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好的照片,除了光影構圖之外,還表達了相機(手機)背後那雙眼睛對世界的認知和態度。你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就通過這個小小的取景框表達出來,並不是每個人都敢於表達自己所見所想。
如今的智慧型手機,照相功能越來越強大,有人買手機就是為了攝像頭。甚至有的手機拍出來的照片,已經趕超單反了。
為什麼有的人拍的照片,一眼看上去就能觸動我們,讓我們駐足凝視,而我們大多數人拍的照片,卻沒有幾張拿得出手的。
以上照片,出自一個名叫薇薇安·邁兒(Vivian Maier)的美國女子,她拍攝的照片,透著一種無法言說的魔力,可她的職業不是攝影師,而是保姆。
薇薇安·邁爾,1926年2月1日出生,美國業餘街頭攝影師, 她出生在紐約,在法國長大,後回到美國。一個在芝加哥工作了40年的保姆,她的作品一開始並不為人所知。
記得有人說過,構圖就是把你想要的留在取景框裡,把不想要的去掉。
說很容易,做起來卻不簡單,因為這是一種取捨,取什麼舍什麼,不是簡單的加減法,而是人生的大智慧。
每個人都害怕選擇,害怕因為自己的選擇做了錯誤的判斷。所以,並不是每張照片的構圖,都能簡單明了地表達你心中真正所想。
有時候,只是因為一點點貪念,而毀了一張好照片。
上面這張照片的構圖,捨去了人物的上半身,卻給觀者留下了極大的想像空間。而這種不常見的構圖,正是作者與別人不同之處。正因為拍攝者是個冷靜的旁觀者,她才毫不吝惜地放棄了這對母女的表情,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
到底這對母女處在一種什麼情緒裡?是孩子吵著想要糖果未被正在買咖啡的母親滿足,而沮喪著,還是因為母親滿足了自己想吃冰淇淋的要求,而歡欣鼓舞著,我們只從照片上兩雙黑白對比鮮明的腳上,無從得知。
一個坐在路邊長椅上休息的男子的肥碩臀部的照片,再次捨去了男子的頭部,這一次,可能是為了該男子的隱私而選擇了這種構圖。但畫面中那幾乎擠破長椅護欄而出的豐腴的男子臀部,不禁讓你對這臀部主人的生活頗感興趣。那一束剛好照在臀部上的陽光,自然而然地吸引了你的目光。
如此光明正大的窺私,也是一種樂趣。
這張被扔在地上的小傳單,上面到底寫了什麼內容,能引起這位西裝革履的老紳士如此專注。
他手拄拐杖,說明行動不便,但即使行動不便,也要穿著得體地出來散步。老人的生活態度一覽無遺。
看到地上的傳單,認真地讀了起來,或許是上面的信息真地很出彩,但更多地讓我看到一個老人的孤寂,就連一張扔在地上的傳單,也能引起他的興趣。
這些精彩的街頭攝影,薇薇安從來沒有給別人看過。她沒有朋友,相機是她與世界對話和交流的方式。她借著相機,審視這個世界,躲在鏡頭背後,肆無忌憚地觀察著眾生相。
2009年4月21日,薇薇安在一家療養院去世,去世前身邊沒有親人。
因為貧窮,薇薇安付不起房租,她死後,她的遺物被拿去拍賣。就這樣,她那些尚未衝洗的黑白底片,2萬張幻燈片和數以千計的膠片被29歲的eBay 店主、芝加哥房地產經紀人約翰,用400美元拍下。
當約翰開始瀏覽這些底片的時候,他逐漸意識到它們有多麼珍貴。
薇薇安是個謎,就如她拍攝的對象也是謎那樣。
她死後,幫她在報上刊登訃聞的應該是3個她當保姆時照顧過的小孩。
她沒有成家,也沒有自己的孩子。
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一個個陌生的家庭和街頭。
她死的時候一貧如洗,留給這個世界的是15萬張底片,也是她眼中的這個世界。
15萬張照片成就了死後的薇薇安·邁兒,她的作品現在一張可以賣到上千美金,如果是她生前列印出來的照片,可以賣到8000美金一張,可她死的時候,卻一貧如洗。
薇薇安留給這個世界15萬張底片,這是她留給世界的名片。
她不僅在她的取景框裡,更在她的人生中做出了精彩的取捨。
【如果對薇薇安感興趣,推薦兩部關於她的紀錄片:2014年第87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提名:《尋找薇薇安·邁兒》;BBC製作的《薇薇安·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