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臨死前的畫面,電視劇裡通常都是這樣演的:奶奶去世前,看到去世多年的爺爺來接她。然後回想起這一輩子的美好時刻,把這一瞬間拍得很長。
有人說這也太不靠譜了,你怎麼能知道已經過世的人,他們臨終時到底看到了什麼?究竟會看到什麼?
他們知道自己正在死亡嗎?真的會看到已經過世多年的親人?真的會回憶這一生嗎?
我們看一看相關研究,找找答案。
首先,咱們說一下「瀕死體驗」的發生情況。
瀕死體驗(NearDeathExperience,NDE)是指人在呼吸停止、心臟 停止跳動、腦電波消失的臨床死亡狀態下的一系列特殊心理體驗。
這就是研究人員可以了解到」臨死前「的人看到了什麼的基礎,畢竟如果人真的死了,你再去研究他死前看到了什麼,就更扯一點。
瀕死體驗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不同的調查結果顯示,經歷過危及生命的嚴重疾病的成年人有43%、48%出現過瀕死體驗,還有研究顯示,危重病兒童有過瀕死體驗的高達85%。
荷蘭一位心臟病醫生專門對有過心臟停搏後來搶救回來的344位患者進行調查,發現有18%有這樣的體驗。
多項研究顯示,年輕、女性重病患者出現瀕死體驗的概率更高。
瀕死核心體驗是感到自己從身體裡出來,似乎作為一個旁觀者,看到自己的身體,並看到周圍環境中發生的事情。
有些人會看到發光體並與其進行交流,並生動回顧自己一生的經歷。
有過瀕死體驗的人並不是都能記得住經歷死亡的細節,不過研究人員Moody分析了有過瀕死體驗且能回顧那段短暫記憶的人的詳細描述,總結出了死亡過程:
(1)聽到醫生或在場的其他人斷定自己已經死了;
(2)感到寧靜和安詳,不再感到疼痛;
(3)聽到各種嘈雜聲,有人聽到轟鳴,有人聽到音樂;
(4)被推到黑暗的隧道;
(5)感到自己脫離了身體作為另一個人看到自己的身體,看到其他人的活動。
(6)遇到其他生命體,有時候會遇到已經去世的親人或朋友,還有人會遇到陌生的救助者;
(7)看到發光的生命體,由遠到近;
(8)回顧一生經歷的事件(部分人只回顧了重要事件);
畢竟這些患者在這個瀕死體驗後還是救回來了的,所以還有最後兩個過程:
(9)遇到邊界限制;
(10)在邊界,有某種力量促使他轉回來。
當然,這是總結調查中所有人的描述的概括,並不是所有人都會經歷以上的每一個情節。
比如根據研究者Moody調查,62個有過瀕死體驗的人當中,50%的人知道自己已經在死亡狀態了。
有幾百個醫生告訴Moody,那些經歷過瀕死體驗的患者能準確描述出搶救過程中的細節,但是這些人並沒有任何醫學專業背景;
還有一些後天致盲的人,居然能描述出那些在他們盲之前還沒有發明的醫療器械的具體情況。
但這些都是偶發性的,結論並不被所有人所信服。所以,也會有一些人對這些感覺存在質疑。
(1)是藥物導致的幻覺?
有人認為臨死前看到的場景或許是一些藥物讓人產生的錯覺和幻覺,比如二乙基麥角醯胺(LSD)、大麻、氯胺酮和其他一些麻醉藥物。
但反對的人指出:在一些瀕死體驗的案例中,很多人根本沒有服用過這類藥物,而有的人雖然使用了這類藥物,但他們的瀕死體驗是在用藥前發生的。
(2)是大腦的反應所致幻覺?
有實驗證實哺乳動物在心臟停搏、臨死時大腦活動增強。
所以有人認為臨死前看到的一切,是因為大腦缺氧時出現強烈的腦電活動,是大腦接近死亡的時候的一種自我保護的補償性反應。
但反對者認為這些患者並沒有明顯的生理壓力,他們的大腦也沒有經歷嚴重缺氧的狀態。
也有人認為大腦會分泌更多的內啡肽等引起幻覺,或者心臟停搏之後大腦就會缺氧,出現功能障礙,從而產生幻覺。這仍然難以解釋上述的死亡過程。
神經病學的解釋認為產生的原因是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導致的各種幻覺,比如自體幻覺。但自體幻覺並不是按照事件順序出現的,也不是在一瞬間內完成。
還有試驗證實,瀕死體驗的腦電波也與普通幻覺有顯著的不同。
總之,雖然很多研究者都不認為這些感覺是幻覺,但各個領域的研究者似乎都還沒找到最終版的科學解釋。
迴光返照的情況,又不一樣。
我們之前的文章有說過,迴光返照還是有比較統一的科學解釋:主要是腎上腺分泌的激素引起的。
圖:電視劇《甄嬛傳》截圖,皇上臨死前的迴光返照
腎上腺是一對很重要的內分泌腺體,按照結構分為皮質和髓質。
皮質:會分泌糖皮質激素和鹽皮質激素,而前者主要是用於應急,它可以通過抗炎、抗毒素、抗休克、抗過敏等作用,迅速緩解症狀。
髓質:髓質分泌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可以引起血管收縮、升高血壓、刺激心臟興奮、挽救休克。
人在瀕死時,大腦皮質的控制下迅速指示腎上腺皮質和髓質分泌這些激素。
它們會調動身體的一切積極因素,從昏迷轉清醒,不會說話到能交談幾句,不吃不喝變為要吃要喝。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當然有些人過世的時候在睡夢中或者是猝死等不可預知的情況,這些情況下不會出現「迴光返照」。
但如果未來真的有病重病危的親人或者朋友出現「迴光返照」,請珍惜最後的告別機會。
而如果瀕死的親友,在你見到他/她最後一面時,在他/她停止心跳後的短暫時刻,或許真能看到你的悲傷與不舍,或許他/她離開時比你想像中更安詳。
識別下方二維碼
加入我們每日禾健康粉絲福利群
小編在這裡等你們哦!
來和我們一起互動吧!!!
群裡不定期有福利活動哦~
參考文獻:
[1]苗興壯. 瀕死體驗現象研究綜述[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 2015, 23(005):932-936.
[2]梁敏餘, 潘藝朝, 李巧慧, 等. 生命終末期患者瀕死體驗質性研究的Meta整合[J]. 中國全科醫學, 2018, 21(35):90-95.
[3]
[4]敖拉哈. 臨終前的迴光返照[J]. 家庭醫學月刊,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