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葉擷櫻』是和歌專欄,所有詩歌選自日本最早的和歌錄本《萬葉集》,再由我譯成中文。將擷英改為擷櫻,是因為所選作品都出自女流歌者——在這個1300年前的古本中,深藏著諸多神秘原始又滿載靈感的女性靈魂,她們花瓣一樣流淌在時間的河裡。我潛入河流,蘸滿歌聲上岸。
在《萬葉集》105名女流歌者之中,最負詩名者或許是額田王,最尊貴者或許是持統天皇,風格最鮮明的或許是狹野茅上娘子,但作品收錄最多的女歌者是——大伴坂上郎女。萬葉集共收錄其長短歌84首,領先第二名笠女郎50餘首,在萬葉時代所有歌者中僅次於大伴家持和日本歌聖柿本人麻呂,位列第三。這樣傲人的記錄,半是因為她的女婿兼侄兒大伴家持是《萬葉集》編著者之一,半是因為她的和歌中有女性對愛情野火燒不盡的渴望,又有潤物細無聲的徵服。
中國學者劉春英認為她生於695年,卒於781年,一生梅開三度。日本相關材料中卻沒有這樣確鑿翔實的記錄,只是共認她到公元750年仍在寫作(據青木生子考證,她的出生最遲不晚於公元701年;鈴木日出男則認為她生於公元696年前後,中國學者劉錦明與趙樂甡也同意鈴木的觀點,但他們同樣確定坂上郎女的卒年為781年)。她的婚姻愛情也是一部懸疑歷史劇,年幼時嫁給高齡的穗積皇子,守寡後與宰相之子藤原麻呂戀愛,這段無果的愛情留下近十首情詩,卻沒有一段禁得起考證的婚姻。之後,坂上郎女與異母兄大伴宿奈麻呂再婚,育有兩女。丈夫死後,她轉至另一位同父異母兄長大伴旅人身邊,與他半是夫妻半是親人似地同居。旅人身故後,這位女歌者似乎又與次女之婿駿河麻呂發生了一段頗遭非議的戀情,從而留下「多淫者」這個惡評。
巴爾蒂斯,黑鏡前的少女,1967
公元八世紀的中國歷經女皇登基,開元盛世和安史之亂,同時代的日本更迭了持統到光仁這九代天皇。那是李白與杜甫的世紀,只是唐人並不知道,海對岸的一位女詩人正艱難咀嚼著漢詩中的詞句精微,乳養著本民族風格漸成的和歌。
大伴坂上郎女的父親官拜大納言兼大將軍,但不要認為她出生在玉堂金馬的大將軍府中。不是的,那時的日本仍處在父系與母系家族過度的時代,連皇妃都在各自的娘家居住。坂上郎女的母親石川內命婦是長期在宮廷供職的女官,她和弟弟跟隨母親居於奈良東郊的坂上,因此而得名「坂上」。
她進入歷史是從嫁給穗積皇子開始的,那時他至少40歲,而她不超過15歲。皇子老了,他曾瘋狂過,與自己的兄嫂有染,還因此而被降級左遷。然而這些日子都過去了,兄長會死,兄嫂也會——她去世時,大雪普降,他遙望御墓而不便親至,悲傷流涕作詩一首。
降る雪はあはにな降りそ吉隠の豬養の岡の塞からまくに(萬2-203)
末句中的「塞」,金沢本中訓讀為「寒」,語義也轉換為「那豬養山崗,已經太冷」。這與題頭所說穗積皇子遙望御墓悲傷流涕的心情似乎也能吻合。但心憂大雪封路,不能親至,亦無法識途的擔憂,應該更符合穗積皇子當時的心情。
大伴家族大概將這段皇室姻緣視為一種榮耀,在《萬葉集》中重筆標示,稱她為穗積皇子晚年的愛妃。或許,對於已近衰年的男人來說,一切少女都是他們的所愛。然而榮嫁皇子對一個豆蔻少女卻沒什麼意義:在這不到七年的婚姻中,她沒有為他寫過一首情詩;在其後漫長的人生裡,她也沒為他寫過一首輓歌。
