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界】
《裝臺》:小人物的煙火人生
張帆
由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的電視劇《裝臺》日前在央視綜合頻道晚間黃金時段播出,這部充滿濃鬱陝西地方特色的電視劇被觀眾和網友戲稱為最接地氣的西安「城市風情片」。該劇從原著作者到主創班底大多是陝西籍,全片在西安實地取景,用最真實的鄉土風情贏得了觀眾點讚。
《裝臺》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同名小說,對準的是裝臺,即舞臺拆卸行業,講述的是裝臺小人物刁順子,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改變命運的故事。
很多觀眾表示,張嘉益演活了「刁順子」。在談到創作過程時,張嘉益也表示:「因為劇中都是『小人物』的戲,有許多真實生活的細節,更需要細緻再細緻地塑造和打磨,前後共拍攝了5個多月。」為了更接近真實的生活狀態,劇中還大量運用了濃鬱陝西味兒的方言完成對白。對於自己在劇中的「吃播」式表演,他也直言很過癮,「這部戲是我拍戲以來,吃道具吃得最狠的一次!因為回家了,可以隨時點,今兒肉夾饃,明兒胡辣湯……還有劇本裡寫的什麼面,我們就點什麼面,心情和劇情相結合。」
劇中,另一位陝西籍演員閆妮飾演溫柔美麗的蔡素芬。「蔡素芬是一個普通的女人,但是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一些磨難和挫折。後來她遇到了刁順子,兩人一起為大家奉上臺前幕後、小人物的煙火人生。」閆妮坦言。
導演李少飛介紹說:「在影視化改編的過程中保留了原著小說的精髓,人物關係、人物設置、敘事方式都非常引人入勝。它最大的特點還在於有著鮮明的地域特點,展現了地道的陝西民風、民俗和美食。」
為了生動地呈現煙火氣息十足的生活底色,《裝臺》劇組實景搭建了符合原著設定的街道與社區,用細膩的拍攝手法記錄下劇中人物經歷的酸甜苦辣,展現平凡百姓在生活中遭遇的困頓和窘境的同時,挖掘對當下社會的理解與思考,傳遞出小人物身上的真、善、美。
該劇原著作者陳彥也對這次影視化改編表示滿意:「我認為他們做得很好,無論是改編還是導演都很好,尤其是像張嘉益、閆妮這樣一批演員,他們都付出了非常艱辛的勞動。能看到,他們都努力貼近真實,沒有用一種虛假的表演或是虛幻的場景來表現這些普通勞動者的生活。整個作品的呈現也很有煙火氣。電視劇的改編肯定會有些脫離小說,做一些新的創造,因為它們是不同的藝術樣式。每個人對時代、對生活、對藝術都有不同的解讀、不同的理解,他們所付出的創造值得我敬重。」
劇中對於陝西美食、戲曲秦腔等地域元素有大量著墨,但陳彥更看重的則是構成城市精神文化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人。「這部劇的編導和演員都是帶著一種情懷,一種對這個城市和家鄉的熱愛和眷戀在完成這部作品。西安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尤其是城市勞動者的這種美麗,更值得我們認真地去書寫、去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