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英的後來,什麼都有,什麼都沒有

2021-02-08 市界

‹ 火星試驗室 ›

博雅天下旗下產品

《博客天下》、《人物》等媒體鼎力支持

▵劉若英執導的電影處女作《後來的我們》上映當天票房破兩億 圖/劉若英微博


成名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劉若英的作品和觀眾對她本人的想像融合在一起,文藝、寂寞、對愛情求不得放不下的形象深入人心。

文 ✎ 林兌

編輯 ✎ 張慧

劉若英執導的電影處女作《後來的我們》上映當日,票房就破了兩億。

 

電影講述一對年輕男女的十年故事,相逢、相知、相戀、分手、重逢、祝福——很「劉若英」。

 

有人連主演是誰都不知道,就買了電影票。對劉若英的喜愛足以讓他們撐過整部電影。

 

影評好壞參半。有人從豆瓣短評推測:電影應該不會好看,但還是會去看。

 

似乎人們捧場的已不僅是電影,而是將最初愛上劉若英的那些理由,一次次在影院裡明晰、確證、重溫。

▵電影《後來的我們》由周冬雨、井柏然主演

影片的名字來自五月天的同名曲,但更多人想到的還是那首已經唱了18年的《後來》。

 

時光飛逝。昨天,劉若英好像還在「十七歲仲夏,你吻我的那個夜晚」,轉眼,她已經48歲了,依然穿著白襯衫牛仔褲,站在舞臺上,向觀眾要一個答案,「我到底瘦不瘦啊?」

 

陳昇說,劉若英像奶茶,既不至於像奶一樣甜得發膩,又不至於像茶一樣太澀,調和在一起剛剛好。

 

作家黃佟佟說劉若英:「她並非不漂亮,也並非漂亮;她並非不溫柔,也並非溫柔;她並非活潑,也並非不活潑;她並非不像明星,也並非像明星。」但是,「每個人都愛奶茶」,因為「她站得不高不低,她就在我們這些平常女性的前面,我們抬頭可見,伸手可觸。」

 

就像1994年,25歲的「助理」劉若英被張艾嘉相中,破格成為電影《少女小漁》的主角,據說是因為一股「土氣」,「很少還能見到像她那樣一說話就會臉紅的女孩子。」

▵劉若英憑藉《少女小漁》獲得第3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成名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劉若英的作品和觀眾對她本人的想像融合在一起,文藝、寂寞、對愛情求不得放不下的形象深入人心。

 

電影《20 30 40》裡,她是位空姐,見識過形形色色的男人,但沒有一人值得她為之停留。電視劇《粉紅女郎》裡,她是「結婚狂」,每天邊做體操邊喊「我要結婚我要結婚,不要放棄不要放棄」。

 

她出的書叫《一個人的KTV》,唱的歌叫《一輩子的孤單》,開的演唱會叫「單身日記」。唱著唱著,就得大喊一聲,「我一定把自己嫁出去!」

 

那些年,她單身、戀愛、分手,糟心得就像每一個普通人。她分享失戀心情和少女的小心思,在綜藝節目上因為委屈放聲大哭,也告訴大家「失戀不可怕,孤單不可怕,至少你還有我」。

 

幾段無果情事,被描繪成教科書般的苦戀,而她就好像無垠大海上的一隻鳥,總想降落,卻找不到那塊浮木。顛簸的氣流中,總有人能在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想要問問你敢不敢,像我這樣地愛你」,就這麼直直地唱進了心裡。

 

有意無意間,劉若英成為關於孤獨的一種映射。

 

但實際上,她遠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孤獨寂寥。第一次唱《一輩子的孤單》時,她覺得,「啊,這就是我啊,喜歡的人不出現,出現的人不喜歡」。但是轉念又覺得,一輩子孤單也不可怕,「天空蔚藍,我會抬頭看,電影越圓滿,我也不會覺得孤單。」

 

她練就了一身有滋有味的自處之道,成了「單身得理直氣壯」的人生樣本。她一個人看書、旅行、吃飯、看病。坐地鐵不化妝,去超市排隊買便當,一身臭汗地趕路……別人聽了,覺得,啊?這麼寂寞。她覺得「好棒,很輕鬆」。

 

「不管在穿衣、事業還是愛情上,都要自然一點兒、勇敢一點兒,別太顧及外界的眼光。」

▵《粉紅女郎》中飾演結婚狂的劉若英,現實中反而不急於結婚 圖/視覺中國

 

這個被認為是結婚狂的人,反而不急於結婚。

 

