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餘有愛」已經成為新餘
最閃亮的一張名片,
在每個新餘市民的心頭熠熠閃光,
鼓舞更多的人加入到志願者的行列,
成為新的新餘好人。
關於「新餘有愛·身邊好人」
2020年第一季度
(總第34期)好人榜的公示
根據《關於開展「新餘有愛·身邊好人」評選活動的通知》精神,經研究,擬確定以下人員入選「新餘有愛·身邊好人」2020年第一季度(總第34期)戰「疫」一線新餘好人榜:
宋志鋒,男,市傳染病專科醫院負責人
楊 靈,女,市人民醫院內科第二黨支部書記、腫瘤四病區負責人
劉 飛,男,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
黃秀娟,女,市人民醫院新餘學院門診部副護士長
宋 萍,女,市婦幼保健院兒科護士長
胡曾媛,女,市中醫院耳鼻咽喉科護師
劉 露,男,市中醫院中藥房中藥師
肖 威,男,市中醫院內一科醫師
羅會義,男,分宜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生
吳怡清,女,渝水區人和鄉衛生院醫生
華 東,男,仙女湖公安分局河下派出所所長
塗 頻,女,渝水區城北街道寶真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
塗飛雲,男,渝水區城北街道裡木塘社區副書記
黃衛良,男,分宜縣鈐東街道泗水路社區書記、主任
劉愛軍,女,市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局科長
胡捏鑫,男,仙女湖區歐裡鎮副鎮長
胡 偉,男,市廣播電視臺記者
黃天怡,女,市廣播電視臺記者
丁茂生,男,市廣播電視臺信息採集部主任
謝 丹,女,新餘日報社記者
王 帆,男,新餘日報社記者
黃傳庚,男,分宜縣融媒體中心副主任、副總編輯
張根珠,男,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城東派出所民警
付德泉,男,市義幫愛心協會黨支部書記
胡威華,男,市知心志願者協會秘書長
潘軍豔,女,仙女湖區鳳凰灣辦事處東坑村村民
鄒細保,男,市水北商會黨委書記、會長
劉菊梅,女,渝水區城南辦茶山口社區居民
李夢牙,男,分宜鎮新村村李家組關工委委員
鍾水林,男,分宜縣操場鄉鳳塘村村民
阮昭平,男,江西金土地集團董事長
現予公示,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監督。
公示時間:2020年4月1日— 4月3 日。
監督電話:6410311;
聯繫人:盧小娟;
郵箱:xysbhr@163.com。
中共新餘市委宣傳部
新餘市文明辦
2020年4月1日
「新餘有愛·身邊好人」2020年第一季度(總第34期)
好人榜事跡簡介
1. 宋志鋒
宋志鋒,男,1969年出生,副主任醫師,市傳染病專科醫院負責人,原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以身作則,視疫情如命令,視病房如戰場,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每天平均睡眠時間只有三、四個小時,把風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他人。他加強醫院與市衛健委、市疾控中心等部門的聯繫,協調抓好了全市醫院會診工作,做好了對醫生、護士診斷的指導工作,落實好分層分級管理。積極做好了對外的釋疑解惑工作以及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心理疏導,鼓勵病人樹立信心、早日戰勝病魔。他舍小家顧大家,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真正踐行了醫者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
2. 楊靈
楊靈,女,1976年出生,中共黨員,市人民醫院內科第二黨支部書記、腫瘤四病區負責人。有20年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經歷過SARS、禽流感、甲流H7N9風波。她勇挑重擔,衝鋒在前。
她主動請戰奔赴抗疫一線,前往發熱門診值夜班,常常工作到凌晨一兩點。面對不配合隔離工作患者的多次無端指責謾罵以及撕扯,她沒有爭辯和退縮,依然堅持將就診的十多名患者診治完。她和同事組成新冠肺炎咽拭子採樣篩查特別小分隊,利用休息時間為500多名密切接觸者進行了採樣。舉辦了「新冠肺炎公眾防護指南」患教會議,熱情解答現場患者諮詢及線上實時提問,消除患者疑問與恐慌,促進醫患和諧。她像「戰士」一樣,用無私與奉獻展現了醫務人員的執著與擔當。
3. 劉飛