她拿起詩筆,是遇到藤原麻呂之後。那是權臣藤原不比等的第四個兒子,自帶家中么子的放蕩不羈,和豪門浪子的豐盛多情。他倜儻而善辯,尚武亦好酒,通詩文又善調律,隔空與嵇康為友,跨夢以劉伶為師。(《懷風藻·五言暮春於第園池置酒並序》)
日本朝服仿照唐朝色序,「親王四品已上,諸王諸臣一位者皆黑紫。諸王二位以下,諸臣三位以上者皆赤紫。直冠上四階深緋,下四階淺緋;勤冠四階深綠,務冠四階淺綠。追冠四階深縹,進冠四階淺縹。皆漆冠、綺帶、白襪、黑革履。」藤原不比等的四個兒子同進正三位,一時風頭無二。
或許在某次貴胄宴樂中,藤原麻呂突然注意到老皇子的未亡人——那時她不過二十歲,人生其實並沒有開始,他們是同齡人啊!他能夠點燃她,也應該點燃她,從此引燃她不盡的天雷地火。
京職藤原大夫贈大伴郎女歌之一
《祈玉》
少女珠匣中
深藏碧玉璁
玉璁若有靈
與君再相逢
娘子等が珠匣なる玉櫛の神さびけむも妹に逢はずあれば(萬4-522)
京職藤原大夫贈大伴郎女歌之二
《等渡》
善良的擺渡人
我的愛人何時見
既成眷屬卻分兩岸
相思一年佳期一晚
よく渡る人は年にもありとふを何時の間にぞもわが戀ひにける(萬4-523)
京職藤原大夫贈大伴郎女歌之三
《索夢》
被衾暖香柔軟
我輾轉難眠
沒有你的夜晚
我是陣陣清寒
蒸衾柔が下に臥せれども妹とし寢ねば肌し寒しも(萬4-524)
第三首《索夢》曾被島木赤彥批為「以感官為終點」的低俗下流之作。很難想像,這位日本少有的文化精英,極少數能創作漢詩的人,卻寫出這樣的淫詞豔曲。但土佐秀裡卻認為,麻呂的三首歌中暗藏著三個神話,珠匣中的玉璁是三輪山神的象徵,它會化作一條神蛇護佑祈禱者夢想成真。《等渡》是七夕傳說,這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故事。《索夢》暗指八千茅神求怨妻複合的神話故事,三首歌穿在一起,就是問妻的全過程。(《國文學研究》第145期,67-71)坂上郎女的愛情與創作激情轟然勃發,這個不世出的才子愛她,超越身份限制發現了她,詩歌與愛在她胸中同步奔湧。
大伴郎女和藤原大夫四首之一
《石渡》
佐保河的石巖
就是我的渡船
黑夜騎著黑馬
一夜化作百年
佐保河の小石踐み渡りぬばたまの黒馬の來る夜は年にもあらぬか(萬4-525)
這首歌顯然是對藤原第523首的回應,愛一發動,萬箭齊發,佐保河擋不住,渡船載不動,時間也承不住。每個人都與愛人永隔一江水,從愛上他那天起,佐保河成了她的護城河,銀河,也是她的忘川。那或豐或枯,或急或緩,有時安闊,有時險窄的流水是她從未停息的愛意。
大伴郎女和藤原大夫四首之二
《愛浪》
佐保河的細浪
千鳥齊鳴
那是愛意繾綣
永不歸岸
千鳥鳴く佐保の河瀬のさざれ波止む時も無しわが戀ふらくは(萬4-526)
佐保川の岸のつかさの柴な刈りそね ありつつも春し來らば立ち隠るがね(萬4-529)
大伴郎女和藤原大夫四首之三
《來去》
那一刻來了
該來的還未來
這一刻去了
應去的還在等待
來むといふも來ぬ時あるを來じといふを來むとは待たじ來じといふものを(萬4-527)
1300年來,坂上郎女這首和歌飽受歷代鑑賞者激贊。其中,那五個不同語態和時態的「到來」獨具魔性的語感,那忽明忽暗的希望在焦灼又無法停止的等待中小火慢熬,像是一部最簡版的《等待戈多》。