她覺得中國的女演員很「可憐」,「一開始大家覺得她很鮮活,於是她紅了,開始接演大片,後來去做代言,代言很多東西以後,她停留在那個位置,然後大家開始關注她是不是嫁入豪門,再然後就是她生了幾個孩子,到最後人們慢慢忘記她。」

 

她不願意,相反,她得時刻掌握自己的節奏。30歲時,她期待十年後的自己有「謙卑的生活態度」。如果還能持續容光煥發,不是因為去抽脂拉皮,而是因為「專心致志對工作的奉獻」。

 

40歲時,她估計自己嫁不出去了,但「並不遺憾」。「我決定去面對,去好好地計劃如果沒有嫁出去的人生,怎麼樣可以過得很精彩。幸福不可以依賴在另一個人身上。」

▵2016年12月31日,劉若英在「Renext我敢」世界巡演廈門站上,與歌迷一起跨年 圖/視覺中國

那些她陪伴著長大的人,已經告別單身,但仍然習慣看她獨自一人忙忙叨叨,好像「不管幾歲都會維持單身,繼續談著被猜測的戀愛……然後一個人走在路上,或是坐在咖啡廳裡」。

 

所以當41歲的劉若英宣布結婚時,有人跑來質問她,你怎麼可以嫁?跟爸媽說劉若英都沒嫁,你們不要催我的理由,沒了。

 

結婚生子後的劉若英,也成了掛念柴米油鹽的普通太太。回家第一件事是做飯,買菜還要別人多送她幾棵蔥。她成了自己曾經不齒的「黏糊糊的媽媽」,兒子斷奶那天,她嚎啕大哭,覺得他「不再需要媽媽了」。外出開演唱會,半夜三點還要看兒子房間的監視器,看到兒子醒了,就睡不著。

 

她不敢想像兒子結婚,不然眼淚就要掉下來。平時,她教兒子「要勇敢,要冷靜,要忍耐,要等待」。助理調侃她,今後兒子帶女朋友回家,一定會對她說:媽媽我要結婚了,你要勇敢、要冷靜、要忍耐。

 

總之,她確實體會到了「一個人」之外的幸福。很多人用「歸宿」形容婚姻對女人的意義,而劉若英似乎已經在這個意義中功德圓滿了。

 

結婚後,她出了一本書,叫《我敢在你懷裡孤獨》。她在書裡寫夫妻相處:一同出門,去不同的影院,看不同的電影。一同回家,進門後一個往左,一個往右——兩人有各自的寢室和書房,只共用廚房和餐廳。

▵2015年08月09日,劉若英婚後出席新書《我敢在你懷裡孤獨》上海籤書會 圖/視覺中國

對她來說,孤獨、自處,一定程度上是忠於自己的前提。她示範了一種女性保持完整自我的生活方式。她依舊工作,開演唱會,錄新專輯,熱愛寫作。不屈不撓,龜毛難搞。

 

不同的是,以前的獨處是一種「理所應當的生活方式」,現在則要爭取。她利用做飯的時間跟自己說話,有時家務、工作讓人崩潰,她也會毫不猶豫扔下爛攤子,跑去偏僻的書吧,幾個小時後,開車回家,淡淡地對先生說,其實今天有點不開心,不過已經沒事了。

▵劉若英和監製張一白在片場觀看監視器

 

她依然「走在陌生的旅途上」,手中沒有明確的地圖,也不清楚將去往何處。而每個人都在抬眼觀望,想知道她會走到哪兒,好像那裡會有「後來的我們」。

 