劉飛,男,1979年出生,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1月23日,一例新型冠狀病毒疑似病例引起了EICU班組長劉飛高度警惕,雖然病人不斷否認武漢旅行史,給診斷造成極大幹擾,但根據臨床經驗,他立刻與科主任和護士長對其進行單間隔離,馬上攔截與患者密切接觸的科室人員,快速指導如何防護,並向相關部門匯報。到晚上核酸結果如其預料為陽性,他馬上向上級報告,並將密切接觸醫務人員進行隔離,協助做好防護工作。1月25日,該患者病情惡化,置入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通氣,傳播風險急劇上升。他和科主任、護士長一起評定轉運風險,協商轉運流程,制定轉運方案,並對轉運人員進行指導,全程參與當時全省最重的新冠肺炎患者轉運,圓滿完成了任務,保障了醫務人員安全。1月28日,他又奔赴新冠肺炎隔離區支援,每天十幾個小時高強度工作,同時還參與重症患者管理,2月2日再次成功完成醫院第二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轉運。
4.黃秀娟
黃秀娟,女,1988年出生,新餘學院門診部副護士長。在病魔襲來,人人避之不及時,本可以在家享受寒假,但她卻主動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請戰報名參加市人民醫院急診科疫情應急梯隊。防控疫情,預檢分診是重要保障手段之一,也是患者入院就診的第一道防線,更是整個疫情防控措施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任務重,並有著被感染的高風險。她主動請纓到預檢分診臺參與分診,為醫院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當好「哨兵」。平時大家在碰到困難或是疑惑時,都喜歡叫她幫忙,所以她不僅是「戰士」,也是「勤務兵」。
5.宋萍
宋萍,女,1985年出生,中共黨員,市婦幼保健院兒科護士長。大年初二,宋萍主動請纓到市人民醫院參與新冠肺炎的診療工作並在隔離病房擔任護士,一直奮鬥在抗疫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病區2樓住的都是確診新冠肺炎的重症病人,有的還上了呼吸機。護理上了呼吸機的患者風險很大,患者的分泌物如果分泌出來的話,感染性極強。面對困難,宋萍沒有退縮,穿著厚厚的防護服一幹就是7個半小時,與同事討論病情,護理患者,給患者送餐,抽空還打掃隔離區衛生……中間沒有喝一滴水,也沒有上一次廁所。宋萍丈夫也是臨床一線的醫務人員,從參加市人民醫院抗疫鬥爭起,一雙兒女交由爺爺奶奶照顧。「如果時光倒流,我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這是醫務人員的責任,更是黨員的責任。」宋萍將對家人的愧疚化為工作的動力,堅守在抗疫一線,書寫著黨員的忠誠和擔當,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6.胡曾媛
胡曾媛,女,1990年出生,新餘市中醫院耳鼻咽喉科護師。思想信念堅定、黨性觀念強,品德高尚,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平時積極參加公益組織及活動,參與走訪、慰問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宣講好人好事及參演百姓大舞臺。
在此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戰鬥中,她舍下高燒不退的孩子,主動請纓,加入市中醫院支援第四醫院的隊伍,投身於抗擊疫情的一線戰場,期間獲得了同事及患者的高度評價,完成支援任務返崗後,主動加入「新餘市中醫院後勤保障青年突擊隊」,利用休息時間為我市各隔離點人員配送中藥湯劑。曾先後榮獲新餘市中醫院「優秀醫務工作者」3次。
7.劉露
劉露,男,1987年出生,新餘市中醫院中藥房中藥師。堅持每年參與獻血活動,十年來已累計獻血6000毫升,還在緊急情況下捐獻血小板2次。
在此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戰鬥中,他主動請纓,加入市中醫院支援第四醫院的隊伍,投身於抗擊疫情的一線戰場,完成支援任務當天,得知血庫告急,立刻前往獻血,返崗後即刻參加社區防疫監控工作,並組建「新餘市中醫院後勤保障青年突擊隊」,帶領隊員們利用休息時間為我市各隔離點人員配送中藥湯劑。
8.肖威
肖威,男,1985年出生,新餘市中醫院內一科醫師。2020年大年初一,得知我市有1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後,他敏銳地察覺到疫情的嚴峻性,立馬放棄和家人團聚,主動返回崗位,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市中醫院臨危受命,承擔接管市第四醫院重任。當接到院黨委發出的志願者徵集令後,他第一時間站出來,冒著隨時被傳染的風險毅然決然報名前往第四醫院開展診療工作。入選後,他不怕苦不怕累,勇挑重擔,白天黑夜奮戰在最前沿,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初心與使命。
9. 羅會義
