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香港國安法的威懾下,香港反對派受到特區政府的打擊,雖然有所收斂,但是 「亂港」區議員還是小動作不斷,依舊要提高警惕。
「黃絲」區議員公開批鬥學校
元朗區「黃絲」區議員林進近日借升學一事,將元朗區的學校進行「藍校」、「紅校」劃分。此人抓住了家長們對學校背景的關心,特地在網上發布問卷,邀請所謂的在校生、畢業生等填寫,之後又公開了一份批鬥學校的資料。
「亂港」區議員表面上看是為家長提供便利,實際上是為了通過煽動市民情緒,批鬥「紅藍」陣營,搞「分化」,看來反對派雖然近段時間遭到香港特區政府嚴懲,但依舊賊心不死。
反對派囂張氣焰有所收斂,但不會消失
去年香港國安法的實施以及四名立法會議員的DQ,給香港反對派造成了一定打擊,他們行事稍稍有所收斂,退到隱蔽的地方伺機而動,但他們絕對不會放棄擾亂香港。這次對學校的攻擊就是個例子,「黃絲」議員尋找熱點借題發揮,讓反對派保持一定的存在感。
先不說這份資料來源可不可靠、結論有沒有科學性,用政治立場對學校進行劃分本身就有問題,學校是學習的場所,不是給各黨派插旗子的地方。更何況這份資料還是出自「黃絲」區議員之手,明擺著就是在挑事,他為什麼不敢公布一下「黃校」?
在過去的幾年裡,香港反對派勾結外部「反華」勢力,製造一系列暴力事件,讓充滿活力的香港偏離發展軌道。據統計,香港的失業率達到了十幾年來的最高水平,那些被香港反對派蠱惑的市民可能因為陣營關係與家庭反目,有的因「攬炒」丟了飯碗,更有些可能因為集會、施暴被拘捕定罪,相信香港市民們已經認識到了「亂港」勢力的醜惡嘴臉,很多市民在網上表達了自己深深的悔意,「攬炒」並不能解決問題,而是會讓香港更亂。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亂港」勢力並不會善罷甘休,他們還會通過各種渠道傳播歪曲意識,對香港特區政府進行施壓。境外勢力也不會就此消停,一旦情況有所緩解,香港反對派可能會得到更多資源,伺機反撲。
在出臺香港國安法時,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張曉明曾表示:香港是一個多元社會,政治上也是多元的,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已經體現了中央的政治包容。這也就是說「一國」有底線,「兩制」有邊界。資本主義社會也有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遊戲規則,也有底線。所以大家都要遵守規則,都不能突破底線。不過,香港反對派的小動作還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文丨常樂 校丨竹染
免責聲明:本文由《看見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來源:大公網、國際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