無論是否會因這部電影想起當年的愛或戀,至少人們會知道,那個曾經愛過的「奶茶」劉若英,仍然以她的方式生活著。

本 文 未 經 允 許 請 勿 轉 載

轉 載 或 商 務 合 作 請 留 言

致被校園霸凌籠罩的青春


越過「三八線」

相關焦點

  • 劉若英《後來》: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就是沒有了我們!
    文/歌聲君,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一直對文藝小清新電影都不是很感冒的歌聲君,最近接觸過的這類電影也許就屬《後來的我們》。恰好,這部電影的導演正是當年唱著紅遍大江南北的《後來》的劉若英。歌聲君很欣賞奶茶(劉若英的小名)的聲音,很渾圓,咬字清晰,情緒掌握到位,是一位很好的女歌手。
  • 劉若英《後來》丨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2018年4月28日,導演的電影《後來的我們》在中國上映。「傷心不聽陳奕迅,分手不聽劉若英」後來的我們村上春樹有一句話:世上存在著不能流淚的悲哀,然後,我就想寫一首,世界上只有一個人能聽懂的歌但歌名卻叫做《我們》,因為我知道每個人一生總會有個以朋友方式深愛著的人
  • 《後來的我們》: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看著他們,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如果當初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如果做出另一種選擇,我們的結局會不會有所不同?如果時間倒轉,我們是否都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世間沒有那麼多的如果,錯過終究是錯過。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一如導演劉若英自己的故事,那個相知、相愛、卻不得不相忘的故事。
  • 後來的我們的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彼此
    感情真的很奇妙,年輕的時候覺得只要兩個人都在一起就是一切,沒有什麼能夠阻止。但是隨著環境的變化,現實的殘酷,狠狠地打了我們一個響亮的巴掌。有一部讓我記憶深刻的電影,那是劉若英導演的《後來的我們》,當時這電影很火,我也去影院看了一下,確實讓人難以忘懷。兩個北漂青年見清和小曉,無意間在火車上相遇,也許就是緣分吧。小曉在和見清相戀之前,她是希望在北京找一個能給她穩定生活的男人,後來經歷了好幾次的失戀,最後陪在他身邊的還是見清。
  • 《後來的我們》: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就是沒有了我們
    相信很多在過去為自己而奮鬥的人們都一定為自己而感到失落或者是幸運,但是無論怎樣很幸運的是我們最終還是遇見了那個他,但是還是會和很多人就此錯過。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但是就是沒有了我們。相信劉若英唱的那首《後來》也感動了很多人,有沒有一個人在你窮困潦倒的時候一直陪伴著你,陪你經歷了風風雨雨,但是最終你們還是沒有走到一起,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下這部電影《後來的我們》。
  •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沒有告訴你: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這是為什麼?
    那時候的我們什麼都沒有,但是卻有彼此。她說:因為我們兩個人現在在一起了,所以我覺得這些都無所謂了。後來,是林見清不懂愛。從2007年到2017年,10年的愛情長跑,很美,令人很感動……以至於很多人看完電影之後,都記得了「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這句經典的臺詞。
  • 後來的我們周冬雨井柏然,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再沒有了我們
    小編也是在很早之前就聽說了這是劉若英作為導演的第一部作品,而也有人說,影片裡的小曉就是劉若英自己,她將她自己的故事通過一種全新的故事呈現在我們面前,當然,不一定全是她自己,但小曉的感情經歷可能還是跟她有些相似的。小編對劉若英的感情不是特別了解,但是也知道不怎麼順利,讓人痛徹心扉,難以釋懷,如同電影中的小曉和見清,讓觀眾也覺得意難平!
  • 能聽懂劉若英《後來》,都是有故事的人
    劉若英演唱會每個人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對劉若英而言,想必就是她與老師陳昇之間的那段往事吧,能讓一個人如此的傷心,這種痛肯定刻骨銘心。02後來 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 消失在人海後來 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 一旦錯過就不在劉若英的歌沒有什麼很高深的技巧,但讓人聽後總會感到很溫暖,很走心。
  • 後來的我們是小說改編的嗎 電影後來的我們和劉若英歌曲後來有什麼...
    電影《後來的我們》自籌備起就一直備受網友們的關注,據了解,該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對陌生的男女從相識,相知,相愛,相負再到重逢的故事,很多網友都非常好奇後來的我們是小說改編的嗎,接下來快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後來的我們是小說改編的嗎?