羅會義,男,1982年出生,分宜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生。分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初,羅會義同志在第一時間加入了分宜縣人民醫院黨員突擊隊並請求到抗疫一線,後被安排在急診科從事輪班及發熱病人的篩查等工作,他每次都詳細詢問病史並認真做好記錄,嚴格把好篩查的首關,把疫情控制在最前面。當新餘市區疫情較嚴重時,他又主動請纓前往支援,後經上級批准,他被安排在新餘市傳染病專科醫院工作,繼續擔負著治病救人的使命,期間他平均每天負責15個左右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工作,受到了科室同事們的好評。後來因分宜抗疫工作的需要,上級決定把他調回分宜,此時他再次請戰,要求繼續到最前線,至今他仍在分宜縣婦幼保健院隔離點(新冠肺炎排查點)工作。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詮釋著一名醫者的醫者仁心。
10.吳怡清
吳怡清,女,1993年出生,渝水區人和鄉衛生院醫生。吳怡清愛崗敬業,工作上兢兢業業,刻苦鑽研,甘於奉獻,患者讚譽的錦旗掛滿了她的房間。
2020年初新冠肺炎席捲全國,年前連值兩天夜班,騰出來除夕夜的吳怡清,頂著7個月的孕肚從贛州連夜驅車11個小時趕回醫院,與當晚值班醫生一起接診夜間患者,並向組織遞交請願書,要求前往一線密切接觸者監測點值守,「距離SARS已過去17年,10歲的我曾目睹外公、外婆、媽媽、姨媽、舅舅作為醫護人員作戰一線的不辭辛勞、舍家為民,對醫務人員的景仰始在我心。如今我也成了一名基層臨床醫生,我願意衝在守護新餘市健康的第一線,這是每一個醫護人員都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決心!」她義無反顧的決心與毅力感動了全院的醫生護士,也溫暖了這座城市。
11.華東
華東,男,1986年出生,仙女湖公安分局河下派出所所長。在抗擊疫情過程中,華東同志作為所長,以身作則、以所為家,自我立下「疫情不退我不退」的軍令狀,每天堅守疫情防控阻擊戰第一線,為轄區群眾構築起安全防線。嚴格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帶領全所民警、輔警奮戰在轄區各個角落,積極協助在高速路口查車輛、測體溫,守好新餘西大門,全面做好萬商紅新履小鎮、旅館、日租房等人員密集場所排查,走街串巷、進村入戶開展防疫宣傳,全力確保轄區社會治安總體平穩有序。
12.塗頻
塗頻,女,1973年出生,中共黨員,渝水區城北街道寶真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在社區工作的二十年裡,始終把「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她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甘當居民群眾的勤務兵,千方百計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做好事,成為群眾的貼心人。2017年加入新餘愛家社會工作室,積極參與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示範項目「伴你成長」、「伴你圓夢」關愛留守兒童試點項目,2019年獲得「江西省第四屆優秀社工」。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她是帶頭衝鋒在前的「抗疫」書記,自疫情發生以來帶領社區成員一直堅守社區,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
13.塗飛雲
塗飛雲,男,1980年出生,中共黨員,渝水區城北街道裡木塘社區副書記(主持工作),葉子社會工作服務社副社長。他兢兢業業為社區居民服務並長期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積極策劃關愛殘疾人和城市困境兒童服務項目,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光和熱。2018年,被新評為「全市優秀志願者」。2020年疫情發生後,他把社區當家,不顧個人安危,主動與被居家隔離的居民對接,為居民配送生活用品。每天開著自己的私家車在小區流動宣傳預防知識,到辦事處領取防控物資,協調各方關係;夜晚值班,主動將自己的大衣讓給了其他值班人員。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基層黨員幹部的擔當情懷。
14.黃衛良
黃衛良,男,1975年出生,現任分宜縣鈐東街道泗水路社區書記、主任。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開展以來,他一直奮戰在抗疫防疫一線,面對突然襲來的疫情,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責任有多麼的沉重:一方面妻子作為社區工作人員每天奮戰在一線,兒子面臨高考無人監管,另一方面社區常駐人口多(17616人),工作人員少(3人),聯防聯控工作壓力巨大。但是越是壓力巨大,越是壓不垮共產黨員的意志,他在街道黨工委的正確領導下,科學統籌,合理安排,確保了轄區內抗疫防疫工作有條不紊,真正做到了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15.劉愛軍
