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追了一部劇,叫《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這部劇也推薦給大家,每集結尾都會有一段獨白,每次看完都只會對那段獨白印象深刻而忘了劇情。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犯一個錯誤,就是在愛情裡一次次的陷入,一次次的受傷,每一次都控制不住自己,總以為這一次遇見的是命中注定。真正的愛情往往都是奮不顧身的,也不需要權衡利弊的選擇,不管你多麼糟糕,那個愛你的人永遠都會無條件的選擇你。
愛在細節裡,一個人愛不愛你,或者愛你多少都能在細節中體現;一起逛街的情侶,路過水果攤,女孩問男孩,你想吃什麼水果嗎?男孩說不吃,走吧,女孩沒有再問跟上男孩的步伐,不停的回頭看,其實是女孩兒想吃水果了,但是聽到男孩的催促聲,女孩沒有再說,只是她心裡有些失落,為什麼我能想到問他吃什麼,而他卻不會問問我呢?
或許這件事在很多人眼裡看來是女孩兒矯情了想吃就直接說麼,也不能僅僅通過這一點就說男孩不愛女孩;當然,每個人對細節的感受度不同,有些事在你這是一回事,在另一個人身上就是另一回事。所以有些時候打敗愛情的往往就是那些看著不起眼的細節。
經常能看到一些帖子寫教人識別什麼是是渣男,什麼是渣女,其實我覺得不存在絕對的渣男,渣女,只是因為不愛或者不夠愛,感受不到對方對你的愛,所以才會覺得對方不夠好,不理解他的一些行為。放棄一個不愛你的人其實不難,難得是無法接受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曾經為對方付出的那些。有的人愛你靠嘴,有的人愛你靠行動,旁觀者都知道前者是虛偽,後者是真心,但作為當事人,永遠在自欺欺人,即便有時候你覺得他真的只是在靠嘴,你也不願意放棄。
愛情都是有期限的,沒有哪個人能對哪個人是一直熱情的,所以婚姻中才會有三年之痛,七年之癢,當我們把愛情熬成了親情那就是另一種寄託了。我們常常打著愛的旗號,把自己變得面目全非,努力去活成對方喜歡的樣子,從而漸漸迷失自我,喪失自我。女人最醜的時候就是只愛別人,不愛自己的時候。
《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中有一段話「全世界婦女中患病率最高的流行病,不是宮頸癌 不是卵巢癌 不是乳腺癌 而是安全感匱乏 心理學家認為 不安全感不是絕對的 意思是:一個人可能在經濟、性、職業、友情方面表現出絕對的安全感,反而在愛情方面,有極具破壞性的不安全感,孤單時以為有了愛人就有了安全,談戀愛後 覺得太依賴一個人反而更害怕,害怕哪一天就因為什麼自己都不知道的原因被拋棄了,連安全套的安全概率都不是百分之一百,難道我們還要追求百分之一百的安全感麼?我們身處變幻和波動之中才是人生的常態吧「所以這常態的人生中,我們能做到的就只有愛自己,我們的身份可以有很多種,但無論如何都要漂漂亮亮的做自己。
喜歡記得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