在郎女給藤原的四首和歌后,萬葉編者注稱:皇子薨後,藤原麻呂大夫𡞲郎女。但這段感情似乎既不明晰也不持久,兩者並沒有真正生活在一起。土佐秀裡甚至認為兩人的相聞歌只是一場文字遊戲(《國文學研究》第145期,66)。藤原麻呂給坂上郎女寫情詩,也愛其他女人,他不僅有妻有兒,還有兩個生母不明的孩子。但坂上郎女那些熾烈的文字是真的,那被勾動的愛火照亮了原始的人性黑夜,那心靈傷口溢出的汁血滋養他們民族的靈童。結束這段下落不明的情感之後,坂上郎女留下一首常與班婕妤宮怨詩做對比的怨恨長歌。
《怨恨歌》
難波的菅草,根深枝長
你曾說愛也是那樣
銅鏡磨過影明亮,人心磨過意消亡
難波中的玉藻,必受焦陽
神啊已離去,留下我們的蟬蛻
大船啊掀起波浪,淹沒老去的時光
道路通暢,帶不來你的身影
失約的你,讓梳妝成為笑柄
日出到日落,天黑復天明
嘆無回聲,念無回應
這喃喃的幼婦,愛的棄嬰
為不再來的男人,原地待命
おしてる 難波の菅の ねもころに 君が聞こして 年深く 長くし言へば 真澄鏡 磨ぎし心を ゆるしてし その日の極み 波のむた 靡く玉藻の かにかくに 心は持たず 大船の 憑める時に ちはやぶる 神か離けけむ 空蟬の 人か禁ふらむ 通はしし 君も來まさず 玉梓の 使も見えず なりぬれば いたもすべなみ ぬばたまの 夜はすがらに 赤らひく 日も暮るるまで 嘆けども 験を無み 思へども たづきを知らに 手弱女と 言はくもしるく た童の 哭のみ泣きつつ たもとほり 君が使を 待ちや兼ねてむ(萬4-619)
黒髪に白髪しろかみ交じり老ゆるまでかかる戀にはいまだ逢はなくに(萬4-563)
這段戀情之後,坂上郎女的情感振幅似乎由此縮小,也變得更為細膩複雜。在她的情詩中,憂傷混雜著躁鬱,期待混雜著懷疑,快意混雜著決絕。
《秘愛》
曠野的夏天
鋪滿姬百合
不為人知的苦戀
恰似這花朵
夏の野の繁みに咲ける姫百合の知らえぬ戀は苦しきものを(萬8-1500)
姬百合,即渥丹,因其鱗莖由近百塊鱗片抱合而成,被視為「百年好合」的象徵。二戰時期,由衝繩女高中生組成的護士隊也以此命名,成員多數戰死或自殺。每看到大伴坂上郎女這首和歌,總會想起這些脆弱而滿懷生機的軍國少女。
《又想你》
起心不想你
動心又想你
庭梅染色易褪
我的心思易變
思はじと言ひてしものをはねず色のうつろひやすき我あが心かも(萬4-657)
《受苦的東西》
心,這用來受苦的東西
春霞絢爛的時光裡
它愛得
那麼無忌
心ぐきものにぞありける春霞たなびく時に戀の繁きは(萬8-1450)
《掏心》
愛啦,愛啦
面對面看夠啊
心把心掏盡吧
相思長著吶
戀ひ戀ひて逢へる時だに愛うつくしき言こと盡くしてよ長くと思はば(萬4-661)
青山を橫ぎる雲のいちしろく我と笑まして人に知らゆな(萬4-688)
坂上郎女真正意義的丈夫,應該是她再譙的異母兄長大伴宿奈麻呂,這次婚姻給她留下兩個女兒:坂上大娘與坂上二娘。但這場婚姻比第一段婚姻更為短暫,丈夫病故的同年,她另一位異母兄的大伴旅人也恰好喪妻,留下兩男一女。
親人的接連故去敲擊著大伴旅人,像所有得知世間秘密的人一樣,他守著死亡的斷崖,獨面幻影人生,寫下一首報兇之歌。
太宰帥大伴卿報兇問歌一首(並序)
禍故重疊,兇事累集。永懷心碎之悲,獨品斷腸之苦。幸得兩君大助,吾命得續。
《大悲》
世間萬物終成空
人知此事悲心同
大悲痛!