劉愛軍,女,1970年出生,市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局科長。2020年,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她沒有退縮,勇敢地衝鋒在前,主動請纓上一線,投入到新餘黨校醫學隔離點的建設和運維中,不顧個人安危,參與到隔離點每項工作,她關注細節保安全「把每一項工作做細做實,隔離點就是安全點。」建群建家暖人心把隔離觀察人員當作親人,生活上照顧好他們,心理關懷他們,組織開展「送健康、送溫暖、送尊重、送服務」等四送活動,讓隔離點處處有溫情。「舍小家為大家」以女性的細膩和溫柔,為隔離者建立了一個溫暖安全的家。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16.胡捏鑫
胡捏鑫,男,1997年出生,仙女湖區歐裡鎮副鎮長。自防疫工作開展以來,分管衛生工作的他當仁不讓衝在了疫情第一線,不分晝夜,加班加點。大年三十大家都在團圓時,胡捏鑫還在摸排湖北返鄉人員,掌握第一手信息資料,部署相關工作。從大年初一到現在,做到同鎮衛生院每天調度匯總,密切監測湖北返鄉人員的情況。帶頭深入村組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到祠堂疏散聚會群眾,耐心細緻地跟村民普及疫情防控知識。接到隔離醫學觀察點建設任務以來,他發揚連續作戰精神,積極調度人員物資和設備,緊密協作,確保各種配套設施齊全,圓滿完成準備工作,達到交付使用條件。
17.胡偉、黃天怡
胡偉、黃天怡是市廣播電視臺融媒體新聞中心的一對記者夫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們把3歲的孩子交給父母照顧,一起投身抗擊疫情報導戰線。從大年三十開始,他們便放棄休假,連續作戰,一個月的時間裡採寫報導60多篇,給觀眾和網友及時帶來了疫情防控的權威信息、戰疫故事。他們進過醫學隔離點,去過病毒檢驗科,訪過一線醫護駐地。他們把回應好人民群眾關切作為自己的使命,把傳遞抗疫信心作為自己的任務,疫情面前絕不退縮。他們採寫拍攝的多條稿件在央視《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和央廣《新聞與報紙摘要》等中央級欄目播出,發出了抗擊疫情的新餘「好聲音」。
18.丁茂生
丁茂生,男,1978年出生,市廣播電視臺信息採集部主任。從事新聞報導工作以來,他兢兢業業,有急、難、險、重的任務總是衝在最前面,不論是抗擊疫情,還是抗洪搶險,有新聞的地方,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報導期間,他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衝鋒在戰役最前線,是第一個代表全市媒體穿上防護服,深入集中隔離點和病毒檢驗室等防治一線採訪的記者,先後採寫了《用愛呵護患者 全力抗擊疫情》《一次換崗接力 再續抗疫徵程》《集中隔離點 14天的家》《直面病毒的「戰士」》等一系列有深度、有溫度、有影響的報導。
19.謝丹
謝丹,女,1987年出生,新餘日報社記者。今年春節,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新餘陷入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為了及時準確地將黨委政府的最強音傳遞給受眾,滿足社會對信息的渴求,她置身於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輿論主戰場,扛起了黨媒人的責任與擔當。疫情期間,她及時上傳下達上級領導的工作要求及指令,無差錯;統籌協調溝通與配合,實現無縫對接。同時她還參與了新餘發布微信公眾號稿件審發,疫情期間推送10萬+稿件十餘條。
20.王帆
王帆,男,1986年出生,新餘日報社採訪部記者。疫情發生以來,他從除夕至今連續50多天奮戰在疫情防控宣傳一線,因妻子也堅守在鄉鎮農村防控一線,他將1歲兒子送至哥哥那裡由母親照顧。他克服困難,深入定點醫院、疾控中心、隔離點、社區、農村等疫情防控一線採訪,解讀報導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生動採寫市主要領導一線調研督導、檢查暗訪,積極挖掘先進典型、曝光案例,撰寫相關評論,並整合有關素材向上級媒體報送,以職業擔當詮釋記者的初心和使命。
21.黃傳庚
黃傳庚,男,1971年出生,分宜縣融媒體中心副主任、副總編輯。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他即時響應縣委宣傳部提出的「戰時宣傳」,時刻保持戰時狀態,連續26天沒休息。他深入抗「疫」一線採寫了大量報導,堅持做到每天投稿。其中協調配合中央媒體記者採寫的報導《新房裡講述脫貧故事》,在光明日報頭版刊登,在各大網站轉載;自己拍攝的圖片新聞兩上經濟日報,尤其是2月15日的圖片新聞《醫用口罩投產》,引起當地強烈反響,鼓舞人心。他到處發稿,其中央廣網50條、江西日報6條、新餘日報6條、本級媒體60條,經推薦在新華網、學習強國、經濟網等網絡媒體發稿16條,累計發稿136條,日均3條以上,被稱為名副其實的「高產記者」!
