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遊戲史上的主機廠商們一直沒有放棄過對極致畫面的追求,現在如此,以前亦然。1991年世嘉推出了Sega CD,1992年Trip Hawkins帶來了3DO。由於載體容量的擴大(卡帶到CD)導致許多FMV(Full-Motion Video,全動態影像)遊戲出現在家用機平臺上,PC平臺也是。這些FMV遊戲很多都以真人拍攝視頻為主體,在我看來遊戲製作人們這麼做有兩個好處,一是真人視頻看上去要比畫出來的圖像感覺上精緻且一些,也就是所謂的「畫面好」,畢竟那還是16位機的時代。二是這種遊戲成本要低不少,就算你不會美術也能做個遊戲出來了。
所以以Sega CD為例,當時你能看到各種形態的FMV,比如監視器遊戲Night Trap,籃球遊戲Slam Citys,槍戰遊戲Ground Zero Texas等等。他們有兩個最大的特點:全程真人視頻,以及不好玩。由於製作難度太低,它們中的大多數都是粗製濫造的。不過玩家們也不是傻子:與其看這些零碎的片段還要玩無聊的把戲,我為什麼不去看電影?
Night Trap,創新但無聊的作品。
所以後來FMV遊戲變得越來越少,其中互動電影類遊戲(interactive movie)還試圖掙扎一下,但反響也很差。玩家可以在互動電影類遊戲中的某個劇情節點做出選擇,讓劇本按照自己的意願走。其實這就有點像視頻化的電子小說,製作人事先把所有可能的分支都拍攝好了,你選什麼就播放什麼。不過這種遊戲也很少有精品,還是哪個問題:雜牌遊戲公司做的影片就算能參與劇情,體驗會比真正的電影好麼?而且不知你看沒看過噴神James的這期《水管工不打領帶》(Plumbers Don't Wear Ties),就算視頻也有人能偷工減料成幻燈片了。所以後來,除了日本一些廠商還在持續推出一些3D成人向互動電影,比如……咳咳咳,我不太清楚,大部分遊戲廠商已經放棄了這個戰場。
《水管工不打領帶》,還有比這更糙的標題畫面麼?
現如今FMV這一大類找到了一些新的出路,我們暫且不提。而互動電影的想要達到一個高的水準,個人認為首先它應該符合電影的基本要求,然後再去追求遊戲性。就在前幾天,終於有這麼一款近期不錯的互動電影出現了,所以我想好好把它介紹一下。
Late Shift還沒解鎖發售之前,我就在Steam商店頁面盯上它了。因為這種遊戲現在在Steam上本來就少,能瞬間想起來的除了深刻且有點黑暗的The Bunker就是以惡搞為主的Press X To Not Die,所以當我看到Late Shift的宣傳片和截圖的時候興致就來了。首先它看起來就特別像是一部真正的電影,鏡頭的運用、演員的演技以及貌似不錯的故事跟以前那個時代的粗製濫造貨就完全不同。查了下遊戲的開發商CtrlMovie,裡面的工作人員本身也有電影製作的功底。所以我對這個遊戲還是挺期待的。
遊戲發售後馬上體驗了一下,當迎來第一個結局的時候,我覺得這33塊錢花得值。
首先回到我前面對於一個互動電影的最低期待,那就是它至少要符合電影的基本要求。而Late Shift玩下來確確實實給了我一種電影的感覺。遊戲開場時的鏡頭就是標準的大片開場,直升機(或者無人機)航拍都市繁華的夜色,男主用一些比較哲學的話作為旁白,為這個故事做開篇鋪墊。這是不是一種電影套路?當然,但套路不扣分。故事的男主人公Matt是一名數學系的學生,平時晚上在停車場裡打工看車,但這一天他被強行捲入一次古董盜竊案裡。他到底能從這個犯罪團體裡脫身麼?
