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市巨野縣:「小屈書記」來駐村 架起黨群連心橋

2020-12-28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1日訊屈國棟是國網菏澤供電公司駐巨野縣田莊鎮杜莊村「第一書記」,駐村一年多來興產業、訪民生、聚民心,幫助杜莊村建起了黨群服務中心,鋪好了入戶進家的胡同路,種上了百畝水稻,使低保、五保戶得到了妥善安排,杜莊村村民都親切地叫他「小屈書記」。

每天一早, 第一書記屈國棟都要到村裡東南角的百畝稻田去查看水稻的長勢,這百畝稻田,是他駐村後為杜莊村貢獻的第一筆村集體積累。杜莊村人口只有一千多人,以前主要以種植玉米、小麥等傳統農作物。但屈國棟在走訪中發現,杜莊村緊靠向陽河,更加適合水稻種植,於是就和村兩委商議後決定流轉土地集中連片種水稻。為解除村民的顧慮,屈國棟自己墊錢6萬元,並通過農業銀行辦理強村貸15萬元作為啟動資金,最終流轉土地100畝,由玉米調整為夏季稻種植。

稻田裡,即將豐收的水稻一望無際,仿佛置身於江南水鄉。村莊裡,杜莊村的鄉村面貌也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杜莊村因過去村集體經濟薄弱,基礎設施十分落後,屈國棟上任後,四處跑部門、訪企業爭取資金,幫助杜莊村建成了408平米的村兩委大院,屋頂裝上了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無償捐贈的30千瓦太陽能光伏板,還硬化了4100米的村內道路、樹起了88盞太陽能路燈,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深情,在杜莊村駐村的一年多時間,屈國棟完全融入進這個小村莊的大集體,給村裡的老百姓留下的印象親切隨和,易於相處。在黨員幹部眼裡,他就像「一家之長」,總是細水滴灌、循循教導;在群眾眼裡,他就像「老大哥」,處處關懷備至,親如一家。杜莊村的未來,在他的幫助下,正逐漸變得清晰而充滿希望。