22.張根珠
張根珠,男,1960年出生,新餘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城東派出所民警,從警34年。他十年如一日,晝夜巡守在高新區這個全市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改革創新的前沿陣地上。因工作突出,多次獲市局嘉獎。今年春節前夕,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張根珠主動加入到疫情防控宣傳、人員篩查、小區執勤的行列中。他每天都要行走幾萬步,攀爬樓數百層,在每個單元門口駐足,為每個他見到的群眾講解疫情防控知識,到目前為止,已宣傳群眾上萬人。
23.付德泉
付德泉,男,1961年出生,新餘市義幫愛心協會黨支部書記。他參與志願服務活動多年,從來不圖回報,多次以資金和實物的形式幫助孤寡老人和殘疾人,8次以身犯險滅火救山,其中一次還是在寒風凌冽的冬日,見到著火的他不顧一切地跑向冰冷的河裡取水救援。他是鄰居口中的老好人,碰上鄰居、同事生病,他總是第一時間把他們送到醫院救治,就連路邊看見的身體不適的陌生人他也會上前幫助他們。最驚險的1次是同應接車送6名食物中毒的陌生人到醫院搶救並協助醫生給病人灌腸,經過一個通宵的搶救6人才全部脫離危險。他也資助過一個「花蕾」計劃的失學女童。他熱愛攝影,經常義務幫各類志願服務活動拍攝。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期間,他不顧個人安危,奮戰在防控疫情第一線,每天堅持向被隔離的市民配送中晚餐及生活用品,並利用「小喇叭」宣傳車深入街道、社區進行流動宣傳,將防控知識送到家家戶戶。
24.胡威華
胡威華,男,1966年出生,市知心志願者協會秘書長。從事志願服務十餘年,累計捐款3萬餘元。作為一名志願者,他對待公益工作兢兢業業,對待公益團隊盡心盡責,對待弱勢群體行善幫扶;經常參與敬老院的「尊老行動」、城市文明交通勸導、「情暖春運」等志願服務活動,不辭辛勞,風雨無阻。
在此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戰鬥中,不畏被感染的風險,始終奮戰在抗疫一線,每天堅持向被隔離的市民配送中晚餐及生活用品,並為隔離人員提供免費的心理健康疏導。2010年至今,多次被市知心志願者協會評為優秀志願者、十佳志願者。
25.潘軍豔
潘軍豔,女,2000年出生,仙女湖區鳳凰灣辦事處東坑村村民。作為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2019年9月份考入江西司法警官學院。
2020年春節寒假在家,恰逢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剛回來的潘軍豔看到村幹部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各個村小組中摸排、篩查、殺菌、消毒,她毅然而然地跑到村委會寫下了一千多字的申請書,請求加入宣傳防疫隊伍,與其他男同志一樣,主動到新餘市鳳凰灣與吉安市油田鎮交界處S529省道勸導站,為來往車輛上的司機和乘客們測量體溫,並發放宣傳單。她在抗肺疫情第一線爭當志願者,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國家和社會對她的幫助和關懷。
26.鄒細保
鄒細保,男,1967年出生,新餘市水北商會黨委書記、會長。他把報效桑梓作為己任,出資870多萬元助建渝水區水北鎮上村鄒家新村、捐資30萬元支持渝水區60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資助貧困學生600餘人,疫情期間捐款捐物148多萬元,多年來他累計投入幫扶慈善資金2400多萬元。他帶領商會全體會員,探索出「黨建引領抱團幹,幫村包戶扶產業」的社會扶貧之路,投入參與公益慈善資金1.3億多元。先後榮獲江西省首屆「贛鄱慈善獎」—最具愛心慈善個人、江西省新時代贛鄱先鋒之突出貢獻好榜樣、江西省改革開放40年優秀贛商人物、全省脫貧攻堅奉獻獎、新餘市第三屆「突出貢獻人才」等榮譽。
