎?
為何這篇文章,能引來一場起鬨狂歡?
因為有兩字:陰道。
談到陰道,隱私部位,有人會刻意避諱。一旦有人談起,或是公開談起,必有人會刻意攻擊。
有的人覺得把這些隱私部位放到「檯面上」高談闊論,是不雅的,是可恥的。
可真的是如此嗎?
並不是!
馬伊琍轉發的《我買了一盒陰道啞鈴》,是科普女性產後經常被忽略,卻十分重要的現象。
生活中,很多女性因為缺乏一些常識,而讓自己的一生陷入痛苦的例子數不勝數:
如幾位網友的親身體驗:
盆底肌受損是每個產後媽媽的痛點,我當初的醫生就沒有完全說明這些事情的嚴重性以及產後治療黃金期,導致很難恢復,支持科普。
我姥姥生了八個孩子,子宮已經下墜到體外,一生未就醫;我二姨前不久剛做了手術,此前已經被困擾了很多年;我的親戚裡還有很多女性有著不同類型的這類疾病,而我所知道的,都已經到了不得不就醫的地步。略有不適羞於啟齒的,不知道又有多少。人總是在自己身上沒有發生不幸的時候,對別人的不幸不以為然。
作為一名產後20個月的媽媽,非常支持這篇文章,我自己感覺身體是有異樣的,但是關注寶寶過多也就忽略了自己,比如憋尿憋不住之類,希望未育的姐妹們能及時重視。
無論是懷孕期,生育期,還是產後恢復期,每一個過程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了解相關知識,是為了自身健康。
然而,總有人習慣性把那腐朽的觀念強加於女性的隱私處,把普及健康知識當成可恥。
這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
有人覺得「陰道」是女性的私處,應該隱藏,見不得光,不能被放大。
但是他們卻忘記了,它也是我們人體的一部分。既然是人體的一部分,就會有受傷的時候。就像我們感冒,發燒,咳嗽,流鼻涕一樣正常不過。
把「傳統觀念」強加於女性隱私部位,立觀念高於常識科普,還有什麼比這更為愚蠢與可恥?
偶爾與村中老一輩閒聊,她們都會感慨自己所生的年代很幸運,沒有「三從四德」,沒有「男尊女卑」,人人自由。感慨的同時,也不忘批評古時腐朽的思想。
可是,當你正欣慰她們思想轉變時,她們也會說女孩子來月經,與家人吃飯不要靠近父親,哥哥或者弟弟。
為何?
因為女孩子來月經,身上會有一種味道,家中男性吸菸能聞到,會不好。
這般思想,又與古時的「三從四德」「男尊女卑」有何區別?
每個時代都有被偏執的觀念,只是換湯不換藥,被轉移了部位。古時是「纏足」,是「三從四德,」當下是「談陰色變」,是「談性色變。」
到底要什麼時候,才能化解這些有色觀念。
印度有一部電影,叫《印度合伙人》。我看了不下3次,每次看,都替印度女性感到壓抑。
這是一部關愛女性、突破傳統思維的電影。
男主拉克西米與其他男子與眾不同,他愛妻子,疼妻子,不能容忍妻子痛苦、受委屈。
可他心中一直有個解不開的結。——妻子每月都會因為來月經而感到恥辱。
在印度,女性來月經,是一種恥辱的現象。期間,她們不能與夫君同住,只能住在簡陋的棚裡,等到月經結束,才能回家。
因為月經,是「汙血」,是不潔。
拉克西米無法忍受自己的妻子遭受這種痛苦,為了緩解妻子的痛苦,他費盡心思,發明了護墊。
然而,當妻子、家人知道他的行為後,滿是羞愧;
村民們知道他的行為後,各種責罵,侮辱。
現在,受過高等教育的我們,都知道女性來月經是很正常的一種生理現象。就像人每天要吃飯睡覺、上廁所一樣正常不過。
然而,在印度,卻有人把這種現象視為「不正常」。
我們無法理解印度人為何有這般思想,疑惑、感嘆的同時,卻有人深陷其中。
就好比馬伊琍轉發的那篇被視為「羞恥」的文章,我們取笑別人思想封建,自己又何嘗不是?
馬伊琍轉發那篇文章,目的是科普常識,分享知識。
這並不丟人,丟人的是那些無知的人。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目前,全球女性婦科疾病的患病率高達93%以上;每年死於婦科病的人數高達900萬;每分鐘就有20位女性死於婦科疾病;並且每年還在以8%的速度不斷遞增。
數據令人觸目驚心。
一個數字的背後,是一個家庭,是一個母親,是一個女兒。
然而,一切解不開的舊觀念,皆有跡可循。
初中的時候,生物老師講到《生殖器官》那一頁,總會自動翻過,因為那部分是難以啟齒的東西;
高中的時候,來月經弄到褲子,總會大驚失色,仿佛世界末日般;
大學的時候,談到男女同居,人們的思想總是往「性」那方面傾斜。
至今,依舊有人談到月經會害羞,買個衛生巾依舊要遮遮掩掩,說到「陰道」依舊礙口識羞。
從小到大,在無形中,我們的思想總會被現有的觀念挾持,卻樂在其中。生活環境影響了我們,讓我們一度覺得,談這些,是不正常。
久而久之,看似不正常卻正常存在的觀念勝過科普健康知識的思維,從而有越來越多的人覺得,我們談論的那些,都屬於不正常範疇。
魯迅曾說:「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這個世界,為什麼會有人談到男性疾病,女性婦科疾病、談到性教育會遮遮掩掩?
因為想到隱私部位,就會有人聯想到性,談到性,就色變,就浮想聯翩。
什麼時候?人們才能把舊觀念拋掉,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什麼時候?人們才能不「談性色變」「談陰色變」,認真正視生理性常識?
生活中,最羞人的從來不是普及隱私部位疾病常識的人,而是那些明明無知,卻裝大雅之人。
長此以往,舊觀念一直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卻樂此不彼,深陷其中。
其實,不怕你存有「傳統思維」,就怕你用那現有的觀念去評價是非,給別人帶來痛苦。
多反思自己,有時候,可能你取笑《印度合伙人》裡的村民思想腐朽的同時,自己本就是那一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