巨野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石運戰 王建麗

相關焦點

  • 「小屈書記」不讓一個貧困戶「受屈」
    現年35歲的屈國棟,1年前從國網菏澤供電公司來到巨野縣田莊鎮杜莊村擔任「第一書記」,他建起了村黨群服務中心,鋪好了入戶進家的胡同路,種上了百畝水稻,低保五保戶都得到了妥善安排,1139名杜莊村人都親切地叫他「小屈書記」。村裡的事絕對上心初到杜莊村兩委報到,是在四間瓦房的舊村支部。
  • 菏澤市商務局駐村第一書記李耀華:村民脫貧致富的「引路人」
    魯網11月28日訊(記者 龐洪波)菏澤市商務局派駐第一書記李耀華在武勝橋鎮海頭村駐村一年多以來,幫助村裡修道路、通門路,成為了村民脫貧致富的「引路人」,以實際行動真扶貧、真幫扶、真作為,千方百計助貧困群眾排憂解難。
  • 【鎮江】華陽下甸村修建文化廣場架起黨群連心橋
    今年以來,下甸村結合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將惠民生、解民憂擺在首要位置,把村文化廣場建設當做提高村民幸福指數的大事來處理,打造農村群眾文化新陣地。下甸村黨委書記笪玉華表示:「目前,我村已完成了燕窩、戴家邊、下甸、崗頭上4個自然村的廣場建設,燕窩自然村的健身器材已經安裝完畢投入使用,下一步將進行其他三個村的健身器材採購及安裝,將為村民提供一個高標準的業餘休閒娛樂場所,在改善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的同時,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數,建立起與群眾的連心橋。」
  • 「小屈書記」帶著感情扶貧|杜莊村|屈國棟|杜啟勝|馮正芳
    屈國棟1984年12月出生,2019年7月從國網菏澤供電公司來到巨野縣田莊鎮杜莊村擔任「第一書記」,一年多來,他建起了村黨群服務中心,鋪好了入戶進家的胡同路,種上了百畝水稻,低保五保戶都得到了妥善安排,1139名杜莊村人都親切地叫他「小屈書記」。村裡的事絕對上心初到杜莊村兩委報到,是在四間瓦房的舊村支部。
  • 新聞發布會丨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當好電力先行官,架起黨群連心橋
    形象的講,可用5個字來概括,「亮、穩、暖、美、富」。亮起來,「十三五」以來,涉藏州縣電網投資15.1億元,電網結構更加堅強,點亮了涉藏州縣千家萬戶。穩起來,「十三五」以來投資6858萬元改善500多名涉藏州縣職工生產生活條件,選派駐村幹部16人,招聘錄用畢業生392人,市場化用工260人,有力維護了涉藏州縣和諧穩定。
  • 三兄弟駐村扶貧記
    央廣網南陽12月21日消息(記者 汪寧 通訊員 程傳運)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河南省唐河縣趙氏三兄弟先後主動申請駐村任第一書記,三兄弟在工作中比擔當、比幹勁、比成效,交流心得、方法,一時在廣大幹群中傳為美談。
  • 黨群e家架起「連心橋」(圖)
    全面推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發展工作以來,鎮江路街道緊緊圍繞「爭當排頭兵」工作目標,堅持以居民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依託黨群e家、滿意度平臺等智慧化平臺,全面實施「網格建哨」行動,推動了治理資源和治理要素下沉到網格一線,著力構建起資源要素生態耦合、職責邊界明晰的管理網絡,湧現出一批為居民辦實事
  • 菏澤市巨野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菏澤市巨野縣田橋鎮中心小學教師司雲,紮根鄉村任教二十餘載,儘自己所能,奉獻在農村教學和脫貧攻堅一線,用知識引導無數孩子走出鄉村、改變命運,畫出了一條鄉村校園的最美風景線。一根線,一個箱子, 是司雲平時常用的上課道具,在她的課堂上,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充滿樂趣,很多在她班上畢業後的學生評價,司老師的教學風格自成一派,是農村小學裡難得的快樂教育引導者。
  • 駐村第一書記|「繡花女」齊素靜的傳奇故事
    2015年10月,村裡來了駐村第一書記齊素靜,把以前多少批蹲隊、駐村幹部沒有幹成的事情都辦好了,鄉親們在她的帶領下脫貧致富了。我今年已是55歲,總覺得自己就像40多歲時那樣年輕、心情好,如今生活幸福了,黨的惠民政策好,又遇到齊書記這樣的好幹部,天天是唱著歌兒過日子!」
  • ——記偏關縣柳界溝村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萬博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山西文旅集團駐偏關縣柳界溝村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萬博帶領鄉親們一起破解貧困難題,用真情獲得了百姓的認可,用汗水詮釋了奮鬥的美麗,用激情譜寫了柳界溝村的華麗轉變。2020年,獲評「山西省脫貧攻堅貢獻獎」。
  • 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
