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看過一些這樣讓人震撼的攝影作品:背景全黑,整個畫面有一束光照下來,非常的具有視覺衝擊力。
這一類的光影作品,不是用手機按下快門就能直接拍攝出來的,我們還需要一些後期來提升照片的畫面質感。
都說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今天,我們影像君找來修圖方法與修圖思路—— 今天用到的app是我們熟悉的的Snapseed。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這張照片的問題所在:畫面整體過亮,主體不突出,畫面底部比較雜亂破壞整體的美感。
分析完之後,我們就可以打開Snapseed開始修圖了。這次主要用到的功能有:調整圖片,突出細節,畫筆,修復這四個功能。
首先我們點擊調整圖片功能,調節一下圖片的明暗和對比度;
接著,我們點突出細節,調節結構參數;
然後,我們點擊畫筆—加光減光工具,把畫筆調到-10,把畫面除了亮部的地方塗暗;
最後用修復工具,把暗部不需要的細節再塗抹掉。
一張突出光亮部分的「黑背景」照片就完成了~
來看看修圖前後的效果對比,是不是照片質感瞬間提升了呢~
其實,我們之前也出了一些修圖教程,只是有不少人很納悶:為什麼我看懂了修圖步驟,一到自己實際操作的時候,卻又修不好圖了呢?
這是因為,除了知道修圖步驟,更重要的是要有修圖思路,這樣自己去實際操作的時候,才能真正修好圖。
Snapseed打造高質感光影大片:
人像照片的調色及HSL使用案例:
不起眼的物體也能變得有質感:
將普通的樹葉修出高大上:
上面這些生動的案例分析以及優秀的修圖作品來自他
梧桐雨
自由攝影師
麵包獵人明星獵人
Fotor籤約攝影師
2016年成為麵包獵人 明星獵人 帶大家在武漢拍照及分享手機攝影
2016年國家地理攝影大賽手機組入圍
其作品在fotor、視界、快拍快拍多次獲獎 。
如果還沒有盡興,我們還有來自阿May的分享
王詠梅,網名:May
在瀚圖影像、快拍快拍、視界、fotor等手機攝影APP上發布作品並多次獲獎
2016年IPPA全球iPhone攝影大賽日落組二等獎獲獎者。
黑白片的反差
高反差的照片影像輪廓分明,對比強烈會讓照片顯得乾脆利落和帶來一些視覺衝擊,森山大道的片子就是以高反差風格著稱的。低反差則往往會透露出柔和的氛圍。兩種反差方式都有自己的定位,都對影像的最終調性有著重要的影響,無論拍攝的主題是什麼。一般來說光線比較強烈會拍出高反差的片子,而光線柔和的時候拍出片子反差比較低,當然後期也可以調節對比度等來作一些調整。
請看下面兩張照片,對比一下高反差和低反差。
我們的日常語言中經常包含一些色彩元素,比如「陽光少年」「前途光明」,或者「性格陰霾」「烏雲密布,不知路在何方」。而影調和反差就是我們攝影中的視覺語言,一張黑白片中我們要控制好這些視覺語言來幫助表達主題。
在拍攝的時候,高調作品一般要增加曝光,而低調作品就要減低曝光。在後期修圖中也是可以控制影調和反差的。
(原片)
打開圖片,找到變形工具,糾正水平和垂直問題。
找到黑白濾鏡,點開以後,照片自動變為中性的黑白色,但是右邊還列出了多種預設供你選擇,比如對比的反差就會大一些,明亮就要高調一些,昏暗當然就是低調了,在每一種預設的基礎上都還可以自己調節亮度和對比度。
但是Snapseed黑白濾鏡裡最好用的一個功能是他的彩色濾鏡的功能。大家可以點擊亮度左邊的那個圓形標誌進入彩色濾鏡。
然後你就會看見紅橙黃綠藍五種彩色濾鏡。
