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圖神廟考古:復原神之聖域

2020-12-25 澎湃新聞

2018年11月2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埃及文物部的考古工作者,在卡爾納克的孟圖神廟遺址舉行了一場簡單卻意義深遠的開工儀式,中埃歷史上首個聯合考古項目正式啟動。2020年初,中埃聯合考古隊完成了第二季度的田野工作,並取得了一定成果。

遺址概況與研究現狀

孟圖神廟遺址坐落於埃及南部古城盧克索的北部,與阿蒙主神廟和穆特神廟共同組成了卡爾納克神廟建築群。為了展現對太陽神阿蒙的崇拜,大約自公元前2000年起,歷代法老在此不間斷地建造、裝飾和修繕大型的石構神廟,使之成為古埃及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宗教建築群。1979年,卡爾納克神廟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至今仍是埃及最受遊客歡迎的景區之一。

孟圖神廟區也被稱作「卡爾納克北部地區」,它的東側以一條貫穿卡爾納克東部的人工溝為界,南側與阿蒙主神廟區僅一牆之隔,北側和西側毗鄰現代村莊(馬勒卡塔村),由一道保護圍牆與村莊隔開。整個區域開闊平緩,面積達10.6萬平方米,其中圍牆內的神廟區面積約為2.4萬平方米。現已探明的建築遺蹟共有22座,幾乎全部是砂巖材質的宗教禮儀性建築,個別為泥磚建造的附屬建築、居址和作坊。因長期缺乏維護管理,大多數遺蹟的保存情況較差。

目前,在地表可見的建築中,年代最早的是一座圖特摩斯一世時期(公元前1506—前1493)建造的大門,位於神廟西圍牆外側,後被當地人改建為一座小神殿;而年代最晚的建築之一,是神廟區內最具標誌性的北大門,竣工於託勒密四世時期(公元前221—前204)。這座砂巖大門高18米,通體裝飾著神明的彩繪浮雕和各類銘文。法老以這種紀念性建築為載體,集中展示了其統治的合法性和當時底比斯神學的理念。

遺址區最北部有一處碼頭遺址,從碼頭向南延伸出一條斯芬克斯神道,與北大門相連。北大門的兩側為泥磚壘砌的波浪形圍牆,形成了一座邊長約150米(300腕尺)的矩形神廟區。圍牆內保存有三座主要的神廟建築:始建於新王國第18王朝阿蒙霍特普三世時期的孟圖神廟、始建年代不晚於孟圖神廟的瑪阿特神廟、奠基於第25王朝的哈普拉神廟。此外,在孟圖神廟正門處還立有兩座方尖碑(目前僅剩下基座部分),西側有一處聖湖和一座建造於泥磚臺基之上的神廟建築。該建築因建造結構特殊,其功能屬性尚無準確定位,我們暫時稱其為「高臺建築」。

在神廟區南部,沿南圍牆內側有一排為奧西裡斯神建造的小神殿,共6座,其入口均朝南,年代為公元前一千紀時期的第三中間期。在南圍牆上有6座砂巖大門與之分別對應,但在年代上,應晚於小神殿的始建年代。在神廟圍牆外側,還分布著數座建築遺蹟。除圖特摩斯一世大門外,西牆外側還有一處奧西裡斯神殿遺蹟,而在圍牆東南角處,有一座圖特摩斯一世用於儲存祭祀用品的神庫,為石灰巖材質,目前地表僅留有地基部分。

另外,在遺址區的西南角有一座託勒密時期的小型託特神廟遺址,西北角有一座可能為第26王朝聖女尼託克裡斯的宮殿建築。與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記錄對比可知,這些緊鄰村莊的遺蹟隨著時間的流逝正在逐漸消失。

遺蹟初現與遺物擷英

中埃聯合考古隊第一季度的工作時長為兩個月,主要任務是調查和記錄遺址現狀,並將遺址環境清理為適合進行考古發掘工作的狀態。在此基礎上,考古隊於第二季度正式開展孟圖神廟區的考古發掘、銘文研究和修復保護工作。工作計劃的制定和實施,是在中方領隊的主導下由雙方隊員共同完成的。考古發掘所布設的探方面積約2000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兩個區域:南圍牆處的奧西裡斯小神殿區(以下簡稱「區域一」)、孟圖神廟西南角與瑪阿特神廟相連的區域(以下簡稱「區域二」)。

