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蔡英文曾經的「文膽」姚人多,為了促進柯蔡會,在臉書發文向柯文哲道歉稱,「柯市長大人有大量,臺灣需要你,臺灣的局勢很艱難,請你務必站在臺灣人這邊」。此番道歉表演並沒有引來柯文哲的原諒,卻被柯文哲打了重重的耳光,批評其「噁心」、「把戲真多」。姚人多此番表演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已在臺灣民眾心中形成「東廠」醜陋印象的「促轉會」,最近也不消停。在17日《半年任務進度報告》記者會上,聲稱將致力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同時提及移除臺軍營區兩蔣銅像、臺幣改版等項目。推動這些高度爭議性事情,「促轉會」難道看不到選民現在都很煩這些事情嗎?「促轉會」放出這些風聲,也是頻遭打臉,銀行方面表示新臺幣「沒有改版計劃」,防務部門對拆除蔣公銅像表示將「維持現狀」。
民進黨一直說政治不能干涉大學自主,但是,島內最高學府臺灣大學已經超過500天沒有校長,明顯就是政治原因。最近,臺大自主聯盟舉辦記者會,呼籲教育部門落實大學自主,還給臺大新校長,但蔡當局教育部門仍表示,要等待明年春節前後出爐的訴願結果。看來「臺大校長」事件還會繼續發酵,繼續給蔡英文當局幫倒忙。
臺灣行政機構前負責人江宜樺18日去臺大演講,遭到學生包圍抗議,最後只能提前結束演講離開。此事經媒體曝光後,迅速引得民眾同情江宜樺,批評這些鬧事學生侵犯自由。民進黨前民代沈富雄表示,「民進黨現在要止血、停損,這些小孩子卻在做相反的事,民進黨怎麼出了這麼多的豬隊友」。
現在,臺灣民眾已經對「反服貿」的那場「太陽花學運」做出理性判斷了,並在今年「九合一選舉」中用選票告訴蔡當局,「貨要出去、人要進來」。可是,蔡當局的豬隊友們卻反其道而行之,臺灣民眾看到這些表演不知道心裡是什麼滋味呢?
選後,蔡英文還是繼續標榜所謂的「維持現狀」,但是其做事卻是有選擇性的。最近,對兩岸關係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去世,海協會前會長陳雲林赴臺弔唁,並希望順道探望老朋友連戰。而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在臺立法機構答詢時表態「不適宜」、「兩岸沒有私交,只有公誼」,更是妄批大陸不要橫生枝節。國民黨民代林奕華質疑稱,陳雲林與連戰都已卸任,並非現任官員,只是好朋友而已,不能見面完全不合理。
蔡當局「駐日代表處」大阪辦事處前處長蘇啟誠於9月中旬輕生,其遺孀20日發表聲明稱,蘇在遺書中未表示假新聞造成壓力,而是上級要求寫檢討報告,不想受到羞辱而以死明志。「助日代表」謝長廷,非但不安慰蘇的遺孀,反而在臉書列出7點聲明證明是輿論批判讓蘇很痛苦,其推卸責任的嘴臉暴露無疑。
在蔡英文辭去黨主席後,黨內各個派系出於各自利益,沒有人願意出來接這個燙手山芋。陳菊、蘇嘉全、郭泰麟都放棄參選黨主席,看到民進黨不斷沉淪的遊盈隆卻堅持要參選到底,稱派系決定黨魁是寡頭統治,而非民主進步,要大刀闊斧對民進党進行改革。他的這番話,讓有志連任的蔡英文如坐針氈。民進黨中生代們突然共推行政機構秘書長卓榮泰選黨主席,而卓榮泰對民進黨開出的藥方相當有意思:黨內反映民意的速度不夠快,未來希望民意與黨結合,做到黨政同步,團結是唯一武器。
都說國民黨是「醬缸文化」,看來民進黨也絲毫不落下風!卓榮泰如果當選黨主席,藥方都沒有找對,怎麼對症下藥呢?而遊盈隆即使僥倖當選,按照民進黨目前的派繫結構,估計是「令不出民進黨中央黨部」。
「九合一」選舉後,蔡英文總結敗選原因,重點提到自己沒有站到第一線,在「豬隊友們」的安排下不斷舉行所謂「迴廊談話」,卻淨扯一些芝麻綠豆的事情,從「逼宮說」到「機車加裝ABS」,再到「非洲豬瘟」。「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在政論節目中直言,蔡英文搞「迴廊談話」扯小事,威嚴蕩然無存,這根本是一個錯誤的方向,民進黨「2020大選」必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