27.劉菊梅
劉菊梅,女,1975年出生,渝水區城南辦茶山口社區居民。在疫情戰役中劉菊梅積極投身戰「疫」一線,「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為守衛社區居民生命健康構築起堅實的防疫屏障。2月1日她就到茶山口社區報到並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她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衝在一線,每天8點之前就到社區報到幫助噴灑消毒水、檢查並安裝各大封閉路口路障是否牢固、安裝值班帳篷、運輸配送全封閉單元居民物資、輪班值崗等各種工作,風雨無阻,毫無怨言。平日裡,她也積極主動參與到社區的衛生活動當中,義務打掃清除居民住宅區內的垃圾和牛皮癬,獲得居民一致好評。
28.李夢牙
李夢牙,男,1951年出生,分宜鎮新村村李家組關工委委員。自設立東誼賓館防疫隔離點以來,這位69歲的老人不論颳風下雨,天寒地凍,總有一碗熱氣騰騰的飯菜送到工作人員和被隔離人員手中。在全民防控疫情最為重要的關口,李夢牙老人總是面帶微笑,全力做好隔離墊的後勤保障工作,獲得村民好評。
29.鍾水林
鍾水林,男,1973年出生,分宜縣操場鄉鳳塘村村民。在村裡,鍾水林是遠近聞名的好心人,誰家有困難、有急事、有需要,他都義不容辭的伸出援助之手,小到搭把手幫個忙、大到救人危難之中,在別人困難的時候,他總是挺身向前。此外,勤勞踏實肯幹的他,專心研究蔬菜種植,帶動村民和貧困戶就業。疫情無情人有情,愛心助力抗疫情。為了支持疫情防控,鍾水林無償向「疫」線捐獻8噸蔬菜,有效解決鄉政府、衛生院、醫學觀察隔離點蔬菜緊缺的問題。
30.阮昭平
阮昭平,男,1974年出生,現任江西金土地集團董事長。在企業發展的同時,阮昭平也熱心公益事業,捐資助學、精準扶貧。迄今已資助貧困大學生600餘名,累計資助公益事業2000餘萬元。
面對疫情,本著為政府分憂、為市民解難的思想,勇於擔當企業社會責任,投入700多萬元,迅速將原有飲料生產線改造成84消毒液生產線。鑑於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形勢嚴峻,阮昭平決定先將生產的消毒液不進行銷售,優先捐贈給各大醫院、社區等其它各疫情防控應急單位之後,再供應市場,此舉受到各路媒體的積極採訪和關注。據統計,疫情期間,阮昭平累計捐款捐物達230餘萬元,他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市黨代表,在國家有困難、百姓有需要的時刻,必須挺身而出,做個有擔當的企業家。
來源:中共新餘市委宣傳部、新餘市文明辦
編輯:吳彥樾 值班主任:陳玉霞
投稿郵箱:xinyuapp@126.com
聲明:分享而不忘尊重原創,轉載《新餘發布》文章,請務必註明出處及作者和原文連結。部分圖片、文章、音視頻來自網絡,請原作者及時聯繫我們以便發放稿酬,聯繫電話:0790-6446199、6446138。
大家都在看
▶猶 王瑩督導重點項目建設和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工作
▶
▶
▶
▶
▶
▶
我和10W+中間就差你一次zhuan發
你長得這麼好看
要不要在這裡
留下,來過的痕跡
原標題:《公示!新餘2020年第一季度好人榜!有你認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