在區域一內,法國考古學者此前發現並清理過第二座小神殿的主體部分,包括一間主廳、兩間內室和一間側室,其他結構並不清晰。此次考古工作成功地揭示出了第二座小神殿的柱廳區域。其中,由砂巖石板鋪設的地面保存完好,並無起伏和大面積破損。四座閃長巖柱基分列於入口兩側的地面上,直徑均為1.4米。據此,我們可較為完整地復原出第二座小神殿的布局。柱基四周刻有聖書體銘文,大部分已殘破剝落。根據殘留的銘文,可以印證該座神殿是由第25王朝聖女阿蒙尼爾迪斯為奧西裡斯「生命之主」所建。

神殿區東側的探方內是第三座小神殿的遺蹟,我們首次揭露出了它的整體輪廓。這是一座公元前一千紀時期典型的奧西裡斯小神殿的結構:前廳通過一個主入口與主廳相連,主廳內側有兩個入口,分別連接東西兩間內室,內室通常供奉著神明的神像,但兩間內室互不相連。其中,東室保留有部分浮雕殘塊,並有明顯火燒的痕跡。根據浮雕殘塊,我們可以辨識出一位王室女性成員(聖女)向卡爾納克的三位主神阿蒙、穆特和孔蘇獻祭的場景。

第三座小神殿的入口處有一條寬約2米的石板坡道,向下一直延伸至南側的砂巖大門前。該坡道年代較晚,石板尺寸不一,其中數塊石板上可辨認出淺淺的銘文與浮雕,應是來自某座早期建築重複利用的石塊。這種類型的坡道可參照對比普塔甬道西側的奧西裡斯小神殿門前的坡道。第三座小神殿也配有四座柱基,分列於坡道盡頭的兩側。與第二座小神殿不同,該柱基直徑較大,且建造方式特殊,是由外側石板圍成圓柱形之後,內填沙土而建成的複合型柱基。

1860年,法國考古學家馬裡耶特(A. Mariette)曾清理過第三座小神殿區域,但他的草圖僅勾勒出了幾道牆體的線段,且注釋簡略:「有一位供奉哈託爾神的法老,王名圈不詳。」參考早期的記錄,此次中埃考古人員的發掘工作完善了對第三座小神殿平面布局的認識,但其年代問題和功能定位還需要進一步的考古證據。

在區域二內,考古人員揭露出許多泥磚材質的建築遺蹟。其中,最為重要的發現是一處由泥磚鋪設的地面。這段地面位於孟圖神廟西南側,地面的東端與瑪阿特神廟的西牆相連,地面向西一直延伸至發掘區外。地面由相同尺寸的泥磚通過黏合物平鋪而成,鋪設手法規整。細看之下,每塊泥磚上都有一個橢圓形印章留下的印記,內有孟圖神廟始建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登基名——Neb Maat Ra。

由於目前發掘面積有限,考古人員還無法對這段地面形成完整的認識。但這一發現提供了準確的年代標尺,證明該區域的遺蹟年代至少不晚於第18王朝阿蒙霍特普三世統治時期,即公元前14世紀上半葉。這對認識孟圖神廟區早期的建築分布起到關鍵作用。

此外,位於瑪阿特神廟西牆外的一處探溝,展示了該區域在建造孟圖神廟之前的一些遺蹟線索。在深約4米的探溝底部,出土了不同尺寸的石制網墜數件和鼓風管一根,以及動物骨頭。這些生產工具似乎暗示了大約在古王國時期,這裡曾是一處生活聚落或營地。這為考古人員認識該遺址的形成發展過程提供了重要的幫助。