其中任何一種色彩濾鏡,都相當與在拍攝照片時,在鏡頭前方加上一塊同樣顏色的濾鏡所獲得的黑白照片效果。而中性,則是不加任何濾鏡的直接拍攝得到的黑白效果。
早在數位相機和彩色膠片發明以前,攝影師們會在鏡頭前加一些不同色彩的濾鏡來對畫面進行一些微調,而這些Snapseed上的這些效果就是模仿黑白膠片時代的彩色濾鏡的效果。
那麼不同色彩的濾鏡會帶來什麼不同的效果呢?我們來試試看。
沒有想到吧,濾鏡顏色不一樣出來的效果也會大不同呢。
對比一下,看出規律來沒有。
彩色濾鏡的顏色,會讓畫面中具有相同或相似色彩的物體變得更亮,而與之反色的區域則會變暗。
比如說第二張的紅色濾鏡會讓紅色部分變得更亮,而讓紅色的反色變得更暗,黃色濾鏡會讓黃色部分變亮,第六張的藍色濾鏡會讓藍色部分變亮,而讓它的反色紅色變暗。
關於反色的知識,這裡沒有時間講了,給大家放在後面,感興趣的同學下去仔細看看。
反色,或稱補色,就是黑與白、紅與藍這樣的成對的顏色。
而它們之所以成為「反」,是因為如果把兩個色的RGB(三原色)通道數值相加,剛好等於白色。如:
紅(R237,G28,B36)+藍(R18,G227,B219)=白色(R255,G255,B255)
(來自百度百科)
從這張表格中可以看出每一種顏色對應的反色是什麼,可以根據照片最主要的顏色或主體部分的顏色,你想要哪部分比較亮來選擇濾鏡的顏色,其實也可以不用看這些數據,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多嘗試一下各種濾鏡,很直觀的從畫面選出你想要的效果。
這張圖我想要的效果是背景是暗的,來突出眼睛部分的明亮。藍色和綠色濾鏡使紅圍巾變暗了,這個是我想要的,但是藍色濾鏡讓皮膚部分也變暗沉了。所以我選擇了用綠色濾鏡來達到我想要的明暗效果。
然後再對整張照片進行細節部分的調整。
我在修片時比較喜歡用蒙版功能,比如,用綠色濾鏡能把紅色圍巾壓得很暗,但同時綠色濾鏡又使得皮膚不夠亮,而用紅色濾鏡就可以把皮膚提得很亮。於是就可以用蒙版功能,第一次選擇綠色濾鏡只用在圍巾部分,然後再做一次黑白,選擇紅色濾鏡只用在皮膚和眼睛部分。(如下圖所示)
這樣結合起來使用,就可以達到背景暗、皮膚和眼睛亮這樣一種對比的效果。
再調整圖片中調節亮度,氛圍等等。對Snapseed不是很熟悉的朋友可以在公眾號裡搜索一下,裡面有很多詳細教程。
用修復功能修復調椅子背上的汙痕。
然後用暈影功能把周圍外部再壓暗一些,當然,眼睛部分要留出來不要壓暗。
選用突出細節的工具,增加眼睛部分的銳度和結構,讓眼睛部分更清楚,並降低臉部的結構,讓皮膚比較細膩。學會使用用蒙版功能。
一般來說,我運用突出細節和銳化功能時,不會整張照片都進行突出細節和銳化,我覺得所有細節都清楚了實際上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困擾,所以要找出照片的主體部分,哪些部分需要再變亮一些,細節清楚一些,對這張照片來說,女孩的臉和皮膚要再光滑一些的話,可以再用一遍突出細節功能,把細節和結構再降低一些,就可看出眼睛很亮皮膚更加光滑。
保存,得到一張滿意的低調高反差的黑白作品。其實這張照片最開始在拍攝之後,自己並不滿意,這是自己想學習拍人像時的打光,但光打出來並不是我想要的效果,我想要周圍很黑眼睛很亮的效果,光打出來之後,圍巾紅色部分也很亮,紅色很搶眼,主體眼睛部分突出不出來,用黑白後期後,把紅色壓暗,變成很暗的背景後,效果就比較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