  • 後來的我們》經典臺詞: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在《後來的我們》裡,遊戲軟體工程師林見清與文藝女流氓方小曉,給我們演繹2007-2017年的北京愛情故事。我一直很喜歡劉若英,買過她的專輯、書,也看過她的演唱會。我也喜歡周冬雨和井柏然,我覺得兩位是新生代演員中比較有演技的,特別適合出演電影,每一場表演都行雲流水、真實自然……電影講述的是男女主人公如何從相愛走向分手的。
  • 《後來的我們》——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最近幾年的我國電影市場中,以「前任情結」作品在市場中引起了很多人的感情共鳴,創造了一波波的話題,最新的一部是劉若英的創作的《後來的我們》,改編為自劉若英短篇小說《後來,過年》。得益於這兩位影圈老前輩的支持,以作品而言,劉若英的這部影片完成度比較高,故事有些細小的瑕疵但整體比較清楚了。作品自身也有著強有力的感情並在適時的時候爆發了出來,充分調動了大眾的情感。該片以春運為故事起點,講述了兩名北漂丁小曉(周冬雨飾)和林見清(井柏然飾)之間愛恨交錯的情感故事。
  •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只是沒有了我們——電影《後來的我們》
    19年前,劉若英的一首《後來》傳唱大江南北,我們每個人似乎都能在這首歌裡找到自己的影子,這首歌包含了大多80後、90後的情竇初開的初戀和遺憾而終的失戀。19年後的4月,劉若英將這首《後來》拍成了電影,取名《後來的我們》,這部電影在網上的預售票房非常的高,這也是因為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的少男少女都有著一份獨屬於自己的,對青春的回憶。這部電影是劉若英導演的處女作,她也說這是一部拍給大家的電影,片中的主角就是我們自己,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 從歌曲《後來》到電影《後來的我們》,這些年劉若英經歷了什麼?
    眾所周知,導演劉若英是一名演員、歌手,她有很多種身份,也在每個領域中都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這離不開她的認真和努力,同樣的,此次作為導演,她依然精益求精,力爭完美。劉若英在電影開拍前就已經做足了功課,讓井柏然和周冬雨的角色更加貼近日常生活,連彼此的互動也和平常生活沒有兩樣。在片場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拿著劇本沉思,目不轉睛的盯著監視器,對講機裡重複說著「再來一次」。
  •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如果說前任三告訴我們要珍惜眼前的彼此 那後來是告訴我們相愛容易相守太難4月28日 劉若英的《後來的我們》上影第一天就刷爆了朋友圈,單日票房更是突破2億,5天票房破10億。有人說 人最難過的事,就是在某一時刻突然就聽懂了某一首歌。
  • 電影後來的我們是小說改編的嗎?和劉若英的歌曲有什麼關係
    電影《後來的我們》自籌備起就一直備受網友們的關注,據了解,該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對陌生的男女從相識,相知,相愛,相負再到重逢的故事,很多網友都非常好奇後來的我們是小說改編的嗎,接下來快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後來的我們是小說改編的嗎?  據悉,電影《後來的我們》並不是小說改編的而是原創的劇本。
  •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每每聽到奶茶劉若英的《後來》,都有一種莫名的傷感,不是老歌變好聽了,而是我們都有故事了…………可以說寫歌的人用了腦 唱歌的人用了心 聽歌的人已是曲中人 。看到她流眼淚,心莫名的疼,心疼她的情路走來!真的如她的那首《成全》!
  • 《後來的我們》經典臺詞: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沉澱了歲月,給我們煲了一鍋雞湯《後來的我們》:片子很平鋪直敘,沒有太多波折,有的只是錯過和告別。林夕在歌詞裡說:沒有讓最愛的人錯過,才知道最後愛什麼。我們終究是要各自奔天涯。一無所有的少男少女,註定走不到最後。即使十年後林見清再遇見方小曉的時候,只問了一句話:「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方小曉說:「如果當時你有勇氣就上了地鐵,我會跟你一輩子」。
  • 不唱《後來》的劉若英,17分鐘「愛的三部曲」有什麼玄機?
    某短視頻平臺除夕夜的「橙白藝能大賞」,更是祭出了「回憶殺」的終極殺手鐧:17分鐘的劉若英「愛的三部曲」。不過,這一次「愛的三部曲」歌單裡,竟然沒有劉若英最膾炙人口的《後來》。在疫情沒有發生的另一個平行時空裡,此時此刻的劉若英,大概已經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地展開她的「飛行日」巡演了。但是,疫情讓大部分日常的飛行都停頓了下來,當中也包括了劉若英計劃中的「飛行日」演唱會。人生中總是有很多突如其來的變化(就像疫情),讓我們措手不及。
  • 你都如何回憶我?劉若英問了一萬遍,《後來的我們》卻都沉默
    而臺下和屏幕前的我們,生生把《後來》唱成了一支有年代感的老歌,也開始聽懂了《後來的我們》大家到底在唱什麼我們也看著他們從年少的青蔥勇敢無所畏懼,到最後,面對面,卻好像隔著萬水千山,他們說: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只是,沒有我們了——後來的我們2
    奈何此後的林見清卻沒有變成方小曉想要的人,工作的不順利,生活中的失意,這些都讓方小曉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在那。在電梯因停電不能運行,此時兩人不得不爬樓梯上樓的時候,林見清曾給方小曉講了一個「伊恩」和「凱莉」的故事,也許林見清是把自己和方小曉幣作為了伊恩和凱莉,如果伊恩找不到凱莉,那麼這個世界將不再有色彩。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