在區域一的第二座小神殿內,曾出土過一尊著名的雪花石膏聖女像,現藏於開羅博物館。在其出土地點附近,考古人員發現了另一尊年代相近的黑色花崗巖組合雕像。遺憾的是,該雕像破損為數十塊殘塊,似乎被有意集中埋在神殿入口正前方的地板下。該雕像目前正在進行拼對復原的工作。初步推測,這是一尊高約1.2米、寬約0.9米的三人(神)並排站立的組合像。通過殘存的王名圈,可辨識出其中一人與那尊雪花石膏聖女像的身份相同,為阿蒙尼爾迪斯。

另外,在第二座小神殿東側還出土了大量青銅材質的奧西裡斯小雕像,它們的尺寸大小不一,但造型相似。奧西裡斯神呈雙腳併攏的直立姿態,頭戴阿代夫冠,雙手各執權杖交叉於前胸。另有一件陶製雕像的腿部殘塊,上面有手寫的聖書體銘文,其中提到「西方之主,奧西裡斯」。該區域為第三中間期時期,底比斯的實際統治者聖女為供奉奧西裡斯神而修建的祭祀區,這一判斷與目前出土的遺物基本吻合。

修復保護與資料追蹤

除田野發掘外,銘文的保護與研究也是一項重要工作。目前,在神廟區內,有大量早期發掘出土的帶有銘文的建築石構殘塊仍遺留在地表之上。這些帶有銘文的石塊,大部分由法國考古隊整理並放置在現有位置上,但因年代久遠,具體信息已無從考證。一些石塊因長期與土壤接觸被逐漸腐蝕,以致開裂、風化。

依照埃及考古的傳統,中埃考古人員在相應地點建造了水泥平臺,將石塊放置在平臺上,防止被繼續腐蝕,同時也起到了展示的作用。隨後,針對帶有銘文的石構殘塊,採用統一的石塊銘文記錄表進行編號、登記和拍照,為日後項目資料庫保存影像材料與信息。目前,已登記在冊的銘文殘塊約有500塊。在統計記錄的同時,考古人員結合已發表的考古報告和相關研究文章,對失去信息的殘塊進行識別,並對其中重要的聖書體銘文進行翻譯及研究。

孟圖神廟區內的建築以砂巖和泥磚為主,比較容易受自然因素影響。加之鄰近村落,長期遭到村民破壞,大部分建築的保存情況較差,亟待文物保護工作的介入。目前,項目組已與卡爾納克修復中心合作,在進行發掘工作的同時,著手對第二座小神殿的主體部分進行修復,並對第二座小神殿損壞的柱基、第三座小神殿嚴重粉化的牆體和坡道地面,及時採取加固保護措施。我們計劃在下季度完成對第二座小神殿包括前廳、地板和大門在內的整體的修復工作。

在開展田野考古工作的同時,項目組高度重視早期考古資料的收集工作。20世紀四五十年代,法國東方考古研究院首次在卡爾納克孟圖神廟區開展系統的考古發掘工作。當時正值戰爭時期,社會動蕩不安,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不得不在倉促中完成,大量遺蹟遺物信息未能得到及時記錄和保存,許多工作在已發表的考古報告中並未提及或者一筆帶過。因此,首位負責發掘該遺址的法國考古學家瓦利耶(A.Varille)的考古筆記、手稿和照片等資料,成為了解早期發掘工作的重要史料。