世間は空しきものと知る時しいよよますます悲しかりけり(5-793)
給予大伴旅人續命之助的兩個人,一位是「社會詩人」山上憶良,他為這首《報兇問歌》寫下名篇《日本輓歌》;還有一位,大概就是與他同受喪親之痛的坂上郎女。那時,坂上郎女似乎做出一個關鍵的決定,永不再婚,作為家族女祭司,主持家務,撫養孩童。山本健吉專造「厳媛」一詞,形容她這樣為一族傾聽神意的巫女。她離開都城,西下大伴旅人駐紮的筑紫,成為官方授命的香椎廟女祝儀,在那裡祭奠天皇的祖靈(北海學園大學人文論集第54號,169頁)。這對同父異母的兄妹帶著各自殘缺的家庭走到了一起,十年之後,他們的兒女——旅人的兒子大伴家持與郎女的女兒坂上大娘結為了夫妻。
公元八世紀的筑紫是鎮守西海道九鎮的駐軍總部,又是日本最重要的通商口岸,它是大唐與朝鮮商船停泊的第一站,衣裝,羅褥,瓷器,木畫,屏風,几案,尺八,棋盤……這些來自大唐的美物閃爍著誘人的文明之光,在這裡接駁裝卸,駛向謙卑守候的大和貴族之家。
遣唐歸來的山上憶良與大伴旅人同駐這個開放口岸,與同城的幕僚、軍官、藥師、沙彌、神司一起,構成了開日本文化之先的筑紫歌壇。坂上郎女的加入,使這個先鋒文人群體的生活更為豐盈。他們賞月,彈琴,贊酒,雅集,一場梅花,便勾出四五天的宴席,一次落雪,又連出七八首朝向奈良的鄉愁。從這時起,和歌才真正脫下神袍,也走出男女相聞的情感小世界,走向平凡而廣闊的日本民間。
德力富吉朗,《筑紫太宰府天滿宮》,1941年。728-730年間,大伴旅人於筑紫任大宰帥。圖中的圍欄和宮室並未原跡,唯有梅樹和雪可能曾經出現在大伴與山上的詩歌中。
天平二年(730年)正月十三,大伴旅人於太宰府設宴賞梅,座上賓朋留下三十二首梅花之歌,堪稱日本版的蘭亭宴集。以下三首為大伴旅人、山上憶良、大伴百代的作品……
大宰帥大伴卿宅宴梅花歌之大伴旅人
《梅雪》
落梅飄散
落雪滿天
我在園中坐
恰見天地合
我が園に梅の花散るひさかたの天より雪の流れ來るかも(萬5-822)
大宰帥大伴卿宅宴梅花歌之山上憶良
《獨望梅》
窗前梅花開
身後春光來
一人又獨望
春日入暮靄
春さればまづ咲く屋戸の梅の花獨り見つつや春日暮らさむ(萬5-818)
大宰帥大伴卿宅宴梅花歌之大伴百代
《似葬花》
梅花飄往何處
落滿城外山谷
山上白雪飄零
似是葬花之墓
梅の花散らくはいづくしかすがにこの城の山に雪は降りつつ(大伴百代,萬5-823)
坂上郎女沒有在那場宅宴中留歌,卻有一首同題和歌流傳下來。
酒壞に梅の花浮け思ふどち飲みての後は散りぬともよし(萬8-1656)
731年,大伴旅人病逝,坂上郎女與侄兒家持一起回到了奈良。歸京之後,她成為大伴氏族的刀自(主婦),統理家政,又似在朝中兼任專事禮儀的命婦。然而孤獨無法自生自滅,寡妻會孤獨,母親會孤獨,長者也會孤獨。與女婿大伴駿河麻呂這段不倫之戀,使她背上多淫者的惡名。這個生母早逝的孩子或許是在她身邊長大的大伴孤兒之一,他可能比大伴家持年長,所以提前兩年獲得從五位下的品位,卻為一起謀反案波及,險獲死罪。他們之間的情感波折一直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坂上郎女與駿河麻呂生情在前,她將次女嫁給這位往日的戀人,以此令自己斷念;另有一說是駿河麻呂向二娘求婚在前,與嶽母肉交在後,甚至發生在二娘離世之後。
