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頭條理娛君X頭條影評團X中國電影金雞獎 獨家特約稿件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儘管告一段落,但大家對於獎項的歸屬的討論熱情依舊高漲。
在這一屆頒獎典禮上,包攬三項大獎的《奪冠》成最大贏家,而11提的《少年的你》最後只拿到了兩個獎項。
在其中,本只有3項提名的《烈火英雄》,最後奪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兩個重量級的大獎,倒是出乎許多人的意料。
而這兩個獎項,倒是讓人想要重點圈出兩個被金雞獎「遺忘」的演技派。
首先,在影帝獎項的提名者中,如果說易烊千璽因為年輕、吳昱翰表現相對弱勢的話,那麼在《受益人》中「豁出去」的大鵬、在《誤殺》中穩紮穩打的肖央絕對稱得上貢獻了精湛的演技。
而最後把影帝頒給了在《烈火英雄》中「毀容」的黃曉明,比起揭露「社會問題事件」的《受益人》和「翻拍片」《誤殺》來說,看來金雞獎還是更偏愛有明顯正能量的作品。
不管怎麼說,面對黃曉明成為史上首個二封金雞影帝的男演員,從導演到演員、逐漸「跨行」轉型的大鵬和肖央心態還是非常放鬆的。
在黃曉明獲獎時,大鵬、肖央上前擁抱,肖央還做了個哭唧唧的表情。
而在譚卓、袁泉等一眾人熱情祝賀之外,坐在旁邊的段奕宏單手託腮,連看都懶得看黃曉明一眼。
尤其是在黃曉明鞠躬之後,段奕宏依舊是一副「任他興高採烈,我自巋然不動」的事不關己樣,被大家敏銳地捕捉到了。
有人說,看來黑臉的段奕宏是對黃曉明獲獎心存不滿;
還有人說,段奕宏一直都這樣,被大家過度解讀了。
不管真實情況是怎樣的,但段奕宏在金雞獎上可以說是「不太受歡迎」的存在。
出道22年的段奕宏,從電視劇《士兵突擊》 《我的團長我的團》等打開了國民度,到2015年以後在電影方面也迎來大爆發——
2015年憑藉《烈日灼心》獲得了上海國際電影節影帝,而金雞獎把影帝給了同一部片的鄧超;
2017年憑藉《暴雪將至》奪得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帝,而金雞獎只是獲得了提名;
加上2003年,他曾憑藉《二弟》獲得了印度國際電影節的影帝——
可以說,將三個國際A類電影節「影帝」收入囊中的段奕宏,卻始終與金雞獎失之交臂。
為什麼段奕宏總是拿不到金雞獎呢?
其實他的經歷活生生地展示了何為拿獎所需要的「時運」二字。
如果說《烈日灼心》是因為戲份問題沒能拿到金雞獎,那麼他作為一番的《暴雪將至》在金雞獎上落選實在是因為對手太強了。
回顧2019年的第32屆金雞獎,段奕宏的對手分別是王景春、塗們、徐崢、富大龍、楊太義,從作品到演員都堪稱「神仙打架」。
其中,段奕宏還被鄧超cue到,兩人還比心心,氣氛並不算凝重。
最後,被憑藉《地久天長》拿到柏林影帝的王景春打敗,段奕宏儘管惜敗,但敗得也算無話可說。
而2019年沒有電影作品上映的段奕宏,在2020年的金雞獎上只是作為一個頒獎嘉賓出現,此次看到這一屆的黃曉明拿獎想必還是有些不甘。
接下來,他主演的《秘密訪客》 《一刀天堂》 《獵狐行動》等電影待上映,不管怎麼說,能獲得提名,就已經是一種認可了,對於最後是否能夠最終獲獎總是要看「時」和「運」的。
其次,我們再來說說第33屆最佳男配角獎的提名者吧。
雖然同是男配角,但戲份還是有多有少,在5位提名者的中,在《中國機長》中處於二番的歐豪,以及在《攀登者》中處於三番的張譯,戲份可以說是更多的。
而印小天、吳剛、黃覺三位的戲份差不多,尤其是後兩位可供發揮演技的空間並不大。
要說2020年躋身「作品票房百億男演員」的歐豪,作為90後資歷和演技還有提升空間的話,那麼出道14年的張譯倒是很有希望奪得最佳男配。
結果,最佳男配被印小天拿下,讓許多人為張譯鳴不平。
其實,在大家眼裡的演技派的張譯,這次沒拿獎其實更多的是因為頒獎先天的滯後性。
與段奕宏一樣,從《士兵突擊》 《生死線》等戰爭歷史題材電視劇走入大眾視野的張譯,不論是《繡春刀》,還是《我不是潘金蓮》,曾經的他總是在電影中演配角。
那麼,張譯是什麼時候迎來電影事業真正的轉機的呢?
其實,並不算早,這一切可以從2018年林超賢執導的《紅海行動》講起。
作為中國首部現代化海軍題材電影,《紅海行動》以36億票房成為2018年春節檔票房冠軍,儘管由於題材限制,給張譯發揮演技的空間不大,但它卻讓很多人突然意識到——
張譯在電影中能當一番、能扛票房了!
於是,在此之後,從2019年在《我和我的祖國》中戴著口罩只靠眼神的張譯,短短的戲份卻讓人難忘;
到2020年《金剛川》 《我和我的家鄉》 《一秒鐘》「稱霸」大銀幕,在這些電影中貢獻了許多「高光時刻」的張譯,終於以「演技派」的身份走進了大多數觀眾的心裡。
正是在這樣的預期之下,面對沒能獲獎的張譯不少觀眾感到意外,而這實際上跟頒獎沒趕上大眾認知有很大關係,張譯主演的多部電影並不在本屆的金雞獎的劃定範圍內。
不過,正如在頒獎禮上張譯給任素汐「把脈」的調皮與輕鬆,接下來張譯還將主演張藝謀執導的《懸崖之上》 《最冷的槍》,此外還將是改編自劉慈欣的科幻小說的《球狀閃電》的男主角——
可以說,張譯乘主旋律之「勢」已成,終將守得雲開見月明,拿獎已成「民心所向」,期待他在2021年的電影節上「大殺特殺」。
總的來說,演員獲獎需要時機與運勢,得了獎固然值得欣喜,但拿獎並不能成為演員演戲的最終目的,為大家貢獻好的作品才應該成為追求。
不論是段奕宏、張譯,還是入圍提名的肖央、大鵬、任素汐、譚卓等等演員,就算沒能在電影節上拿到獎——
他們仍然是大家心目中的演技派!
青石電影編輯部 | 晨晨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來今日頭條,看更多影視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