這批資料的一部分目前保留在法國東方考古研究院,另一部分在作者逝世後輾轉藏入義大利米蘭大學埃及學圖書館。為此,項目組成員專程到法國東方考古研究院檔案館查閱當年的器物卡片與信札,並與米蘭大學的相關負責人取得聯繫,獲得了查閱瓦利耶手稿的許可。這批資料對彌補該遺址早期工作的認識空白,破解一些發掘工作上的「未知之謎」,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相關閱讀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孟圖神廟考古:復原神之聖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埃及孟圖神廟考古涉及夏禹傳位益非夏後啟
    埃及孟圖神廟考古涉及夏禹傳位益非夏後啟倪寄如(退休工人)中埃聯合對埃及孟圖神廟遺址考古實際上與中華夏禹與禹子啟都有關係,因為孟圖神廟的孟圖一世就是禹傳位之「益」,在華漢「六書」文化中「益:饒也/莽曰饒衍」而「孟音莽」,又「益:器滿/滿:音免」而「孟音莽、勉也」故而「
  • 金壽福|循著夏鼐先生的足跡——記中國在埃及的首次考古發掘
    繞道至Sandstone Portal of Ptolemy Evergetes(託勒密時期建造的神廟大門),門鎖著不能進去,繞一個彎,經Gate of Thutmose I(由圖特摩斯一世建造的大門),由南面進來,孟圖神廟,Ptolematic Temple and Small Chapel(託勒密神廟和小神殿)都很殘破荒涼,還不及穆特神廟湖光寺影,風景引人,放在阿蒙神廟之旁,自然罕有人來觀光。」
  • 2019年古希臘考古十大發現
    2000年的一次水下考古調查中,考古學家發現了這座城市並自此開始古代秘密的發現之旅。城中的古希臘建築遺存是體現該地區希臘元素的重要依據。這尊雕像發現於一棟建築的考古發掘中,該建築曾在大約兩千年前充作客棧。阿索斯城曾是古希臘、希臘化、羅馬和拜佔庭時期的重要城市。現在它僅僅是一座小城,但是周圍遍布重要的考古遺蹟。2019年一座埃及神廟中發現的象形文字銘文,包含了託勒密四世的名字。
  • 爆料|神聖之盾,結界守護!新泰坦聖域守護聖光照耀!
    傳說聖域守護是戰場上勇猛作戰的戰士英靈所化,也有傳說聖域守護是聖光最虔誠的信徒所化,更有傳說聖域守護直接從聖光中誕生。種種傳說眾說紛紜,但唯一不變的一點是聖域守護在長久的時間裡一直在守衛著這片大陸。聖域守護也經歷了極長壽命帶來的空虛感,但在目睹了邪惡勢力對自己家園的危害後他決心為了守護自己的家園而戰。
  • 廣州南海神廟遊玩全攻略(門票+看點+交通指引)
    一、廣州南海神廟簡介  南海神廟又稱波羅廟,位於古時扶胥之口、黃木之灣,瀕臨珠江口,是省河三江相聚的地方,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及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史跡點之一。海不揚波是指大海風平浪靜,象徵一帆風順,滿載而歸之意。海不揚波就是千多年來,帝王大臣、商賈旅客、舵手船工在走出這繁華古港之時,對平安吉祥最真切的祈望!
  • 聖鬥士電影 聖域傳說
    經典動漫聖鬥士題材 聖域傳說聖鬥士星矢:聖域傳說是由日本東映動畫株式會社出品的動畫片,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進口,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由佐藤敬一執導,石川界人、赤羽根健治、小野賢章
  • 帕特農神廟原來是金庫!藝術入門必讀,跨越2000年的希臘藝術
    多一種藝術眼光看世界,了解西方繪畫之美。美麗生活,美食美景美畫,一個都不能少。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希臘文明以其特異的風採,卓越的成就影響後世幾千年,以至有「言必稱希臘」之說,這雖然是一個有些偏激的說法,但恰恰證明了希臘在藝術史上的重要性。
  • 紀要 | 哈立德·阿納尼:埃及考古與近期項目