在坂上郎女的詩歌中,這些不能浮上海面的情感矛盾,糾結,無奈,卻攏住生命的餘火,讓她一次次返老還童。
《煎熬》
可怖的人言之國
可悲的我
被思念煎熬
至死無顏色
言ふことの畏き國ぞ紅の色にな出でそ思ひ死ぬとも(萬4-683)
《近亦苦》
刀相接星火現
人相鄰有傳言
相思之苦
無分近與遠
人言を繁みや君が二鞘の家を隔てて戀ひつついまさむ(萬4-685)
《隔心》
我死了,正在死著
你活著,繼續活著
我倆就像胸與背
相對不見,相守隔心
今は我あは死なむよ我が背生けりとも我に依るべしと言ふと言はなくに(萬4-684)
なをと我あを人ぞ離さくなるいで我君あぎみ人の中言聞きこすなゆめ(萬4-660)
737年,一種神秘的瘟疫由遣新羅使帶回日本。它如同一個詛咒,在貴胄中秘密播散,患者突然高燒,滿身皰疹,隨後呼吸不暢,幻聽譫妄,高聲喊出自己的罪行,請求冤親眷屬寬恕。任何人,只要靠近這個被邪靈籠罩的病患,都不可避免地成為下一個受害者。藤原四子中的前三位兄長相繼染病,家人勸阻藤原麻呂不要訪問兄長,他卻執意前往。
735至738年的天花肆虐,以高位貴族為主要傳播對象,一度幾使朝政陷入癱瘓。同期陷入瘟疫的新羅,反指責遣新羅使才是真正的傳播者。
天花就這樣終結了藤原四兄弟的時代,最有可能逃脫的藤原麻呂也隨兄長一起赴死。其友感其為人,竟至泣血,政壇上與其亦敵亦友、恩仇並需的大伴家族裡,那位孤獨的主婦也漸漸老了……
世の常に聞けば苦しき呼子鳥聲なつかしき時にはなりぬ(萬8-1447)
中國學者一致認為大伴坂上郎女逝於781年,似乎因為那一年,她的長女婿大伴家持在詩歌題記中寫到母喪。他自幼喪母,這裡提到母喪,應該是將他養大的姑姑兼嶽母。但我沒有找到相關的題記,也沒看到類似的日文資料。儘管日本學者考證出:當年與坂上郎女私傳情意的男人很多,除了駿河麻呂,還有大伴百代。但坂上郎女種種離經叛道的舉動並未影響她與大伴家持的姑侄感情,在他編撰的《萬葉集》中,選取坂上郎女歌作八十四首之多,足見他對這位「母親」的認可。死亡必將橫掃所有蛛網般的緋聞八卦,唯有這些由痛苦鑄造的詩歌,至今仍閃爍著熠熠星光。
備註:
武田佑吉 校注,《萬葉集》,(日)角川文庫,1954年初版,1973年第34版
折口信夫,《萬葉集研究》,(日)青空文庫電子出版
《懷風藻》,(日)內山家所藏寫本,富山縣立圖書館影印,2005年
小野寺靜子,《大伴坂上郎女の大宰府時代》,《北海學園大學人文論集》,2013年第4期
土佐秀裡,《藤原麻呂贈歌三首の趣向》,《國文學研究》,第145期
古莊ゆき子,《大伴坂上郎女像の變化を追って》,《Japanese Literature》,1960年第9期
楊烈 譯,《萬葉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劉春英,《日本女性文學史》,商務印書館,2012年
左 梨 頻 道
◤學院裡的野獸派◢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轉載請註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