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德雲社團綜《德雲鬥笑社》第一期終於開播啦!粉絲們可樂壞了。
這也難怪,德雲社大半年不開箱,粉絲們就指著小角兒們的綜藝續命呢。
好在,好飯不怕晚。大幕拉開,咱慢慢體味。
節目一開始,就直接吊足了觀眾胃口:
德雲社掌門人郭德綱設家宴款待自己的幾個徒弟,欒雲平、燒餅、張鶴倫、孟鶴堂、周九良、張九齡、王九龍、尚九熙、秦霄賢……
雲鶴九霄悉數到場,這飯局上會有多少包袱多少坑呢?
德雲班主請客,就請徒弟們吃麵條,郭老師這有點太摳門了吧?
郭老師不愧是文化人,理由老高大上了:麵條是中國傳統美食,吃起來也講究,春夏秋冬要吃十幾種菜碼……
今天家宴也為徒弟們備好了拌麵的五碗炒菜,依次掀開碗,每個蓋子裡藏著一個話題,都是德雲社徒弟們上過的熱評。
誰覺得這個熱評跟自己有關,就把菜認領了加自己的面裡。
聽上去像是福利,可您看了這菜名,就得在心裡說一聲:薑還是老的辣,師父還是親的狠!
話題剛一公布,燒餅得得瑟瑟地把手舉了起來,被師父一句「去~」,給哄走了。哈哈,燒餅做夢都想做偶像。
師兄弟們目光齊刷刷地掃向「秦霄傻」,老秦怯怯地不敢抬頭,被王九龍一把揪起來。結果,師父說,九龍,你也算一個吧。
德雲社新生代小鮮肉深受粉絲追捧,就容易產生錯覺,以為自己水平真的不錯了。
孟鶴堂老老實實地舉了手,畢竟這兩年參加《相聲有新人》、《歡樂喜劇人》,就沒閒著。
搭檔周九良開始沒吱聲,師父一句「相聲一個人說的呀?」九良乖乖舉手。
老秦也趕緊認領:業務能力一直很差。
堂良業務能力一直很穩定,但是,頻頻錄節目參賽,必然耽誤業務提升,觀眾的要求也會更高。
張九齡先認領再道歉。老秦直接從椅子上蹦起來:怎麼老有我呀!九龍九熙也跑不了。
想當初,大師兄張雲雷憑一己之力,用太平歌詞、京評梆曲把小姑娘們從夜店拉回劇場,讓她們愛上傳統藝術。
結果,秦霄賢又憑蹦迪實力把姑娘們送回夜店。
幾個小角兒是不是心裡也委屈:年輕人蹦個迪怎麼了?為啥別人能跳,我們不能?
張鶴倫打開蓋子就笑傻了:我都不敢說,這話題的照片是高老師和欒隊。
欒雲平一邊認領一邊小聲「反抗」:相聲不就是聽的嘛。
高峰欒雲平無疑是德雲社基本功最紮實的一對,但是過於沉穩的風格不太吸引年輕觀眾。
不過,很敬佩兩位老師不刻意討好粉絲,有自己的堅守。
這次郭老師帶欒雲平上節目,也是為了給高欒揚萬兒。
可憐的老秦,被師父直接「賜」了這碗菜。
看得出,師父很認可老秦以「抖音表演藝術家」方式走紅,「先被觀眾記住」,這是郭老師一直的捧角兒「法寶」。
但是,師父對老秦的業務能力也是真著急。家宴上一次次給老秦「加菜」,就是在點醒他,督促他提高業務。
劇情突變,這個熱評的圖片居然是張鶴倫。
張鶴倫顯然不服,為自己辯解道:我的基本「哄」(功)還行呀。
真是自殺式辯解,一張口嘴就瓢了,秒變大型打臉現場。
其實,張鶴倫業務能力還是不錯的。但是,既然成了角兒,就要有更高的標準。
就像師父對老秦說的話:
德雲家宴正式開始。各位小角兒拿著筷子拌著面,一個個吃麵的表情卻都是欲哭無淚——真的太難吃了。
難吃就對了。郭德綱經常說一句話,我們說相聲其實就是一個吃飯的手藝,跟剃頭的修腳的一樣。
估計這幾位小角兒深有體會:
一場別開生面的家宴,開成了訓徒大會,彰顯郭德綱的大智慧:
把網上的熱評拿來讓徒弟們各自認領,然後自己吃進去。
這是師父在告訴徒弟們——
學會自我反省,以後謹言慎行,提高業務,對得起觀眾。
郭德綱把嚴肅的訓徒用遊戲的方式呈現,也另有深層的目的——
再者說了,有人批評德雲社,那也是因為喜歡咱們,師父就是從一路的罵聲中成長起來的。
正應了《德雲鬥笑社》開場那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