    2019年11月28日下午,埃及古物部部長哈立德·阿納尼博士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舉行題為《埃及考古與近期項目》的講座。    哈立德部長在講座中介紹目前共有來自25個國家的340支考古隊在埃及各地區進行考古發掘工作,其中包括一支在卡爾納克神廟遺址工作的中國考古隊。北京大學已經向埃及遞交了考古發掘申請,很快就會成為第二支在埃及進行發掘的中國隊伍。
  • 考古發現埃及豔后陵墓 竟藏身於非洲海底
    埃及潛水員在亞歷山大港附近的水域,在被水淹沒的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人稱埃及豔后)的宮殿和神廟遺址發現了一大批令人驚嘆的文物。現在,這個國際考古組正在發掘世界上最寶貴的海底考古遺址之一,尋找在公元前30年成為羅馬帝國附屬國之前古埃及最後的託勒密王朝的財富。
  • Re0:嘉飛爾說的「聖域之眼」揭曉,原來和這群「蘿莉」有關
    當時菜月昴本打算逃離聖域,明明很隱蔽了,卻還是被嘉飛爾找到,當時嘉飛爾說了句:「你沒能逃過聖域之眼!」那麼嘉飛爾說的【聖域之眼】是什麼?本文將給大家揭曉答案:1:聖域之眼是什麼;2:嘉飛爾部分秘密;3:琉茲的秘密。
  • 《荒野之息》136個神廟位置與解法攻略
    雙子的記憶 第9頁:利·達席神廟-時不可失 第10頁:哈尤·達瑪神廟-指引自水而出 第11頁:希·庫喬夫神廟-希·庫喬夫的祝福 第12頁:普瑪·尼特神廟-力之試煉初階 第13頁:卡奧·瑪卡神廟-連接道路之物 第14頁:希·塔塔恩科神廟-力之試煉高階 第15頁:託託·伊薩神廟-託託·伊薩機關 第16頁:曉達·薩神廟-成功的時機 第17頁:塞伊·烏託神廟-防傾之物 第18頁:丘卡·納塔神廟-丘卡·納塔的祝福
  • 電影《神話》:考古千年之戀
    價格倒是親民,只要20元,遊客少,純天然,算得上京郊旅遊性價比之選。蒙毅堅守將軍職責,要送玉漱回秦皇宮做麗妃。二人徒步山嶺,遠離宮廷的玉漱享受自然天地間的無拘無束。影片最美片段就此誕生,金喜善跳舞的地方是北京雲蒙山。雲蒙山在京郊也是「有名有姓」——北方「小黃山」——古稱「雲夢山」,奇峰異石、潭水瀑布、雲海森林應有盡有,清幽靜謐。
  • 《聖域 第二季》怎麼我看一部砍一部,神幻拍檔、康斯坦丁、聖域
    基督再臨我一早就有看過,聖域s1出來的時候,我還是在樂視APP看的呢,同時看了聖域和另一部劇,另一部忘了是啥,獨獨記得聖域。我實在太喜歡聖域了。推一下時間,應該是2014年暑假,我在麵包店兼職,很無聊,就上樂視APP找劇看(那時候也沒禁美劇QAQ)看到了聖域,就一邊看聖域一邊守店。開學後,在學校看的康斯坦丁。
  • RE0:拉姆回歸,聖域真相曝光
    菜月昴與艾姬多娜本集一開始就是被動參加艾姬多娜茶會的菜月昴,這一集借強欲魔女艾姬多娜之口介紹了異世界七大魔女的設定,也透露出了六位魔女全都被嫉妒魔女所殺之事,也就是說與菜月昴對話的強欲魔女本身也是已死之身。值得一提的是,被很多人垂涎三尺的艾姬多娜知識並沒有對菜月昴造成任何誘惑,不僅如此,菜月昴還隨意的與這個已死魔女定下再喝茶約定,其種種表現都讓其「顏面盡失」。
  • 《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依蓋隊基地神廟在哪 依蓋隊基地神廟位置一覽
    導 讀在遊戲《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中,伊蓋隊基地神廟位於比利丁高地處。
  • 任性PK 旋風少女邀你挑戰《神魔聖域》末日之戰
    崑崙遊戲旗下首款全球同版魔幻PK手遊《神魔聖域》正式公測火爆進行中,全新遊戲內容來襲,更多PVP大型戰玩法開啟,全新賽季末日之戰上線。為助推影遊聯動新高潮,聯合暑期熱門衛視青春無敵影視劇旋風少女2掀起競技PK熱潮,今天15點,旋風少女2中來自美國風雲道館尹秀飾演者王子璇將直播與粉絲玩家們的PK對戰。
  • 聖鬥士:冥界篇雅典娜之驚嘆對撞為啥沒毀滅聖域?是誰救了雅典娜
    雅典娜之驚嘆威力無比,據說兩個雅典娜之驚嘆的對撞甚至會毀滅掉整個聖域。那麼問題來了,冥王篇中兩個雅典娜之驚嘆發生了對撞,但聖域為什麼安然無恙呢?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圖片 那麼雅典娜為什麼這麼做呢,這不是自己限制了聖域一方的實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