故事的一切都開始於這個倒黴男主。
劇情也有點俗套?也許你要說是,但請注意,這是一個互動電影。故事一共分為14個章節並有7個最終結局,玩家要在每一次主角迷茫的時候幫他做出選擇,選擇不同,面臨的結果也會相應發生變化。這樣玩家就可以嘗試去規避自己不喜歡的「俗套」情節,走向另外的故事線。當然了,遊戲的7個結局裡也有bad end,也許玩到最後發現是一齣悲劇也說不定呢。
在持槍歹徒面前裝帥可不是一個好主意,但你也可以試試。
既然是互動電影,那單次通關的時間最好也是一部電影的長度。這一點Late Shift就做得很好,我第一次通關玩到了14章中的10章,然後故事走向了bad end。這個過程大概是七十多分鐘,確實是一部小電影的長度。這樣來看的話14章的長度就是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左右,再加上劇情「起承轉合」的完整性,如果你沒太糾結選項的話,它帶給你的就是一部電影的標準體驗。
遊戲的劇情怎麼樣?因為劇情是互動電影的主體,不管我說多說少都會破壞還沒接觸過這個遊戲的玩家對它的新鮮感,這跟電影劇透一個道理,我是不願意做的。但是我可以聲明,雖然這個電影沒有什麼深度和哲思供玩家品味,但作為一個爆米花電影可以說完全夠格。編劇Michael Robert Johnson曾寫過《大偵探福爾摩斯》(小羅伯特唐尼那個)電影的劇本,質量還是有一定保證的。
另外,故事中有許多中國元素。比如貫穿主線的那個明末鳳凰碗,叫May Ling的女主,中餐館和中國黑幫等等。有些中國角色還會時不時說一些粵語,因為男主聽不懂所以連字幕都不加,如果你能聽懂會不會有一種爽到的感覺。我相信這些要素對於一些國內玩家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很多西方小說裡的中國幫派都非常強。
為什麼別的互動電影遊戲不曾讓你有過這樣強烈的電影感,我想這也和遊戲中的專業演員們有很大關係。他們的表演不會讓你覺得他們是在敷衍從而出戲,這一點非常關鍵。故事中的男主Matt扮演者Joe Sowerbutts小時候出演過《我的秘密城堡》(I Capture the Castle),反派老爺子扮演者Richard Durden演過《巴黎諜影》(From Paris with Love)的本寧頓大使。至於女主May的扮演者其實是個日本妹子,叫Haruka Abe(安部春香),出演過許多劇集。如果覺得她眼熟的話那估計是看過這個MV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832823/?from=search&seid=18153217017724392418)。雖說都不是什麼大咖,但演技全程在線。
我一直試圖當galgame玩攻略女主。
所以,33元的電影票錢,你是否願意花在這部素質不錯的互動電影上呢?
回到之前的話題,為什麼曾經那些互動電影沒有成功,而Late Shift卻能讓人耳目一新?因為這個遊戲的製作組是以做電影的心態和實力來完成這部作品的嗎?這個遊戲IMDb記載過,而且去年還曾以某種方式在英國一些影院上映。那互動電影到底應該算作電影還是遊戲?FMV又該歸屬到哪個陣營?《Heavy Rain》和《Beyond: Two Souls》吸引你的到底是遊戲性還是電影性?
電影或者遊戲,真人或者CG,現在有很大的差別嗎?
答案很簡單,還記得《一個電影節要辦遊戲節,是不是覺得怪怪的?》這篇文章(https://www.indienova.com/indie-game-news/tribeca-film-festival/)麼?裡面有一句話非常有道理,「屏幕的邊界正在模糊,終有一天,只要是好故事,它是來自哪裡都無關緊要」。也許現在這個時代,我們十分值得去嘗試的一件事就是將不同的藝術形式融合,並找出能誕生出新感覺的那個平衡點。世上本無路,那些被人放棄開荒的土地後面可能藏著新的出路,而互動電影也許就是其中之一。
http://store.steampowered.com/app/584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