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乾貨文章,娃聽哄睡故事,戳左邊綠色按鈕吧
科長(ID: kexueyuer2012)相信大家都被「紅黃藍」刷屏了,看到孩子們遭受的辱罵、毆打甚至無法言表的骯髒齷蹉行為!
我們不去保護,誰又會可憐我們的孩子?!
這群人面獸心的渣渣,還用成年人聽了都毛骨悚然的話威脅孩子:
你有威脅孩子的望遠鏡,但躲不過家長的眼睛!
從孩子離開我們的第一分鐘開始,我們必須學會如何從皮膚狀態判斷孩子是否被虐待?那些小傷口,又如何處理?對孩子的身體,我們要警惕什麼?
● 肉體上受過虐待的孩子
身上會有不明傷痕,如擦傷、燒傷、摔傷、眼周發黑、咬傷或者其它傷口。
特別注意:任何一種類型的傷痕反覆出現,一定是孩子受到虐待的徵兆。
對於還不能熟練行走的孩子來說,如若出現肋骨骨折、長骨骨折或者嚴重擦傷的話,一定要引起高度注意。
● 受到性侵的孩子
生殖器官部位出血、有傷痕或疼痛感。
生殖器官或肛門區受傷,導致無法正常坐立。
建議:在洗澡或睡覺脫衣服的時候默默檢查,不要告訴孩子在檢查身體,以免給孩子帶來恐慌和焦慮,給孩子心裡留一些單純和陽光。
先穩定情緒,心平氣和地問:「今天開心嗎?都玩了什麼呢?有沒有發生特殊的事情呀?有沒有不舒服?」
如果孩子說的時候,和平時狀態不一樣,膽怯或緊張或吱吱嗚嗚不敢說,我們就要多留意,孩子是否被欺負了。
如果孩子說沒有,並非常開心地跟我們講玩了什麼,就沒必要擔心。因為孩子愛跑愛跳,難免會有擦傷。
接下來,我們處理好身上的小傷口,叮囑孩子玩耍時要小心即可。
擦傷、撞傷小貼士
擦傷:
先用乾淨紗布壓迫患處,加快止血。
用生理鹽水或清水將傷口衝淨,經1-2分鐘止血,用棉籤沾雙氧水輕輕塗在傷口及周圍,然後用生理鹽水衝洗一遍便可。
撞傷:
寶寶被撞傷後通常會出現局部瘀血、腫脹等現象。若寶寶無特別反應,可按以下方式處理。
撞傷的最初兩天,用冰袋敷患處,減輕傷口腫痛。
第三天起則宜熱敷(注意不要燙傷寶寶皮膚),每天2-3次,直到瘀血或包塊消退。
紅黃藍魔幻般的操作,讓我們不得不相信,善良確實會限制想像力!電影都不敢這麼拍!
我們一直認為,孩子身上的小黑點是痣,但誰能想到是那群披著幼師外衣的惡魔對孩子下的毒手。
● 辨別痣和傷口
痣的樣子:黑色痣、紅色痣、灰青色一大片的,淡淡的,沒有凸出的痣(蒙古青斑)、深褐色或淺褐色的痣、白色痣。
①大部分不需要處理,但需儘早處理的痣
巨大的痣,影響美觀。
凸出皮膚表面的紅色結節樣軟痣,長在頭面部區域。
黑色的痣形狀不對稱,顏色深淺不一,邊界不規則,直徑大於5mm,且持續快速生長。
褐色的痣全身多於6處,直徑大於5mm,伴有發育落後,抽搐等症狀。
比痣更讓人擔憂的是,無緣無故出現的「針眼」,小傷口結痂後特別像痣。
②我們必須記住黑色和褐色痣的位置,別大意
同時要相信孩子說的話,尤其是有「疼、打人、害怕」等字眼時,就要多點心思了。
如果發現,孩子身上又長出了小黑點,先問孩子這裡怎麼長了小黑點,再輕輕地按一下,看孩子有沒有疼痛的反應,仔細辨認是痣還是結痂。
如果是結痂,最後會自動脫落。反覆出現和消失,就很有可能是人為。
在孩子還沒能力與惡魔抗衡的年紀,我們盡全力做好孩子的保護傘!
科長會繼續跟進虐童事件,盡全力幫孩子遠離傷害。明天也會推送關於「別嫌性教育太早,惡魔不會嫌孩子太小」的文章,希望大家都可以看到。
「我想一把火燒了這家幼兒園!」人間有地獄,請教會孩子呼救!!
-END-
科學家庭育兒微信平臺獨家約稿,沒有平臺授權謝絕轉載。本文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文章已完,而你會留下來點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