    新華社鄭州12月9日電題: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新華社記者韓朝陽、馬驍駐村第一書記張書濤開進村的老福特是自家的私車,卻也成了曾莊村鄉親們的「公車」。周日,張書濤離家上山駐村,城裡的子女請他為山上的父母帶衣服。他的老福特成了連接山村與城區的媒介。張書濤是濟源示範區黨工委宣傳部派駐曾莊村的第二任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6月,他被選派駐村時,第一任駐村書記成富營就對他說,私車就是村裡的公車,捎人帶物是常事。張書濤倒不怕捎人帶物,他擔心的是通往曾莊村的山路不好走。
  • 沈騰來瀋陽當駐村「第一書記」了?
    電影中,任駐村「第一書記」的沈騰,立志帶領村民脫貧致富,長期回不了家,妻子馬麗不理解,便來到農村看看這個「第一書記」到底在幹啥……電影中富饒、漂亮的鄉村場景幾乎都是在稻夢空間拍攝的。據稻夢空間總經理趙愛軍介紹,一接到《我和我的家鄉》劇組要來瀋北拍攝的消息,他們就開始準備。但當時再種向日葵花海已經來不及了,跟劇組溝通後,他們改種了生長期相對較短的野花組合。讓人沒想到的是,野花組合沒長出來,反倒很快長出了一大片油菜花。
  • 山東菏澤巨野縣稅務局:凝心聚力強黨建,「稅苑先鋒」譜新篇
    近年來,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稅務局充分發揮黨建統領作用,立足基層,高點站位,明確「125」黨建工作思路,抓好「四個強化」,凝聚「四個合力」,積極打造「紅旗高揚,稅苑先鋒」黨建品牌,譜寫黨的建設新篇章。
  • 菏澤市巨野縣:雕刻藝人田川 賦予玉石新「生命」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4日訊菏澤市巨野縣鳳凰辦居民田川十年如一日專注於玉石雕刻藝術,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作品形象逼真,造型生動,用與時俱進的審美觀和精湛的雕刻技藝賦予了玉石新的「生命」。巨野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郭良波 龐蕭然
  • [中國青年報]《學習達人大會》:為青年架起理論連心橋
    5期節目分別為《小康我的夢》《小康我來說》《攻堅奔小康》《小康新氣象》《幸福小康後》,從「什麼是全面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的宏偉藍圖和奮鬥目標」,主題層層遞進,每期都由小故事、小切口切入。前期,節目圍繞脫貧攻堅、經濟發展、社會民生等內容開展5場直播答題,700多萬名網友參與。
  • 廣播響了,民心穩了——山東聯通駐村第一書記架起村頭廣播
    「喂喂,大傢伙都聽著,我擱廣播裡說兩個事……叫恁別走親戚恁就都別走咧,有幾家含是不聽,再不聽就把你們隔離了昂,都別互相走動了,還是以微信電話拜年為主……」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嚴峻,為正確引導輿論,加強政策宣傳,及時播報疫情防控知識,增強群眾自我防護意識,山東省沂源縣西裡鎮東升村村幹部每天都利用村廣播喊話
  • 《學習達人大會》:為青年架起理論連心橋
    5期節目分別為《小康我的夢》《小康我來說》《攻堅奔小康》《小康新氣象》《幸福小康後》,從「什麼是全面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的宏偉藍圖和奮鬥目標」,主題層層遞進,每期都由小故事、小切口切入。前期,節目圍繞脫貧攻堅、經濟發展、社會民生等內容開展5場直播答題,700多萬名網友參與。
  • 沈騰來瀋陽當「駐村第一書記」內幕
    電影中,任駐村第一書記的沈騰,立志帶領村民脫貧致富,長期回不了家,妻子馬麗不理解,便來到農村看看這個第一書記到底在幹啥……電影中富饒、漂亮的鄉村場景幾乎都是在稻夢空間拍攝的。據稻夢空間總經理趙愛軍介紹,一接到《我和我的家鄉》劇組要來瀋北拍攝的消息,他們就開始準備。但當時再種向日葵花海已經來不及了,跟劇組溝通後,他們改種了生長期相對較短的野花組合。讓人沒想到的是,野花組合沒長出來,反倒很快長出了一大片油菜花。 這時,距離劇組進場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怎麼辦?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稻夢空間董事長張愛忠想到了農民房前屋後的野生向日葵。把這些秧苗移植過來?
  • 菏澤市成武縣侯莊:通水通路百姓笑開顏 多虧第一書記吳明珠
    菏澤市計劃生育協會吳明珠作為市派第一書記2019年7月來到成武縣伯樂集鎮開展工作一年來,他和村委會一班人,用激情和汗水,一步步改變著小村的面貌。 家門口聊天的老百姓 軟弱渙散大變樣 黨建引領惠民生 伯樂集鎮侯莊行政村轄大侯莊、小侯莊、孟莊三個自然村,2019年初被定為全縣軟弱渙散村。
  • 張家界市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紀實:「駐村鐵軍」踐初心
    盡銳出戰,奮戰扶貧一線 2019年12月9日一大早,市中級人民法院駐桑植縣走馬坪白族鄉前村坪村第一書記王波就忙得腳不沾地:走訪貧困戶、察看「扶貧車間」、驗收戶戶通自來水……「有兩個星期沒回家了。」他說。